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24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docx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

XXXX

〔20XX-20XX初中新生军训实施方案〕

  20XX-20XX七年级(6)班军训实施方案

军训,就是指开展军事训练,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军队优良传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队列:

  1、队列纪律

  ⑴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⑵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⑶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⑷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2、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是:

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

  3、队列队形

  ⑴基本队形

  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

  ⑵列队的间距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4、队列动作

  ⑴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口令:

立正。

  要领: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⑵稍息

  口令:

稍息。

  要领:

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⑶停止间转法

  ①向右(左)转

  口令:

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

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②向后转

  口令:

向后———转。

  要领:

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⑷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①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

齐步———走。

  要领:

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②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

正步———走。

  要领:

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③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

跑步———走。

  要领:

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④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

  口令:

便步———走。

  要领:

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⑤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

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

踏步。

  要领:

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⑥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a.右(左)跨步

  口令:

右(左)跨×步———走。

  要领:

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b.向前或后退

  口令:

前向×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

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

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

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⑸立定

  口令:

立———定。

  要领:

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⑹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命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⑺行进间转法

  ①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

向右(左)转———走。

  要领:

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②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

向后转———走。

  要领:

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转动时,保持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⑻坐下、蹲下、起立

  ①坐下

  口令:

坐下。

  要领:

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②蹲下

  口令:

蹲下。

  要领:

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③起立

  口令:

起立。

  要领:

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⑼排集合

  口令:

成排横队———集合。

  要领:

基准班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班横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横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

成排纵队———集合。

  要领:

基准班在指挥员右前方适当位置,成班纵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纵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⑽解散

  口令:

解散。

  要领:

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11)整齐、报数

  ①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

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

向右(左)看———齐。

向前———看。

  要领:

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口令:

以×××为准,向中看———齐。

向前———看。

  要领:

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准(或者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

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②报数

  口令:

报数。

  要领:

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连集合时,由指挥员下达“各排报数”的口令,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排到齐”或“第×排实到××名”。

  必要时,连也可以统一报数。

  要领:

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见第44图)。

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预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12)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①单个军人出列、入列

  a.出列

  口令:

×××(或者第×名),出列。

  要领:

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者序号后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军人,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取捷径出列。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照本条的上述规定从队尾(纵队时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条有关规定从队尾出列。

  b.入列

  口令:

入列。

  要领:

听到“入列”口令后,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②班、排出列、入列

  a.出列

  口令:

第×班(排),出列。

  要领:

听到“第×班(排)”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按照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出列。

  b.入列

  口令:

入列。

  要领:

听到“入列”的口令后,由入列班(排)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入列。

  (13))敬礼

  ①举手礼

  口令:

敬礼。

  要领:

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②注目礼

  要领:

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③礼毕

  口令:

礼毕。

  要领:

行举手礼者,将手放下;行注目礼者,将头转正。

  二、国防知识

  国防知识,即国防建设所必须的国防、军事知识。

学习现代国防知识,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增强广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投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的国土及国土防卫

  我们伟大祖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邻国众多的国家。

  1、我国的陆地国土与边防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

全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

南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南北长达5500公里。

我国和周边邻国有漫长的边界线,陆地边界线全长2万多公里,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

  2、我国的海洋国土与海防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绵亘南北,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仓河,长达1.8万多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我国毗邻的海域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组成,有众多的主权属于中国的岛屿分布在这个区域之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有5000多个。

  ⑴我国的领海主权。

我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和1992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毗邻区法》对我国领海制度作了以下规定: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彭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对领海的主权包括领海的水域、上空、底床及底土。

③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航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和领海上空;一切外国非军用航船,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领海上空。

任何外国船舶在中国领海航行,必须遵守中国有关法令,对违法者,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⑵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防观念。

主要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坚决维护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

二是捍卫所属岛屿。

岛屿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地处海防最前哨,军事价值极其重要。

三是珍惜领海资源。

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基地,涉及国家的渔业和能源利益。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海水养殖产量、大陆架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都十分丰富,这些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四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

海洋是交通运输通道,涉及国家的航海和贸易,解决国内南北运输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保卫祖国神圣领海不受侵犯。

  3、我国的领空

  ⑴我国的领空主权。

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领海上空。

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制定使用飞机和其他航空器的规定,有权禁止或根据条约原则允许外国航空器在本国飞行,有权防御和采取保卫国家领空的各种措施。

我国领空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我国主权管辖,除条约规定者外,外国不得侵犯。

我国一向坚决维护国际法公认的规定行使领空主权,反对外国飞机非法越境。

  ⑵树立新的国防观念。

防空是指对来自空中或外层空间的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建立各种防空体系,进行反空中侦察、反空袭作战,实施对空隐蔽、伪装、防护和消除空袭后果等。

未来空袭作战趋势和反空袭作战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空袭兵器种类多、性能好、突击手段多样化、综合化。

二是航空兵器威力大、精度高,增大了杀伤破坏性。

三是红外线、激光夜视设备运用于战场,使空袭兵器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一般不受气象条件限制。

四是航空兵器广泛彩用隐身技术,使空中威胁隐蔽性和突然性增强。

五是空袭兵器速度快,受空袭威胁的范围扩大。

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制定了高科技规划,形成国土防空、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地域防空相结合,“高、中、低”和“远、近”程相结合的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的防空火力网,以保卫祖国领空,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受外来侵略。

  ⑶加强人民防空工作。

人民防空又称国民防空、地方防空等,简称人防和民防。

它的任务是根据现代战争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潜力。

为加强对人防工作的领导,各级都设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

人民防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①贯彻和监督执行国家关于人民防空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定人防建设规划和有关规定;②组织实施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的建设与管理;③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预案;④组织、训练防空专监队伍;⑤训练人防干部和技术人员,组织人防科学研究。

⑥对公民进行防空教育;⑦管理人防经费物资;⑧战时组织指挥人民群众进行防空袭斗争,消除空袭后果和配合城市防空、要地防空作战,并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把长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转变到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轨道上来。

  1、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适应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需要

  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使国家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是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

世界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太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程度,是确定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最重要依据。

依据“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指导思想,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作出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顺应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的要求。

  2、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深代改革、扩大开放和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中国要集中精力搞建设,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大局,一切建设都要服从这个大局。

国防建设自然也不例外,这是因为:

(1)服从大局是坚持我军宗旨的需要。

(2)服从大局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3、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战争一时打不起来的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立足于和平时期建设现代化国防,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可以使我们着眼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搞好国防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与我国国防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矛盾,尽快缩短我国武装力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提高我国国防建设水平。

  (三)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

  国防领导体制是党和国家领导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的组织体系,包括党和国家最高军事决策和领导机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武装力量指挥机构等。

我国现行的国防领导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履行的,它对国防问题的法规、政策、指示、命令,社会所有组织及全体成员都必须服从,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1、我国国防领导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2、我国国防领导的最高行政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负责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通常国务院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是通过国防部实现的。

国防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军事部门,负责掌管国防事务。

  3、我国国防领导的最高军事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简称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

在中央军委的组成上,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完全一致,即相同的人员,不同的两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央军委从党内来说,是党中央的一个部门,从国家政权角度看,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央军委的办事机构是: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4、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领导体制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体制。

这一双重领导制度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建设的根本保证。

  ⑴党和政府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

民兵和预备役人员既是民,又是兵,其平时的组织管理、军政训练、战备执勤,战时的动员、参战支前等,都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是在坚持党和国家对武装力量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下,通过以下制度实现的:

  ①设立人民武装部。

为了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在县以上政府设立人民武装部(或军事部)。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

乡(镇)人民武装部既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又是乡(镇)政府的兵役机构。

这样就从体制上保证了地方党委、政府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

  ②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和国防动员委员会。

为了使人民武装担负起维护地方秩序及兵役动员的任务,加强党对人民武装建设的领导,并取得各级人民政府、人民团体对人民武装工作的有力协助,在各级党委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

各级地方人民武装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对人民武装工作建设的方针、指示,结合当地情况,拟定实施落实计划,并组织协调和领导各方面,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解决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各个时期人民武装建设任务的完成。

为了加强对国家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设立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是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③实行领导干部兼任制度。

领导干部兼任制度是指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同级军事机构领导职务。

省军区、军分区和各级人民武装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地方党委的制度。

  ④建立“议军”制度。

“议军”制度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本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制度,一般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实施。

在通常情况下,省、地、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每年召开一两次,着重研究解决有关军事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