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89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docx

小升初语文模拟面试15套答案

(一)

1.“四书”是指?

(4分)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请背诵自己熟悉的一则《论语》并说说它的意思及这则《论语》对自己的启发。

【评分细则:

背诵(3分)、解释意思(5分)、启示(4分)】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释义: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义: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

“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释义: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

孔于说: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

“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既要准确,又要迅速,好吗?

”“好!

”我爽快地答应。

心想,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

“铁重!

”“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

我一愣,正在犹豫,爸爸又提醒道:

“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连忙改口说:

“一样重?

”妈妈说:

“对了,要听清问话。

爸爸又考了:

“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

”这回我特别听清了“一立方米”几个字,“一样重”。

“哈哈……”大家又笑了。

我抓了抓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

“哦,这回是铁重。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

“棉花体积大!

”“为什么?

”爸爸追着问。

“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

”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认真思考;即使是很容易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否则会闹出笑话。

”我点了点头笑了。

1.“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句中的“两次教训”是指?

(8分)

(1)“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随口回答搞错了

(2)“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

”又答错了

2.最后一段里,爸爸教育我,说了两层意思,这两层意思分别是?

(6分)

一是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思考。

二是容易的问题也要先想好再答。

 

(二)

1.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八个人?

(8分)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背诵并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并对诗做简单赏析。

评分细则:

完整背诵(4分)、大意(5分)、赏析(3分)

王安石《泊船瓜洲》苏轼《题西林壁》

《泊船瓜洲》王安石

原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大意: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鉴赏:

言之有理皆可(思乡之情、“绿”字名词作动词,用的巧妙……)

《题西林壁》苏轼

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大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言之有理皆可(蕴含哲理:

前两句:

要从各个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到全貌;后两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有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的时候,同时看到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

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踩着硬币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放进口袋。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这种举动流露出鄙夷之色:

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让钱白白的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

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不高,英国青年不屑一顾的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得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了,犹太青年已经成了大老板,拥有两家公司。

而英国青年还在继续寻找工作。

英国青年说:

“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这么快的发了财呢?

犹太青年说:

“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士般的从一枚硬币上走过去,我会珍惜每一分钱。

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那?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那是因为那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

(2分)

答案不唯一:

《一枚硬币》、《犹太人和英国人》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选择一个人,你想对英国或犹太人说些什么?

(4分+4分)

感受:

无论大小,只有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才能成功。

英国人:

你的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但是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是不会发大财的。

犹太人:

你能珍惜每一分钱,珍惜每一次机会,恭喜你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三)

1.中国四大名楼分别是?

(说出名字即可)(4分)

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

2.背诵一首与其中一大名楼相关的诗,并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评分细则:

诗名+作者+诗词背诵(7分)理解:

5分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919年到1927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

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

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

“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

“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罗浮宫、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

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3分)

《我代表我的祖国》《徐悲鸿的故事》

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句的意思。

(6分)

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终于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并多次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3.这篇文章赞扬了徐悲鸿的什么精神?

(5分)

赞扬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和他刻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四)

1.中国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分别是?

(8分)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2.选择四大名著中任一故事情节,清晰完整地讲述出来。

(13分)具体评分细则:

情节完整(7分)、内容详实具体(3分)语言流畅、层次清晰(3分)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著名的《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

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

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

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家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

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为他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歌曲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

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家人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这在当地成了一个风俗。

1.《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首歌十分轻快,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

“我需要的仅是黄丝带,即可将我释放。

”这里指什么方面的释放?

(4分)

对妻子的思念和爱。

2.这位妻子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思念丈夫,对丈夫不离不弃,深情等待丈夫的归来。

 

(五)

1.文学史上,“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是哪些诗人的并称?

(4分)

“李杜”:

李白、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2.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背诵并说说自己对这首的理解或对诗做一些赏析。

评分细则:

背诵(4分)、大意理解(4分)

杜甫《春夜喜雨》李白《望庐山瀑布》

《春夜喜雨》杜甫

原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大意: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鉴赏:

…………

李白《望庐山瀑布》

原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意:

阳光照着香炉峰顶升起紫色的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河流一样挂在山前。

奔流而下足有三千尺,仿佛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到人间。

鉴赏:

…………

3.六年级学生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做好如下工作:

六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1)通过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5分)

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应付考试,少数人是为了提升文学素养,还有极少数是为了消遣娱乐,读书的功利性太强。

(2)请说说你的读书经验,并说出一句名言以阐明读书的重要性。

(4+3)

读书经验:

…………

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3)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

请简要说明理由。

(6分)

言之有理即可。

 

(六)

1.“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个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背诵并说说自己对这首的理解或对诗做一些赏析。

评分细则:

背诵(4分)、大意理解(4分)

白居易《忆江南》陆游《示儿》

《忆江南》白居易

原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大意: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鉴赏:

……

《示儿》陆游

原诗:

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大意: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鉴赏:

……

尊严

一九五四年,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那时侯,美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为敌,采取孤立中国的态度。

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到达以后,出于礼节,和周总理握了手,随后拿了一块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来。

周总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丢进身边的废纸篓里。

在场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

杜勒斯却当众丢了脸。

杜勒斯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生一计。

在一次各国代表团参加的宴会上,他让人做了一只大蛋糕,中间用奶油制成一个“卐”字。

这“卐”字是希特勒的反动标志。

杜勒斯想看看周总理如何处理,为难中国代表团。

周总理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

只见他镇定自如地走到大蛋糕面前,一面举起闪亮的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说:

“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

”说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一个“卐”字划得破碎不堪。

周围的人啧啧称赞周总理的才能。

杜勒斯又一次当众丢了脸。

周总理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受到许多国家代表团的敬重。

读句子,联系短文内容,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周总理步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

“全明白了”   指明白了什么?

(4分)

全明白了”指周总理明白了杜勒斯是存心为难他。

(2)周总理招呼大家说:

“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吧!

”“消灭它”的含义是 ?

(6分)

"消灭它“明指消灭蛋糕,实际上指消灭法西斯反动势力。

(3)总理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8分)

(1)不卑不亢,既不卑躬屈膝,也不高高在上。

(2)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有损两国的邦交。

 

(七)

1.“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哪七个诸侯国?

(7分)

齐、楚、燕、韩、赵、魏、秦

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背诵并说说自己对这首的理解或对诗做一些赏析。

(10分)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原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释义:

渭城里早晨的雨润湿了平日小路上轻微的浮尘,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释义: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

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月亮与地球的对话

有一天,月亮对地球说:

“地球哥哥,我真羡慕你有庞大的身躯和那哺育动植物的资源。

你身上住满了人类,到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可我呢,唉!

只有荒芜的山谷和渺无人烟的平原。

有时好不容易来了几个‘外地客人’,可没多久就走了,我又孤独了。

”月亮苦着脸,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地球见了,连忙安慰说:

“月亮妹妹,你别难过,我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十全十美。

人类在我身上做了许多坏事。

他们()了覆盖我的山林,()了滋润我的河流,()了保护我的大气层。

现在,我已是遍体鳞伤了!

唉—”说着说着,地球摇摇头,也难过起来。

月亮听了,大吃一惊,问:

“真的吗?

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也如此吗?

地球叹口气说:

“别提了。

长江和黄河是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大动脉,历来是中国的骄傲。

可是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乱砍乱伐,长江常发洪水。

黄河上游,因为缺少防护林,泥沙流失严重,黄河下游泥沙沉积太多,河床年年增高,已经超过了两岸的地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河’。

月亮轻声说:

“没想到,你也有这么多的烦恼,哎!

1.把后面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毁坏破坏污染(3分)

毁坏污染破坏

2.月亮和地球分别为什么而难过?

(4分)

月亮:

感到无比孤独!

地球:

被人类破坏!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提两条你认为有价值的意见。

(6分)

(1)节约粮食,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2)少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塑料袋等。

(八)

1.我们常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话中的”八仙“是指?

(8分)

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2.根据你的积累,讲一个神话故事。

(6分)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含有“动物”的成语6个。

如“九牛一毛”(6分)

胆小如鼠虎视眈眈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画蛇添足马到成功亡羊补牢猴年马月鸡犬不宁狗急跳墙猪狗不如

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

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

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

“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

“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

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

“孩子的妈妈呢?

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

“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

“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

“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

“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

“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医生说:

“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4分)

护士的爱与关怀

2.请问女护士做了件什么事,让大家都投来赞扬的目光?

(6分)

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九)

1.“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分别指什么?

(7分)

“岁寒三友“:

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2.请背诵一首与“花“相关的诗句,说说自己对这首的理解并对诗做一些赏析。

评分细则:

背诵6分(诗名、作者、诗词);大意:

4分;鉴赏:

3分

3.观察下面四幅图,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或一篇小作文,让读者能体会漫画的含义。

(10分)

 

(十)

1.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

(3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就你所掌握的知识,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生平、创作、人格、轶事、对鲁迅的评价……)至少选择两个方面介绍。

(8分)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

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

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

这下可糟了!

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

警员说:

“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

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

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

“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

“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

送给我?

这那儿行呢?

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

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

不管我怎么说,警卫员还是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

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

炭”指?

(6分)

寒冷的天:

“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炭:

被子

(2).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5分)

毛主席没有忘记这些战士们,他给了“我”关怀,他不顾自己的寒冷,把被子给了“我”,使“我”越想越能感受到主席给予的温暖。

4.看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

说说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下下就能获得成功。

 

(十一)

1.中国“十大名曲”是指十大古典汉族名曲,请说一说。

(选取其中五个)(5分)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2.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背诵,说说自己对这首的理解并对诗做一些赏析。

评分细则:

背诵5分(诗词);大意:

4分;鉴赏:

3分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朱熹《观书有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大意: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

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意: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雪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和_______两方面。

重点写的是竹子的___________。

(3分)

用途和品格;重点写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