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6学时
选修
算法与程序设计
每个模块
2学分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
人工智能初步
(二)我校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方案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就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就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就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我校高一年级开设。
根据我校实际,将选修Ⅰ分为限定选修(限选)与任意选修(任选)两部分。
学校要创造条件,逐步开全所有选修模块。
依据学生的兴趣与潜能,鼓励学生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设置表
限选模块
选修1:
选修2:
任选模块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三)课程开设要求
1.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必修课程。
必修模块课程统一安排在高一年级开设。
2.限定选修(限选)模块必须开设,并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模块课程。
3.课程开设时要注意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在开设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实施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学校与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要善于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
2.合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1)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恰当地采用“讲授教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能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拓宽课堂领域。
信息技术老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大环境。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家庭与社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1)教学中不能采取机械训练的模式。
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机械式的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与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
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空间,让学习更有趣,更有生命力。
(3)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要把课内的学习内容与课外的实践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班级、学校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例如:
为班级出小报、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等。
但活动要适量,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
(4)开展合作交流。
要让每位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要为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开展交流活动,相互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4.关注学生基础水平与认知特点差异,鼓励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
(1)面向每一位学生,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与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课程内容互相衔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2)关注个别差异。
面对所有的学生,承认与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差异与认知特点的差异,真诚对待全体学生。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与表达创造性思想,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与方法。
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发展。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1)适应知识的更新。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原来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
因此,培养高中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既就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就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2)促进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就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方法。
教师要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规律。
要注意总结与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适应新工具与新任务,达到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学生选课指导
学生的选课情况,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与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普通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
为此,学校与信息技术教研组应该在选课前,制定选课指导意见,提供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与学习方式说明;
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
要及时对学生的选课进行评价。
(三)教学评价
评价就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理念,理解教学评价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努力拓展评价的功能。
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制定评价标准,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反思能力与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对于学生学分的认定,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综合活动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结合起来,体现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与合作性。
1.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应努力建构并不断完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单纯由某种特定的评价模式构成,而就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的评价模式的总与,它注重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能)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整合为评价体系。
在评价中,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知识获得、交流合作、参与教学的时间与机会、积极性与效果、对教师行为的反应等,均可成为评价的依据。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自评与她评相结合,以形成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新机制。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针对教学行为与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评价指标应具体而明确,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便于操作;
(3)评价信息的采集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评价指标的制定尽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征询多方面的意见,形成相对最佳的方案;
(5)让教师明确评价的方式、方法。
2.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就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与激励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
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发展、评价主体与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发展、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调查、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评价的核心就是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而过程性评价的就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举措。
实施过程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发展与关注潜能相结合;
共同标准与尊重个性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与她人评价相结合。
实施过程性评价应做到:
评价主体互动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方法动态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时间随机化;
评价结果动态化;
评价工具简单化;
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与发展功能。
要根据评价的目的与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
3.教学评价的方式
(1)实施以考察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
①过程性评价的实现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结果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引导学生关心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客观地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景中的真实表现。
主要就是运用多种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如现场:
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成长记录等方式来完成。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作品设计、作业与项目任务来引发学生的特定行为,对作品与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评价来收集有价值的评价资料。
②教师对过程性评价手段的灵活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过程性评价,教师要依据反馈的教学信息,调控课堂教学活动;
要合理选择恰当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上机操作中的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进行表现性评价;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以形成性学习、诊断性测验,专项技能测试、制作电子作品或完成主题任务等方式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诊断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趋势;
通过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成长的电子档案袋,记录学习过程各项成绩,专项测试结果、学习自评与互评的评价表、本人代表性作品、问卷调查情况、学期考核成绩、教师与家长的评价意见等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③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内容应该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
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
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合理应用工具来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答案的能力;
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与她人的协作、交际能力等。
④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与促进作用
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评价过程中,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与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根据不同信息技术评价内容、评价目的,选择与合理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改进评价的组织实施,落实评价对教学与学习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可操作性。
(2)利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实施总结性评价
①总结性评价的作用
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
这时教师关注的就是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模块或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
此时,需要回答:
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任务,可以继续进行后续学习?
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尽管总结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确定学习结果,也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关于其学习过程的必要反馈,并注意将评价的结果用于评定教学的有效性与改进教学。
总结性评价的具体表现就就是期中、期末、会考、等级考试、中考、高考等。
②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在组织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题型与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
要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与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
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与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③纸笔测验与上机测验的综合运用
纸笔测验与上机测验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与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
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与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与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与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
当然,对于有条件与能力的学校,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
上机测验就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供选择的上机测验主要有两类,一类就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的独立任务,如软件操作水平测试、作品设计与制作等;
另一类就是综合任务中的上机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上机活动。
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她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与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与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4.各模块教学评价建议
(1)信息技术基础
采用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考试要包括一定比例的客观题型,适度设置与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与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
平时成绩建议从学生电子成长记录中评定。
电子成长记录中应包括所学模块的课堂笔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内容。
(2)算法与程序设计
采用上机操作考试与平时成绩的评价形式。
上机操作考试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程序调试能力与通过实际操作独立完成任务三方面内容;
平时成绩建议从学生电子成长记录中评定,电子成长记录中应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编程能力及程序调试能力等方面。
(3)多媒体技术应用
采用以学生作品评价(包括独立完成的作品与合作完成的作品)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操作技能要考察学生实际操作完成独立任务的能力及完成综合任务中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学生作品评定按电子成长记录中学生典型作品进行评定,学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在制定作品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上,要在保证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不能只评价作品的优劣,还应考虑评价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作品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与创造性;
②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
③学生之间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⑤作品与其她学科或生活实际的联系。
(4)网络技术应用
采用以学生平时成绩、学生作品评价(包括独立完成的作品与合作完成的作品)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操作技能要考察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与独立完成任务三方面内容;
平时成绩建议按电子成长记录中平时作业、阶段性考试进行评定;
学生作品评价从学生典型作品中评定,学校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在制定作品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上。
(5)数据管理技术
采用以学生平时成绩、操作技能与项目作业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要考察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两方面内容;
学生项目的评定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在制定项目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上,要在保证达到最低要求的基础上,不能只评价项目的优劣。
还应考虑评价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项目与学习或生活实际的联系;
②学生在完成项目作业中,应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④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方法与能力等内容。
(6)人工智能初步
采用考试系统与平时成绩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
要考察基础知识、简单的程序调试两个方面。
平时成绩建议从学生电子档案袋或电子成长记录中评定,电子成长记录中应包括所学模块的平时作业、项目作业及上机调试能力等方面评定。
项目作业主要评价学生参与与体验其基本思想与方法的特征,不要求学生掌握过多过难的技术。
5.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就是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
学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修满某一模块规定学时,经测验合格后,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交学分认定申请表与过程性评价表,由学校审核并向学生公示后方可认定。
学分必须结合过程性评价,不得仅凭借模块最终测验成绩作为学分认定的唯一依据。
建议过程性评价(含学习过程与作品设计、作业与项目任务完成过程的表现)占20%,完成的成果或作品评价占20%,总结性测验(含纸笔测验、上机测验)占60%。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顺利实施,学校要建立促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领导与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教室、教材、师资、管理等方面应能提供必要保障;
适时进行专项督导与检查,将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围。
具体保障措施如下:
(一)教学环境保障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必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就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
学校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与相应的外部设备(包括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交换机等设备),以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需求:
1.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室要求
计算机网络教室就是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备环境,就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必备场所,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数量应满足如下要求:
(1)计算机网络教室要能上网,网络接入带宽不小于2M;
(2)计算机网络教室数量应满足学生上课要求,要求上机时保障人手一机,在配备网络教室数量时,要考虑其它学科占用网络教室的情况。
2.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开设各模块所需软硬件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外,还有五个选修模块;
根据开设课程模块的要求,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基础:
除基本条件外,开设“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还需要配置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麦克风等多媒体输入输出硬件设备;
开设“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需配置演示或实际操作设备。
(二)教材保障
教材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的一种课程资源,就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就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因此合理的选用教材就是决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质量的第一要素。
我校应按照下列条件选取信息技术教材:
1.教材必须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编写;
2.教材必须经过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审查通过;
3.教材必须由省教育厅普通高中教材选用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
(三)师资保障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教师数量与学历水平、生师比要保证能够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需求:
1.教师资格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必须取得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证书,非专业教师应取得相关业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师专业岗位培训合格证。
根据国家《教师资格条例》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至少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2.生师比
生师比过大表明教师数量与教育经费不足,生师比过大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师生互动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施新课改的学校生师比应满足学生上课的基本要求。
(四)管理保障
1.建立促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
学校要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制定相关政策,修订与高中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与规定,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导向。
2.建立课程指导制度
为保证信息技术新课改顺利实施以及发挥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需成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学校专家组。
专家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认真研究与指导本学校的实验工作,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汇报会、专家报告、培训班,及时总结与推广优秀课改经验,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指导意见与具体措施。
3.加大投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所需基础设施与设备
学校要采取措施,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专项经费,作为开展有关政策研究、人员培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资源建设、开展经验交流、学习考察活动等所需的专项资金,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备、专业教室建设以及年度维修维护经费与正版软件购置经费等所需经费支出。
做好经费预算与计划,加强设施设备使用、管理与维修工作,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4.建立与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学校应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学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
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培训,正确把握与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拓展学习领域,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信息,树立全局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实与实施新课程的骨干教师。
5.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研制度
学校要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建立校本研究的教学机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积极参与或开展校内或校际间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通过研究与实践,转变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与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驾驭与开发新课程的能力。
6.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利用教研队伍及学校教研组,带动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开发与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
学校要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题学习网站。
鼓励、聘请社区人士、家长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制定社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活动。
积极开发社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立社区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机制,建设社区信息技术实践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