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简讯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395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4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效课堂简讯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简讯2.docx

《高效课堂简讯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简讯2.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效课堂简讯2.docx

高效课堂简讯2

高效课堂简讯(第2期)

北门中学科研处2009年9月1日

目录

01.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02.教研组建设

03.课堂“活”与“实”的有机结合

04.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05.“循环大课堂”下文科学科的教学

06.级部管理探索

07.如何培养学生节假日期间的高效学习

08.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评价方案

09.兖州一中教学检查(学生问卷)

10.兖州一中“高效课堂”学生问卷调查

◎编者寄语

8月2日,这一天必将载入北门中学学校发展的史册。

这一天,全国课改名校——山东兖州一中杜金山校长率领十位教师专家来到北门中学,拉开了北门中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序幕。

从这一天起,北门中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高效课堂教学特训营。

在此期间,山东兖州一中专家团做了许多精彩的报告,为我们实施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如沐柔柔春风,如浴丽阳春辉。

现将部分报告整理出来,供老师们学习,也作为老师们实践、反思的参考。

愿北门中学所有的老师伴随着高中新课改一同成长,伴随着高效课堂走向成功!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山东兖州一中李平

一、“循环大课堂”模式——“三步六段”“35+10”

三步:

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

师生共同为实现“两个前置”构建课前的探究文化。

老师:

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初稿

学生:

课前进行充分预习

课中(六段式教学):

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对话、质疑文化。

课后:

教师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通过完成堂堂清任务,落实全部学习目标。

师生共同构建课后的反思文化!

二、传统课堂的十大结构性弊端——低效、负效的根源

1、单调性:

听——讲(视觉听觉动觉中刺激最差的一种感官)

2、单向性:

师→生(传输误差)讲得明听得清不是一回事

3、单一性:

教材、教师单一、陈旧,学生的资源没有释放

4、缺失性:

无学习情境变化,没变化和没有效果几乎相同

5、滞后性:

作业型反馈无法做到及时,信息反馈错失良机

6、无优化:

只讲究对,不讲究好,条条大路通北京,总有最佳

7、无纠错:

分数转移了注意,问题依然存在,舍本逐末

8、被动性:

流程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处在被动位置

9、隐蔽性:

目标和进度,学生无权参与制定,更无权监督

10、扭曲性:

师生人性的压抑导致的扭曲,炼狱般的学习发展

我们的循环大课堂班规

1、独学阶段,先独立思考并尽己所能完成更多的导学案题目。

记住:

学习,首先是我们自己的事。

2、对学、群学阶段,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时要专注,要目视对方。

3、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应该先回答,然后再回问一个问题。

这事关礼貌,你要向别人表示你也关注他们的想法,而且“追问”可以帮我们将思维引向深入。

4、交流尽量安排在课间或各班规定时间内;若自修课上急需交流,交流者要站立、小声,尽量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干扰。

5、如果本组内你的观点最好,可以对自己说“我太棒了!

”或“我下次(或其他学科)还能做好,只要我积极准备”,但别忘记提醒自己“别人的意见中是否还有可取的地方能帮我更完善”。

6、如果别人的观点更好,你可以说“你很了不起”或者说“我很受启发,我希望下次还能跟你交流”。

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会让你收获好心情、好人缘。

7、准备充分了就要积极争取展示的机会。

听明白不如想明白,想明白不如说明白。

能清晰、条理、深入浅出地把本组的最佳观点展示出来,你会理解得更到位、也能记忆得更牢固。

8、“展示”不是展示者“个人”的事,而是展示团队“共同”的事,团队成员之间要积极配合、相互鼓励。

9、质疑团队要在展示团队表述告一段落时插问。

质疑对抗是为了将问题引向深入、优化我们的认识和结论,不要为了争论而争论。

10、“敢于坚持”和“善于妥协”是对立而统一的,是协作精神的重要内容。

11、对别人表达赞赏很容易,有时只是一次热烈的掌声,但它给人的激励有时会是终生的。

12、边倾听边做好双色笔纠错,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的复习资料。

导学案平时用活页夹整理,每两周装订并梳理一次。

13、纠错是成功的捷径,是提升的跳板。

一个错误,一次纠错,一次反思,一笔财富!

14、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把它当成突破自我的机遇,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不放弃、不抛弃。

15、一个能把对手当成助手的人,一定“海纳百川”,一定“仁者无敌”。

16、做人“真”是第一位的,我们不仅要对别人“真诚”,更要“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

教研组建设

山东省兖州一中王雪钰

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交流和学习,也非常高兴能代表我们兖州一中英语组与大家共同就教研组工作进行交流。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的基本组织,应该说教研组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它有更全面、更科学的内涵。

是自主化的、动态的课堂,是生活化的情感化的课堂,这种变化必然带来的是教师角色、教学方式、辅教手段、课堂评价等方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触动是深层次的,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课堂原有的确定性消失了,许多教师面对开放的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会显得不适应,可能还会手足无措;也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突然变得不会上课了;还有些教师虽然愿意改革,但是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的束缚,穿新鞋走老路,甚至一些教师还可能采取抵制的消极态度,面对这种新形势,教研组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说到教研组工作,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集体备课。

如果集体备课不加强,不规范,就会出现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分散性单兵作战现象。

这样会浪费很多资源。

集体备课可以加强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研组成为一个团结合作、步调一致的集体;使教研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我们英语组的集体备课时间是每周一次,每周二的上午,在专门的集体备课室进行。

集体备课室共各学科轮流使用,每组半天时间。

集体备课时,由教研组长考勤,负责组织活动。

我们实行先周备课制即第一次集体备课不仅要准备下周要讲的内容,而且要准备再下一周也就是隔一周要讲的内容,因为集体备课的时间并不是每个学科都安排在星期一,所以我们所说的一周是指的自集体备课的第二天起到下一次集体备课的前一天为止,也就是一个教学周。

学期初,备课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分解备课任务,导学案编写任务,并落实到人。

我们组共有12人,综合考虑教学经验,是否班主任等因素,分成5个小组。

这样每个小组每学期完成2个单元的导学案编写任务。

集体备课前,由主讲人将初稿发给大家审阅,主讲人指出本部分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题目编写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

其他老师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充分优化教学设计,然后定稿,印刷。

这样的合作减少了很多重复劳动,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除了这两个单元的导学案外还有周末复习导学案,平实用于小测验的题目都落实到人,导学案上注明出题人,审题人,时间,保证质量。

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教师要收上来了解一下学情,然后发下去,课堂上双色笔修改。

下课后老师要检查落实情况,从收上来的导学案,可以看出学生在预习时仍然存在哪些问题,双色笔落实情况可反映学习听课的效果,书写是否规范、认真。

教研组要督促老师及时批改,反馈情况这样才能便于掌握学生学习的状况,需要进一步讲解巩固的要及时出补充学案,或在周末导学案中体现出来。

我们不能满足于热热闹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下课即完事。

一定要注重细节,落实知识。

每学科每周举行一次示范课,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也就是执教者。

教研组长带领其他老师听课、评课。

在课堂改革的初期,大家可能会对一些方面的问题产生困惑,这样教研组长引导大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小组评价的问题,学校课改初期,并没有形成小组评价的最佳方案,老师们意识到必须要有小组评价的激励,可是具体怎样解决呢,我们不能只是抱怨,教研组长思考之后先提出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引导老师们一起研究制定几个方案,要求讲示范课的老师在上课时使用,老师们根据课堂效果再讨论那一种方法更好。

我们尽可能每次听课都围绕思考的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评课时不能“只讲好话,不讲缺点”。

我们都知道如果评课组织不好,会出现长时间沉默的现象,大家都不爱发言。

即使有些能够主动发言,也是不痛不痒、泛泛而谈,或只说优点,对于上课中存在的实质问题(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则避而不谈,这样的评课方式,其实对于上课和听课的教师都是不利的,因此教研组长必须发挥作用,改变这种评课氛围保守的状况,否则会大大地阻碍教师业务水平的总体提高。

教研组长要有足够的胆略和魄力,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应该带头和促成营造教研组评课时的一种心地坦荡的氛围,并让组员达成评课时“对事不对人”的共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过去那种“沉默是金或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评课态度”也就不复存在了,教师们也就能够在评课和议课时放开手脚、抛开思想顾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各自亮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虽然各自的见解可能“有褒有贬、有优有缺”,但这种见解和建议是真诚的,那么教师们还是能够真心接受的,因而通过这种有实质意义的“思维的交换、思想的交锋”,能够给予每位教师以教学的启迪、智慧的升华,从而使得听课者和上课者都能够得到启发和实质性的收获,那么每个教师的特点和优势,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教研组评课、议课中,都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达到了这一点,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也就能够拧成一股绳,教研组的凝聚力也就形成了。

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和教研组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

每个教研组都应该能做到这一点。

学校或级部经常组织教研组长看课评课,每2人或3人一组,抽查课堂,然后集合将发现的问题汇总,这时候大家畅所欲言,有时当着当事人的面指出课堂的缺点,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心地坦荡,那种场面,的确是让人很感动的。

我校每个教研组都承担了课改工作中的一些课题,通过教研组讨论,实验,向领导汇报实施的结果,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教师如何调控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激发他们的展示欲望;如何完成学情调查和问题汇总;怎样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怎样进行科学的小组评价,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型导学案的设计等等问题。

每个教研组针对其中一个课题研讨,要求每人发言,之后教研组长汇总起来,形成文字材料存档。

学校每周举行高效课堂论坛,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在高效课堂论坛上,每次都有很多老师踊跃发言,将课改中的感想,做法与其他老师分享,形成了很浓的研讨氛围。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很以老带新,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组都搞了结对子活动。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

针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课堂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选择、学法指导的策略、师生互动的设计,甚至小到一个难点的突破、一个提问的设置、一个方法导引、一个习题的讲评”等进行新老教师的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老教师还可以在这种交流中把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诸如“教学机智、教材处理、规律的归纳与应用策略、学生中常见的疑难问题的突破方法、经典的解题方法(如还原法、排除法解题方法)以及典型的解题思路和创新方法”等传授给新老师,在这种有实质意义的针对性强的活动中,容易让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

新教师在我们组里会感到无比温暖,人人会向她们伸出援助之手。

新教师的第一堂公开课,是组里的大事,不管是教材挖掘、教学设计还是媒体的运用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全组老师都积极参与,新教师反复修改,然后在学校同仁面前展现她的风采,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一环节,新教师不仅树立了信心,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更快地成才。

除了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以外,其他教师的各级公开课如:

如学校教学能手评比,兖州市公开课、优质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等,任何一位老师承担,其他组员没有一个是局外人。

全组老师会从教材的挖掘、典型例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媒体的运用、课件的制作等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不断地修正。

这样,承担任务的教师一方面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绝不会马虎;另一方面心里感到踏实,对组里的其他老师充满感激。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位老师的帮助,其他教师都得到了启发和提高。

因此我们组只要有什么任务,大家都会积极承担,没有人会推托。

例如:

我校为了活跃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继续发扬有特色英语学习传统,策划了英语节。

我们全组教师群策群力,精心设计了项目表。

开幕式、闭幕式、"英文手抄报大赛"、“校园英文歌手大赛”、“英文诗歌朗诵大赛”、“英语故事大赛”、“英文短剧表演大赛”等等。

每一项比赛都需要初赛、复赛、决赛。

老师除了备课上课外,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些需要额外的付出,常常加班。

可是我们组没有一位老师发牢骚,让我这个教研组长非常感动,我为英语教研组感到骄傲。

当我看到英语节中孩子们自信的表演,我体会到,他们快乐英语的学习氛围来之不易。

多年来我校一直保留聘请外教的传统,外教的起居生活每次遇到问题,都是由我们组负责帮助解决。

比如,帮助他们换矿泉水,购物等等。

老教师家庭负担重,时间少,青年老师时间比较充裕,而且有口语优势,经常不用我说就主动地把问题解决了,老教师们为此很欣赏青年教师,集体备课时,我们常常邀请外教参加,请教他们一些专业问题。

老教师们也参与到交流中,努力提高口语。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教研组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学校顺利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也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积极参与,可以说教研组长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关键。

一个有责任心的、优秀的教研组长,除了上传下达学校精神,安排、协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当好主持人以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培训学习中,身先士卒,要求组内老师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

(2)对组内老师的参与教研情况有记录、有评价、有激励。

(3)对教研组的课题进展情况,有全面的把握;对教研组新生成的问题有归纳,有后续研究安排。

(4)对组员们的研究结论要有提升、有综合。

(5)具备相当的学科教学知识和全面思考的能力,严防教研中“顾此失彼”。

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可以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学校整体教研组建设得到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出现整体上升的良好局面。

祝愿我们北门中学每个教研组锐意进取,取得丰硕的教学成绩。

课堂“活”与“实”的有机结合

山东省兖州一中杨树梅

一、课堂“活”与“实”问题的提出

对于课堂中的活与实的问题大家有多种理解和看法,我是在对比了传统课堂和我们的课堂的基础上提出此问题的,传统课堂也有它的优点:

比如新课的引入一般是从总结已学内容入手,提出新问题,这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教学节奏紧密连贯,推进顺畅,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步子走就可以把知识掌握。

反思这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表现,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弊端,特别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习得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信心的树立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在做题时特别是考试时非常非常希望遇到熟悉的题型或者熟悉的解题思路,如果有原题那更是求之不得的。

当遇到新问题时,学生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当时老师是怎么讲的,怎样说的。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和记忆,而不是自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分析什么,解决什么,怎样解决。

所以在传统课堂上,“实”是一直在努力的做着的,而“活”却是天天奢望着的、梦想着的、追求着的。

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活是处处体现的,实也是抓得住、摸得着的。

关键是如何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恰到好处。

二、对于活与实的进一步认识

“活”是指:

课堂表现形式活,知识问题的处理方法活,学生的思维空间,角度活,以及课堂气氛活跃等。

“实”是指课堂要有“实效”,即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

三、从老师学生角度认识课堂教学的活与实

课堂教学是一个老师主导,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活”与“实”应该体现在学生活动的至始至终,如何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靠老师的主导作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们的课堂要活起来,必须培养好学生的展示能力,激发起他们的展示欲望。

大家知道,我们循环大课堂的本质内涵就是:

让学生在35分钟内的精彩展示中,充分发挥个人所能,团队所能,在讲解与领悟、交流与争辨、质疑与对抗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深刻记忆知识的目的,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课堂的跌宕起伏,从而享受展示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收获坚定的自主学习信念和展示自信。

为课下的高效学习开足了马力,甚至更能收获终身受益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为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推销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学生展示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我们课堂的循环实效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是我们循环大课堂的根本性任务之一。

细想一下,学生的展示能力的培养无非是基本素质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从小学就着手强抓的问题,也就是“听、说、读、写”。

现在我们只是把这些能力利用循环大课堂的模式强化一下、升华一下而已。

先说读,他主要体现在学生做学案之前。

对于读,我是这样要求我的学生的:

在做学案之前必须把相关内容读两遍,第一遍泛读,大体了解这堂课我们要处理的几个问题,第二遍是精读,在我们要处理的几个问题中哪些是识记的,一定要记住。

哪些是理解应用甚至拓展的,对于这些你能领悟透吗?

不会的或查资料或一并带到学案中去思考。

看学案中老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设的“梯子”,自己根据梯子能理解吗?

再说“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往学案上写,一个是往黑板上写。

往学案上写就是做学案,绝不能拿出学案,照着书上的就抄,抄完了甚至都不知道写了什么,书上没有的干脆空着。

这样的学案学习效率低、效果差,达不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一定要在阅读两遍的基础上,凭记忆来完成。

真有记不准的再看书,这是为以后的知识拓展知识、深化积累物质基础,对于C级D级的问题不太会的最好能标注上哪儿不会,或哪儿有疑惑这就为课堂上的质疑与对抗提供了素材。

这就是我们课堂的质疑对抗点,知识的生长和升华点。

再一个“写”就是展示到黑板上,因为这些是大家的知识超市,为了方便“顾客”取拿,一定要摆放整齐有序,重点突出。

如果能摆放的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那就技高一筹了。

因此,我要求课代表每次都要根椐每组所用区域的大小来划分板面,内容不要过散或过密,最好还能给老师留出一点点拨的空间。

字体不一定很美,但心须工整清晰,大家一目了然,而且展示的内容不要过细过繁,一般分这样几个层次,一展示出你要讲问题所用的必要依据和工具比如:

讲解该问题所用的图象、方程式、化学式、数据等等,二展示出你的重要结论;三如果你的这个问题思维容量比较大、思维空间比较广,那你还有必要简单展示出你思维流程。

只要读写这两项很好的完成了就为我们的精彩展示打下了良好的物质经济基础。

对于听和说这两项处理起来更需要动脑筋。

我最初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听者和讲者必须遵守三个规定:

对于讲者:

第一要做到声音洪亮,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送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第二就是你要说给谁听,眼睛就注视着谁,从听众的眼神中读懂他对你所讲内容是支持还是反对,从而控制自己的语速,语调、音量,甚至哪儿需要补充,哪儿需要强调。

第三,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对问题的阐述,尽量做到有罗辑,有层次,适当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

对于听者:

第一,只要有人站起来讲话,就一定要保安静,注视着他在说什么?

第二,对于他所讲的内容,或支持或反对,都至少要他一个意思表达完再作出行动。

第三,如果发现有听的不认真,一定会让他站起来,要么你能说出自己更好的见解,要么你能重复别人刚才说的话,不然就要受到大家的批评。

以上这四项,“听说读写”都做到了,也只是为展示搭起了一个骨架,里面的血肉需要我们不断的来丰富滋养,特别是“讲”的能力,大有艺术。

当学生一旦敢说了以后,就应引导他们如何能把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罗辑的层次的展现出来,不同的知识需用不同的方法讲解。

比如实验怎么讲,理论怎么讲,习题怎以讲,方程式怎么讲等等,这些都需要慢慢的疏理。

就象一棵果树栽上它,成活了,如何让他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需要我们不断的浇水施肥,修枝剪叶,甚至嫁接等等,这是一项长期的,特有价值特有艺术的过程

交流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

我认为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是及时的给予展示者激励性评价第二是充分利用团队的竞争意识。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次当堂检测时我随便叫了一个学生去展示两个较简单的方程式:

AgNO3溶液与Cu、CuSO4溶液与Al的反应。

结果走到黑板上写成了这样:

AgNO3+Cu==CuNO3+Ag3CuSO3+Al==AlSO3+3Cu

并且这还是在某些同学的提示下完成的,因此下边一片哄堂大笑。

我不知道在座的化学老师,你们看到这两个方程式有何感想或怎么处理,当时我马上制止了学生,说;“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从写得情况看,他对化学知识了解的还是满多的,首先他知道这两个反应是置换反应,其次他有配平的意识,知道我们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

其实就只有一点点不清楚,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化合价”学生声回答,我接着说“如果课下能把这点补上,以后这类方程式的书写就不成问题了”。

那学生也不再难为情了,,反而在很认真的看书,其他同学也大大增加了展示的自信心。

当然展示差了我们要鼓励,展示好的我们更要表扬。

在讲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当那位同学讲完,问:

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吗!

接着贾秀秀同学站起来说:

“我到没有不懂的,只是想再告诉大家一点经验,就是如何正确分析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说着就走上讲台清晰流畅的告诉了大家什么方法。

说真的,当时我都很激动,电子转移数目的分析是氧化还原分析的难点和灵魂,普遍学生都很迷惑,他却总结出来,而且那么全面受用。

于是我真的是带着钦佩和羡慕的表情评价她的:

“你很了不起,这个点正是我接下来想要点拨的知识。

”听了这,全班同学也都吃惊了,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所以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高涨的展示欲望,需要我们老师用敏锐的目光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在展示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及时作出激励性评价,这是不竭的动力来源,是加油站。

当然,激励性评价不一定是光表扬,某种情况下委婉的批评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我们要尽量做到把她的优点放大到极致,把她的缺点缩小到最小。

再一个就是团队的竞争意识,要想产生良好的团队竞争,必须培养好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还是举例说明:

在讲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时,任务分给了二组,到讲时,却迟迟没有人上台,我便说:

“二组真的没有能讲的吗,那我是肯定不相信的。

”话音刚落,一个同学走上去了,红着脸,低着头,自言自语:

不知道怎么讲?

停了一下,没说什么又下去了,我再次激将到:

二组如果真的没人讲,那我就把权利让给其他组了。

这时其他组都纷纷争着去,那个同学一看又立即走上讲台,涨红着脸大声说:

Na失电子是还原剂,H2OHHoHHHH得电子是氧化剂,就是从Na到H2O,讲完了。

我立即接着说:

你很了不起,走下去不到半分钟,立即会讲了一半。

大家看是吧!

他指出Na是还原剂,H2OHHoHHHH是氧化剂,电子从Na到H2O,就是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呀。

如果我再给你半分钟,你可能就会讲出另一半。

所以为着你这份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你展示的不够精彩,我依然要给你们组加一分。

二组以后真的表现不错。

所以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会成为他们展示的不竭动力。

总之,学生的展示欲望是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和培育,要想让他长久的保持下去那需要心与心的碰撞,情不情的交织。

学生具备了展示的欲望和能力,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