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15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doc

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家庭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一定是某处电路发生短路引起的

B.输电线进户后,首先应接总开关,后接保险装置和电能表

C.家庭中发生触电事故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D.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应按住笔卡,手指可以碰到笔尖

2.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1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A.小磁针

B.小磁针

C.小磁针

D.小磁针

3.(2015年南宁中考)下列电器设备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电铃 D.电热水器

4.如图2所示,是一根锰铜丝制成的软质弹簧,是水银槽,槽内盛有水银,的上端通过接线柱与电源相连,的下端恰好与水银表面接触,开关S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A.弹簧伸长变大,灯持续发光

B.弹簧缩短,灯熄灭

C.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

D.弹簧静止不动,灯持续发光

5.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图4

ABCD

图3

6.要使图4中的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可以采用()

A.增长通电时间

B.把电磁铁中的铁芯抽掉

C.把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甲乙

图5

D.把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7.(2015年江苏镇江中考)某同学制作了图5甲所示的装置:

风吹动时,风车带动磁体上方的线圈转动(线圈两端引出线上的绝缘漆已全部刮掉),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图乙是该同学设计的另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风车模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

B.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C.若将图甲中电流计换成干电池,则无风吹时,线圈能持续转动

D.若用图乙所示风车模型替换图甲中风车,则有风吹时,电流计指针也能发生偏转

8.下列用电器中,属于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是()

A.电炉 B.白炽灯 C.电热毯 D.电风扇

图6

9.如图6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端为N极

B.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C.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

D.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

10.下列措施不能使感应电流反向流动是()

A.同时改变磁感线的方向和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B.只改变磁场方向

C.只改变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D.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

11.夜里,小明家的三盏电灯均正常发光,突然三盏电灯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检查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插座处发生短路了

B.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

C.进户线的火线断了

D.进户线的零线断了

12.(2015年辽宁大连中考)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

B.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C.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

D.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金属笔尖

13.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图7

1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1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④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⑤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

⑥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⑤D.③⑤⑥

16.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D.核电荷数为239

17.用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模型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18.(2015年黑龙江绥化中考)据媒体报道,锶晶格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其准确度高得惊人,它能在50亿年间不慢一秒也不快一秒。

图8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图8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

C.锶离子中有38个电子

D.锶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19.(2015年山东东营中考)图9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

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

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20.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应名称书写均正确的是()

A.Fe(OH)2:

氢氧化铁B.Hg:

C.K2CO3:

碳酸钾D.NH4Cl:

氯化氨

21.化学上经常要使用下列各种“表”,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并利用下表,能够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B.元素周期表

C.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D.物质的密度表

22.(2015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

它的化学式为C10H15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B.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麻黄碱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23.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SO2D.ClO2

2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BCD

我是H2O

我是空气

我是CO2

我是O2

25.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B.4C.6D.1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图11

图10

26.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_______________(选填“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或“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

实验中把导线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会观察到导线向右运动;如果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会观察到导线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如果不对调电源正、负极,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会观察到导线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如果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同时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也调换,则会观察到导线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

27.(2015年四川绵阳中考)小瑞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虚线框和应接入开关或电灯,则开关应装在虚线框____中。

图中三孔插座的插孔____(选填“”“”或“”)应与地线相连。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7个钾原子____________;

(2)氮气___________;

(3)5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___;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9.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

一些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

在熬制明胶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K2Cr2O7),导致生产的药用胶囊重金属铬超标。

根据化学式计算:

(1)该物质由____种元素组成。

(2)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要求填最简整数比)。

(3)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4)29.4g该物质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3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不同的磁极上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12所示。

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设法做一下这个实验,并分析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

图12

31.(2015年辽宁大连中考)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

留在冰箱中的柠檬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会变成干燥的柠檬片。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

(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得干燥?

四、实验题(每题8分,共16分)

32.如图13所示的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有关;

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有关。

图13

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出:

若同时改变导体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改变。

33.小宇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

他做的实验如下:

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14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甲乙

图14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向下运动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减弱,应注意什么?

五、计算题(共8分)

34.酒精是乙醇的俗名,其化学式是C2H5OH。

请计算: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1.C解析:

空气开关跳闸一般情况是短路或负荷过重,故A错误;因为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因此它要装在最前面,其次才是总开关和保险装置,故B错误;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故C正确;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笔卡,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笔尖,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故D错误。

2.C解析:

因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且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静止时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所以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而小磁针的指向是错误的。

3.A解析:

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选项正确;电动机和电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C选项错误;电热水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选项错误。

4.C解析:

开关闭合后电路接通,灯泡发光,由锰铜丝构成的螺线管两磁极会互相吸引,弹簧会收缩而变短,变短后电路断开,灯泡熄灭,弹簧又会伸长,依此规律弹簧上下振动,灯泡忽亮忽灭。

5.B解析:

题图A装置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题图B装置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题图C装置当导体中通入电流时,导体会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题图D中接入塑料尺后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尺是绝缘体。

6.C解析:

增长通电时间不能增大电流,故电磁铁磁性不变,故A选项错误;把电磁铁中的铁芯抽掉,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B选项错误;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则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增大,磁性增强,故C选项正确;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螺线管中电流减小,磁性减弱,故D选项错误。

7.D解析:

如题图所示的装置,风车带动线圈转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此现象为电磁感应现象,故A选项错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若将图中电流计换成干电池,该装置变为电动机,但线圈两端引出线上的绝缘漆已全部刮掉,线圈不能持续转动,还会停留在平衡位置,故C选项错误;如果用图乙所示风车模型替换图甲中风车,则有风吹时,风车模型转动带动线圈转动,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故D选项正确。

8.D解析:

电炉、白炽灯、电热毯都是利用通电发热的原理工作的,故A、B、C都不符合题意;电风扇里面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利用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原理工作,故D符合题意。

9.D解析:

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端为N极,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电磁铁向下吸引衔铁时,弹性片弯曲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小锤击打铃碗时,弹性片和衔铁分离,电路断开,电磁铁没有磁性,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A解析:

同时改变磁感线的方向和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此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会改变,故选项A符合题意;只改变磁场的方向,感应电流方向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只改变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也发生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都可以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11.D解析:

测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进户线的零线断了,故D正确;插座处发生短路,会使保险丝熔断,故A错;因各灯并联,互不影响,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其他灯仍还亮,故B错;进户线的火线断了,测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C错。

12.C解析:

常用的水是导体,用湿手拔用电器的插头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选项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的原则之一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有可能导致高压电弧触电,故B选项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电器起火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实施灭火,故C选项符合安全用电常识;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测电笔的金属笔尖要接触所要检测的电线,若金属笔尖接触的是火线,此时手接触金属笔尖时会导致触电事故,故D选项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

13.A解析:

选项A只是简单地表示注意的含义,没有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意图。

14.D解析:

物质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快,从而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不会发生变化,同理,在降温时分子内能减少,分子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再重新结合成分子,所以原子种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5.C解析: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故密度较大。

电子相对于质子和中子而言,其质量相差较多,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选项C正确。

16.D解析: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且钚原子的原子序数为94,故核电荷数也为94。

17.D解析: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18.B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的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由图可知锶的核内质子数为38,相对原子质量约为88,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算出中子数约为50,故A错误;据图可知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故B正确;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核外有38个电子,锶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得到,故锶离子中应有36个电子,故C错误;锶元素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第五周期,其汉字名称“锶”的偏旁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D错误。

19.B解析:

由“钠”“氯”的中文名称可知,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由图可知,a粒子为钠离子,d粒子是氯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正确;由图示可知,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C错误;a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阳离子,D错误。

20.C解析:

为氢氧化亚铁而不是氢氧化铁,Hg表示金属汞,表示氯化铵。

21.B 解析: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查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2.A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15+16×1+14×1=165,故A正确;一个麻黄碱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故B错误;比较一个麻黄碱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知C为120,H为15,O为16,N为14,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麻黄碱分子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6×1)=14∶16=7∶8,故D错误。

23.D解析: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2)=71∶64,解得x=

35.5,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所以RO2的化学式为ClO2。

24.C解析:

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

25.D解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约等于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6=10。

26.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左左右解析:

开关断开时,导线中没有电流,导线不运动,说明磁场对导线没有力的作用;当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导线在磁场中运动起来,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把导线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会观察到导线向右运动,由此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的力的方向向右;如果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改变,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电流方向改变,其受力方向也改变,即运动方向改变,所以会观察到导线向左运动;如果不对调电源正、负极,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这种情况下,导线中电流方向不变,但磁场方向改变,所以其受力方向改变,导线的运动方向也发生改变,所以会观察到导线向左运动;若把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同时改变,导线的受力方向不变,所以导线的运动方向不变,仍然向右运动。

27.解析:

开关应接在电灯与火线之间,这样开关断开后,电灯就与火线断开,因此开关应接在处;根据三孔插座的正确接法可知,应与零线相连,应与火线相连,应与地线相连。

28.(1)7K(2)N2(3)5SO3(4)Ca(ClO3)2

解析:

(1)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多个原子,7个钾原子应表示为7K;

(2)氮气可以用其化学式表示,即N2;

(3)在化学式前面加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多个分子,5个三氧化硫分子可以表示为5SO3;

(4)在KClO3中K的化合价为+1,的化合价为-1,氯酸钙中钙元素显

+2价,据此利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写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3)2。

29.(1)三(或3)(2)39∶52∶56(3)35.4%(4)7.8

解析:

(1)重铬酸钾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重铬酸钾中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9×2)∶(52×2)∶(16×7)=

39∶52∶56;

(3)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

(4)29.4g该物质中含有钾元素的质量=29.4g××100%=7.8g。

30.当两个磁极相接时,两只铁钉会在重力作用下落下,因为这时相接处相当于一条形磁铁中央处,磁性很弱。

31.

(1)冰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不断运动,会从柠檬片中逸出。

(2)真空冷冻环境中,因压强骤然减小,水分子间的间隔骤然变大,水分子运动加速并扩散,所以短时间内柠檬片会变得干燥。

解析:

(1)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柠檬片中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导致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

(2)在真空冷冻的环境中,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会导致水分子的运动加速,水分子迅速扩散,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得干燥。

32.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乙丙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解析:

比较甲、乙两图,磁感线的方向相同,且均为从上向下,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同,甲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相同。

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可判定,在磁感线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有关。

比较甲、丙两图可知: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相同,都向右运动,而磁感线的方向不同,甲从上向下,丙从下向上,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也不相同。

由此即可判定,在导体运动方向相同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若同时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33.

(1)高温可消磁

(2)磁性吸引

(3)注意不要让磁体靠近高温热源。

34.(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1=46。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2)/(12×2+1×6+16×1)×100%≈

52.2%。

解析:

(1)物质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据此可以求出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1=46。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2)/(12×2+1×6+16×1)×100%≈52.2%。

八年级科学(下)(浙江教育版)期中检测题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