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94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docx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1

正确使用熟语

教学目的

1、了解考纲要求

2、了解熟语的特点

3、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学重点

1、熟语的积累

2、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教时:

五教时

过程:

第一教时

一、考点阐释 

新的《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调整,增加了“词语”的覆盖面,给我们启示:

  第一:

高考语言命题更加关注人文性,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充分考查毕业生的语言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广大考生要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把考点放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复习;按照语文的学习规律做到字不离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生活实际。

二、知识梳理:

什么是熟语?

,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

是语言中结构定型,以整体来表达其语义的固定短语或句子,主要包括成语、惯语、谚语、格语、歇后语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定性。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与成语一样,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易作大的改动,如“碰钉子”,我们不能说成是“碰螺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能说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草烧”。

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再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属于交叉关系,同一语言既可能是谚语,又可能是歇后语,也可能是惯用语。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非得搞清楚某一语句是谚语还是歇后语或者惯用语。

谚语:

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恰当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也称为俗语。

一般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样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多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如:

“鼻子不通,吃点大葱”“今晚火烧云,明天晒死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

”“燕子钻天,大雨无边”。

又如:

雁怕离群,人怕单干。

人心齐,泰山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煮饭要放米,讲话讲道理。

喜时多失言,怒时多失理。

宁伸扶人手,勿开谄人口。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钟不敲不响,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

例如: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众人拾柴火焰高。

格言:

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炼,如: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他们的区别在于:

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结晶,格言往往出自名人之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

例如:

1.知识就是力量。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事实胜于雄辩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坦荡荡:

坦然宽广,戚戚:

忧愁不安

7、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8、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表扬你的朋友

9、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黄金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惯用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是口语中国短小定型的“三字格”,一般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

如“背黑锅”不是说“背着很黑的锅”而是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枉”;“唱高调”不是说“唱歌的调子可以唱得很高”,而是指“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的好听而不去行动”。

另外,有些惯用语可以拆开,加入其它成分,如“炒鱿鱼”可以说“炒你的鱿鱼”或者“炒老板的鱿鱼”;“挖墙脚”指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可以说成“挖他的墙脚”“撬别人的墙脚”。

例如:

铁公鸡、抬轿子、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惯用语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语义的双层性,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打预防针”,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常用来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财神爷”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

其次,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如“拍马屁”“寄生虫”“白开水”“抓辫子”“吃独食”“穿小鞋”“小心眼”等,全都具有口语色彩。

它们的感情色彩,褒扬、赞许的极少,如“老黄牛”;谐谑、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如“红眼病”“戴高帽”“耍嘴皮”“咬耳朵”“眼中钉”等等;中性的惯用语也很少,如“破天荒”“打游击”。

第三,结构上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少数二字或多字的,

如“下海”“吃醋”“下课”属二字格;“放马后炮”“喝迷魂汤”“喝西北风”“钻牛角尖”“打退堂鼓”属四字格,“一推六二五”属五字格,另外还有“解铃还需系铃人”“远水救不了近火”“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多字格。

惯用语在使用中一般不用字面意义,其深层涵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几乎成了它的基本义。

如“跑龙套”本指在戏剧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的角色,但作为惯用语,一般是用来比喻在工作中做一些不负主要责任的杂事、小事,当它用本义时,它只是戏剧中的术语,不是惯用语。

“开小差”作为惯用语一般使用其引申义“私自脱离工作岗位或思想不集中”,而不用其本义“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

试比较下面两组词语,体会惯用语生动通俗的口语表达效果:

成语:

置若罔闻阿谀奉承李代桃僵

惯用语:

耳边风拍马屁替罪羊、背黑锅

例:

下面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凡是能开绿灯的地方,政府一定开绿灯,决不会难为你。

B.走过场是不行的,一定要认真自查,查出问题后,再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会来检查的。

C.开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过去的希特勒就是这样。

D.今年的全明星周末对于姚明这样已经二进宫的球星来说,已经少了许多的新鲜与刺激。

试题分析:

(D)D.“二进宫”指第二次进监狱,与原文意思不符。

A.“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

B.“走过场”原指戏曲中角色出场后不停留,穿过舞台从另一侧下场,后比喻敷衍了事。

C.“开倒车”比喻违反前进的方向,向后退。

例:

下面熟语运用正确的是()

A.找工作的事嘛,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

我不是不尽力呀!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快走人吧!

C.有问题多向他人虚心请教,就一定会有进步的,你也该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D.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试题分析:

(A)A“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B“丁是丁,卯是卯”的意思是形容做事认真,毫不马虎。

这里没有理解它的意思。

C“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不适用于虚心请教。

D“二—添作五”是指双方平分,这里应换为“三下五除二”,形容很快。

“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

“狗腿子”是指坏人的帮凶。

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没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就用“台柱子”来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

“敲边鼓”是指从旁帮腔或助势,并非真的是去敲边鼓。

“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很相近,一个偏重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

“打头阵”“唱主角”就不一定有贬义意味。

一不做,二不休:

事情已经开始了,就索性干到底

1黑心肠:

形容居心叵测,心肠狠毒。

2.挨黑枪:

比喻遭暗算。

黑枪:

乘人不备暗地里发射的子弹。

3.背黑锅:

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罪名,泛指受到冤枉。

4.打黑枪:

比喻暗中害人。

5.唱黑脸:

比喻说话办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6.吃黑枣:

指被枪毙。

7.告黑状:

指偷偷在上级面前诬告别人或说别人的坏话。

8.灯下黑:

旧时油灯点亮后因灯碗遮挡,形成灯下的阴影。

比喻越是接近某些人的地方往往越是容易出问题。

9.乌鸦嘴:

比喻多嘴多舌的人。

10.白费蜡:

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

11.白眼狼:

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12.打白条:

特指只给欠条,不给现金的做法。

13.唱白脸:

比喻在批评或争斗中担当严肃批评、凌厉进攻等任务的角色。

14.吃白食:

指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占有事物或钱财。

15.吃白眼:

指遭歧视,受冷遇。

16.得白财:

指白白得到财物。

17.交白卷:

比喻承担的任务一点没完成。

18.翻白眼:

形容不满或蔑视;也指人死。

19.开场白:

比喻文章或演讲的开头引入本题的部分。

20.红眼病:

原指急性结膜炎。

比喻对别人获得的成绩或利益心生妒忌。

21.闯红灯:

比喻无视纪律、制度、原则的限制,做不该做的事情。

22.大红人:

指受到领导信任、重用的人。

23.当红娘:

指充当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牵线搭桥的人。

24.唱红脸:

比喻在批评或争斗中担当劝导、抚慰、缓冲等任务的角色。

25.亮红牌:

借指取消资格、勒令停止。

红牌是体育比赛中裁判用来处罚严重犯规运动员的红色标志。

26.交红运:

多指遇上涉及名利之类的好事。

27.开门红:

比喻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获得好效益。

28.亮红灯:

借指不予批准。

29.满堂红:

比喻全面胜利或兴旺发达。

30.老黄牛:

比喻工作认真勤勉,不计得失,从不宣扬自己的人。

31.黄金屋;用黄金筑成的屋。

比喻极多的财富。

32.黄粱梦:

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空或幻想破灭。

33.黄昏恋:

比喻丧偶或离异的老人再次恋爱。

含褒义。

34.赴黄泉:

比喻走向死亡。

35.亮黄牌:

借指提出警告。

黄牌是体育比赛中裁判用来警告违规运动员的黄色标志。

36.赴黄泉:

比喻走向死亡。

37.喝黄汤:

泛指饮酒。

黄汤指黄酒。

38.开绿灯:

比喻为做某事提供方便。

惯用语精编

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白骨精:

《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

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3、白日梦:

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半边天:

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保护伞:

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

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

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9、闭门羹:

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10、变色龙:

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11、擦边球:

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2、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13、吃醋:

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4、吃小灶:

比喻受特殊的照顾。

15、吃鸭蛋:

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16、穿小鞋:

比喻受到别人利用职权暗中给予的刁难、报复或施加的约束、限制。

17、单相思:

指男女间仅一方对另一方爱幕。

18、打游击:

比喻从事没有地点的工作或活动。

19、点鬼火:

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20、吊胃口: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和兴趣。

21、顶梁柱:

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22、定心丸:

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3、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

24、对台戏:

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

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25、恶作剧:

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26、耳旁风:

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27、放空炮:

比喻说空话,说了不能兑现。

28、放冷箭:

比喻暗中害人。

29、鬼把戏:

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30、鬼门关:

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31、过河卒:

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32、黑名单:

反动统治者或反革命集团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33、红眼病:

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34、鸿门宴:

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35、护身符:

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36、回马枪:

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

37、急先锋:

比喻在行动上积极带头的人。

38、紧箍咒:

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9、开绿灯:

比喻准许做某事。

40、开门红:

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的成绩。

41、开小差:

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42、口头禅:

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3、扣帽子:

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4、捞稻草:

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45、老大难:

形容问题错综复杂。

46、老掉牙:

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47、老狐狸:

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48、老皇历:

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49、露马脚:

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50、乱弹琴:

比喻胡闹或瞎扯。

51、马大哈:

“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52、马蜂窝:

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53、马后炮:

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54、马前卒:

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55、门外汉:

外行人。

56、迷魂阵: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57、磨洋工:

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58、牛角尖:

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59、牛鼻子:

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60、弄潮儿:

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61、拍马屁:

向人谄媚奉承。

62、跑龙套:

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

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63、碰钉子:

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

64、破天荒:

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65、千里马:

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

66、墙头草:

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67、敲边鼓:

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68、敲门砖:

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69、敲竹杠: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70、肉中刺: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71、孺子牛:

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72、三不管:

指几方面都不管,没人管。

73、三寸舌:

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74、势利眼:

作风势利的人。

75、试金石:

比喻可*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可*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76、守财奴:

有钱而吝啬的人。

77、耍把戏:

比喻施展诡诈手段。

78、耍花招:

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

79、耍贫嘴:

比喻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而唠叨地说。

80、桃花运:

指男子在爱情方面的运气。

81、踢皮球:

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82、铁饭碗:

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业、职位。

83、铁公鸡:

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84、万金油:

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85、窝里斗:

家族或团体内部彼此钩心斗角。

86、乌纱帽: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87、下马威:

原来指新官到任时故意向下属显示威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88、小算盘:

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89、笑面虎:

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90、摇钱树:

比喻借以获取钱财的人或物。

91、一刀切:

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

92、一锅端:

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

93、一锅粥:

形容混乱的现象。

94、一盘棋:

比喻整体或全局。

95、一窝蜂:

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96、一言堂:

旧时商店挂的扁额,表示不二价;现多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97、应声虫: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98、鱼水情:

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

99、砸饭碗:

比喻失业。

100照妖镜:

旧小说中所说的一种宝镜,能照出妖魔原形。

现也用于比喻。

101芝麻官:

指职位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义)。

102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滴牲血,主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

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103纸老虎:

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104智多星:

《水浒》中吴用的绰号,泛指计谋多的人。

105中山狼:

见马中锡《中山狼传》,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106逐客令:

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来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107主心骨:

可依*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108抓破脸: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109走钢丝:

比喻做有风险的事。

110走过场:

比喻敷衍了事。

111走后门:

比喻用托情、行贿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

112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泛指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歇后语:

也称为俏皮话,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类是喻意双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

如: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一类是谐音双关,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窗户上吹喇叭——名(鸣)声在外,荷花塘里着火——偶然(藕燃)。

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

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有的解释部分是转义。

例如:

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失去权力)

木头眼镜——看不透(不能彻底了解)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两边讨好)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以强硬态度对付强硬态度)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例如:

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电线杆上晾衣服——好大的架子飞机上挂暖壶——水平(瓶)高

叫花子得精神病——穷疯了

三、熟语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弄清熟语的意义(字面义与实际义、褒义与贬义)

2、注意使用场合(对象、气氛、环境)

3、区别文体风格

4、符合人物身份

四、练习

第二学时

一、导入

悠悠熟语,融贯千秋。

一个熟语就是一段真挚感人的友谊———高山流水,一个熟语就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破镜重圆,一个熟语就是一种精神———水滴石穿,就是一种力量———翻天覆地,就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这也是高考语文试卷把它列为一道“永恒风景”的原因。

二、了解成语的特点。

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古语性。

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

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

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定型性。

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

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

"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

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

"名副其实"与"名符其实","副"是"相称、符合"的意思,与"符"的意思差不多,但"名符其实"就不是成语。

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

下面谈谈成语结构活用的情况。

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

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同工异曲------异曲同工,每下愈况------每况愈下。

如果由于变动而改变愿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

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

完整性。

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

如:

"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

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

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

二、熟语中成语误用例释:

(一)思考熟语意义。

1、要有一定的析词能力

按图索骥

--漢典Z—

【解释】:

索:

找;骥:

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漢典Z—

白驹过隙

--汉典 Z--

【解释】:

白驹:

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

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汉典 Z--

心无旁骛:

纵横奔驰

【解释】:

旁;另外的;骛:

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漢典Z--

好高骛远

【解释】:

好:

喜欢;骛:

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漢典Z--

趋之若鹜

—漢典Z--

【解释】:

趋:

快走;鹜:

野鸭。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漢典Z--

追亡逐北

【解释】:

追击败走的敌军。

—漢典 Z—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岌岌可危

【解释】:

岌岌:

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

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马首是瞻

--漢典Z--

【解释】:

瞻:

往前或向上看。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

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漢典Z--

【高屋建瓴】 在高屋脊上倒瓶中的水。

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建。

通“瀽”,倾倒。

语本《史记·高祖本纪》:

“(秦中)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裴骃集解引如淳曰:

“瓴,盛水瓶也。

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

建音蹇。

熟视无睹

—漢典Z—

【解释】:

熟视:

经常看到,看惯;无睹:

没有看见。

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漢典Z—

—汉典Z—2、不能以今义析古义

暗送秋波--漢典Z—

【解释】: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

指暗中眉目传情。

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望穿秋水

—漢典Zdic.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