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6808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附表1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2投资估算汇总表

附表3现金流量表

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6销售收入估算表

附表7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附表8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9资产负债表

附表10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表11敏感性分析表

 

第1章总论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养殖循环经济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乡。

建设单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法人代表

刘立臣。

项目方案

本项目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市农业发展战略,拟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园项目。

该项目瞄准现代农业的至高点,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将饲料--牛--肥--果(蔬)--鱼“五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建设五个农业合作社,独立运行又互相影响,将有机肥生产、玉米种植、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和温室大棚蔬菜五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规划建设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包括以下五个合作社,以现代良种奶牛为主的的奶牛养殖区畜牧养殖合作社;以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推广为主的蔬菜种植合作社,玉米种植为主的玉米合作社;以商品鱼养殖为主,以生态垂钓园为辅的渔业养殖合作社,以及农机专业合作社。

通过联合社的共同管理,发挥整合优势,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了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建设内容

(1)渔业合作社:

可利用自然养殖水面400亩,养殖鲤鱼,鲶鱼,鲫鱼,草鱼,鲢鱼等,适合黑龙江养殖的鱼类,另外,规划建设30亩的钓鱼园及相关的附属设施。

(2)玉米合作社:

总占地面积8000亩,主要种植玉米,其中500亩为有机种植。

(3)牧业养殖合作社:

建设规模为2000头牛,其中泌乳牛1200头。

(4)农机合作社:

预计购置各种农业种植需要的农机具共计30台,包括玉米收割机6台,旋耕机2台,农用运输机22台,农用播种机8台。

(5)蔬菜种植基地:

占地面积1100亩,建设包括温室大棚60栋,138*8m,大棚210栋,56*12m,恒温冷库,3000m2,集中供热面积60m2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2年。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0020.63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0020.63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产品方案

 

 

 

1.1

产鱼量

万公斤

40

1.2

蔬菜

万公斤

600

1.3

牛奶

7200

1.4

接待游客

900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020.63

 

2.1

建设投资

万元

9157.2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7732.48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424.79

 

2.2

预备费

万元

732.58

 

2.3

流动资金

万元

130.78

 

3

财务计算指标

 

 

 

3.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4290

 

3.3

利润总额

万元

1992.38

 

3.4

税前内部收益率

 

19.46%

 

3.5

税后内部收益率

 

13.81%

 

3.6

税前净现值

万元

4514.2

 

3.7

税后净现值

万元

1059.2

 

3.8

税前投资回收期

4.9

静态(不含建设期2年)

3.9

税后投资回收期

6.48

静态(不含建设期2年)

3.10

投资利润率

 

20.60%

3.11

盈亏平衡点

 

26.56%

可行性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9]《集约化养猪场建设标准》;

[10]畜牧养殖业环境管理规范;

[11]《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

[1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5]《农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6]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17]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咨询服务合同。

结论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因此,该项目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养殖业,形成农业循环经济。

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

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由来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趋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

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品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

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发展循环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

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但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并不高。

灌溉水利用率为43%,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0%;降水利用率约为45%,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5%。

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300万吨,是世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国家,然而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每年氮肥损失近400亿元。

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

化肥大量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高达1.36亿亩。

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现状的需要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是农业自身特点的需要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

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趋凸显出来。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此,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

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政策优势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

国家“十二五”计划纲要也指出: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种植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建设集约化生产基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黑龙江省提出围绕:

“抓特色、扩规模、强科技、增效益”的思路,继续增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强攻设施农业,调整扶助政策,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努力打造东北设施农业强省。

本项目的建设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符合当前国家和黑龙江省农业产业政策。

区位优势明显,战略意义重大

双城市隶属于哈尔滨市,是国家重要粮食、蔬菜生产基地。

哈尔滨市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影响、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和产业影响广泛,综合效益潜力巨大。

辐射范围广泛,引领作用明显

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双城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设施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项目的建设可带动双城市、哈尔滨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双城市、哈尔滨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

本项目引进良种品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项目拟生产包括牛奶,有机蔬菜,优质水产品等,全面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供应双城市、哈尔滨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第3章市场分析

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

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2.4%,乡村人口达7.5亿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4.9亿人,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

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3.22∶1。

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及权利。

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以工业化来改造传统农业,以高科技来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种养效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生态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潜力巨大。

本项目走玉米一牛一肥一菜(蔬)-鱼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圈,探索我省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现针对本项目循环农业项目产品情况,作如下分析和预测。

我国奶制品供求状况

我国目前是仅次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乳品市场,我国消费者和亚洲邻国的购买习惯越来越相似,对牛奶饮品、奶酪、酸奶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强烈。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2007-2015年中国乳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将明显提高。

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2501.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83%,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7.83千克,年增长率为6.1%;2015年城镇人均乳品消费水平将达到41.03千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2.43千克,年均增长率为5.72%。

在今后乳制品消费方面,随着一线市场的饱满,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的增长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会有更多的人养成饮奶的习惯,需求会在二、三级市场快速增加,乳品消费量在保持小幅上升的态势下,酸奶的快速增长将成为乳品市场的新宠,也是未来乳品竞争有一焦点。

在一些乳品消费量较低的省份将会在近2-3年内仍然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

2015年因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至少可以增加乳品的消费需求153.9万吨。

蔬菜供求状况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许多地区蔬菜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山东、福建、新疆、浙江、江苏和广东是我国蔬菜的主产区。

蔬菜供大于求的局面早在数年前已经出现,蔬菜的出路急待解决。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4.7%,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7%;蔬菜播种面积不足粮食的22%,总产值约相当于粮食的85%;中国蔬菜和瓜类的收获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7年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

但是,我国蔬菜出口量很小,蔬菜商品化处理包装率约为25%,初级加工率不足10%,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最为充分的精深加工率几乎为零。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蔬菜商品化处理包装率几乎100%,初级和精深加工率大都在40%以上。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可增值30~60%,初级加工可增值2~3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的饮食结构正在向保健型转变,蔬菜无法取代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必然会导致全球对蔬菜贸易需求的继续增加。

世界蔬菜贸易所表现出的种类、品种、市场格局等方面的动态特征对我国蔬菜生产和出口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蔬菜种植的必由之路。

本项目种植有机果蔬,能较好的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安全、健康、绿色食品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商品鱼供求状况

当前世界上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生资源危机,环境和认为的破坏,人们开始向往原始生态环境,尤其是人工添加剂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人为的食物污染,使人们对现代饮食产生了恐惧感渴望每天都能吃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与池塘养殖鱼,江鱼更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价格更高。

近年来,我省黑河、绥滨、虎林等黑龙江、乌苏里江开展了网箱养殖“江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江水中设置网箱,将仔鱼放置箱中养殖,可以获得品质高,质量好的商品鱼,填补高端渔业市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产品方案

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饲料--牛--肥--果(蔬)--鱼“五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将有机肥、玉米种植、养牛、水产养殖和温室大棚蔬菜五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有机肥加工产品

以奶牛粪便为主要原料,加入高效发酵菌剂,利用德国先进的膜堆肥技术,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年可生产有机肥3000吨。

施用于园区内蔬菜种植基地以及500亩有机玉米的基地。

奶牛养殖示范产品

以玉米籽实作为精饲料主料、玉米干秸秆和苞皮作为粗饲料,玉料青嫩秸秆作为青饲料,养殖奶牛2000头,年产优质鲜奶720万公斤,犊牛750头。

温室蔬菜产品

计划种植包括:

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香瓜等果菜类产品,大白菜、油菜、芹菜、大葱等叶菜类产品,年产优质蔬菜600万公斤。

渔业养殖产品

计划养殖鲤鱼,鲶鱼,鲫鱼,草鱼,鲢鱼等,适合黑龙江养殖的鱼类,年产优质商品鱼40万公斤。

项目前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

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将在双城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农民专业联合社建设。

项目建成后,成立股份公司承担园区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立臣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位于**********乡,距哈尔滨市40公里,交通便利,于2011年5月份启动建设,现已流转土地600余亩。

法人代表刘立臣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我省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时期,在**********乡人民政府、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双城市老科协的帮助下,带领村民共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决心要抓住机遇,带领父老相亲共同致富。

将临江乡建设成绿色、低碳、生态、有机农产品基地之乡,为“融入哈尔滨,建设双城”而努力奋斗。

 

第5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符合项目建设地区土地利用发展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2)、交通方便,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交通条件;

(3)、具备满足建成后生产条件的水源和电源、周围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消纳其粪污;

(4)、地势高、干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时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0°;

(5)、满足新建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6)、与居民点的间距应在2000m以上;与其他畜小区、畜产品加工厂的间距应不小于1500m;与主要公路、铁路距离应在1000m以上;

(7)、场址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处,地势低于居民点,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500m以上。

场地应远离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和一些噪声较大的工厂1000m以上。

项目选址

选址位置

项目选址首先考虑养牛场建设的需要,兼顾水产养殖区和温室大棚蔬菜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乡,距双城市西北40公里,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具体的建设地点见下图:

建设地点区域位置图

建设条件

位置及交通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址在黑龙江省**********乡,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北纬45°08′-45°43′,东经125°41′-126°42′。

西部与吉林省榆树、扶余县毗邻,北与松花江与肇东、肇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