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584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会考全六册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创始人

产生时间

地点

经典

发展、影响

悉达多

前6世纪

南亚古印度

大藏经(三藏)

公元前3世纪,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

耶稣

1世纪

西亚巴勒斯坦

《圣经》(旧约和新约)

392年成为罗马国教

穆罕默德

6世纪

西亚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古兰经》

 

中世纪欧洲文明

国家

制度

时间

政治制度演变

经济

文化教育

西欧

法兰克王国

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基本于11世纪确立。

前期

形成封建等级制

庄园经济

后期(12世纪城市复兴、商品经济发展)

形成等级君主制

城市自治

大学兴起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第二、三分册)

历史时期

政治

文化

其他

中华文明起源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

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夏朝

文献:

《礼记·

礼运》中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考古:

二里头文化遗址

商朝

信史的开始

方国联盟

手工业:

青铜器

文字: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西周

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

封邦建国

礼乐制度

春秋战国

变法改革以富国强兵

铁器和犁耕技术的应用

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第一次农民起义

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西汉前期

汉承秦制、文景之治

中期

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拓展西域疆土

东汉

25年,刘秀建东汉

后期地主豪强势力膨胀

三国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南北朝

政权更替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

隋朝

581年,杨坚建隋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唐朝

618年,李渊建唐

中央官制:

政事堂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全盛

对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日本遣唐使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文化(科技)

北宋

960年,赵匡胤建北宋;

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文官体制、科举制完善

海上丝绸之路

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

沈括撰写《梦溪笔谈》

北宋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南宋

1127年,赵构建南宋;

1279年,元灭南宋

贸易政策(设市舶司、番坊、番市)

创制“突火枪”

铁木真建大蒙古国,忽必烈建元

行省制度;

宣政院管理西藏;

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宋元年间,发明火铳

1368年,朱元璋建明

内阁制度;

厂卫机构

朝贡贸易;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明末清初,兴起早期西学东渐,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清(前期)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军机处;

巩固多民族国家(东北、西北、西南、东南);

清朝的外贸政策,从海禁到开放再到闭关。

农业:

粮食上,南方种双季稻,推广高产作物番薯、玉米;

经济作物面积增加。

农村家庭手工业推广;

城镇手工业作坊产品丰富。

商业:

长江沿岸商品集散地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

北京是全国贸易中心。

乾隆编成《四库全书》;

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第四分册)

性质

重大事件

背景(原因)

内容

代表人物

影响

15-16世纪

政治制度转变

等级君主制转变为君主专制

英、法

民族国家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济上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活动

开辟新航路

葡、西

时代背景: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对黄金需求加大

主观动机:

《马克波罗行纪》刺激

客观原因:

奥斯曼帝国崛起

条件:

科技进步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世界从分散变成一个整体。

3、早期殖民扩张开始,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灾难。

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和其神学理论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

宗教改革

批判教会

马丁·

路德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开始:

召开长期议会

结束: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到来创造条件。

启蒙运动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国家。

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宣扬自由和平等。

孟德斯鸠:

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相互限制的政府;

伏尔泰:

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再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卢梭:

推崇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

1、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2、为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舆论动员。

3、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系统的政治构想。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

获得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树立榜样。

1787年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联邦体制:

中央和地方分权,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是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经济变革

英国工业革命

1、君主立宪政府提供政治前提2、市场需求3、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4、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累积资本5、工场手工业提供技术

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瓦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扩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

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方式变化,但出现贫困、污染、犯罪等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

现代工厂制

工业革命的产物

雇佣劳动者按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生产。

最早出现在纺织业,19世纪中叶占主导地位。

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工人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血汗工厂”

残酷剥削工人,环境恶劣,强度大,工资低,无教育,雇佣童工和女工

通过社会立法,保障工人基本权利,缓和矛盾,但未消除矛盾。

19世纪上半叶

社会主义思潮

空想社会主义

法、英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弊病暴露。

(阶级矛盾尖锐)

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标志: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马克思、恩格斯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美国南北战争

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矛盾尖锐。

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战局。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是战争的转折点。

林肯

消除分裂,维护统一,解决土地问题,废除黑奴制,为美国崛起奠定基础。

资产阶级改革

德意志统一

分裂割据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普鲁士领导,通过王朝战争,获得民族统一。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俾斯麦“铁血宰相”

结束分裂割据,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君主政体保留,军国主义传统强化。

20世纪初,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沙俄

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农奴制弊端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农民是自由民,交赎金得一块地。

亚历山大二世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

倒幕运动,建立明治政府。

1、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废封建等级制,倡四民平等。

2、土地私有,废关卡、行会,引进欧美科技。

3、办近代学校,开化社会文明。

4、行征兵制。

5、开展修约运动,废不平等条约。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但保留天皇制度等封建残余,成为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德突出

电力成为新能源,19世纪末,电力时代到来。

内燃机发明,汽车工业诞生,推动农业机械化。

垄断形成,加剧无序竞争,扩大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原因。

同时,推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19世纪70年代以后),非洲、中东、东亚太平洋地区是争夺的焦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英国是头号殖民大国。

世界五百年之变局

15世纪以后,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世界历史进入了大动荡、大变化的时期。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到达东方的新航路,通过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和贸易活动,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

17一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工业社会。

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迅速推向其他地区。

它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面对当时世界之大变局,中国的明清两朝统治者长期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导致中国陷入了长期落后挨打的悲惨局面。

中国近代民族复兴之历程

1840年,随着中国大门被列强的大炮轰开,摆脱侵略、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了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

此后,中国各政治派别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救亡图存运动。

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最早的救国方案,“天朝上国”从此兴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就是这个救国方案的具体实践,它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美梦成为泡影。

历史告诉人们,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科技,更在于社会制度。

19世纪末,中国的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从制度着手,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民国初年军阀的黑暗统治又将人们的希望击得粉碎。

20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就必须引进民主、科学,彻底批判中国的旧思想、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由此在中国兴起,这场运动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极其重要作用。

回顾近代八十年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文化”三个阶段。

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并为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第五分册)

列强侵华史

主要侵华战争

侵略国家

战争借口

重要事件

结局

签订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

《南京条约》

1、赔款

2、割让香港岛

3、广厦福宁沪五口通商

4、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政治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破坏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也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思想上,有识之士主要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侵路、美俄渔利

(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2、牛庄、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口通商

3、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航行

5、外国公使可驻京

《北京条约》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

3、增开天津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赔款

3、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5、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列强加剧对华侵路,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

2、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3、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炮台,允许驻兵

4、惩办义和团的祸首,严禁国人反帝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继《马关条约》后有一个极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日本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1931-1945(全面战争是1937-1945)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日本战败

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也为战胜法西斯势力做出了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民族复兴史(上)(1840-1919)

政治派别

政治主张

简况

评价

1839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主张,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

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奕、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

1、兴办工业:

军事(自强)、民用(求富)

2、筹建海军

3、培养人才:

新式学堂、派留学生

推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改变封建整体,不可能富强。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镇压(洋枪队、湘军和淮军)

戊戌变法

1898

资产阶级改革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变法图存)

1、上书皇帝

2、办《时务报》

3、译书《天演论》

4、实行百日维新

反帝爱国

“扶清灭洋”为口号

辛亥革命

1911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进行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

1、成立革命团体:

兴中会

2、成立革命政党:

同盟会

3、制定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4、发动武昌起义

5、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6、颁布《临时约法》

7、清帝退位

8、袁世凯任总统

进步性: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局限性:

同旧势力妥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

1915

民主主义者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民主和科学;

文学革命;

马克思主义

1、用民主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破除盲从和迷信

2、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鲁迅的《狂人日记》

3、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曲折的探索之路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针。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1958年,中国先后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导致社会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经过几年的调整,国民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是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不久,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浦东的开发推进了全国多层次开放;

“一国两制”构想,圆满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的问题,短短30年,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祖国的统一大业获得重大进展。

八大以来的探索历史告诉我们: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民族复兴史(下)——第六分册中国近现代史

新中国

(1949-2001)

中国解放战争

(1946-1949)

中国抗日战争

(1937-1945)

战后国际政治(1945-2002)

格局转型中:

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雅尔塔体制

(1945-1990年)

2、内容:

战后国际经济(1945-2002)

部分国际组织标志图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欧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