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179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教案1.docx

《第四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教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教案1.docx

第四单元教案1

11、赶海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师:

这首歌听过吗?

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

()的大海]

2、板书:

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

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大虾一捏 俘虏 

似的螃蟹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哎哟大螯 长须

(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

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

三、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

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我说:

老师,我从没见过大海,我多想去看看啊。

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

学生欣赏。

3生谈感受。

(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

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是啊,大海真美啊。

今天我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趣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我”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生边读边思考问题。

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

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

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有趣在哪?

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

读慢一些,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

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学生读、想、说。

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

1师:

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

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

(按学生汇报的顺序来讲)

A“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

你为什么喜欢它?

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

怎样才能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

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

(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

哪个字最能表现作者高兴的心情?

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师:

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

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

意思读明白了,才能演得更出色。

大家先自己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摩揣摩该这样来演。

呆会儿我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表演。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

同学每,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

齐读。

D、“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

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

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

(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3)、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4)、师:

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

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

我们可别光顾着自己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过渡:

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

那么,让我们共同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

4、指名说,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

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如果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1、心情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我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七、作业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5、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至两项,课后完成)

12、荷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莲蓬”“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朗读品悟荷花的美丽多姿,练习想象说话。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姿态美。

教学难点:

想象荷花的姿态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过荷花吗?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出示:

千姿百态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玉洁冰清 争奇斗艳 出水芙蓉

指名读(出水芙蓉指的就是刚刚钻出水面,盛开的荷花,有一句诗是这样来赞美荷花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们认为,刚盛开的荷花是最美的) 齐读

2、揭题: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人们常常把荷花当作美的化身,称它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荷花的美文(板书:

荷花)。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

一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这样美的课文,你们在课前已经读了几遍了?

美的文章总让人百读不厌。

这节课,我们就主要用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学习生字

(1)请刚才说读了(最多)遍的同学站起来。

你说已经把文章读了#遍,那老师先把第一个读书的机会给你,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一节写得最美?

就请你读这一节。

(2)请刚才只把课文读了#的同学站起来,老师请你读最有把握读好的一段。

(3)还想请个同学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注意,要跟他们选择的小节不一样。

相机出示学习生字:

第2节:

挨挨挤挤 碧绿 莲蓬 

花骨朵儿 饱胀 破裂

①“挨挨挤挤”我们要特别注意“挨”的读音。

跟我读。

它还有个读音——

②“花骨朵儿”“骨”是第一声,跟我读卡片读词:

花骨朵儿(注意儿化音)。

“骨”字还是个很容易写错的字呢!

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它的第三笔是什么?

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③板画“莲蓬”看,这是什么?

荷花的花瓣脱落,留下的就是这样碧绿的莲蓬。

可是,在荷花盛开时,它被花瓣包围着,看起来就是荷花那娇小、嫩黄的花心。

卡片读词:

小莲蓬

第3节:

一大幅  了不起  

看起来简单,读好可不容易。

(这幅画太小了!

这幅画有我们教室墙壁那么大呢!

第4节:

翩翩起舞 舞蹈 昨夜 好梦 衣裳

“翩翩起舞”“舞蹈”:

都是跳舞的意思。

但“翩翩起舞”有什么不一样呢?

(轻快地跳,舞姿优美,比如芭蕾)(卡片读词:

翩翩起舞)

3、还想读吗?

现在,就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但是有要求:

先把整篇文章读通读顺,然后,把自己觉得最美最喜欢的小节反复地多读几遍。

直到老师喊停,听清楚了吗?

三、学习第二小节

1、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相信,这篇美文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们。

老师呀,特别喜欢课文的第二小节。

想听我来读一读吗?

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配乐范读

2、交流,概括

(1)荷叶碧绿、很多;

(2)荷花姿态优美(千姿百态)

①“有的展开两三片,好像----”

“有的完全盛开了,雪白雪白的,远远看去,就像——走近一看,雪白的花瓣包围着嫩黄色的小莲蓬,让你觉得——”

“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好像——多么有趣可爱呀!

②虽然书上只列举了荷花的三种姿态,但是,只有这三种吗?

不——

出示: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所看到的白荷花(白荷花千姿百态。

3、是呀,这些白荷花姿态万千,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多么美丽、迷人呀!

(出示: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老师觉得,这句话中的“冒”字最美、最妙,到底美在哪儿呢?

你能说清楚吗?

(1)说不清楚是正常的。

没关系,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2)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长得这样充满活力、钻得这样使劲、冲得这样快,全都包含在一个“冒”字中。

齐读这句话

(3)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课件播放荷花)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学生想象写话: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

(4)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

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把这份美表现出来。

4、小朋友们,现在你能把第2小节背诵出来了吗?

看提示背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有的才——---------有的花瓣儿————,露出——。

有的还是————,看起来——。

四、作业

1、钢笔描红,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小节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读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

2、激情再读。

喜欢这荷花吗?

带着喜爱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3、引读1。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

二、品读

1、打开书,用心读一读

2,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板书:

叶  花】

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

【出示句子】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

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

(2)交流:

A、大

①   指名说。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挨挨挤挤。

②   你来读好这个词。

评:

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

③   再指名,评:

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

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

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

④   可真多啊!

一起读——

⑤   指名读句子。

⑥   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绿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

(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亮,多美呀!

③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C、(大、圆)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

(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现在我们眼前。

(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

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男生齐读)

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

怎能不说它美呢?

女生一起读读吧!

(女生齐读)

4、赏荷花

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引读:

白荷花——。

【出示句子】

(2)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啊?

(3)那么,这句话可以改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吗?

自己对比着两句话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一下。

(4)指名说。

想想,怎样地长才能叫冒?

(使劲地长、不停地长、迫不及待地长)(随机指导朗读,评:

看,这一朵白荷花冒出来啦。

∕这一朵也冒出来啦。

∕又一朵冒出来了。

(5)看哪,这一朵又一朵的白荷花,都——(争着冒出来了,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了)

(6)来,让我们读出它们竞相开放的盛况!

(齐读)

来,让我们读出它们蓬蓬勃勃的生机!

(齐读)

(7)想象:

(提高声音)看哪,(课件展示荷花图片)这就是从那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

老师不禁想问,白荷花呀白荷花,你们冒出来是想干什么呀?

我冒出来是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我冒出来是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我冒出来是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我冒出来是在进行时装表演。

(8)小结:

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

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还把荷花写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来,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荷花的美丽和活力来。

B、有的——有的——有的——

(1)引读三个有的。

(2)再仔细看看,这些白荷花都有哪些姿态呀?

(3)指名并板书。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哦,这是——刚开的。

【板书】

(有的…全都展开了…)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概括地说一说吗?

【全开的】【将开的】

(4)这三种姿态的白荷花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啊?

就请你把那句话美美地读上几遍,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好吗?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5)交流:

a、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①你喜欢哪一种姿态的荷花?

(指名说)你来读一读。

②评:

听出来了,一个“才”字读得特别好,让我们看到了刚展开花瓣的荷花那羞答答的样子。

③谁也想读一读?

评:

哦,现在开得不多,但即将展现它全部的美丽了。

④谁还想读?

评:

读得真好,你真的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朵荷花!

【出示图片】

b、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①你喜欢哪一种姿态的荷花呀?

(指名说)好,请你读一读。

②哦,你这个啊词读得特别好,全都展开了,让我们看到了一朵活力四射、光彩照人的荷花啊!

(红显:

全都)

③谁还想读?

嫩黄色的小莲蓬,你把它读得更惹人喜爱了。

④谁再来读一读?

听出来了,发现了小莲蓬,你还很惊喜呢!

【出示图片】瞧,它们正绽开笑脸迎接我们呢!

(齐读)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指名说。

②老师也喜欢这一种,也想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

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好,好在哪里?

你来试一试?

(饱胀:

积蓄力量,准备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破裂:

等不及要开放了!

③好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呀!

【出示图片】齐读。

5、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那就把你心中的千言万语都融入到有滋有味、满怀激情的朗读中吧,读出这千姿百态,生机勃勃的荷花!

第一句我们大家一起读,下面三句我们分大组来读。

(1、2、3和4)

6、雪白的荷花有了碧绿的荷叶的衬托得更加美丽,更有活力了,来,我们一起把这白花、绿叶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齐读第二段。

7、小结背诵

(1)引读。

整个第二自然段,描绘了一池生机勃勃的荷花。

先写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接着写荷叶——,再总写白荷花——,最后分别写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2)准备背诵。

(点击)你能将这美的画面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吗?

试着背一背。

(3)背诵。

【出示】(指名填空,全班齐读)

三、略读3

1、引读:

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

2、真是美不胜收啊,难怪作者这样赞叹——如果把眼前……真了不起。

3、多美的荷花,多美的画面啊,想想看,只有谁才能创造出来?

4、(说不出,再引导:

)这个问题可难了,再读读书,看看谁最会动脑筋能回答出来。

5、的确,大自然它不用纸,不用笔,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勃勃的生机,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让我们好好地把这一段来读一读,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齐读。

四、学习4,感悟荷花的优美丰姿。

1、师:

这一池纯洁无瑕的白荷花让作者如痴如醉,他深深地沉醉其间,产生了美好的想象。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2、请同学们用心读读§4,看看作者想象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3、你能用你的朗读展现这样美妙的情景吗?

(指名读)

评:

读得多好啊,你看,翩翩起舞,随风飘动,【红显】你就是那朵随风起舞的荷花啊!

谁再来读一读?

评:

哦,你读出了那一池翩翩起舞的荷花啊!

它们动态的美,让人沉醉。

风过了,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也很美。

谁是静静地站在那儿的荷花,(指名)你来读一读?

4、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过来,和你说了些什么呀?

小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晚做害虫的乐趣。

(听出来了吗?

他的这个蹦字用的很准确。

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晨的花蜜可真甜呀!

(他们真是亲密的朋友)

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

(他们在亲切地交谈)

5、是啊,作为池塘里的一朵荷花,不仅美丽,还有许多可爱的好朋友,可真幸福啊!

读着读着,我们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就是一朵荷花——(齐读)

6、教师静静地听着,悄悄地读:

“过了好一会儿……”。

我们今天可是来看荷花的,怎么会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呢?

(生交流)

7、我们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太美了。

原来,为了表现它的美,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写荷花、荷叶的样子、姿势,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索性把自己也变成了荷花,去表现荷花的美,去感受荷花的美,作者叶圣陶这种写法真高明!

四、总结

1、回顾板书,总结。

2、让我们记住这一池亭亭玉立、生机勃勃的荷花,更记住叶圣陶爷爷那优美的语言文字和高明的写作手法。

3、作业。

A小小播音员:

看着图,把这篇课文有感情地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B小小创作家:

看图,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

 闻:

              叶(多、绿、大、圆)

12、荷花  看:

              花(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想:

 

1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

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

(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

(指出:

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教师点拨)

    围绕:

烟:

指云雾。

紫烟:

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

产生。

     生紫烟:

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

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

遥看:

    川:

水道、河流。

    挂:

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

飞流直下:

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

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

(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

(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5、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抓住:

生、挂、飞、落)

   6、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

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练习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