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637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高考历史 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东基本能力6)汉印体现了汉代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

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

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许多古人的名与字有一定联系,“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如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诸葛亮字孔明,据此判断,三国人物黄盖的字是

A.子龙B.翼德C.公瑾D.公覆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9)传统花鸟画的题材往往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喜鹊—喜气B.仙鹤—长寿C.荷花—富贵D.石榴—多子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2)地名被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

下列成语中含有地名的是

A.黔驴技穷B.得陇望蜀C.狡兔三窟D.亡羊补牢

(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2)《左传》曰: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1)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

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二)非选择题

(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

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

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1)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

(4分)说两种

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

(4分)

【2011高考】

(2011年安徽卷文综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2011年重庆卷文综1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完全可以和欧洲古代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

该学者是

A.裴秀B.郦道元C.沈括D.徐霞客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B.秦汉C.隋唐D.两宋

(2011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3)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年重庆卷文综37—

(1))

材料一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

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

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

(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

(6分)

【2010高考】

1、(2010年高考历史重庆卷,15)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2、(2010年高考历史重庆卷,14)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宋词风格的理解,材料中“学士词”词风指的是苏轼豪放派词风,李煜是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

故选D项。

3、(2010高考历史重庆卷,13)文献记载:

“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理解,从材料看,反映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冶炼技术进步的

表现之一。

故选C项。

4、(2010年高考历史安徽卷,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出土的是

A

BC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成就。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故C项不可能由六安双墩汉墓出土。

5、(2010年高考历史北京卷,40)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

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张仲景记述道: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

,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述该著作的成就。

(8分)

6、(2010年高考历史北京卷,14)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

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温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到的《富春山居图》为切入点,考查古代文化知识。

注意时间限定是“元代”,A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B项为唐代作品,D项为明朝作品,只

有C项是元朝作品,故本题选C项。

7、(2010高考历史福建卷,13)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

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

8、(201

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2,16)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

“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

”自注:

“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

以其日祭天。

伴使把菊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9、(201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1,13)13.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9、(20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4)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

【2009年高考试题】

1.(安徽文综)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

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2.(全国文综Ⅰ)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

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D.唐三彩

4.(上海历史)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

、甲骨文

、圣书字

和腓尼基字母文字

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两河流域

B.中国

C.地中海东岸

D.埃及

6.(浙江文综)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古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次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7.(浙江文综)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8.(广东历史)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B.甲骨卜辞C.《诗经》D.《楚辞》

【2008年高考试题】

1.(2008广东文基,20)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B.唐C.宋D.清

2.(2008广东理基,6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3.(2008山东,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

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

4.(2008山东基本能力,30)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5.(2008山东基本能,31)下列选项中与古代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无关的是()

A.嫦娥奔月传说B.后羿射日传说

C.相传公输班研制木鸢D.明代万户的火药箭尝试

6.(2008山东基本能力,54

)下列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是()

①楚失华夏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④长夜难明赤县天⑤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7.(2008山东基本能力,57)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

《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2008江苏单科,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9.(2008江苏单科,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0.(2008宁夏,24)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11.(2008上海单科,8)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2.(2008上海单科,4)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13.(2008全国Ⅰ,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14.(2008全国Ⅱ,12)古人云:

“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15.(208重庆,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考工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16.(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17.(2007宁夏,3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18.(2007海南,8)下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21.(2007四川文综,23)下图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22.(2007上海单科,21)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编纂体例和选材原则的是()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23.(2007四川文综,15)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

24.(2007天津文综,13)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

”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25.(2006上海,25)顾颉刚回忆小时候祖父带他外出,看到一块扁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必把它们的历史讲给他听,再要求他按照历史的时序进行排列,这使他有了基本的历史意识。

按照顾颉刚所说,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②①③

答案D

26.(2006四川文综,15)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

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

27.(2005全国文综,Ⅰ,19)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B.朴实恬淡C.缠绵婉转D.浮艳华丽

28.(2005山东,全国Ⅰ,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

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0.(2008天津,25)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

“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六经:

《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

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你怎样评价?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

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

德国的其他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31.(2006全国文综Ⅰ,37)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