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83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docx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规划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3)

为进一步加快凤凰镇龙潭村农业产业发展,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构建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龙潭,立足村情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关注农业、关爱农民,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独具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业,白山羊、土鸡等生态养殖业及袋料香菇等食用菌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和谐。

根据柞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深入龙潭村实地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凤凰镇龙潭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潭村地处社川河流域中部山区,凤凰镇以西,距307省道洛柞路12公里,通村水泥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允沛,海拔约1200米,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水量790毫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全村国土面积19.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423户,1457人,其中劳动力850个,占总人口的58%。

共有土地2360亩,其中耕地1351亩,人均0.9亩,99年以来总退耕还林面积670亩。

全村电视(有线、卫星)、电话入户率达到92%,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境,自来水、通组公路等农业生产设施基本完善。

劳务输出、林果业、养殖业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业:

2010年种植小麦385亩,产量15.4万公斤,产值30.8万元;种植玉米870亩,产量47.8万公斤,产值95.7万元。

2、林果业:

林果业以核桃、板栗为主,据统计,现有板栗5000亩,产量140吨,145万元;核桃2000亩,其中核桃建园400亩,产量50吨,270万元。

3、养殖业:

2010年存栏牛10头,生猪380头,肉羊50只,家禽4000只,年出栏牛5头,生猪300头,肉羊50只,家禽4000只,养殖业年产值约60万元。

4、劳务输出:

常年在外打工劳力约524人,年收入约520万元。

(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林果产业虽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但生产标准化比较低,管理粗放,果树结果“大小年”、“老年树”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林农稳定收入,且核桃、板栗矮化、嫁接及品种改良不到位,经济林果科学管护急需加强。

2、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脆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农业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

3、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大,在家务农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仍需努力,村民居住分散,均衡发展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4、主导产业规模太小,如畜禽养殖,多为一家一户零散经营,人均收入少,抵御市场风险差、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尽快建立。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立足县情、镇情和村情,深入调查研究,以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切入点,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果、畜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稳步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发展循环生态农业,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力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调结构、壮产业、增收入”,以实现全村农业和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围绕初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借助现有的资源优势,巩固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业,逐步壮大土鸡、白山羊等生态养殖业,积极引进植桑养蚕、袋料香菇等传统优势产业,认真做好五味子、金银花等中药材科管工作,大力抓好劳务输出等工资性收入,使全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群众增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的新机制。

3、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四、规划期限和范围

1、规划期限:

2011年1月1日—2013年13月31日。

2、规划范围:

龙潭村辖下四个村民小组。

五、发展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村形成1-2个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户一技”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到2013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年均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六、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粮食生产:

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亩,重点建设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亩,重点建设100亩玉米高产示范田;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达到200亩;重点建设50亩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小杂粮稳定在300亩,重点建设100绿豆、苦荞种植基地。

主要配套措施:

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旱涝保收良田比重;引进优质高产、高抗小麦、玉米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步伐;示范推广玉米套种地膜马铃薯、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除草、叶面施肥等实用技术;改善农田机耕道路,提高小、中型农机作业水平;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服务;培育发展农机、植保、施肥等专业服务组织。

力争到2013年粮食单产提高5%,总产达到10万吨,其中夏粮总产实现6万吨,秋粮总产实现4万吨。

2.畜牧生产:

到2013年,白山羊饲养量达到1000只,牛饲养量达100头,生猪饲养量2000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0000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力争培育畜牧养殖大户2个,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一个。

主要配套措施:

坚持“良种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按照“生猪、肉羊上规模,增效益,土鸡抓示范促带动”的具体工作思路,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养殖户与各界参与的方式,大力推广生态养殖,结合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积极推进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扶持和加快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建设,发展大户,构建白山羊养殖基地;强化基层畜牧服务体系功能,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预防和应急体系,增强重大流行性疫病的抵御能力,实现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菌类生产:

到2013年袋料香菇生产达到10万袋,产值75万元;天麻4000㎡,产值48万元。

主要配套措施:

实施“科技兴菇”战略,示范推广标准化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规程,加大复棚式花菇培育、脱袋覆土畦式地栽、反季节香菇栽培、蘑菇规范化栽培等新技术应用,努力改进袋料香菇产品品质,提高总产。

加快农村沼气整村推进步伐,节约清山杂柴,为袋料香菇栽培提供培养基原材料,保护林木资源和林业生态环境。

坚持天麻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修枝打杈木材进行天麻生产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农户栽培香菇、天麻热情,重点扶持种植大户,使菌类生产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之路,实现菌产业新的飞跃。

4.多经生产: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300亩退耕还林地套种的金银花进行科学管护,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00亩,总产700担,产值30万元。

植桑400亩,养蚕达到800张,年产蚕茧12000公斤,产值达到47.6万元。

主要配套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多种经营生产附加值,构建特色农业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从2010年起,逐年规划发展金银花、烤烟、蚕桑等产业,通过3年时间,建成300金银花科学管护示范工程;恢复烤烟这一传统种植项目,使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亩,同时加强对烟农烤烟中耕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推广适宜优良蚕桑新品种,建成丰产桑园400亩,形成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切实加大科技服务,推广实用新技术,盒种单产、盒种产值取得较好水平,基地建成后,年增加产值48万元以上。

4、经济林果:

开展丰产园创建工作,大力改造低效核桃林、板栗等经济林果,加大优种嫁接,病虫防治、科学管护等实用技术培训。

到2013年使全村5000亩板栗,2000亩核桃科学管护率达到100%,丰产园分别达到1000亩500亩,增加产值290万元,人均增收180元。

5劳务输出业:

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入手,广辟就业渠道,合理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年劳务输出总量控制在600人以内,使全村劳务输出业年总收入达到600万元。

6.生态农业:

建成沼气综合应用服务网点1个,到2013年,完成“一池三改”300户,基本实现沼气应用普及化。

7.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

采取加大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和有经济头脑的农民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本村主导产业,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分别组建劳务输出、农产品产销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到2013年,主导产业农产品40%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销售,30%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8.农技推广应用:

每年推广良种应用、地膜覆盖,病虫监测、测土配肥等实用新技术,到2013年,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统供率达100%,测土配肥达90%,病虫监测率达100%,科技入户率90%,建成电子农业网络,配备信息收发设施。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加强对示范村工作的领导,强化村委会班子建设,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政策保障。

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

要在稳定党的土地承包政策、土地合理流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实行政策倾斜。

3投入保障。

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生产发展的投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依托农业、农村各类项目加大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入。

金融部门要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做好商业扶贫信贷为重点,以农民增收、银行增效为目标,转变作风,主动营销,重点解决优势农产品营销、加工的贷款,支持专业种植户、专业养殖户、重点户进行规模生产。

4科技支撑。

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农业科技应用示范点、示范户;引进科技人才,培育乡土人材,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5服务支撑。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创业带头人的作用,为群众及时提供市场、优良种子信息服务;依靠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办实事。

6机制保障。

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一事一议”规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村民代表意志;推行项目建设招标制、项目资金管理报帐制、公益事业决策公示制和村务管理责任追究制。

附:

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2011-3013)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表

 

柞水县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