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699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文档格式.docx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

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

(n-1)×

Δd≤ΔH<(n+1)×

Δdn:

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

等高距

理解:

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大≤H<大+Δd大:

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小-Δd<H≤小小:

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    B.20米    C.20米以上    D.20米以下

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2、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

【答案】1、C2、C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例题】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c>

d>

bB.a=b=c=dC.b>

aD.无法确定

【审题】四图图幅大小相当且等高线分布均匀,可视为它们的图上距离相等,等高距又相同,这时我们需要寻找坡度与比例尺的关系。

【解题】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高差/图上距离)×

比例尺即坡度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

故上述四图中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

【答案】A

五、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1.河流位置:

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2.河流的流向:

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

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如下图)。

故可判定图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

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答案】B

六、水库大坝的建设

1.水库大坝的选址: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图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

3.大坝高度的确定:

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

但经常由于在山区会有各种小山丘存在,故按蓄水要求,大坝往往只能修建到一定高度。

下图中如果只修建一个大坝,则大坝的高度约为米。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大坝修建在峡谷地段,可选定大坝的位置。

如果大坝修300米高(即左侧修至小山丘,右侧修至300米等线),则我们发现大坝与300米等高线无法形成闭合区域。

要形成闭合区域,必须再修建另一座大坝(如图中虚线)。

这不符合题中修建一座大坝的要求。

故只大坝只能修建至约200米高度。

七、交通线路的选择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

例下图中:

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EGF或EHF)应选择EHF

意义: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

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

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我的理解是:

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处,并用地形地剖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

【解析】分别连接EH、FH、GH,并作剖面图。

(如下图)判定得知:

G点能观察到经过H处的车辆。

总结: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之。

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⑴根据坡度陡缓情况。

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看到;

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看到。

(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⑵是否穿越沟谷。

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

(如上图中右图所示)

九、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内大小的判定

在等值线图,如果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对于其内部大小的判定该如何认定?

“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证明:

如下图中,对于A、B两处大小的判定。

对于A处的判定:

我们对两条等值线之间取点,一种情况忽略闭合等值线(M点),另一种情况考虑闭合等值线(N处)。

如图:

M处的大小为:

3<

M<

6,N处的大小为:

N=6;

结果:

N>

M——我们可理解为由于存在了该闭合等值线,使闭合等值线及其以内其值的大小出现递增趋势。

故可理解为“大的更大”。

对B处的判定其方法和原理同A处的判定。

【例题】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300②300<

400③100<

N<

200④200<

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由于a>

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

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

选C。

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

400、100<

200,故选C。

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

选A。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之突破方法:

巧用口诀法

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地图类型,是地理地图学习的基础,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地图的阅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这些题全部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命题;

考点主要涉及高差计算、坡度陡缓和地形起伏的判断、坝址计算判断、山谷和山脊判读等,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注重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编制主要立足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上。

掌握一定的判读方法即可做出正确解答。

因此,提高学生等高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是解决高考这类试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巧用口诀的办法突破这一难点,其记忆方便,在应用中快速准确。

 

一、等高线图判读主要口诀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登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图幅等距一致。

密陡疏缓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重叠为崖

等高线重叠交汇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风蚀蘑菇、“女王头”等地貌。

大小小大

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

大大小小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读法。

肚大口小

水库库址一般选在河流峡谷、盆地或洼地“口袋形”、“肚大口小”处。

【例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可判断该地为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所以①地附近河流流向应为从东北流向西南;

根据“密陡疏缓”的口诀,②地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③地为丘陵区,靠近水源,且图示地区在30°

N附近,适合茶园的分布;

④地位于瀑布的上游,不是最佳观测点。

9.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

【解析】根据两相邻等高线间点的海拔“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取值口诀,图中较大居民点位于等高线100米和200米之间,海拔高度为100~200米;

图中较小居民点位于等高线200米和300米之间,海拔高度为200~300米;

因此图中考察路线的最低点为较大居民点处,海拔高度为100~200米。

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0~600米,根据计算得出高差范围是300~500米,且不能为300米和500米,所以选A。

【例2】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B.55米C.60米D.65米

【答案】C

【解析】根据“同图等距”的口诀判定该图等高距为5米;

结合“凸高为谷”的口诀并依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东北处为全图最高处,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图中东南处,最低处海拔在20~2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①②③④四处中,根据“密陡疏缓”的口诀,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堤高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堤的坝顶长度约

A.15mB.40mC.65mD.90m

【答案】B

【解析】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在30米等高线形成的口袋形地形处,但该处设计坝高达不到要求,应排除;

另一处在50米等高线形成的口袋形地形处,此处建坝坝底海拔在40~45米,坝顶可为55米,坝高在10~15米,符合坝高设计要求。

根据坝高并结合比例尺可知,坝顶长度约为50米的4/5,因此坝顶长度约为40米。

【例3】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回答8~10题。

8.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C)

A.800米B.900米C.1000米D.1100米

【解析】根据“同图等距”的口诀判定该图等高距为100米;

读图可知,图中R地的海拔高度在1200米~1

300米之间,Q地的海拔高度在200米~300米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000米。

9.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是(A)

A.M、NB.M、PC.M、QD.P、Q

【解析】M、N、P、Q四地中,N、P、Q是位于不同海拔等高线之间的点,根据两相邻等高线间点的海拔“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取值口诀,海拔不可能相等。

故可排除D选项。

M地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海拔可能位于300~400米或者500米~600米之间,可能和N点海拔相等,故选A。

10.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B)

A.风沙B.洪涝C.滑坡D.寒冻

【解析】该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充沛,Q地位于陡坡之上,夏季连降暴雨时,有可能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