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92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整理品保部危害因素作业程序docWord文档格式.docx

5.9將各單位繳交之(表B)電子檔中不可接受風險,轉列至(表C)「不可接受風險一覽表」

全公司彙整成一份,送管審會審查,審查後由管理代表核准.

5.10每年下半年度管理審查會前逐項審查不可接受風險,並決定出因應對策,以作為年

度目標、管理方案之參考.

第2頁,共11頁

5.11風險等級評分判定基準依7.2項「風險矩陣」,每三年檢討或修正;

執行對策依7.3項

「風險等級評分判定基準與執行對策」(風險等級對應之改善措施),由環安衛

系統推行委員會議中決定之,由管理代表核准後施行.

5.12審查決議以管理方案改善者,由管理部另製作目標、標的管理方案展開對照表,經

核准後發行各單位以做為執行管理方案之依據.

5.13管理方案權責單位應依「目標、標的與方案管理作業程序」規定,執行管理方案之

改善.

5.14各單位對未納入管理方案之不可接受風險仍應予改善,並納入日常管理運作.

6.參考文件:

6.1目標、標的與方案管理作業程序

7.附件及使用表單:

7.1事故代碼表:

7.1.1物理性(Physical)

代碼

分類項目

PH1

物體飛落,掉落

PH13

照明不足

PH2

倒塌,崩塌

PH14

通風不良,缺氧,窒息

PH3

物體破裂

PH15

粉塵暴露

PH4

墜落,滾落

PH16

游離輻射暴露

PH5

跌倒,滑倒

PH17

非游離輻射暴露

PH6

衝撞,被撞

PH18

振動

PH7

夾,捲,壓傷

PH19

漏電,感電(含靜電,火花)

PH8

切,割,刺,擦傷

PH20

壓降,停電

PH9

踩踏

PH21

漏水

PH10

溺斃

PH22

爆炸(塵爆)

PH11

與高、低溫接觸(凍傷、

灼/燙傷)

PH23

異常氣壓

PH12

噪音過高

PH24

異物入眼

第3頁,共11頁

7.1.2化學性(Chemical):

CH1

火災

CH6

異味

CH2

爆炸

CH7

冒煙

CH3

與有害物接觸

CH8

缺氧,窒息

CH4

化學品洩漏(含廢液)

CH9

化學品灼/濺傷

CH5

毒氣(氣體)洩漏

7.1.3生物性(Biological):

BI1

病媒滋生

BI3

病菌傳染

BI2

食物中毒

BI4

發霉腐敗

7.1.4人因工程(HumanFactorsEngineering):

ER1

設計不良導致人為失誤

ER4

不適宜之工作姿勢造成傷害

ER2

操作高度、空間不適造成傷害

ER5

重複性操作造成傷害

ER3

人工搬運超過荷重造成傷害

ER6

人為不當動作

7.1.5其他(Others):

OT1

交通事故

OT4

影響環境

OT2

工作壓力

OT5

未歸類者

OT3

設備、設施損壞

註:

危害對象:

(1).人

(2).設備、設施

(3).環境

7.2風險等級評估評分基準:

第4頁,共11頁

7.2.1作業暴露頻率:

作業暴露分類

操作/作業產生之危害

作業環境產生之危害

評分

持續作業(暴露)

連續操作作業

連續暴露在此環境下,至少6小時/日以上

10

經常作業

平均每日一次以上

暴露在次環境下,至少4小時/日以上

8

偶而作業

平均每月一次以上

暴露在次環境下,至少2小時/日以上

6

不常作業

平均每季一次以上

暴露在次環境下,至少1小時/日以上

4

少有作業

每年一次以上

暴露在次環境下,至少2小時/周以上

2

非常少有

最多每年一次

暴露在次環境下,至少1小時/周以下

7.2.2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事實

保護措施完整性

完全可以預料

本廠曾經發生此類意外/事實

平均3次/年以上(含)

需防護措施,但未設置.

或無法防護

相當可能

本廠曾經發生此類意外/事

實平均1~3次/年(含)

有設置保護措施,但未定期PM

或效果不佳

可能,

但不經常

>

三年內發生超過一次(含),

但少於1次/年

本廠曾發生過此類

虛驚事故

有設置一項硬體防護設施及軟體

保護措施

5

可能性小,

純屬意外

五年內發生超過一次(含),

同業間曾經發生過或本

廠無記錄但潛在可能發生

有設置二項硬體防護設施及落實

之軟體保護措施

3

很不可能,

可以假設

本廠及友廠未曾發生

有設置二項以上具體有效之硬體

防護設施

幾乎不可能

從未想過會發生

(國內、國外)

設置多重防護設施,軟硬體保護

成效極佳

第5頁,共11頁

7.2.3後果嚴重度:

人員安全衛生

設備/設施

環境影響

一人死亡或

三人送醫急救

1>

主系統或設施損失

2>

損失NT1000萬以上

油料、化學品洩漏,造成火災,需動

用緊急消防系統,並具有立即及持

續的環境或公眾健康的衝擊

影響擴及廠外,可能導致抗爭

A

殘廢傷害/疾病

嚴重傷害(嚴重

骨折、職業性

癌症、三級燙

傷、失能傷害)

3>

需長期住院治療

或長期修養/復建

主要的次系統損失

或設施損壞

損失NT500~1000萬

以上

造成ERT人員運作

油料、化學品洩漏,需使用消防

設備,具有暫時(3天內)的環境或

公眾健康的衝擊

影響擴及廠外,影響企業形象

B

醫療處理或須限制

其工作活動(需外

送就醫或職業病)

中度傷害(骨折、

二級燙傷)

曾引起員工抱怨

或反應或感官

不舒服

次要的次系統損

失或設施損壞

損失NT100~500

萬以上

油料、化學品洩漏,有需要

對外報告

影響擴及廠內

C

僅須至保健室

(不需外送)

輕度傷害(表皮受

傷、輕微割傷、

疼痛或過敏)

交通事故

不嚴重的設備或

設施損壞

損失NT50~100萬

造成ERT事件

(虛驚))

油料、化學品洩漏,只需要例行

的清除,不需要對外報告

影響侷限局部區域

D

輕微傷害自行處理

即可(暫時性過敏)

及輕微之未知健

康影響

僅零組件損壞

損失NT10~50萬

局部設備附近化學品洩漏

E

無明顯危害

無明顯危害

損失NT10萬以下

個人工作環境化學品洩漏

F

第6頁,共11頁

60~100

40~59

30~39

20~29

10~19

0~9

注:

風險可能性=作業暴露頻率×

7.3風險等級評分判定基準與執行對策(風險等級對應之改善措施)

風險等級

風險評分

因應對策

第1級

非常高度風險

立即檢討現有保護措施之完整性或進行

改善方案或加強應變能力

第2級

高度風險

各部門進一步檢討後,決定是否改善

第3級

中高度風險

暫時可接受,但需要注意是否具更有效之

第4級

中度風險

暫時可接受,但需要注意目前管制狀況

第5級

中低度風險

可接受,以現有方式監控。

第6級

低度風險

可接受,不改善。

保存年限:

至修訂止

第7頁,共11頁

附件一:

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作業流程圖

作業流程責任單位作業表單

管理部

各部門主管職務與作業清查表

及推行干事

各部門主管危害鑒別與風險評估表

管理部不可接受風險一覽表

環安衛系統

推行委員會

管理部及方案管制改善

相關權責單

各部門主管程序/辦法管制

第8頁,共11頁

附件二:

(表A)

職務及作業清查表

表單編號:

ADM-038REV:

A部門:

填表日期:

項次

部門代號+

流程碼+流水碼

作業流程/名稱

工作性質

職務

作業條件

備註

(非)例行

環境

設備/工具

物料/化學品

危害特性

作業資格條件

 

保存年限:

三年                    

核准:

       審核:

         製表:

附件二:

(表A)職務與作業清查表填表說明:

各單位屬之設備、管線、活動、服務等種類予以危害鑑別,製作職務及作業清查表,

危害鑑別、風險評估範圍包括:

1.1>

例行性及非例行性作業

1.2>

所有人員進入工作場所之活動(包括承攬商與訪客)

1.3>

由組織或其他單位在工作場所中所提供之設施

2>

部門代碼/流水碼:

以既定的部門代碼後加上三碼流水碼填入

作業流程/名稱:

各單位依作業屬性分類

4>

(非)例行性:

指該作業之工作性質分為例行性(routine)與非例行(non-routine)

性工作二類

4.1>

例行性:

計畫性之例行性工作,如一般例行性、儲槽清洗作業、設備操作、

設備運作及歲修等

4.2>

非例行性:

非計畫性之例行性工作。

如緊急維修、夜間及假日維修、異常狀況

排除等

5>

作業條件:

係指考量該作業流程、職務所需之作業條件

5.1>

環境:

如控制室、廠房內、化驗區…..等

5.2>

設備/工具:

如電腦、儲槽、槽車/手工具、個人防護工具、....等

5.3>

物料/化學品:

執行該工作時,所須接觸之危險化學品,逐一列出化學品之

學名/商品名

5.4>

危害特性:

在使用原物料、工具、機械、設備作業環境時會造成潛在危害

(其產生因子如原物料、缺氧、化學物質、產品裝卸、工具、

機器、搬運設備、噪音、照明、溫度、振動輻射等)

6>

其他說明事項,或特別說明執行該業務所須之作業資格條件,如法規所規範證照:

6.1>

各單位SOP規範需經單位訓練合格,始得作業且有列冊管理者.則填入

「訓練測驗合格」

6.2>

無須說明者,則填入「NA」

第9頁,共11頁

附件三:

(表B)

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表

ADM-031REV:

A部門:

填表日期:

風險評

估編號

作業流程

/名稱

步驟/節點

可能發生原因

後果影響

事故

保護措施/

防治措施

改善建議

風險評估

風險

等級

頻率

機率

嚴重度

三年                     

        審核:

         製表:

(表B)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表填作說明:

項次:

以流水碼依序編列

風險評估編號:

部門代號+流程碼+流水碼。

如職務及作業清查表所示

作業狀態:

包含四部份,正常、維修保養、異常、緊急應變皆須列入考量

(依實際作業情況需求複選)

5>

步驟/節點:

5.1>

依據SOP規範將其操作步驟逐一列出,找出並整合出「關鍵性步驟」.

針對「關鍵性步驟」,進行一系列之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

例如:

儲運組將「油槽操作及油槽檢查步驟」之動作,由原先SOP中數個步驟,

找出其關鍵步驟(有危害之步驟),而調整為3個步驟,分步驟討論其數

個「可能發生原因」.

針對作業流程/名稱將其區分數個單元(步驟/節點),針對每個步驟/節點分別

討論其數個「可能發生原因」.

A表

B表

(1)進料作業

(1.1)儲桶進原料

(1.2)原料輸送

(2)設備檢點

(2.1)設備運作巡檢

(2.2)輸料機點檢

(2.3)集塵設備點檢

(2.4)磨輪磨耗檢查和調整

6>

可能發生原因:

為使風險評估能有效展開,每一個步驟及節點,可能有數個「可能

發生原因」,應針對各原因,分項填寫.

7>

評估時,應考慮各步驟/節點可能產生之偏離,而填寫時務必明確寫出「真因」,說明

清楚因「某動作不執行」或「某設備元件異常」,造成之可能發生原因.

8>

後果影響:

針對發生原因,產生之後果影響之說明.如一個「可能發生原因」,有數個

後果,應填寫在同一欄位,不需分項填寫(亦即一項「可能發生原因」,有

一個對應之「流水碼編號」)

第10頁,共11頁

9>

事故代碼:

主要分為四大類說明如下(詳如危害事故分類表):

9.1>

化學性(CH):

化學物質本質或潛在可能產生煙霧(mist)、蒸氣、氣體、燻煙、

液體、黏液等具有刺激性、腐蝕性、毒性、致癌性、反應性、自燃性、引火

性等對人體或設備產生安全衛生危害者.

9.2>

物理性及機械性危害(PH):

舉凡噪音、振動、輻射、溫度、壓力、雷射、微

波、紫外線、高壓電擊、墜落、撞擊、機具切、割、夾、捲、電氣火災等可能

傷害人體者。

9.3>

人因工學性危害(ER):

包括搬舉重物、疲勞、作息週期、精神性等危害人體

健康者.

9.4>

生物性危害(BI):

如病媒滋生、食物中毒、傳染性疾病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者.

9.5>

其他安全衛生危害(OT)

10>

保護措施:

係指軟體保護及硬體保護措施,撰寫需同時考量軟、硬體措施,並

詳盡填寫.如:

10.1>

硬體措施:

係指工程控制類,如:

警示、警報、連鎖、偵測(環境、毒性

氣體、可燃性氣體、氧氣、火警、洩漏、液位、溫度、壓力.........)、個人

防護工具(防護手套、可攜式呼吸器、護目鏡、安全索.........)、局部排氣

系統、防墬落、接地.....等

10.2>

軟體措施:

教育訓練、各類合格證、健康檢查、緊急應變、工作安全許可、

上鎖/掛牌、各種SOP(需寫檔號)、日常巡檢、自動檢查.....

11>

改善建議:

針對現階段保護措施不足,需再提出之建議項目.如:

硬體設備改善、

SOP修正、加強教育訓練.....等

12>

風險等級評估:

12.1>

風險等級評估係指:

作業暴露頻率、發生機率、後果嚴重度作矩陣分析

12.2>

各項評估應獨立考量單項評估種類,不應綜合其他因子

12.3>

各項評分依據由左至右思考,選擇最適當之欄位,除第一項「作業暴露頻率」

外,第二項「發生機率」及第三項「嚴重度」,應選擇得分最高者

13>

風險等級=(作業暴露頻率×

發生機率)與風險矩陣做對照分析

(ps:

作業暴露頻率×

發生機率=風險之可能性)

第11頁,共11頁

附件四:

(表C)

不可接受風險一覽表

ADM-039REV:

A單位:

填表日期:

編號

作業步驟

現有防護措施

緊急應變

作業管制

   

核准:

      製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