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45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九年级音乐2015-2016学年

第二学期

2016年2月22日

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

(1)班的音乐教学,本班的学生总人数有36人,九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这个班级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比较偏重,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

这方面要正确引导。

本班的学生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

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

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5、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6、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7、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

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

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7、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9、适当进行唱歌基础教学,教学生以正确方式呼吸发声。

四、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课时安排

内容

周别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游击队歌

1

第二课时

保卫黄河

2

第三课时

月光

3

二、舞剧之魂

第一课时

军民团结一家亲

4

第二课时

场景音乐

5

三、黑土传情

第一课时

乌苏里船歌

6

第二课时

我的家乡多美好

7

四、非洲灵感

第一课时

鼓乐

8

第二课时

非洲灵感

9

五、戏曲撷英

第一课时

对花

10

第二课时

报花名

11

复习,随心唱响,自由展示,总结考试评价。

(四个课时)

游击队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制、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现歌曲内容。

3、借助歌曲展开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引发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卡片

教学方法:

欣赏,模仿,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师:

同学们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影片吗?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游击队歌》。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节奏型

师:

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节奏型

XXXXX

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

请同学们分别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来表现这三个节奏的速度。

并模仿出来。

师小结:

时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节奏练习

4/4OXX|XXXXXXXX|XXXXXXX.XX||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调式、调性(F调和4/4拍的意思)

4/4拍:

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湖南邵阳人。

18岁中学毕业后任小学音乐美术教员,后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进行抗日宣传。

1941年到苏北新四军抗日根据地,1943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和创作。

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作有钢琴曲:

《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等。

3、初听歌曲——《游击队歌》。

4、学唱歌谱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老师范唱,学生跟唱

7、跟音乐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8、歌曲背景简介

四、课堂延伸

欣赏《游击队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巩固《游击队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艺术。

五、课堂小结

正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高潮的作战策略,将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领土,歌曲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重温难忘的历史岁月。

全体演唱《游击队歌》,结束本节课。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重点)

2、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难点)

3、初步了解作品的来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不要仓促)

二、了解黄河:

1、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

2、老师播放“黄河”的录像。

课件:

黄河录像

3、(同时问)谁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

例如:

奔腾的黄河 瑰丽多姿的黄河(评价)

4、关于黄河,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及时评价)

5、老师再为同学补充(课件:

黄河流域图)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6、、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

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

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

?

母亲河。

(呼应学生所说)

7、看,这个女孩站在母亲河面前,思绪万千,假如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想到什么?

8、 对,女孩对黄河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但同时又回忆奶奶曾经告诉她的一个故事,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

1939年,诗人?

?

光未然(板书:

光未然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板书:

选自《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

保卫黄河歌词)

9、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词,想一想,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学生回答。

板贴:

《保卫黄河》

师:

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

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

作曲家冼星海(板贴:

冼星海曲)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

“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二、初听歌曲:

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

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好)

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

(课件:

播放全曲)

3、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

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雄伟、激昂、热烈。

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

4、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

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三、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课件:

复听歌曲第一段)

2、学生回答(板书:

齐唱)

3、师:

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4、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前两乐句,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课件旋律线)

5、范唱第一遍 教师指旋律线,请同学们注意歌曲歌词的高低变化。

  (教师手势遥指,无伴奏范唱)

6、教师小结:

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

7、范唱第二遍 教师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请学生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  (没有前奏)。

8、演奏第一遍 学生轻唱歌词

9、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准确!

老师要为大家的演唱加上前奏,这段前奏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歌词的内容,听一听,加上前奏之后,在那些字的演唱上加重了语气?

(教师弹琴范唱)

10、 学生回答,(课件字变红色)风、马、黄河、黄河。

11、看老师指挥演唱歌词。

12、老师为大家加上歌曲的前奏,仔细听,什么时候开始进入?

机动(看老师的指挥,思考: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一种:

在高处,但无力。

一种:

低处,有力。

1、  学生选择、判断。

2、  教师小结:

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二部分:

1、欣赏第二部分,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2、(课件第二乐段)有几个声部演唱?

(课件:

两个声部)

3、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课件:

先后演唱)

4、师讲解“轮唱”知识点。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

?

轮唱。

(课件:

轮唱)

5、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

(板贴:

二部轮唱)

6、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

7、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强调重拍)

8、老师为你们加钢琴伴奏,你们自己进行二声部轮唱,可以吗?

9、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

(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

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

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10、小结:

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第三四部分:

1、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课件三

2、请学生回答:

演唱形式?

板贴:

三部轮唱

3、与二部轮唱不同处,?

?

每一句一起结束(唱?

4、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

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5、让我们再次回顾第三部分,接着欣赏歌曲的高潮?

?

第四部分,想一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它成为歌曲的高潮?

(课件:

第三四部分)

6、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板贴:

齐唱)

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

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

音调升高)

7、小结:

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打败日本侵略军。

四、完整复听:

1、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色块)第一部分的

音乐表现形式是?

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是?

……….

2、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看,如果老师用线条来表现演唱形式的变化,(课件:

渐强记号)这是音乐当中的什么记号?

这个渐强记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变化,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

7、让我们对照画面提示,再一次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带来不同的音乐形象 (课件:

完整欣赏全曲)

六、教学小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

我们青岛人现在每天喝的就是黄河的水,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者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欣赏过雪山草地

一、教材分析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肖华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合长征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加以创编,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分析《过雪山草地》了解词曲作家及组歌这种音乐体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体验长征的艰辛,通过分析歌词画旋律线等方式进一步理解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顾长征这项伟大壮举,使学生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发扬长征精神,同时了解长征历史充分体现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渗透。

三、教学重点

重点欣赏第六乐章《过雪山草地》,搭配教材第一乐章,《告别》第二乐章《突破封锁线》第三乐章《遵义会议放光辉》第十乐章《大会师》

四、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过雪山草地》感悟长征精神

1、导入

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

2、介绍《长征组歌》的作者

3、欣赏《长征组歌》前三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

4、重点赏析第六乐章这一乐章我一共欣赏了三遍,每遍问题都不同

第一遍欣赏歌曲,请学生谈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析歌词,在教师的讲解提示下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第二遍欣赏歌曲时,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

我运用连接音符的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的看到音乐旋律走向,而且运用多媒体把歌谱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然后我对两部分音乐分别进行范唱,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感知旋律的变化。

第三遍欣赏歌曲时,我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共同感悟长征精神。

5、欣赏第十章乐章《大会师》共同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

6、《标准》里指出“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

所以在本节课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组歌定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了解世界上不同组歌的形式。

7、师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加深印象,并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月光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月光》分析曲子由几部分组成,体验每部分音乐给人产生什么印象?

理解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音乐并根据个人理解尝试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受体验音乐家借描写月光所抒发的感情,并能喜欢以音乐的方式写景,能够用其他艺术表现聆听后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音乐家借描写月光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欣赏《月光》能够以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聆听后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伴随音乐入课堂

2、欣赏一段舞蹈,回答舞蹈家在什么背景下表演。

(学生回答:

月光下)

3、欣赏凡·高的《星月夜》图,回答作者的画表现什么内容?

(星、月、夜)

4、请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所见的月光有什么感受?

二、新课:

1、聆听一小段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说出曲子由什么乐器演奏。

2、作者及作品简介

3、简单了解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

三、深入分析:

1、老师演奏《月光》

2、让学生分段聆听,感受音乐家每段描绘的意境。

四、拓展:

看一段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所表现的月色

五、创作:

用诗、歌、舞、画、~~~~~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作品的印象

六、小结:

通过学习聆听《月光》了解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

为了巩固同学们的知识,回去搜集有关印象的绘画、诗歌、音乐,了解它产生的时代以及艺术上的价值,下节课讨论。

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在视听结合的音乐教学中,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感受音乐。

2、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3、培养学生热爱解放军热爱党的情感,通过了解革命历史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

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难点: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解舞剧中音乐的作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欣赏音乐和画面,感受歌曲情感的教学方法。

教具:

多媒体、钢琴、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看过很多很多关于战争的影片,大家能说出几个吗?

(……)这些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大家发现没,与敌人搏杀的革命战士从性别上看,都是(男的)。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支红军队伍,她们都是由年轻的女子组成的,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支队伍。

(观看视频片段《红色娘子军连连歌》)

这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一个片段,视频中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这段旋律烘托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打碎贴锁链,翻身闹革命!

我们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色娘子军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1930年,在海南岛的椰林寨有个地主叫南霸天,在他的家里有个苦命的丫鬟叫琼花,琼花由于不堪忍受地主的残酷欺压在一个夜晚冒死逃出地主的庄园,在逃跑的途中她被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洪常青所救,洪常青指引她参加了红色娘子军,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在红色娘子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琼花很快地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她作战勇敢,顽强,爱憎分明。

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担任了党代表,带领红色娘子军打进椰林寨,活捉了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的穷苦百姓。

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是表现了这段历史。

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芭蕾舞剧第四场中的《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

二、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1、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个舞剧片段(播放《军民团结一家亲》斗笠舞视频)。

师:

由于海南岛是热带雨林气候,姑娘们亲手编斗笠送给红军,为的是让他们遮阳避雨,那么通过观看片段,大家还了解到那些剧情?

生1:

……送水果。

生2:

……军民关系非常融洽。

生3:

……从服装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但人们的革命热情很高。

师:

老师再播放一遍,这次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都有那些特点?

生:

这首歌曲旋律很优美、抒情、舒展。

师:

点题: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

(板书):

《军民团结一家亲》。

2、视唱曲谱

师: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曲谱,老师弹琴,你们在心里默唱曲谱。

(学生熟悉曲谱,默唱曲谱)

师:

现在我们轻声随琴演唱曲谱,注意曲谱中的前倚音、附点音符和重音的演唱。

(教师指导纠正)

3、歌词演唱

师:

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一遍

师:

姑娘们亲手编斗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

表达了姑娘们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4、生生合作,个别学生演唱。

5、讨论:

师:

同学们认真看看歌谱,结合谱子上面的音乐标记,讨论一下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

(学生讨论)

生:

我觉得整首歌曲应该用中速来演唱,力度不要太强

生:

我觉得前半部分力度轻一点,最后的“打敌人”处有重音记号,要唱的重一些。

师:

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力度记号呢?

生:

因为敌人太可恨了,打敌人要狠狠的打,所以加上重音记号,唱的要有力量,要坚定一些。

师:

你说的太好了,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同学们对歌曲的处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全体跟琴有感情的齐唱。

(左右两部分学生分唱、合唱)

7、师生合作跟伴奏演唱

三、了解舞剧

1、芭蕾舞剧中的精彩片段特别的多,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无声视频,仔细看视频,视频中的环境,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播放《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快乐的女战士》)

师生交流。

如果让你给这段视频编配画中音乐,你会编配哪种情绪的音乐?

生思考作答

2、播放有声视频,师生聆听。

师:

看来音乐与舞蹈真的是密不可分,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正如人们曾说: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3、师:

其实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艺术。

舞剧中以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与音乐相配合,来表现剧情和角色的思想感情。

舞剧一般不包括歌唱和说白。

我国的舞剧有的增加了歌唱形式的插曲。

(显示舞剧定义)

四、挖掘情感

1、师:

一首《军民团结一家亲》让我们重温了军民间的鱼水情深。

不管是在旧社会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随时都能找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事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是他们日夜奋战在救灾,是他们在余震中徒手刨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他们让老百姓相信:

哪里有橄榄绿哪里就有温暖,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因为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2、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观看舞剧《红色娘子军》

场景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作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知识目标:

能够了解影视音乐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