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507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2Word文件下载.docx

B.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

C

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4.分子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或分子事件)在人群和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根据定义,分子流行病学的组成学科为

A.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

B.分子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

C.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

D.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

E.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原生物学

D

分子流行病学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测量生物学标志的分布情况,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病过程,并研究疾病的防治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

5.遗传流行病学中,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是

A.分离分析

B.通经分析

C.养子和半同胞分析

D.连锁分析

E.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包括:

①分离分析;

②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和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分别是遗传流行病学的两种分析方法。

6.提出健康新概念的认识基础是

A.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

B.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与社会适应良好

C.健康是基本人权

D.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

E.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把个体与社会结合

B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与社会适应良好。

7.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

A.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C.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

D.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E.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8.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

A.宣传、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技能

C.传播、行政、技能

D.传播、教育、干预

E.法规、传播、干预

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传播、教育、干预。

9.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

A.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

B.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

C.帮助人们自愿采纳健康行为

D.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E.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

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获得健康。

10.关于人类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行动

B.机体在心理反应下的生理反应

C.本能的生理反应

D.机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

E.机体在先天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

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人类行为由其生物性和社会性所决定,可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

人类行为有五个基本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11.不属于人类行为发展阶段的是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完善巩固阶段

E.固定阶段

固定阶段不属于人类行为发展阶段。

12.在卫生费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卫生部门在费用分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指标是

A.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B.人均卫生费用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卫生部门在费用分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是费用在各类部门间的配比。

13.食品生产车间与食品库房如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要求换气量应达到

A.3次/h

B.5次/h

C.7次/h

D.8次/h

E.10次/h

A

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每小时应不低于3次。

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处,离地2m以上。

14.下列定义不正确的是

A.化学物质引起试验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死亡的最低剂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

B.化学毒物不引起试验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称为最大耐受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剂量

D.外源性化学毒物能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

E.化学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是指在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实验中,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以毫克/千克(体重)表示。

15.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A.LD100

B.LD50

C.LD0

D.LD01

E.LD

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为半数致死量。

16.下列代谢反应为Ⅱ相代谢反应的是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脱氢反应

D.还原反应

E.乙酰化结合反应

Ⅱ相代谢反应又称结合反应,包括糖苷结合、硫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反应。

17.生物转运是指

A.化学物质由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

B.化学物质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的过程

C.化学毒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D.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E.化学毒物由酶催化的代谢过程

18.急性毒性观察实验期一般为

A.28d

B.10d

C.14d

D.7d

E.21d

19.对吸烟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一级、二级预防均可

E.二级、三级预防均可

二级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患于开端。

常用的二级预防方法有筛检普查。

20.在卫生经济评价分析中,如利用医疗工作中某种疾病的治愈率指标,该指标属于

A.效果指标

B.效益指标

C.效用指标

D.成本指标

E.效应指标

效果(effectiveness):

指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包括可以用各种指标表示的结果。

通常指有用的效果,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效果,如疫苗接种工作中的保护率,抗体阳转率;

干预研究中降低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危险因素暴露率,提高的知晓率;

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或体征消失率,降低的致残率、不良反应率等。

二、

A.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B.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上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

E.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1.对公民法律规定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定的情况是

对于案情简单;

后果轻微;

有明确法定依据的案件采取简单程序处理,给予警告和一定数额罚款(公民50元以下,法人或组织1000元以下)。

2.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做出罚款决定的情况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宪法

E.地方政府规章

3.具有最高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任何与只相抵触的法律法规都无效。

4.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力的是

政府规章效力上低于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地方行政法规,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P=0

B.P=1

C.P≤0.05

D.α

E.1-β

5.表示小概率事件的是

在假设检验中,α代表第一类错误发生的概率,β代表第二类错误发生的概率,1-β代表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P代表检验得到的概率值,若P≤α(α=0.05)即可判定发生小概率事件。

6.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误发生的概率的是

7.表示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的是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正态性检验

D.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

8.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

二个样本均数比较是采用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是采用方差分析;

2列联表资料的分析采用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未知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

9.2×

2列联表资料的分析采用

10.检验连续性资料的分布采用

A.发病率

B.患病率

C.保护率

D.接种后反应率

E.发病密度

11.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的病例所占的比例称为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12.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是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的发病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最常用的人时单位是人年,以此求出人年发病(死亡)率。

1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保护率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似然比

E.患病率

14.一项筛检试验中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者的比例是

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15.通过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的

串联是指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

该法可以提高特异度,但使灵敏度降低。

16.反映一个筛检项目收益的指标是

A.天然形成、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B.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C.环绕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

D.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E.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重大变化

17.次生环境是指

次生环境是指因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又称二环境。

如耕地、人工湖、牧场、工业区、城市、集镇等。

18.社会环境是指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

广义的社会环境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

A.控制研究

B.内容研究

C.媒介研究

D.受众研究

E.效果研究

19.针对信息的研究是

针对信息的研究是内容研究;

针对传播者的研究是媒介研究。

20.针对传播者的研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