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63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讲犯罪的原因剖析Word格式.docx

●a.生物人

●生物功能

●生物学差异

●生物适应性

●C.社会人

●人存在于社会

●个体的关系性

一、生物学原因论

1.身体结构表征与犯罪

(1)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

颅相学学者龙勃罗梭,早年学医,后作为军医服役,在都灵大学教授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和法医学。

他研究几千名犯罪人的人体数据、外貌,并对死亡的惯犯和重大犯罪者的头盖骨及身体部位进行研究,发现犯罪人在生理特征上出现“返祖”现象。

晚年修正学说,开始强调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弟子菲利转向犯罪社会学派

弟子加罗法洛转向自然犯罪和

实证犯罪学派。

9

(2)体型与犯罪的关系

谢尔顿体型说

体型

性情

矮胖型

全身放松、随遇而安、

喜好柔软的事物;

和蔼可亲、宽容

瘦弱型

内向、身体不适、敏感、

皮肤不良、

容易疲劳、退缩

斗士型

(肌肉骨头发达)

活跃、走路谈话

姿态独断,

行为具有攻击性

10

德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家克雷齐默尔《身体结构和性格》

●1、肥胖型:

●不易犯罪、或易犯诈欺罪,容易社会化

●2、瘦长型:

●较孤立,多盗窃和诈骗,累犯较多

●3、健壮型:

●暴力犯罪,及用暴力实施的财产犯罪和性犯罪

●4、障碍型:

多实施性犯罪

11

●泰森的人生片断

●1978年,泰森12岁,因偷钱包被抓。

●1979年,纽约州男童管教所拳击教练把泰森引荐给著名的拳击教练达马托。

●1982年,他因多次触犯校规被中学开除。

●1988年6月17日,妻子吉文斯向媒体透露她曾遭受泰森虐待。

●1988年8月23日:

他在街上和拳手格林打架,右手骨折。

●1988年9月30日:

吉文斯在美国全国电视上说泰森是一位躁狂抑郁症患者。

●1988年12月12日:

桑德拉·

米勒对泰森提出指控,说她在纽约夜总会跳舞时受到泰森的污辱。

●1989年4月9日:

泰森在停车场因为管理人员让他移动奔驰车,打管理人员三拳,但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

●1998年8月31日,泰森出了交通事故,事后有12名证人指证他在事故发生后打人。

知识链接:

犯罪心理画像

●黄勇系列杀人案

●某年夏,黄勇将家中轧面条机机架改装成杀人机械,取名为“智能木马”。

●两年多间,先后诱骗并使用杀人机器杀害17名青少年.

●理由往往借助"

资助上学、帮助提高学习成绩、外出游玩和介绍工作"

等,以经过智能木马测试为条件,绑住或灌醉后绑住后,使用布条勒死.

13

●李玫瑾教授:

●黄勇实施杀人计划时,内心一定存有某种想象,他应该有个缺乏亲情的家庭,应该是单身。

●“因为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觉得做杀手很酷,一直想成为一个杀手”黄勇陈述.

●国外布娃娃案例

●犯罪心理画像:

●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特征群的描述。

●2005年夏,湖南某地接连有多名年轻情侣在夜晚散步时被抢劫,仅最后一起的男性被害人遇害。

当地警方根据证人描述圈定了犯罪嫌疑人,但缺乏其他相关证据陷入僵局。

●专家推论:

●针对一对恋人实施犯罪——比较胆大、体力好,是青壮年

●极少伤害女性——生活中有亲近的女性,可能跟母亲关系较好。

●连续作案——社会纽带力量弱,没有正当职业。

●最后警方找到犯罪嫌疑人肖某,发现如出一辙。

(3)遗传与犯罪的关系

●a.犯罪家族——朱克家族

●美国社会学家达格代尔朱克家族研究:

朱克家族子孙共1200人,

●有280名乞丐,60名窃贼和其他犯罪人140人。

●1915年,犯罪学家Estabrook跟踪研究证实有170多名乞丐,118名犯罪者,378名卖淫者和其他越轨者。

●——家族中的某些低能是由隐性基因造成的,遵循正常遗传规则遗传。

●b.孪生子研究

法国精神病学家朗格:

●发现同卵双生子的犯罪一致率比异卵双生子高

●由于同卵双生子有完全一样的遗传基因。

●c.染色体异常

1.正常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决定人体外形与结构,有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研究发现,有些男性的性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出现变异,成为XYY,这种人自我控制能力差,易激惹,有更大的暴力行为倾向。

●R.Speck案

●d.收养子女

●丹麦犯罪学家哈钦斯和梅德尼克收养关系研究

●当生父和养父都是罪犯时,36.2%的养子也是罪犯;

●当生父和养父都不是罪犯时,养子中只有10.5%的人成为罪犯。

●而如果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进行检验,

●生父遗传基因比养父收养后的环境因素影响大

18

孪生犯罪现象

●孪生兄弟的心理感应

●2005年某日,弟弟在老乡处得知母亲外地的地址,准备去看望。

●哥哥则在当日中午出去溜达,到市区环保局家属楼附近,以找人为由敲开一户居民家的门,进屋后,对女主人实施了强奸,但没有抢到钱。

●弟弟回家见到母亲后,不顾享受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就心急火燎起身走。

他从乡下快速打车回到哥哥居住的市区,在财政局家属楼里以找失散多年的朋友为由骗取女主人的同情。

不顾有病在身的女主人的哀求,丧心病狂地对其进行强奸、抢劫。

●两兄弟实施犯罪后,又先后返回哈尔滨。

●弟弟归案后,经比对发现与哥哥的DNA完全一样。

●警方查实他们分别作案24起和16起。

●事先没有预谋,怎么会这么多相似的案子?

●哥哥说:

“他有事我心里面紧张,有感应。

●弟弟说:

“对,有这种感觉,有时候对自己说,别出去干这些事了,可能是他干了,到那时我也控制不住。

●原因:

1、DNA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2、长期在一起生活,后天环境相似,形成相似的生活观念或生活方式,某些行为会有极高的相似度

●3、家庭环境存在相同问题:

●单亲家庭,结构不良、不完整,

●家庭缺乏爱,缺乏温暖。

●性格缺乏必要的爱与理解,满足低级甚至错误的需要

20

二、社会学的原因论

●生物学因素只是影响因素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有与社会因素相结合时才起作用。

●李斯特:

犯罪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占决定性。

●菲利:

犯罪原因是个人因素(生理和心理)、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犯罪三原论

●“犯罪饱和法则”,犯罪人分类

●犯罪饱和法则:

●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犯罪,这些犯罪是当时社会的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引发的。

●每个时期,犯罪的质和量都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时增多,有时减少,而且在较长时期内,会积累成一系列犯罪浪潮

●总体上,犯罪的数量与环境的比例是大体不变的。

●要消灭犯罪不可能,除非要颠覆整个社会。

●结论:

犯罪的规模和数量取决于社会条件。

犯罪是不可能消灭的。

●犯罪人分类:

●1、生来犯罪人。

无是非分辨能力

●2、精神病犯罪人。

无法惩罚,只能治疗

●3、偶然或机会犯罪人。

●经受不住个人压力和外在诱惑而犯罪

●约占犯罪人总数40%到50%

●4、激情或情感犯罪人。

●多血脂型,因神经过敏或激动而犯罪,被抓后往往会自动认罪

●占犯罪人总数的40%到50%。

●5、习惯性犯罪人。

●即惯犯:

以犯罪为生,或以犯罪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或享乐来源的犯罪人。

23

(一)文化冲突理论

●美国塞林《文化冲突与犯罪》

●刑法维护主流文化规范;

而犯罪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产物。

●美国米勒:

犯罪是低阶层文化的正常反映。

●犯罪文化的核心:

斗殴、酗酒、盗窃、不当性行为

●耍小聪明、刺激、崇拜勇猛等

●基本观点:

犯罪是“合理”的

但由于社会成员利益存在冲突,有权阶级控制着法律,无权或弱势群体按照自己的价值和规范行事时,常常会违犯有权阶段制定的法律,成为“犯罪行为”。

24

观点解析:

●优点:

能够通过“公众”来评判立法和执法价值

●美国仇恨犯罪:

●由种族、宗教、民族、性取向、身体残疾等各类歧视引发的,针对个人、企业、机构及社团的刑事犯罪事件。

●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仇恨犯罪事件总计6604起,遇害总数为8336人。

●近50%由种族歧视引发,主要是对非洲裔的歧视。

●20%由宗教歧视引起,主要是对犹太教徒的歧视

●19%由性取向歧视引发,

●12%缘于民族歧视

●犯罪人中,62%为白人,19%为非洲裔。

缺点:

认为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无法解释自然犯罪

25

1、都市化中的流动人口犯罪

●城乡文化冲突:

●①生活的简单化,生活的复杂化。

●②非竞争文化,竞争文化

●③具体的人际关系,匿名的人际关系

●④同质性文化,异质性文化

●70年代,社队企业固定剩余劳动力

●80年代,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入城市,但官方并未承认

●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1.21亿。

●北京市数据:

●1995年流动人口已达112万,流动人口犯罪占犯罪人员总数44%

●2006年末,流动人口已达383.4万,占全部案件的69.2%。

抓获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分子17538人,占其总数的72%。

2、都市的歧视性文化

●都市的歧视性文化——

●政策上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住房、工资、医疗、工伤、子女就学(留守儿童问题)歧视仍存在

●近年团中央调研,中国有1400万流浪儿童,主要由留守问题,父母进城打工造成的

●天津少管所50%的青少年是辍学,又无人看管的。

●北京辍学学生有50%实施了犯罪。

讨论:

农民工犯罪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正呈现低龄化趋势。

●在珠三角的F监狱,在服刑的农民工有几千人,有800多年龄在28岁以下。

●入监年龄调查结果:

●18-19岁的有182人,占总人数近1/4;

20-23岁的有400人,占1/2。

●分析其原因?

●小飞(化名)说,刚来到城里的时候,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生活,一个朋友也没有,就和一堆“老乡”、“兄弟”混在一起。

有个“兄弟”说大家一起去做点“大事”,怕背负“不义气”之名的小飞跟在了后面,结果被抓。

●小丘(化名),1983年生,来城里打工的几年里,不停地换着工作,每份工都坚持不到3个月。

后来迷上网络,以网吧为家,口袋没钱就抢。

他伙同几个老乡,拿着钢珠枪、开着摩托车在国道上抢劫路人。

先用钢珠枪打人,然后抢钱。

还因此造成其中一名受害人六级伤残。

●1、城市生活滋生攀比心理

●“我想用最快的速度赚到最多的钱。

●小亮曾与他人采用撬锁等手段盗窃汽车和摩托车。

小亮参与盗窃摩托车37次,盗得价值14多万元的摩托车52辆。

钱全部用于出入高级娱乐场所,购买高档消费品等,挥霍一空。

●2、教育缺失导致价值异位

●受调查的对象中,文盲、小学学历、初中学历共有761人,占总数的90%以上,60%以上辍学。

父母外出打工,学校和家庭教育“双缺失”

●山村女孩的理想

30

(二)社会异常论

●墨顿“紧张状态论”《社会结构与反常状态》以美国为例:

缺点:

将犯罪视为低社会阶层现象,忽视白领犯罪

成就/名利,成功标准

宣扬竞争,努力标准

阶级阻碍,制约常规手段

下层阶段紧张,负面情绪

破坏法律的行为

异常行为的类型

“正常”的社会行为:

顺从最普遍观点——有基本的社会控制

接受现实,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形式主义接受现实,但放弃努力

“异常”的社会行为:

A退缩吸毒、酗酒、自杀

B创新/反抗犯罪、违法、越轨

32

案例:

小刘的犯罪轨迹

●2006年底,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刘辍学流浪。

●后接到同学邓某电话叫他一起做生意,结果发现上当,成为传销下线。

没有退路后,他打着生意的幌子,向家里索要3900元加入传销,但分毫未赚。

为了快点搞到钱,他想到原来一直关照自己的恩人张强,于是跟邓一起去张家实施抢劫。

●抢劫过程中遇到邻居敲门,隐瞒不过他与同伙邓某就大开杀戒,杀死33岁的张强妻子、60岁的张强岳母、9岁的女儿、4岁的儿子,张强大哥的14岁女儿,5岁儿子共6人,劫得人民币1000多元,300多元港币,1万多元首饰,5本存折。

●案发后他回忆:

“看见我熟悉的嫂子和孩子被同伴杀死,趴在血泊中时,是我最害怕,最惊慌的时候”。

●如何理解小刘的犯罪轨迹?

●辍学后,脱离正常的社会控制,属于社会异常行为。

●同时选择不合法的赚钱手段,逐渐达到越轨

33

提问:

●你身边有曾辍学的同学吗?

●如果有,请尝试描述他/她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三)标签论

●贝克尔、利莫特:

形象互动理论

●社会强行给个体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个体对此标签进行烙印化适应。

●教师、警察、邻居、父母、朋友

●——能够对个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群体

●缺陷:

单一因素论狭隘的社会中下层视角

●未成年犯的标签效应:

●20岁的小王从小生活在河北某矿区,父母都在煤矿工作,尽管有着高中文凭和壮壮的体格,但因曾有犯罪记录,想当警察的小王却连个好点单位的保安都应聘不上。

●“儿子以前犯过错,这几年他怎么努力都没用,还是不被社会接受。

●小王母亲告诉记者,现在小王很少出门,也几乎没有朋友,“我们心里又痛又担心”。

●《刑法》第100条规定:

“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有学者主张:

对青少年轻微犯罪建立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36

三、学习理论的原因论

●生物学,强调先天素质与本能

●社会学,强调所处的社会环境

●学习理论,强调后天学习得来的。

(一)模仿论

●塔尔德

●1、距离法则:

距离越近,模仿强度愈大,模仿效果越明显

●2、由上至下法则:

青年学长者,穷人学富人

●3、插入法则:

两种互相矛盾的行为并存时,新的行为会代替旧行为

(二)差异交往论/不同接触论

●美国萨瑟兰《犯罪学原理》

●1,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是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向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学来的。

●2,学习内容包括:

(1)实施犯罪的技巧

(2)动机、驱力、合理化理由及态度

●电影《少年犯》

●优点:

解释接触犯罪环境越频繁的人越容易犯罪。

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条件反射论

a.受别的犯罪人影响

b.受自己获利经验推动

●巴甫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受以前环境结果的影响,行为本身也是获得强化刺激的手段。

39

艾森克条件反射论

接受评价

儿童做出行为

老师、父母或他人

规范、经验判断

正确,肯定/奖励

错误,否定/惩罚

40

(四)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攻击行为是如何发展而成的?

●——波波玩偶实验

●1.观看录像模特殴打玩偶奖励观察学习

●2.限制玩玩具挫折

●3.有玩偶的房间80%攻击

●4.八个月后40%攻击

●攻击行为来源于:

观察学习、直接经验和生物因素

●观察学习:

1、家庭影响

●2、亚文化接触

●3、样例学习——暴力镜头

●攻击因素——个体认知和习得——作用于行为

41

父母对子女性格与行为的影响

42

影视文化与社会学习

●日本动画乱象:

●日本成为继美国动画之后,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动画产品产出国家。

其中成人动画最受市场欢迎,多数少儿动画甚至也开始带有成人动画的痕迹。

●特点:

●1、年龄分差很大。

●14禁、16禁、18禁。

传播途径也各不相同,有影院播放、碟片或深夜档电视

●2、色情暴力突出。

●强调武力解决矛盾、刻画露骨的情节

●3、哲理单一。

大都为平凡人物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4、感情描写细腻,较容获得认同。

●5、某些文学意义强,体现东方民族隐忍、含蓄的特征。

43

日本的青少年犯罪趋势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日本呈激增态势。

●1992年至2002年,校园暴力案件增加5倍,增至29300起。

暴力的低龄化现象尤其突出。

2003年,14岁以下少年的暴力犯罪比一年前增加了47%。

一项研究发现,多达30%的中学生每月至少经历一次暴怒。

●2001年,为了应付青少年犯罪的急剧增加,日本把刑事起诉年龄从16岁降至14岁。

●《每日新闻》警告说,日本校园就要变成“战场”。

●2001年7月,日本政府《青少年白皮书》:

●许多日本青少年自我中心意识强,同时缺乏自信,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心理矛盾无法控制时,容易引发冲动性重大犯罪。

●2003年日本未成年人自杀率连续第五年上升,增加了22.1%;

成年人自杀率在同期内仅上升6.9%。

●日本青少年犯罪往往与贫穷无关,与压力或成长问题有关 

四、多元性的原因论

●多种个体和社会因素综合而成,由多学科理论整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各种观点;

●内外因素论。

●动力因素论

●系统模式论

●聚合效应论

●综合动因论

●——注重多元性——

综合动因论

犯罪心理是多种不良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歪曲的自我意识、反社会意识

强烈、畸变的需要

不良习惯

犯罪动机

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智能

(能力)

消极的性格特征(情绪)

罗大华和何为民老师的观点

犯罪心理结构

内化机制

外化机制

犯罪行为

46

●个体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整体

●包含主体因素、主体外因素两个子系统,

●由于各个子系统所含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个体犯罪原因,揭示了个体犯罪原因的特征。

(1)整体性。

(2)层次性。

●(3)结构性。

●(4)动态性。

●个体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体因素、主体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47

综合动因中各因素的原因力

●外部原因:

●人际关系1.00

●婚姻状况0.97

●经济状况0.95

●家庭环境0.72

●文化状况0.47

●内部原因:

●暴力倾向1.00

●焦虑0.94

●自卑0.89

●冲动0.78

●犯罪思维0.82

靳如超案

●靳如超,男,汉族,1960年12月7日出生,原籍广东,

●8岁上小学,9岁因病导致听力障碍,后转入另一所小学。

●76年参加工作,84年结婚。

88年因强奸罪被判处10年,97年释放。

●2000年秋天,靳如超在石家庄结识26岁的云南姑娘韦志花,与其同居。

因生活窘迫且常被打骂,韦志花于2000年年底逃回老家。

●2001年靳追到云南,强迫韦跟他回家,韦不从后发生争执中被杀死。

●靳如下决心报复所有“对不起”他的人。

●2001年3月16日凌晨,制造石家庄特大爆炸案,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

●2001年3月23日,靳如超被广西北海警方擒获

●2001年4月17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认定被告人靳如超,为泄私愤,持刀行凶,并致死人命;

又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连续在居民楼内实施爆炸行为,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爆炸罪。

●情节和后果均特别严重,且在刑满释放五年内又故意犯罪,系累犯。

●经审讯,靳如超对以上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被捕后的靳如超,当着前去采访记者的面,毫不掩饰地说:

“是我搞的爆炸,早就想炸他们(靳认为有矛盾)了”

●如何理解靳的犯罪原因?

●靳如超交代:

●用柴刀砍死非法同居过3个月的韦志花后,深感罪行严重,便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报复杀人。

●于是,乘车回到石家庄市郊区,先非法购买并藏匿了50枚雷管和30根导火索,又马上乘车直奔犯罪现场,实施爆炸。

●——童年,听力障碍导致焦虑、自卑

●——婚姻与同居生活的不满,导致矛盾积累

●——争执中杀害韦,仇恨投射效应导致报复行为

人际关系

婚姻状况

暴力倾向

51

推荐书目:

●1.[美]格里格津巴多著:

《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03版。

●2.[美]lawrenceS.Wrightsman著:

《司法心理学》,吴宗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04版。

●3.罗大华、李德、赵桂芬:

《犯罪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