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24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李商隐诗词美学研究文档格式.docx

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后期文人学士对李商隐诗歌的研究,主要的突出其特点有:

朦胧美、悲韵美等。

如《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汤春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3月第19卷,对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

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

同时李商隐创作了大量的无题诗,不管他是写仕途失意,还是写对爱情的向往、追求、惆怅和失望,抑或是写梦想的难以实现,他总能够把自己的心象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寓情感于景物之中,含蓄而唯美,悲感却饱含韵律美感。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商隐诗歌中过多展现的如:

残阳、寒花、衰荷、黄叶、晚晴、秋蝶等意象,轰突出作者表述理想的幻灭感,感怀生世的萧瑟和悲凉。

吴经熊《唐诗概论·

四季》论及唐末诗时说:

“唐末的诗十分酷似一个患着结核病的绝世美女,虽然在相当距离外,你可以私密的爱慕她,但和她发生恋爱是有关性命的,可是有时候,我们为了她丰韵媚态而颠倒,觉得生死是无足轻重的事”①。

李商隐的诗正是绝世美女,但又显示病态的,这种常物与病态美的对应,形成鲜明的两元对立关系,给人以强烈的审核冲击,如同病态的林黛玉,让人心生怜爱,这一切意象也正是残缺美的集中特点。

关键词 李商隐;

残缺美;

诗歌意象;

意境

①《唐诗概论·

四季》序幕第6页吴经熊

目录

摘要I

目录2

一、李商隐诗歌的残缺美的主要特点1

(一)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主要表现1

1.残缺意象的表现1

2.残缺美在审美范畴中的独特美感2

3.残缺美在李商隐诗歌中的情感表现3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与其诗歌他特点的关联4

1.李商隐诗歌悲韵美与残缺美的关联4

2.李商隐诗歌朦胧美与残缺美的关联5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形成原因7

(一)李商隐诗歌残缺美形成的时代土壤7

1、政治状况7

2、文学因素8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形成的个性原因8

1、不幸家世8

2、坎坷仕途8

3、凄美爱情9

(三)悲剧性对其诗歌残缺美形成的影响9

三、李商隐诗歌残缺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李商隐诗歌的残缺美的主要特点

余秋雨在《废墟》中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①,一种事物过于完美,就给人不真实,就脱离了生活本职,违背了大众的实际,与人们意识形态不切合。

残缺美是一种幻想美,一种弥补美,一种在心灵里重塑的艺术。

中华民族自儒家思想盛行以来,圆满、和谐、充实,一直是被追求的审美,尤其在盛唐之时的诗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唐诗经过初唐酝酿,到盛唐贞观、开元时,国力强盛、经济开放、思想活跃,涌现出诸多伟大成就的诗人,盛唐诗歌中也往往多境界开阔、诗风雄浑、大张大合的气势,造就了在中国诗歌史上难以超越的文学典范。

但到了晚唐,诗风急转,诗歌往往过多注重内心刻画,情感多隐晦忧伤,风格阴柔靡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残缺美”审美意象,而李商隐正是在这领域是最突出、最典型的诗人,他的诗歌把残缺美意象描述到极致,对现实的真实写照刻木三分,残缺美,也正是我们破译李商隐藏内心的一种密码。

另外,残缺美为中国诗歌史确立了独特审美范畴,区别于之前所有诗歌审美,具有独特的文学和审美价值,残缺美拓宽了审美领域,打破了和谐美、圆满美、完整美、对称美的美学桎梏,人们从残缺美的审美意识中更能激发怜爱、惜美、爱美之情。

(一)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主要表现

残缺意象包含在李商隐大部分诗歌的当中,特别是其创作的70多首的无题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与传统的审美观相对,诗人喜欢大量的选取衰败美的意象,如衰荷、落花、夕阳、幽草、残灯等,将这些失去旺盛生命力的景象细致刻画,以营造一种萧瑟、悲凉、伤感的意境,从而形成突出的残缺美艺术效果。

1.残缺意象的表现

李商隐对美有一种深刻的眷恋和耽溺,在诗《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诗一开头就显现出心境和环境的强烈反差,渲染了天涯海角独行漂泊的悲凉。

转句中“莺啼”本是美妙的声音在此时此景,却更似寄情于悲者自卑。

而尾句“最高花”也就是在树梢上开到最后的花,意味着春天已尽,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和个人前途的深切担忧,生命的短暂,人生的空虚,使得作者更加的绝望,浸透出人生挫折和理想幻灭的苦楚,本诗是对春天的挽歌,也是对青春对生命的挽歌,恁是开在最后的花却是展现的青春将逝,即使狂风骤雨也再无庇护。

诗人的诗歌中往往诗语词藻艳丽华美,但表达的诗人内心又是情感极为悲伤的,如同一种内心潜意识的歇斯底里。

再如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注①.《文化苦旅》散文废墟余秋雨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抒发了恋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表达了相思之情的缠绵婉转与忠贞不渝。

全诗情调低沉、伤感,文字间流露着声声泣喊。

诗人用难、残、死、尽、干、愁、寒等字眼,衬托了内心的苦闷和忧伤,诗人用暮春东风衰弱、百花凋谢的景物渲染情人见面与分别时的环境气象、见面时的焦灼盼望,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唐诗鼓吹评注》云“次言别之难,因相见之难,而风软花残,则有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也。

”①伤别的感叹和相思的痛苦,总是在残缺不完美中衬托出一种若离若即的关系。

而从春蚕到死和蜡炬成灰,来比喻相思的深、苦、痛,有一种杜鹃泣血的凄美,和荒凉。

作者的诗就在这种不完美、不和谐、不完整中,映衬着残缺美感。

同样,在《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了了五言诗,描绘了晚唐国运衰败的气象,也表达了作者自身日暮西山不得志之感。

向晚意不适,淡淡的忧伤,登上曾经繁华的乐游原,一片废墟,感怀伤物,但满目荒凉,看看天边的夕阳,虽然释放着光热和展现着美丽景致,但给人缺憾的是,黄昏已经来临,这样美好的景象将是如此短暂。

作者诗中写了自己的“不适”,曾经繁华如今残败的“乐游原”,“夕阳”,“黄昏”,这种对美的意象的渴望,又稍纵即逝的无奈感,正是展现了诗人刻画残缺美感的高超技艺。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打击、压迫、排挤,虽然有苦苦追求的执着,但诗人的潜在内心对美好的渴望近乎破灭。

诗人的诗有如《花下醉》中“更持红烛赏残花”;

《夜冷》中“一夜将愁向败荷”;

《池边》中“忆把枯条撼雪时”;

《滞雨》中“残灯独客愁”之类的诗歌直接以“残花”“败荷”“枯条”“独客”等来刻画不和谐、不完整的残缺的美感的,也有如《忆梅》中“寒梅最可恨,常做去年花”;

《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描述的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容颜易逝的无奈和忧伤,这是对残缺美的不圆满、不对称美感的集中表现。

2.残缺美在审美范畴中的独特美感

“残缺美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是一种属人的现象,它体现的是一种人与对象的独特关系,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是残缺的对象和人的某种内在需求相契合的产物”②,19世纪法国艺术家罗丹提出了“丑陋美”、“残缺美”、“矛盾美”等审美概念,“残缺美”作为一种新概括的审美概念,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而残缺美一般同:

苦难、缺损、遗憾、感伤、悲剧、衰败等概念相关联,如残缺美的经典雕塑“断臂维纳斯”,她没有双臂,且因为时代久远,雕像表面也被腐蚀的不平整,可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她正是因为这些残缺,而显的精美

注①《唐诗鼓吹注评》375页注评清·

钱牧斋

注②.《论残缺美审美活动的动因》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严运桂

绝伦。

以致无论多么高超技艺的艺术家为其设计双手,安放上去也会显得完全的“不美”,

同时她裸露的上身和着衣的下身,又包含着对称美、和谐美,这是残缺美艺术的突出体现。

中国文学伟大艺术成就《红楼梦》也是不完整的,正因为它缺失的章节,带给读者无穷的遐想,和回味无穷的美。

“残缺美”之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与其矛盾中的相异性,即由整体与残缺,结构与无序.合理与荒谬等.所生成的一种美。

“从美学的视角分析,‘残缺美’具备的审美价值,即在于其对恒定美学价值的突破和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更新。

从古至今,人们的审美心理和认识确定了‘审美’而不是‘审丑’,‘审美’突出的是完整.和谐、均

衡、对称、鲜明及满足等,而对于残缺、杂乱和不平衡等则持否定态度。

”①但其实美的形象,是千姿百态的,残缺美是一种更具有个性和富有新意的美。

残缺美大大的拓宽了审美领域,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和谐美、对称美,完整美。

展示了完整美和残缺美的统一,增加了审美认识的深度和宽度,深化了美学的研究课题。

如诗《无题》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诗歌写了一个少女追求美丽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纪晓岚说:

“起二句妙有远神,可以意会。

”诗在刻画人物心理的萌动和苦闷,非常细腻。

颔联和颈联又以双关语和用典,反应出女子对追求爱情的奔放和热情。

但末联突然转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激愤。

以强烈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幻灭,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美。

李商隐的诗歌,是对残缺美诠释的集大成者。

他的诗多表现残缺、不完整、不适意,取景进度多为常态事物对照的带有残缺点的意象,但又与丑相区别。

因为将要逝去、衰败,而引发人们的珍惜、怜爱、叹惜之情。

常态美的事务的残缺点如败荷、寒花、残花、弱柳、幽草、黄叶、落花、秋蝶、残灯、独客、破镜、夕阳、残阳、晚晴等等,从病态的、不堪回首的事物非常态状况,展现给人残缺的审美效应。

诗人对这种表现手法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的能引发读着深深共鸣的优秀诗作。

3.残缺美在李商隐诗歌中的情感表现

研读李商隐诗歌的残缺美,自然是离不开作者对情感的准确把捏,也正是诗歌在融入了诗人感怀生世、歌泣爱情、悲叹仕途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完美升华,才铸就了我们读到其诗美残缺,又志气饱满;

看似颓唐,却暗中露光。

这是诗人博采众长、鹤立鸡群的独特艺术成就。

我们在读盛唐诗歌时,往往更多的看到诗歌的奔放和思维张力,如李白诗《秋浦歌》:

①《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李建群周合军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需要何等的想象张力,才能写出诸如“白发三千丈”这样的情景,因为在现实中无从见过,无以理解,但是看下句,“缘愁似个长”,我们豁然开朗,这白发缘由是因愁而生,愁生白发,这是世人皆知的,但白发长到三千丈,那是有多么深重的愁思才造就的。

盛唐时的诗篇,即使写愁绪都能写的如此张力,这是将情感蕴寓在文字中的杰出成就。

而晚唐诗歌的代表,李商隐诗同样写愁绪的就大相径庭,诸如《锦瑟》开篇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通常为二十五弦,而在了作者的诗里却无端的成了五十弦,这每一弦一柱,都让人追忆逝去的青春年华,一弦愁思绪已是满满,而无端这又是五十弦(有说是二十五弦的琴,断后成了五十弦,实为断弦,以表达对爱妻的悼亡之情),这是有多愁有多悲。

接着中间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借用了四个典故,可与瑟的四声:

适、怨、清、和以情相合,美好的情景却与虚无飘渺的梦境映衬,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悲情和难言的怨愤,每一个典故都体现了诗人妙笔奇情。

尾句以“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此情怀,到今时回忆已是无限惆怅,无比愤恨,但即使在当时也是惘惘而不胜。

人到老年,追忆逝水年华,功名无成,事业寥寥,留下的尽是悔恨。

虽然当初已知,但是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人在江湖,注定了如今的结局。

同样是写愁和思,李商隐的诗虽然不具有夸张的想象张力,但其在情感的表现上,更独树一帜,工整的对仗,精巧的用典,考究的辞藻,都突显了李商隐非凡的才华和功力。

在诗歌的言情方面,李商隐也学习了南北朝乐府诗的长处,如在乐府诗《子夜歌》“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运用双关语,丝同思,悟同误,展现出率真热烈的性情,这也是李商隐诗借鉴乐府诗后展现的爱用隐语入诗的特点。

李商隐在自己的诗中多次引用、化用了乐府诗的语句语意,存诗十之八九必写女子,写情感,如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诗句中,都脱离不开一个“情”字,诗人的诗歌,在表达情感上至真至挚。

我们常常又会看到那种无力到泣血般的呐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需要怎么样的绝望情感,才能刻画出来的画面,但是在生命尽头的事物,又隐藏着焕发新生的情感。

春蚕到死,却正在酝酿新生,蜡炬成灰,燃烧殆尽的蜡炬预示光明似乎要来临,这是很多晚唐作品不曾展现的面貌。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与其诗歌他特点的关联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在后人研究中,主要提到了其诗歌的悲韵性和朦胧性,这也是同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身世离紧密相连的。

而残缺美,由于其本质决定了具有悲伤、残缺、隐晦的特性,自然残缺美也是和悲韵和朦胧美分不开的。

本章节就试述李商隐诗歌的悲蕴美、朦胧美的关联。

1.李商隐诗歌悲韵美与残缺美的关联

李商隐生在晚唐末世,国运衰败,政治争乱,文人经世救国的理想沉沦,这一时代背景,促使当时的文人学士从盛唐时的激情咏外,恢宏古今,转向了追求内心主体情感的抒发。

陷入牛李党争的诗人,终生郁郁不得志,生世的不如意,加上作者饱腹才情,在其诗歌作品中展现出迷茫、孤独和伤怀,其作品《锦瑟》就是其迷惘、含蓄、悲凉、失落和伤感的结合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情可待成追忆?

诗中“无端五十弦”表达出了虚度华年的迷惘惆怅。

又通过“庄生梦蝶”、“望帝伤春”等典故,营造出美丽、凄伤而迷惘的意境,深刻表达了自己追忆往昔如烟如幻的感觉,有很强的抒情效果。

诗人的悲凉人生体验,即涵盖了情事,又完全出离于情事,诗人借此抒发心中寂寞、伤感、向往和失望之情,以及难言之情和隐忍之意。

又如诗人在《赋得月照冰池》中写得:

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

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

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

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

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

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

此诗可见李商隐作为晚唐代表诗人,时代对他作品的影响是深刻重大的,晚唐诗主要集中在内在情感的抒发,往往以哀怨悱侧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诗人身处牛李党争的排挤之中,笔触自然表达自我的忧郁、悲凉、哀怨之情,诗中“皓月”、“坚冰”、“顾兔”、“潜鱼”等种种意象,均是突显诗人的是时心境,同时又让人体悟作者的彷徨、忧郁和对未来的失望之感。

可以说诗人的流传下来的600多首诗歌中都能让人读出其隐约之美,同时夹杂了作者丰富的生世之哀、爱情之悲、仕途之愁,汇合成悲蕴之美。

残缺之美往往包含着悲韵之美,所以诗人的诸多饱含情怀的哀世、悲身、咏怀之作,都是和残缺的意象密不可分的,和诗人的性格也是不相背离的。

正是因为其作品的悲韵之美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才更加突出了诗人作品残缺之美的卓越审美成就。

2.李商隐诗歌朦胧美与残缺美的关联

朦胧美是和清晰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

而流传至今的诗篇佳作中有很多是以清晰的形象反应现实的,他们题旨非常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如白居易的诗歌,就明朗晓畅,平易近人。

唯恐读者看不明白,把创作意图表达的清清楚楚。

但这种创作方式缺乏了含蓄蕴藉的美感,毫无回味的余地。

因此,人们更喜欢去追求一种朦胧的美感,在某种情况下,朦胧比清晰更美,这是审美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要使这种难以明言的内心情感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只能用模糊朦胧的诗境来表现。

通过朦胧的意象和模糊的意味带来的审美效应,吸引着读者去进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去反复体味作者所暗示的美的因质。

把作者那份难以言传的感受在内心体会出来。

如《春雨》:

怅卧新春白衿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中白门寥落,红楼望冷,雨丝飘灯,残宵梦稀,描绘的意象都是阴冷,孤独。

诗人并未勾勒出具体的形象,只是着重渲染出一种氛围,在这种凄冷、飘忽、孤独的氛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理感觉,感情信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完善,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感情形象。

而这感情形象也象似梦如情、飘忽迷离的意境一样,很是朦胧。

而人的感情是复杂,难以用清晰的言语和形象来表达,唯通过朦胧的意象来体现出来,让读者其体味其深刻内在情感意境,是更高超的创作手段。

再如《楚宫》:

湘波如泪色渗渗,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已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诗是有感屈原沉江而作,屈原因报国无门,悲愤而去投泪罗,这与诗人平生际遇大致相当。

所以在此诗李商隐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伤感的气氛浓郁,诗歌的前半部分把悼念之情写足、写满,通过沉江故地的凄迷幽冥,抒写迷魂孤独彷徨的哀伤遗恨。

末篇较为开朗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怀思之情。

全诗氛围哀伤凄迷,不管是枫树、夜猿、山鬼,均使人有种悲美的感觉,隐晦的寄托了自身的处境和感受,让读者不能简单的分解诗歌意味的清晰性,里面流穿着诗人丰富而多样的人生情感和体验,给作者更多不确定体会。

这首诗是其朦胧性的典型代表之作。

“诗人认为诗歌既不能“枯暠寂寞"

、毫无文采,也不应“骄奢艳佚"

,缺乏社会内容,因而对中唐以来韩孟和元白两诗派各执一端略有抵触。

他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情来选择香草美人,但是表达的是那颗孤独痛苦的灵魂,来控诉的是所处的扼杀人才的末世。

”①其诗歌朦胧美正是结合在其创作取材意象的残缺美上的,两者是相互关联,高度统一的。

也正是其诗歌需要表达自己的内心苦闷、忧愁和哀怨,借用了大量的残缺意象入诗,才成就了兼具朦胧美和残缺美审美意味的诗篇佳作。

这是诗人留给后世的巨大财富。

①《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第49页山东大学崔其征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形成原因

李商隐的诗作不受事、景、人的限制,而是处处弥漫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

他的诗于朦胧中透出一丝清亮,儿女情长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雾,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落和执着的矛盾心理。

诗人的创作风格与其所处的社会现状,以及个人生世是密不可分的。

在历史长河中,晚唐正国力凋敝,政治混乱,这是末世的征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上诗人的人生失意、仕途不顺,处处收排挤,这些原因深刻的影响了诗人人生的艺术创作轨迹。

(一)李商隐诗歌残缺美形成的时代土壤

唐朝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是一颗非常璀璨的恒星,从社会发展的任何角度上来说,都是中国封建体制下的文明高峰。

唐朝前期贞观、开元,国力蒸蒸日上,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空前繁荣,形成盛唐之势,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巨量的价值和成就。

但自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繁荣急转直下,到唐末期,更是形成了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牛李党争等加快唐王朝瓦解的政治乱像,而诗人正是出生、生活在这个时期。

1、政治状况

天宝末年,宦官势力膨胀,在朝野猖獗。

由于藩镇叛乱的教训,唐朝统治者不敢重用武官,于是依靠宦官掌握兵权,但是宦官集团在中国历史中一直是最无能、最腐朽的阶层,在东汉末年就有“十常侍叛乱”的典型,宦官掌权后,肆意妄为,涂炭生灵。

他们不但干预朝政、还挟持皇帝,擅自立废。

文宗予大和五年任宋申锡为相,意图除去宦官权势,但行事不密,反被宦官所害,仇士良挟持文宗,发动“甘露之变”,使宦官势力大增。

“甘露之变”对朝野震动极大,当时李商隐也为此写下了《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揭露宦官滔天罪行的诗篇。

但是大部分入采取了较隐晦的语气,远祸自保。

也是因为当时宦官势力过大,许多文人官士,还是敢怒而不敢言。

宦官专权,屏蔽了优秀文仕的从政提升之路,使有学有才干的人员远离了政治中心,削弱并加快了唐王朝的衰败。

同时还有官僚内部的斗争,最著名的就是贯穿晚唐始末的“牛李党争”,两党相争近40年,其形成之初与一方重视门第,一方重视科举有关,在长期的对峙和斗争中,互相排挤,斗争演变的异常复杂。

那些想倚靠仕途为国效力的文人志士,必须依附某一党派,否则无法在朝野立足。

因此,正直的文人,或者一生沉沦下僚,命运坎坷多舛;

或者放浪形晦,混迹青楼,或隐居名山大泽,不再关心国事。

晚唐党争是使晚唐诗歌向纤细精微方向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加上藩镇割据,从中唐一直到晚唐,虽然唐王朝一直努力削藩,但中央王权无力控制,全国统治近乎瘫痪。

在全国各地,藩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兵权,各自都成为世袭制,。

他们擅权自主,飞扬跋扈,社会生产由于长期战乱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凋零,统治基础非常薄弱。

这些都对当时的文人志士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影响,对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文学因素

国富民裕的盛唐,造就了李白裘马轻狂、潇洒俊逸、狂放不拘的诗风。

杜甫亲身经历了唐由盛转衰,权势争斗和百姓的流离失所,形成了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风。

而到了唐末,由于科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文人上进无门,整个晚唐文学较盛唐形成了巨大的转变,从原来的恢宏大气,转向内敛收缩,诗人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

随着意象关注的创作来源,从外转向内,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更多的时候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诗风也更关注和追求精神的满足和需求,更精细的表现内在思想的波动。

“予爱晚唐诸予,其诗清深闲雅,如幽人野士,冲淡自赏。

”①。

晚唐诗风更加的精雕细琢,诗人不肯直接吐露心声,往往通过用典、借物,以暗喻、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以求得到精神状态的平衡。

李商隐曾说自己“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李商隐的诗歌在一定深度上展现了他一生悲剧的社会根源,生动细腻的描绘了所处黑暗时代的社会重压下一个知识分子的挣扎和无奈。

(二)李商隐诗歌残缺美的形成的个性原因

1、不幸家世

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悲韵、迷离,个人生世的不幸是其成因的现实基础。

诗人三岁随夫入幕僚,十岁时父亲病故。

后侍奉母亲辗转到洛阳,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辛,诗人还要一边为考取功名苦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