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施工规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661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冬期施工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期施工规定.docx

《冬期施工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期施工规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冬期施工规定.docx

冬期施工规定

冬期施工规定

一、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一)土方工程

1、挖掘完毕的基槽(坑)应采取防止基底部受冻的措施,因故未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在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并应覆盖保温材料。

2、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3、冬期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上层部位应采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方回填。

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方边坡的表层1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

4、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0m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

管沟底以上500mm的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5、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

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0mm,夯实厚度宜为100mm~150mm。

6、冻结期间暂不使用的管道及其场地回填时,冻土块的含量和粒径可不受限制,但融化后应作适当处理。

7、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并应及时夯实。

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8、永久性的挖、填方和排水沟的边坡加固修整,宜在解冻后进行。

(二)桩基础

1、冻土地基可采用干作业钻孔桩、挖孔灌注桩等或沉管灌注桩、预制桩等施工。

2、桩基施工时。

当冻土层厚度超过500mm,冻土层宜采用钻孔机引孔,引孔直径不宜大于桩径20mm。

3、钻孔机的钻头宜选用锥形钻头并镶焊合金刀片。

钻进冻土时应加大钻杆对土层的压力,并应防止摆动和偏位。

钻成的桩孔应及时覆盖保护。

4、振动沉管成孔时,应制定保证相邻桩身混凝土质量的施工顺序。

拔管时,应及时清除管壁上的水泥浆和泥土。

当成孔施工有间歇时,宜将桩管埋入桩孔中进行保温。

5、预制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桩表面应保持干燥与清洁;

(2)起吊前,钢丝绳索与桩机的夹具应采取防滑措施。

(3)沉桩施工应连续进行,施工完成后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于桩上进行保温;

6、桩基静荷载试验前,应将试桩周围的冻土融化或挖除。

试验期间,应对试桩周围地表土和锚桩横梁支座进行保温。

(三)基坑支护

1、基坑支护冬期施工宜选用排桩和土钉墙的方法。

2、采用液压高频锤法施工的型钢或钢管排桩基坑支护工程,当在冻土上施工时,应采用钻机在冻土层内引孔,引孔的直径应大于型钢或钢管的最大边缘尺寸;

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排桩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土方开挖应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

(2)基坑土方开挖时,排桩上部自由端外侧的基土应进行保温;

(3)桩身混凝土施工可选用掺防冻剂混凝土进行。

二、砌体工程

(一)一般规定

1、砖、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2、砌筑间歇期间,宜及时在砌体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体面层不得留有砂浆。

继续砌筑前,应将砌体表面清理干净。

3、砌体工程宜选用外加剂法进行施工。

4、砂浆试块的留置,应增设一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用于检验转入常温28d的强度。

如有特殊需要、可另外增加相应龄期的同条件试块。

(二)外加剂法

1、采用外加剂法配制砂浆时,可采用氯盐或亚硝酸盐等外加剂。

2、砌筑施工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3、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

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一级。

4、氯盐砂浆中复掺引气型外加剂时,应在氮盐砂浆搅拌的后期掺入。

5、采用氯盐砂浆时,应对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进行防腐处理。

6、砌体采用氯盐砂浆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0mm。

三、钢筋工程

(一)一般规定

1、钢筋调直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

2、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3、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4、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

(二)钢筋负温焊接

1、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三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钢筋负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

热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

3、钢筋负温电弧焊可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

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缝等措施。

4、钢筋负温帮条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帮条与主筋之间应采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采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或搭接端部的距离不应小干20mm;

(2)帮条焊的引弧应在帮条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3)焊接时,第一层焊缝应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先从中间运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应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

(4)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0%。

5、钢筋负温坡口焊的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焊接过程中应经常除渣;

(2)焊接时,宜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3)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出V形坡边缘3mm,高度应超出V形坡口上下边缘3mm;并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

(4)加强焊缝的焊接,应分两层控温施焊。

6、HRB335和HRB400钢筋多层施焊时,焊后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其回火焊道的长度应比前一层焊道的两端缩短4mm~6mm。

7、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渣压力焊宜用于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

(2)电渣压力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3)焊剂应存放于干燥库房内,在使用前经250℃~300℃烘焙2h以上;

(4)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作业;

(5)焊接完毕,应停歇20S以上方可卸下夹具回收焊剂,回收的焊剂内不得混入冰雪,接头渣壳应待冷却后清理。

四、混凝土工程

(一)一般规定

1、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干5.0MPa;

(3)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

(5)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

(6)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度。

2、钢筋混凝土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1.0%。

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

3、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4、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产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

当加热温度超过45℃时,应进行温度应力核算。

(二)混凝土运输和浇筑

1、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对泵管进行保温,并应采用与施工混凝土同配比砂浆进行预热。

2、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三)混凝土蓄热法养护

1、综合蓄热法施工的混凝土中应掺入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并应具有减水、引气作用。

2、混凝土浇筑后应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对裸露表面覆盖并保温。

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层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倍~3倍。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

1、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保温模板期间的温度;

(2)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原材料、搅拌、运愉过程中的温度及混凝土质量检查应由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并应将记录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

2、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4h~6h测量一次;

(2)采用负温养护法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

(3)采用加热法时,升温和降温阶段应每隔1h测量一次,恒温阶段每隔2h测量一次;

(4)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可停止测温;

3、养护温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温孔应编号,并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

(2)测温时,测温元件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元件侧量位置应处于结构表面下20mm处,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应少于3min;

(3)采用非加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部位;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分别设置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

4、混凝土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2)应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结构实体相一致;

(3)采用电加热养护时,应检查供电变压器二次电压和二次电流强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

5、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缓慢冷却。

6、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留置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五、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

(一)一般规定

1、保温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冬期施工应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不得在雨、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或基层潮湿、结冰、霜冻条件下进行。

2、保温与防水材料进场后,应存放于通风、干燥的暖棚内,并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

棚内温度不宜低于0℃。

3、屋面防水施工时,应先做好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凡节点部位均应加铺一层附加层。

4、施工时,应合理安排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的各项工序,连续操作,已完成部位应及时覆盖,防止受潮与受冻。

穿过屋面防水层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完毕并做好防水处理。

(二)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

1、外墙外保温工程冬期施工宜采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或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2、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冬期施工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3、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

4、进场的EPS板胶粘剂、聚合物抹面胶浆应存放于暖棚内。

液态材料不得受冻,粉状材料不得受潮,其他材料应符合本章有关规定。

5、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低温型EPS板胶粘刘和低温型聚合物抹画胶浆,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使用;

(2)胶粘剂和聚合物抹面胶浆拌合温度皆应高于5℃,聚合物抹面胶浆拌合水温度不宜大于80℃,且不宜低于40℃;

(3)拌合完毕的EPS板胶粘剂和聚合物抹面胶浆每隔15min搅拌一次,1h内使用完毕。

(4)施工前应按常温规定检查基层施工质量,并确保干燥、无结冰、霜冻;

(5)EPS板粘贴应保证有效粘贴面积大于50%;

6、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和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经过试验确定负温混凝土配合比。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防冻剂;

(2)EPS板内外表面应预先在暖棚内喷刷界面砂浆;

(3)3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和EPS外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外保温系统的外抹面层施工应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第8章的有关规定,抹面抗裂砂浆中可掺入非氯盐类砂浆防冻剂;

(4)抹面层厚度应均匀,钢丝网应完全包硬于抹面层中;分层抹灰时,底层灰不得受冻,抹灰砂浆在硬化初期应采取保温措施。

(三)屋面保温工程施工

1、屋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2、干铺的保温层可在负温下施工;采用沥青胶结的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10℃时施工;采用水泥、石灰或其他胶结料胶结的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5℃时施工。

当气温低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3、采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以及处理板间缝隙,可采用掺有防冻剂的保温砂浆。

防冻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在负温施工时,板材应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

板块上下层缝应相互错开,缝间隙应采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填嵌密实。

(四)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1、屋面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找平层应牢固坚实、表面无凹凸、起砂、起鼓规象。

如有积雪、残留冰霜、杂物等应清扫于净。

并应保持干燥。

(2)找平层与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找平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网弧。

采用沥青防水卷材的圆弧,半径宜为100mm150mm;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圆弧半径宜为50mm;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圆弧半径宜为20mm。

2、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mm,并应填充密封材料。

当分格缝兼作排汽屋面的排汽道时,可适当加宽,并应与保温层连通。

找平层表面宜平整,平整度不应超过5mm,且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3、热熔法施工宜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处理剂宜使用挥发快的溶剂,涂刷后应干燥10h以后,并应及时铺贴。

(2)水落口、管根、烟囱等容易发生渗漏部位的周围200mm范围内,应涂刷一遍聚氨脂等溶剂型除料。

(3)热熔铺贴防水层应采用满粘法。

当坡度小于3%时,卷材与屋脊应平行铺贴;坡度大于15%时,卷材与屋脊应垂直铺贴;坡度为3%~15%时,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铺贴时应采用喷灯或热喷枪均匀加热基层和卷材,喷灯或热喷枪距卷材的即离宜为0.5m,不得过热或烧穿,应待卷材表面熔化后,缓缓地滚铺铺贴。

(4)卷材搭接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横向搭接宽度宜为120mm,纵向搭接宽度宜为100mm。

搭接时应采用喷灯或热喷枪加热搭接部位。

趁卷材熔化尚未冷却时,用铁抹子把接缝边抹好,再用喷灯或热喷枪均匀细致地密封。

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上向下压缝铺贴,并应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得有空鼓现象。

(5)卷材搭接缝的边缘以及末端收头部位应以密封材料嵌缝处理,必要时也可在经过密封处理的末端接头处再用掺防冻剂的水泥砂浆压缝处理。

4、热熔法铺贴卷材施工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易燃性材料及辅助材料库和现场严禁烟火,并应配备适当灭火器材;

(2)溶剂型基层处理刑未充分挥发前不得使用喷灯或热喷枪操作。

操作时应保持火焰与卷材的喷距,严防火灾发生;

(3)在大坡度屋面或挑檐等危险部位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四周应设防护措施。

5、冷粘法施工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胶粘剂应采用密封桶包装,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不得接近火源和热源。

6、冷粘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处理时应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甲料:

乙料:

二甲苯按1:

1.5:

3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然后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上,干燥时间不应少于10h。

(2)采用聚氨酯涂料做附加层处理,应将聚氨酯甲料和乙料按l:

1.5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再均匀涂在阴角、水落口和通气口根部的周围,涂刷边缘与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200rnm,厚度不应小于1.5mm,并应在固化36h以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3)铺贴立面或大坡面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宜用满粘法。

胶粘剂应均匀涂刷在基层或卷材底面,并应根据其性能,控制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粘结牢固,.不得有皱折。

搭接尺寸应准确,并应棍压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

(5)卷材铺好压粘后,应及时处理搭接部位。

并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

根据专用胶粘剂的性,应控制涂刷与粘合间隔时间,排除空气、棍压粘结牢固。

(6)接缝口应采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7、涂膜屋面防水施工应选用溶剂型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涂料进场后,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环境温度不宜低于0℃,并应远离火源。

8、涂膜屋面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处理剂可选用有机溶剂稀释而成。

使用时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2)涂膜防水应由两层以上涂层组成,总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其成膜厚度不应小于2mm。

(3)可采用涂刮或喷涂施工。

当采用徐刮施工时,每遍涂刮的推进向方宜与前一遍互相垂直,并应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方可进行后一遍涂料的施工。

(4)使用双组分涂料时应按配合比正确计量,搅拌均匀,已配成的涂料及时使用。

配料时可加入适量的稀释剂,但不得混入固化涂料。

(5)在涂层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位于胎体下面的涂层厚度不应小干1mm,最上层的涂料层不应少于两遍。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采用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间跟不应小于一个幅面宽度的1/3。

(6)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

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应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7)涂膜屋面防水工程在涂膜层固化后应做保护层。

保护层可采用分格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或块材等。

9、隔气层可采用气密性好的单层卷材或防水涂料。

冬期施工采用卷材时,可采用花铺法施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采用防水涂料时,宜选用溶剂型涂料。

隔气层施工的温度不应低于-5℃。

六、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一般规定

1、室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不得在五级及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下进行。

施工前,应采取挡风措施。

2、外墙饰面板、饰面砖以及马赛克饰面工程采用湿贴法作业时,不宜进行冬期施工。

3、、外墙抹灰后需进行涂料施工时,抹灰砂浆内所掺的防冻剂品种应与所选用的涂料材质相匹配,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防冻剂掺量和使用效果应通过试验确定。

4、装饰装修施工前,应将墙体基层表面的冰、雪、霜等清理干净;

5、室内抹灰前,应提前做好屋面防水层、保温层及室内封闭保温层。

6、室内装饰施工可采用建筑物正式热源、临时性管道或火炉、电气取暖。

若采用火炉取暖时,应采取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7、室内抹灰,块料装饰工程施工与养护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5℃。

8、冬期抹灰及粘贴面砖所用砂浆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室外用砂浆内可掺入防冻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及养护期间环境温度经试验确定。

(二)抹灰工程

1、室内抹灰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抹灰前,应将门口和窗口、外墙脚手眼或孔洞等封堵好,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应封闭保温。

2、砂浆应在搅拌棚内集中搅伴,并应随用随拌,运输过程中应进行保温。

3、室内抹灰工程结束后,在7d以内应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5℃。

当采用热空气加温时,应注意通风,排除湿气。

当抹灰砂浆中掺入防冻剂时,温度可相应降低。

4、室外抹灰采用冷作法施工时,可使用掺防冻剂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5、含氯盐的防冻剂不宜用于有高压电源部位和有油漆墙面的水泥砂浆基层内。

6、砂浆防冻剂的掺量应按使用温度与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经试验确定。

当采用氯化钠作为砂浆防冻剂时。

7、当抹灰基层表面有冰、霜、雪时,可采用与抹灰砂浆同浓度的防冻剂溶液冲刷,并应清除表面的尘土。

8、当施工要求分层抹灰时,底层灰不得受冻。

抹灰砂浆在硬化初期应采取防止受冻的保温措施。

(三)油漆、刷浆、裱糊、玻璃工程

1、当需要在室外施工时,其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刷调合漆时,应在其内加入调合漆质量2.5%的催干剂和5.0%的松香水,施工时应排除烟气和潮气,防止失光和发豁不于。

3、室外喷、涂,刷油漆、高级涂料时应保持施工均衡。

粉浆类料浆宜采用热水配制,随用随配并应将料浆保温,料浆使用温度宜保持15℃左右。

七、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

(一)构件的堆放及运输

1、混凝土构件运输及堆放前,应将车辆、构件、垫木及堆放场地的积雪、结冰清除干净,场地应平整、坚实。

2、混凝土构件在冻胀性土壤的自然地面上或冻结前回填上地面上堆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构件在满足刚度、承载力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支承点数量;

(2)构件堆放时,如支点为两个及以上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上壤的冻胀和融化下沉;

(3)构件用垫木垫起时,地面与构件之间的间隙应大于150mm。

3、在回填冻土并经一般压实的场地上堆放构件时,当构件重叠堆放时间长,应根据构件质量,尽量减少重叠层数,底层构件支垫与地而接触面积应适当加大。

在冻土融化之前,应采取防止因冻土触化下沉造成构件变形和破坏的措施。

4、构件运输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75%。

在运输车上的支点设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对于重叠运输的构件,应与运输车固定并防止滑移。

(二)构件的连接与校正

1、装配整浇式构件接头的冬期施土应根据混凝土体积小、表面系数大、配筋密等特点,采取相应的保证质童措施。

2、构件接头采用现浇握凝上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部位的积雪、冰描等应清除干净;

(2)承受内力接头的混凝土,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