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730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docx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首发]浙江省绍兴市【最新】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这是由于该人()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幼年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不足

2.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

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

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电解水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

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4.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5.【最新】10月1日,三峡大坝首次开启深孔泄洪,5日开启4个深孔泄洪,7日则开启全部6个深孔泄洪,控制三峡水库蓄水进程平稳有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B.从水循环角度讲,“三峡泄洪”会影响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C.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影响了三峡水库周围的水循环

D.在泄洪过程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大坝底部承受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6.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7.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

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

8.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9.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丛林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春蚕吐丝结茧B.机器人学弹琴C.老马识途D.蜘蛛结网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如图甲);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如图乙)。

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在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与加入的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则溢出酒精的质量为50g;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

A.等于50gB.小于50gC.大于50gD.无法确定

13.某人在气温达到40.4℃时,没开空调的屋子里熬了两天,送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1.7℃,却一点汗也没有,患“热射病”致使多个脏器衰竭,生命垂危。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何大妈产热的主要部分是骨骼肌

B.何大妈体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出的热量,导致体温上升

C.正常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中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部位

14.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飞机翅膀的横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按也喷不出雾水

15.如图所示为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容器中的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升降,并通过电压表V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的升降情况.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当容器中的水位最低时,滑片P位于变阻器R的a端,则()

A.当水位不变时,电压表V示数不变,指示灯L不亮

B.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V示数变小,指示灯L变亮

C.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指示灯L变暗

D.当水位下降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指示灯L变亮

二、填空题

16.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__(填“升高”或“降低”).

(2)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番茄酱  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__(填序号)

(3)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7.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

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g取10牛/千克)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

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的向草船射箭。

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

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牛。

18.正常的血糖含量除饭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略有升高外,其它时间基本维持在0.1%左右。

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人偏高,回答:

(1)吃饭1个小时后正常人血糖浓度会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内分泌的________(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的作用。

(2)60℃时,向l00克水中加入100克木糖醇,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木糖醇在60℃是的溶解度为90克)

1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以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到最右端,得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Ω,其中________(选填“A”或“B”)是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像。

20.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

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所用硝酸钾药品不纯_________;②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_________。

三、探究题

21.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

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

“吸盘”利用_____起固定作用。

(2)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

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

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

(3)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

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则筷子露出液面越_______(填“多”或“少”)的密度小。

2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g取10N/kg)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

23.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如果胰岛素分泌血糖浓度,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够严谨.请指出并改正:

___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

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A.R短路B.R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

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

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Pa.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如图是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原理如下:

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R0两端电压小于一定值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较小的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

已知:

电源电压为12伏,R0=20欧姆,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牛)

0

1

2

3

4

5

R的大小(欧)

100

60

43

30

22

20

 

(1)根据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当0.3千克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_。

(2)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电路的电流是多大?

_________

(3)筛选不同等级的水果,质量标准是不同的。

当质量小于0.3千克水果经过压力监测点时,R0两端电压小于3伏,此时机械装置启动,将0.3千克以下的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

请你分析上述电路是否符合要求?

若符合要求,请写出判断的结果;若不符合要求,你认为对电路可进行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7.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 ,④是________ .

(2)用针刺激手,手会缩回,写出这一反射过程的神经传导途径:

_____(只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3)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________ 的功能.

(4)如图④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________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28.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

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问:

(1)这一瓶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

(2)取100克此瓶内的浓盐酸可以稀释成18.5%的稀盐酸多少克?

同时加水多少克?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

当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易患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详解】

某成年病人,身体矮小、智力障碍、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在临床上称为呆小症.呆小症是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错误;

B、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B错误;

C人患呆小症的原因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性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性器官发育迟缓,严重时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但身材、智力可能正常,D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2.D

【解析】

【分析】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的对流。

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详解】

①对流层空气对流强烈,故①正确;②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故②错误;③对流层是距离地面最近的大气层,与人类关系紧密,故③正确;④地球上的天气现象均发生在对流层,故④正确;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故⑤错误;故选项①③④正确,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对流层的相关知识。

3.D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

1,故错误;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占溶液总量的比例大小,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浓溶液与稀溶液是相对的,所以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以计算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

,不是18克,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指的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不饱和溶液里加溶质可以变为饱和溶液,加溶剂不能变为饱和溶液,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知识点,解题时要结合相关知识点仔细比较,耐心计算。

5.A

【解析】

【详解】

A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而不是河流水,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地理知识可知,从水循环角度讲,“三峡泄洪”会影响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三峡水库投入使用后,对三峡水库周围的水循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在泄洪过程中,水位逐渐下降,大坝底部承受水的压强逐渐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地形是影响气温的基本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由图可知,图中拉萨海拔要比成都高很多,所以拉萨的气温比成都低很多,这说明了地形对气温的影响,B对,ACD错。

故选B。

7.C

【详解】

气球和金属块在水中静止,故所受浮力与气球及金属块的重力相等,当气球上移时,所在处的压强变小,则气球体积变大,故气球所受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故金属块和气球上浮。

故选C。

8.A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对照实验方法的理解,对照实验、要保持实验的单一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

植物的向光性。

【详解】

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所以A符合题意。

B.如果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还需设置对照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所以B不符合题意。

CD.本题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无法得出生长素分布状况及生长素功能的结论,C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对照实验、植物的向光性。

9.C

【解析】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老马识途也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春蚕吐丝结茧和蜘蛛结网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机器人不属于动物,可见C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较为基础。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青蛙漂浮在水面上,

∴青蛙受到水的浮力:

F1=G1,-----------------------①

∵青蛙沉到另一种液体的底部,

∴青蛙受到另一种液体的浮力:

F2<G2,-----------------------②

∵同一青蛙的质量不变,G=mg,

∴G1=G2,----------------③

由①②③可得:

F1>F2,

即:

青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所以选A.

考点:

物体浮沉条件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青蛙的质量不变、重力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11.B

【分析】

【详解】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氯化钠溶液没有达到饱和,那么加入的氯化钠全部溶解,即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大;当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后,加入的氯化钠不再溶解,即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变大后不变,故选B。

12.A

【详解】

木块密度小于酒精,故木块在酒精中和在水中均是漂浮。

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此时有

再由阿基米德原理

所以有

故A正确。

故选A。

13.B

【分析】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人体产热主要是肝脏和骨胳肌,人体维持体温稳定的机理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详解】

何大妈产热的主要部分是骨骼肌肝脏,所以A错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何大妈散失热量少,而且体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出的热量,导致体温上升,所以B正确;正常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中血流速度快,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所以C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所以D错误。

【点睛】

识记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

14.C

【解析】

【详解】

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规律相反,则:

A.要想产生向上的升力,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而是会分离;

C.列车经过时产生的气压差会将人推离列车,对人来说也不安全,站台安全线还是有必要设置的;

D.喷雾器越用力吹,喷雾器中管内液面越是降低,根本不会喷出来.

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1)当水位不变时,当水位不变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灯泡发光,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不正确;

(2)当水位上升时,浮子带动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指示灯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的示数变大;由P=UI可知,指示灯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B不正确,C正确;

(3)反之,当水位下降时,浮子带动滑片下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指示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指示灯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D不正确。

故选C.

16.

(1)升高

(2)②③④(3)均一性

【解析】

【详解】

(1)高压锅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

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来提高锅内温度的;

(2)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与水能形成溶液的物质一定是能溶于水的物质;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食盐、白醋、味精都可溶于水,与水混合则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因为溶液的均一性,所以任意取少量汤,浓度都一样,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味如何。

17.增大D5×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