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489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可研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它还含有利尿,健脾胃、助消化的酶类,具有强身、滋补、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另外杏鲍菇的寡糖含量丰富,有整理肠胃及美容的效果。

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与肥胖症患者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因此杏鲍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销路也十分看好,尤其在日本杏鲍菇尤其受欢迎。

二、杏鲍菇生产方式的分析

珍稀食用菌的生产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总的来说技术不是十分成熟,生产还很不规范;

以传统方式生产珍稀菇菌具有许多局限性,首先在生产方面珍稀菇菌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生产主体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在我国传统食用菌生产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不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引种的不规范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的参差不齐,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珍稀菇菌产业的发展.其次在销售环节,由于珍稀菇菌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普遍偏高,这就决定了珍稀菇菌的消费群体是收入较高的的人群,这类人群的消费行为在国内主要集中在超市和中高档酒店等场所,由于这些场所对产品的商品性(外观)、包装、交货方式、供货的数量及连续性等都有较高要求,分散的生产者很难达到其要求的标准,也难以根据其要求制定营销策略因此分散的生产者只能选择利润较低的农贸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且有相当的利润被中间环节所占,因此分散生产利润较低且风险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发展起来,此外珍稀菇菌大多是中温菇菌(子实体发生温度10-20摄氏度)因此生产的季节性和市场需求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珍稀菇菌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农户分散生产的局限性,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和个人在许多地方搞起了"

公司+农户"

的经营模式投入的资金和生产规模都很大,但令人遗憾的是真正搞成功的并不是很多纠其原因很可能出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技术和管理,大规模的珍稀菇菌生产对管理和技术的要求要比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的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高的多,任何一个生产和管理环节的疏漏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损失,因此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二在于基础设施,很多有实力的公司和个人都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只要求快速收回投资很快见效益却忽略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越差那么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就越高,这就又回到了靠天吃饭的老路上了,成不成功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气温的突然变化足以给忽略基础设施的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此类事例参见附录"

阿魏菇产业屡受挫折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无论投资大小只要以传统方式生产在没有较好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很难控制风险,在这里就要引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概念,在所有农业产品中食用菌是最容易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因为食用菌生长所要满足的几个主要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都是可以通过人工调节实现,而且实现人工控自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在我国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还是初级阶段,刚刚起步,由于工厂化生产可以控制食用菌的品质,便于实现标准化,而且能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市场经济效益较好。

为适应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新形势,今后中国食用菌生产必将朝着工厂化、机械化发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与国际食用菌生产接轨。

但如何发展工厂化发展之路,涉及技术、栽培工艺、投资、设备、市场,等具体问题。

但最主要的是三个问题:

资金、技术、和市场。

在我国进行工厂化栽培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有:

白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鸡腿菇、真姬菇、灰树花等品种。

在世界食用菌的产销大国日本,绝大部分的食用菌生产都是工厂化生产实现的,并且技术十分成熟,(参见附录"

日本菇业资本介入中国--森产业公司在河北保定发展"

)但日本的工厂化生产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基础设施投资很大不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大型全自动的工厂化生产在我国也有搞的十分成功的上海丰科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在现阶段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应该以低投资高效益"

半工厂化生产"

为主所谓半工厂化生产就是主要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生产但在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和人为控制的生产方式,在这方面我国已有一部分成功的先例(参见附图1及说明)以下就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探讨一下用半工厂化方式周年生产杏鲍菇供应出口渠道所需的各项条件。

(以下仅供参考,出口最低要求日供500公斤,标准:

菇面宽度为3-5公分,菌柄长10公分以上,粗为2-3公分以上,未开伞,重约在100克重以上。

三、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所需条件及设施

1环境及交通

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场要求交通较为便利,距离国道最好在半小时车程以内以便运输,地势平坦,要有无污染的水源,动力电,附近不能有养殖场及有污染的企业,通信便利,可安电话(为便于了解外界信息最好能上网)。

2占地及基础设施

占地6到7亩,基础设施及场地布局如下图所示

上图为理想的标准半工厂化杏鲍菇生产场平面图注:

以上平面图仅供参考,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场地设计菇场布局

3生产设备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一台(菌种灭菌)

蒸汽锅炉两台(菌袋灭菌)

取暖锅炉两台(菇房取暖,住房取暖各一台)

多用途原料粉碎机两台(原料加工)

原料搅拌机一台

冲压式自动装袋机小型装袋机各一台

单人接种箱20个

单人手推车若干

大型空气负离子发生器4-6台(用于接种室及发菌室的空气灭菌)

超声波加湿器6-8台

离心式通风机6-8台轴流式通风机2台

制冷机组大型一台(或小型4台)

潜水泵一台

封口机一台

保鲜膜加热包装台一个

真空包装机一台(用于加工杏鲍菇的真空包装罐头)

大锅两个(用于盐渍品加工)

其它生产,生活设施等

4运输

小型货车一辆用于原料及菇菌的短途运输及临时使用。

5劳动力

经短期技术培训后的普通村民均可以完成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样可以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人力成本,菇厂附近最好距离村庄较近方便雇工。

四、生产及管理

1菌种,继续使用传统的固体菌种完全可满足生产需要。

2原料,主料使用木屑和玉米芯(粉碎),不使用玉米芯也可使用玉米杆,大豆杆等农业下脚料取材广泛。

3生产安排,每年3到6月,10到12月利用自然温度出菇,6到9月使用制冷设备出菇,12到2月使用取暖设备补温出菇,进行周年生产。

产品以杏鲍菇鲜品为主,同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深加工,主要为生产真空包装罐头,和加工盐渍品,生产规模为每天生产杏鲍菇栽培袋2200个,每个装干料0.4公斤,头茬可出鲜菇0.2到0.25公斤。

生产流程为;

栽培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鲜销或加工加工为盐渍和罐头。

4生产技术,现阶段我们已有成熟的半工厂化杏鲍菇生产经验可以使用,生产细节我处已制定了《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技术手册》该手册从菌种生产开始直到成品菇的包装运输结合现有条件和设施详细规定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和应注意的问题还包扩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否是熟练的工作人员只要严格按照"

手册"

中的要求操作就完全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可以保证生产的可重复性,以下为"

中关于进入单人接种箱接种前准备工作的相关规定(节选)

接种箱备品检验完毕后用胶带密封接种箱,然后在接种箱内用打火机点燃烟雾消毒剂然后快速将手拿出,将套袖外口处用胶带快速密封,密封后箱内烟雾消毒剂将产生大量烟雾,此时应注意观察接种箱一到两分钟确认无烟雾溢出后方可离开(如发现有烟雾溢出可用胶带将溢出处封严)

用烟雾消毒剂消毒30分钟后便可达到接种箱内的灭菌效果,此时人员可进行接种工序进入步骤是,接种人员在接种箱外将手洗干净(指甲不能太长,洗手后尽量不用毛巾擦干最好是自然晾干)手干后再用脱脂棉球沾75%的酒精将手擦拭一遍,手腕部也要用酒精擦到,然后才可以让手进入接种箱,进入接种箱后再用箱内酒精棉球将手擦拭一遍(要将裸露的皮肤处都擦到酒精)带上胶手套后方可进行接种操作。

(说明:

带上胶手套可以部分提高接种的成功率,但操作较为不便,尤其是用绑绳封口时特别不便,在实际操作时如果完全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不带手套一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接种效果,成功率和带手套相当)

5岗位设定,

在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中岗位要根据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其流程如下采购→选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加工)→销售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定如下岗位。

1)管理人员:

...经理一名(负责日常工作,选聘及管理人员,开支,对外工作,采购,产品销售等日常性事务,并参与协调技术问题直接对投资股东负责)

技术总监一名(为技术总负责人,协调所有生产环节的技术问题,并监督各流程的执行情况及产品质量直接对投资股东负责)

财务人员一到二名(负责日常财务管理,直接对投资股东负责)

2)工作人员:

拌料组组长一人(负责拌料组技术工作,直接对技术总监负责)

拌料组组员若干(具体人数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为男性,负责搅拌配比原料,直接对组长负责)

灭菌组组长一人(负责灭菌组工作,直接对技术总监负责)

灭菌组组员若干(具体人数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为男性,负责灭菌,冷却工作,直接对组长负责)

接种组组长一人(负责接种的技术把关和人员安排,直接对技术总监负责)

接种组组员若干(负责菌袋接种,具体人数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为女性,直接对组长负责)发菌组组长一人(负责发菌组人员管理,工作安排,直接对技术总监负责)

发菌组组组员若干(负责菌袋挑选,感染菌袋处理,搬运等工作,一般为女工)

出菇组组长一人(负责出菇组人员管理,技术指导,直接对技术总监负责)

出菇组员若干(负责出菇管理,催蕾,疏蕾,采摘等工作,直接对组长负责)

包装加工组组长一人(负责包装加工组人员管理,技术指导和生产安排)

包装加工组组员若干(负责采摘后鲜菇的包装,分拣及深加工工作)

后勤组组员若干(由经理直接管理,负责值班,保安,伙食,卫生,工具保管,设备维护等日常工作)

注:

以上岗位设定为理论上所需,实际生产中如生产规模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岗位设置,如在无需每天接种的情况下接种组和发菌组可合并为一组,拌料组和灭菌组也可合并为一组,具体实施应视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安排。

在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中每个岗位都对应了相应的责任,只有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负起自己的责任,严格按规定的要求生产才能达到好的生产效果,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岗位责任手册》中详细规定了每一个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并规定了没有达标相应人员所承当的责任,及处理办法等内容。

?

quot;

对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极具指导意义,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需认真对照"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胜任岗位要求,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行为指导,以下为"

中关于发菌组所做的相关规定(节选)。

本组人员的主要工作为及早发现未接种,破损菌袋,污染菌袋,处理污染菌袋,定期将下层菌袋和上层对调,及时将发满菌的菌袋移自催蕾室,维护发菌室环境卫生等,由组长将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菌袋挑选,一组负责污染袋处理和卫生维护,两组人员定期轮换,轮换时间由本组组长决定。

具体工作安排:

菌袋挑选组,菌袋移入发菌室内一周后开始第一遍挑选,此次挑选着重挑选未接种菌袋,破损菌袋,尤其注意菌袋细小破损,具体挑选方法参见《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技术手册》第一次挑选结束约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挑选(如菌袋有杂菌则此时杂菌生长最为旺盛,易被挑出),此外本组每个工作日都要进行卫生维护,一般在当日的挑选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

挑出的污染菌袋应立即移出发菌室交给污染袋处理小组处理,本组根据菌袋的污染情况决定是否放弃或者注射食用菌专用药剂处理,具体分辨方法参见"

中的相关内容,如确定为放弃菌袋则应立即进行处理(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以免污染扩大,如认定是可以挽救的菌袋则应在一个工作日内进行注射处理,注射药剂和器械及防护用品应由本组人员妥善保管,经注射处理的菌袋,经两周观察后确定无杂菌后方可移回发菌室,如杂菌再次生长则酌情决定是否二次注射或者作放弃处理。

组长责任:

除本组的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安排,协调并指导本组人员工作;

保管维护本组工具,备品;

负责监督协调相临工作组的工作,挑选自己的替代者(可以随时代替自己工作的人,在本组人员中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挑选)。

五、人力资源的管理

从事任何事业,人的因素的都是不可忽视的,食用菌生产也不例外,在半工厂化的条件下生产食用菌其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工作态度、人员间的协调能力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都能影响最终的生产效果,因此在解决了生产的技术问题和岗位设定问题后人员的管理便显的尤为重要,以下我们从人员的选聘,薪酬,绩效等几个反面探讨一下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的人力资源的管理。

1人员选聘

人员选聘可分为管理人员的选聘和普通工作人员选聘两种,管理人员由股东直接选聘或任命,一般要求经理要有一定的实际管理经验,对食用菌有一定的认识,能准确认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意义,技术负责人要有食用菌生产规模生产的经验并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生产的能力,财务人员要大专以上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上岗证,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详细要求参?

)。

普通工作人员由经理选聘,一般要求拌料组,灭菌组,值班,保安,设备维护人员必须为男工,一般要求55岁以下,身体健康,除设备维护人员要求有工作经验外,其它人员无特殊要求,当然有食用菌生产经验者优先考虑,其它生产小组均可以使用女工,年龄要求45岁以下,身体健康,其它要求同上,小组组长由技术负责人在岗前培训后酌情任命。

2薪酬

薪酬方面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原则是实行"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的浮动工资制度在基本工资方面按职务划分一般是管理人员高于工作人员。

管理人员中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最高,财务人员次之,工作人员则要职务和岗位来划分,按职务划分组长高于组员。

按岗位划分则拌料组和灭菌组高于其它组,后勤人员的工资另外划分。

3绩效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的过程中就是对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目标的考察;

并通过考察促进工作人员较好的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过程,实际应用中我们同样制定了《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的绩效考评标准及方法》根据此标准经理及各组长能够及时由上自下反映出各级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效果,配合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在杏鲍菇半工厂化生产中制定一套好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六、劳动安全与卫生,

...在杏鲍菇的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产生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但总的原则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和生产。

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按国家防火规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区设备置消防给水管道设施,室内设置泡沫灭火器。

为避免触电机械事故发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做接地保护,配电系统采用零保护,机械传动部分要加罩保护,其余各项设备均采用安全保护。

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工作及劳保用品,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搞好安全卫生,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生产劳动条件,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都有积极作用。

四、收益及投资规模

1收益

...以上设计是按照每天出菇500公斤的产量安排,按每公斤8元(实际在反季节售价还要高)每年生产300天(按300天来计算是扣除假期还有意外无法按正常数量生产的特殊情况例如暴雨,停电本为450000元(包含各项成本)每年的税前收益为750000元(以上为保守估计,如果生产情况好售价高的话,每年净收益可近百万)。

2投资

若想达到以上设想的规模和效果,如果新建基础设施的话根据不同的建设方式需要基础设施总投资约在50万到200万之间;

包括基础建设,设备,和流动资金(具体投资根据建设方式及地域差距存在很大的差距;

例如用改造旧厂房的方式生产,投资要比新建低许多,但生产效果要比新建差)。

七、销售及市场

...所有食用菌生产者都把销售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毕竟没有好的销售就没有好的效益,我们以上的设计都是为出口做打算进行生产安排的,实际上只要采取好的营销策略无论出口还是内销都可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以下变分别针对出口和内销逐一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出口渠道,日本市场:

近两年来,日本杏鲍菇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这极大地刺激我国杏鲍菇生产和基地的形成。

杏鲍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个产品:

A保鲜杏鲍菇出口:

通过空运或保鲜香菇拼柜海运出口。

B盐渍菇出口:

将杏鲍菇加工成盐水菇出口日本。

C清水菇罐头出口:

将切片后的杏鲍菇加工成清水罐头出口日本。

大连就有许多食品公司在组织杏鲍菇货源出口日本在互连网上就可以很容易找到几家收购杏鲍菇鲜品出口的公司,以下便是两家。

其它省还有许多公司在网上发布杏鲍菇的收购信息都是供应出口的,由此可见只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要求杏鲍菇的出口渠道是很畅通的。

再来分析一下内销,杏鲍菇的内销国内杏鲍菇的消费群体目前还是部分收入较高的的人群,和一些中高档宾馆和酒店,这部分消费主体对商品的品质要求较高,我们用出口的标准来要求,便完全可以充分满足其对商品品质的要求,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内销的一些问题,1)增加商品本身的附加值增加附加值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改善产品包装,同商品一块提供杏鲍菇的说明和食用方法等信息,2)品牌化战略,树立品牌优势也对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十分有利,一个品牌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将其价值不断积累在品牌中,当品牌的价值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那商品本身的价格将不只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包括品牌的价值,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品牌的价值会越来越高,甚至会远远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

3)细分市场并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例如,针对宾馆酒店我们就可以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并可以采取一些促销手段,并奖励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我们的酒店。

总之,鲜品杏鲍菇的内销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通畅的销售渠道,由于杏鲍菇是保鲜期相对较短的商品(夏季3到4天,冬季5到6天)为了保持新鲜度,从菇场到消费者之间的环节越少越好,最好采取直销的方式,但这样就对经营者的运输和运营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不过国内市场的消费量正在逐年增加,鲜菇消费为主。

由于杏鲍菇价格较高,要真正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还需要3--5年时间,在这几年内正是建立杏鲍菇内销渠道的大好时机。

八、社会效益分析

杏鲍菇半工厂化除了具备相当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将改变一个地区杏鲍菇生产季节单一、依靠外地供货的局面,并且能充分利用大量农作物的副产品,投入少,效益显著。

因此,周年产业化生产杏鲍菇,可以满足市民的菜蓝子需求,并可以销售到周边大城市,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本项目对扩大产品出口,换取外汇增加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就业机会,改善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杏鲍菇的半工厂化生产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代表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并能很容易的应用到其他品种食用菌的生产上,因此极具发展前景是一项很有投资价值的项目,相信有识之士一定能从中受益。

在实际栽培中,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等中高档菇类,多因菌丝分解力较弱,适应性和抗污染力较差,菌丝生长慢等是易污染、成品率和产量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熟料栽培培养料经灭菌熟化加上生产环节多、栽培者技术水平低、条件简陋、接种消毒不严、使用有污染的原料和菌种等是易被有害杂菌污染的原因。

为了有效解决杂菌污染,我们应用无公害生化型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和香菇袋栽培防污增产剂,按其用量的0.4-0.5%溶于拌料水中拌料装袋后,在100℃下灭菌熟料时间的一半,使培养料在较短的灭菌过程中达到杀灭有害杂菌和虫卵、软化培养基质、达到与熟料灭菌相同的效果,且菌丝也能良好的生长。

应用本技术可使成品率达到98%以上,可减20%以上污染,并能节省灭菌人工和能耗费用一半左右。

经全国各地用户进行规模化、周年化应用推广,以栽培成功率和产量高、质优效益好,受到越来越多的菇农欢迎和信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可采用常规木屑、麸皮、棉子壳、玉米芯、农作物桔杆等培养基配方(可使用一种原料,或几种原料与辅料混合为培养基)。

现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配方为例,介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专用特效防污剂或香菇袋栽防污增产剂0.4-0.5%(任选一种,以下简称防污基配方比例计算好各成份,然后称量好培养基,先将不溶于水的木屑、麸皮、石膏充分混拌均匀,再将不溶于水的糖、防污剂、增氧剂等放入拌料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拌入混合均匀的干培养料中,反复翻拌使防污剂水溶液充分侵入到培养料中达到均匀后进行装袋,装袋后扎紧袋口即可灭菌。

二、装袋、灭菌:

装料应选用0.04毫米以上韧性强、薄厚均匀、不易脆裂、无破漏的优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简)。

制种时应把料装得松紧适度,栽培时适当把料装紧实,装至袋口6~10厘米左右按平料面,用塑料扎绳扎紧袋口或按常规方法封口后即可灭菌。

一般温度达100℃维持4~8小时(小袋4~5小时,大袋6~8小时)左右。

如塑料袋较大装料较多,可适当延长灭菌时间2~4小时。

灭菌后取出培养料袋放入洁净或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冷却后再接种。

三、接种、培养:

接种前24小时应对长时间未使用的接种室,环境污染严重的制种栽培场所,应用1.5%—2%的专用特效防污剂溶于水中混匀喷雾消毒一次,接种室也可采用常规方法或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按每立方米空间4克的用量点燃进行密闭消毒。

为了有效防止接种室因消毒不彻底发生污染,接种前30分钟再对接种室密闭消毒后即可接种。

接种应选用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出菇和转潮较快、生长周期较短、高产优质、无污染健壮菌种。

接种时塑料袋,可采用一端接种,塑料筒可采用两头或打孔接种等方式,接种时应把菌种挖取成块状,适当增加接种量,促进菌丝较快地生长,缩短发菌期,提高栽培产、质量。

接种后移入培养室进行培养。

四、培养:

应选用保温、通风、降温等条件较好的室内作培养室。

使用前用防虫、消毒剂进行处理后,再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袋移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