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14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docx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为“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如果时光回到16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烟毒肆虐的情况,中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是(  )

A.弛禁         B.重治吸食

C.多管齐下,虎门销烟D.鸦片输入合理化

解析:

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掠走大量白银,并严重摧

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局面,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0·南京检测)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量的领土,下列四幅地图中,显示被割占地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得以实现的是(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及读图能力。

《南京条约》规定:

香港岛给英国。

B项为干扰项;C项是中俄《瑷珲条约》中规定的俄国割占的地区;

而D项是《马关条约》中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

本。

但辽东半岛因为“三国干涉还辽”而最终没有割成,最后得以实现的是台湾及

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答案:

A

3.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

小明(忧心忡忡):

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

还没咽下去,饿得厉害!

A.荷兰割占台湾赤嵌楼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解析: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

割辽东半

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

答案:

C

4.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这意味着(  )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解析:

所谓“片面最惠国待遇”又称“利益一体均沾”,即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特权,除割地、赔款外,其他权益英国均享有;同样,英国攫

取的特权,其他列强也可享有。

答案:

B

5.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

天。

”此联充分说明(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此联含义,上联表明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下联龙飞九五体现了对皇

权的追求,②③符合;实现民主不符合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实际,排除①,而④体

现不出反侵略的内容。

答案:

C

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解析:

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在思想上的变化。

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C

7.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

解析:

由时间限制可以排除A项,由“创举”可以排除B项,由“变局”可以排除

D项,只有C项符合上述三个限定词。

答案:

C

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有赞扬又有否定D.全面赞扬与肯定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是指其不符合时代潮流,这属

于否定。

后面的材料都是对其肯定。

因此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持“有赞扬又有否

定”的态度。

的。

答案:

C

9.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副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

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请问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黄埔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

注意仔细解读材料,从“八大王”“四小鬼”这些信息中可知此条约是《辛

丑条约》。

答案:

D

10.(2010·通州期末)下列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是(  )

解析:

图中人物分别为洪秀全、邓世昌、林则徐和李大钊。

邓世昌在甲午战争中

牺牲。

答案:

B

11.“(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

渐地革命化。

”恩格斯所说的“革命化”是指(  )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经济基础”的“革命化”来理解,这样可

以排除A、C项。

B项不符合史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

重甚小,它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

输出加剧,中国被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

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故从这一方面来说具有革命

进步性。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2.“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著名诗人闻一多的

《七子之歌·澳门》随着澳门回归祖国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下面的诗句应出

自(  )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A.《七子之歌·威海卫》B.《七子之歌·台湾》

C.《七子之歌·九龙》D.《七子之歌·大连、旅顺》

解析:

从材料提供的具体地点“刘公岛”,联系“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可知

是海防重地威海卫。

答案:

A

13.右图为电视剧《走西口》剧照,剧中人把孙中山的“三民主

义”说成“民主、民权、民生”,还给了新的解释:

“什么是

‘民主’?

就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

”根据所

学知识,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主B.民权

C.民生D.民族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指:

“民族、民权、民生”。

答案:

A

14.右图是一历史爱好者在贵州拍摄的照片。

如果让你为这幅

照片选择一个主题词,你会选择(  )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解析:

据课本知识可知,此图片是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

B

15.《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

张:

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

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  )

A.国共摒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D项“呼吁……”已成为现实,A、C两项也反映了题干材料之含义,但符

合题干“主旨”之意的是“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答案:

B

16.歌曲凝聚着历史。

下列能够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侵略、洗雪近代以来

民族耻辱的历史歌曲有(  )

①《国际歌》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黄河大合唱》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都是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激励国人

抗击侵略的历史歌曲。

《国际歌》诞生在1871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诞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答案:

B

17.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特殊使命》,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

将领边国烈命令下属赶快寻找: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边国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

为当时形成了(  )

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192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在1937~1945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在1945~1949年;爱国统一战线是在建

国后。

答案:

B

18.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

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

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

太原会战纪实》

解析:

本题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

择,这种习题的主要解法是找出题干中的条件限定语和中心语。

在“反映八路军

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这一要求中“抗战”是中心语,“八路军”和“正面战

场”是条件限定语,与选择项比较就能得出答案。

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

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答案:

D

19.(2010·武汉模拟)右图是《挺进大别山》海报。

1947年7月

23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

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

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

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

解析:

综合“1947年”“大别山”等材料信息,可知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答案:

A

20.某年蒋介石在《新年文告》中宣称:

“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

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

”当

时的形势是(  )

A.国共正在进行重庆谈判B.战略决战即将取得胜利

C.国共正在进行北平谈判D.国民党已经败退到台湾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材料的中的“新年”即可得出此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2题,21题20分,22题20,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

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

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

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

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4分)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

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

(4分)

(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8分)

(3)2004年到2007年,美国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中国国民党

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

据此

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

解析:

本题通过不同时期南京的图片,来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解题的时候

一定注意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

但是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不

能回答模棱两可的。

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鸦片战争(或签订《南京条约》)。

(2分)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或人民解放军

解放南京)。

(2分)

依据: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

(或答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转变)(2分)

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

篇章。

(2分)

(2)明朝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蒋介石建立南京

国民政府;日军占领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日军南京大屠杀等。

(每点2分,总分

不超过8分)

(3)现实意义:

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

加强中美文化交流等。

(4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酝酿成立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相约在北京、上海进行筹建活动。

不久,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来中国帮助建党。

他先后到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帮助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61页

材料2:

在共产国际和列宁领导下,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出席会议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党团代表有张国焘、瞿秋白、张秋白等39人。

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萨发洛夫作了《第三国际与远东民族问题》的报告。

他在谈到中国革命的问题时指出:

“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土地收归国有”,创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63页

材料3: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不断斗争,但接连失败。

几经挫折后,他深感国民党内人员复杂,应当加以改组。

他说:

“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广西桂林,同孙中山会晤,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同共产党实行合作。

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63页

材料4:

1923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中

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63页

材料5:

在革命紧要关头,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

误,限制工农运动,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革命领导权。

汪精卫决定与共

产党决裂,7月15日,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65页

材料6:

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为了更好领导人民进行反对法西斯的斗争,1935年七八月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高中旧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0页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5分)

(2)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5分)

解析:

(1)可从对中共成立的影响、对革命纲领的制定、对国共合作的推动、对中国革命错误的指导、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推动等方面归纳整理。

(2)要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要实事求是,结合

本国国情。

答案:

(1)影响:

①共产国际帮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②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③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

作,促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④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中共领导人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

败,中共的力量和中国革命力量大大削弱。

⑤在共产国际七大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导致中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

总之,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主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定时期却也导致中国革

命遭受挫折。

(15分)

(2)启示:

①无论是革命还是经济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经验,不能完全受外力

影响,必须结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3分)

②吸收别国经验和接收外来帮助时必须具有批判的眼光,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2分)

(供有能力的学生选做)

23.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请填出这些事件的主要意义、事件所在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中共所采取的土地政策。

(20分)

事件

主要意义

主要矛盾

土地政策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矛盾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做了重要准备

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

解析:

注意阅读题头。

题头点明了本题的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回答的问题

是意义、矛盾和政策。

题目不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可。

答案:

事件

主要意义

主要矛盾

土地政策

图一

中共诞生,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图二

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或中共代表的广大人民和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图三

中日民族矛盾

减租减息

图四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