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736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docx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22

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一,<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是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起执行。

其适用范围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2.1安全管理人员资格

2.2安全管理机构配备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其按规则佩戴使用。

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3.1.从业人员的劳动合同应载明安全,职业危害事项。

3.2.从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3.3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发现险情撤离

3.4.从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3.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4.应急救援

4.1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4.2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

二,<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执行)

1.职业病的概念: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的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防护设施的“三同时”

4.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

5.湿式作业,防高低温与辐射及噪声振动

6.任,离职前的体检与定期检查

7.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

8.职业病的有关待遇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规程(已印发)

四.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五.工伤保险条例

六.有关安全术语

安全:

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和条件。

危险:

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事故:

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或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的发生由于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因素等造成。

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主要为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不安全行为: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打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检查、修理、调整、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行为、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

特种作业:

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七.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将其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车辆伤害:

企业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伤亡事故。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部件等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剪切、卷入、绞、割等事故。

4.起重伤害:

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7.火灾

8.灼烫

9.高处坠落,在高处作业发生的事故,不包括触电事故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锅炉爆

16.容器爆炸

17.瓦斯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八.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8.1.爆破

爆破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危害表现为爆破震动、冲击波、爆破飞石、拒爆、迟爆、早爆等,导致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放炮后过早进入工作面,盲炮处理不当或打殘眼,安全距离不够,违章作业,警戒不到位等

8.2.中毒、窒息

引起中毒、窒息的原因主要为爆破后产生的炮烟和其他有毒烟尘。

炮烟的主要成份为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有毒烟尘为矿体氧化形成的硫化物与空气的混合物,火灾过后产生的有毒烟气等

造成中毒窒息的主要原因是通风不畅和违章作业如没有足够通风就过早进入工作面等到,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的场所主要为爆破作业面,炮烟流经巷道,炮烟积聚的采空区,盲巷盲井等。

8.3.地压

地压灾害是开采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采空区、采场、巷道受岩石压力的影响可能引起地压灾害。

造成大面积垮帮、冒顶、陷落等,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敲帮问顶,及时处理松石。

8.4.电气设备设施

8.4.1电气火灾

由于电气线路或设备设计不合理、安装存在缺陷或运行时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心短路、散热不良、漏电等到导致过热造成火灾。

8.4.2电击伤害

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触电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与电流大小及种类、电压、接触部位、持续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

50~80毫安的交流电可使人呼吸麻痹,心室颤动

8.5.坠落

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矿山发生坠落的主要场所有竖井、天井、采场、各类操作平台、溜井等

8.6.提升运输

提升有竖井、斜井、水平提升。

其事故主要表现为断绳、过卷、蹲罐毁物伤人、操作失误造成坠落,跑车、掉道毁物伤人、斜井落石伤人,水平运输为机车撞车、机车撞压行人、机车掉道等。

8.7.机械伤害

主要为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

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部分如齿轮、轴、履带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8.8..水灾

可能是地表塌陷或地质构造形成裂隙、通道进入矿井的地表水危害,采空区和废弃巷道中储存的水,原岩水体等,没有探水或探水不合理,突然遇到含水带,没有及时发现突水征兆等

8.9.粉尘

粉尘主要对呼吸系统产生很大危害。

是在凿岩、爆破、铲装、放矿、运输、破碎等产生的。

采取湿式作业和洒水防尘是预防的最好办法。

人员长期吸入粉尘会使肺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8.10.噪声与振动危害

在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凿岩工具的动力噪声,各设备在动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噪声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噪声。

场所主要为空压机房,通风机房,水泵房,爆破作业场所,装岩机作业场所等

8.11.火灾

火灾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火灾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容易造成重大伤亡,因而必须加强事故的预防。

非煤矿山的火灾原因一般为:

生活生产用火不慎,设备不良,如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维护不当,物料的原因如可燃物的自燃,环境因素如高温、雷电等

8.12.起重伤害

是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的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

在非煤矿山发生起重伤害的主要为选矿车间和机修车间。

表现为牵引链断裂或滑动件滑落、碰撞、突然停车等。

8.13.其他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压力容器爆炸、腐蚀,采光照明不良等危险、有害因素。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表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培训机构

培训内容

培训地点

培训费用

考核情况

备注

 

矿级、车间级、班组级共72小时 

 

〈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等

 

 

 

 

 

 

 

 

 

 

 

 

 

 

 

 

 

 

 

 

 

 

 

 

 

 

 

 

 

 

 

 

 

 

 

 

 

 

 

 

 

 

 

 

 

 

 

 

 

 

 

 

 

 

 

 

 

 

 

 

 

 

 

 

 

 

 

 

 

 

 

 

 

 

 

 

 

 

 

 

 

 

 

 

 

 

 

 

 

矿山常需安全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

安全资格证

数量

培训机构

办证费用

发证机构

有效期

备注

董事长(总经理)

1

省(市)安监局

 

安监局

3年

 

安全经理

1

同上

 

同上

同上

 

安全主管

1

省(市)安监局

 

安监局

3年

 

安全工程师

4

市(县)安监局

 

安监局

3年

 

井下生产主管

10

市(县)安监局

 

 

 

 

安全员

15

市(县)安监局

 

 

 

 

采矿经理

 

 

 

 

 

 

 

 

 

 

 

 

 

特种作业证

数量

培训机构

办证费用

发证机构

有效期

备注

电工

 

市安监局

 

 

 

 

焊割工

 

市安监局

 

 

 

 

卷扬

 

 

 

 

 

 

铲(抓)车

 

 

 

 

 

 

通风

 

 

 

 

 

 

排水

 

 

 

 

 

 

爆破

 

县公安局

 

 

 

 

安全检查

 

 

 

 

 

 

内部机动车驾驶

 

 

 

 

 

 

电机车运输

 

 

 

 

 

 

锅炉

 

质监局

 

 

 

 

压力容器

 

质监局

 

 

 

 

救护

 

 

 

 

 

 

 

九.事故案例分析

1.中毒、窒息事故

举一个实例按“四不放过”原则分析事故。

“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

2.冒顶片帮事故

一个实例

3.触电事故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姓名得分

一.填空(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年( )月( )日实施的。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 。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       )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指的是(   )、(    )、(   )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小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     )或者(     )。

6.引起中毒、窒息的原因主要为(                   )。

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的场所主要为(),炮烟流经巷道,炮烟积聚的采空区,()等。

7.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       )

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导致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放炮后过早进入工作面,盲炮处理不当或(    ),安全距离不够,(      ),警戒不到位等。

9.职业病的防治方针:

(              )。

10。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并监督、教育其按规则佩戴使用。

二.名词解释(20分)

安全:

特种作业:

事故:

危险、有害因素:

 

三.问答题(60分)

1.“四不放过”原则指的哪“四不放过”?

 

2.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3.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哪些类?

 

4.根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些等级,如何划分的?

 

5.指出非煤矿山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至少说出8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