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73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苏教版2Word下载.docx

崇敬那些具有优秀品质的“明星”们。

从内心渴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明星”。

树立向“明星”们学习的信心。

善于从“明星”身上学习优秀品质、汲取成功经验,付诸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可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图片、照片,也可以是文字、音像等,并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想法。

2、在收集到的大量资料以及各自心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出一期题为“心中的星”的黑板报。

3、让学生自由组合,模仿自己喜欢的“星”,排练节目。

4、自制《居里夫人》录音故事,收集居里夫人的图片。

5、各种媒体、道具。

一、谈话导入,引领访谈

1、这个星期老师惊奇地发现同学们都成了狂热的“追星族”。

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明星”们的故事、图片,甚至还有他们的录像带……自己还动手出了题为“心中的星”的黑板报。

真棒!

2、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崇拜的明星资料。

(出示图片:

居里夫人)

3、播放录音故事《居里夫人》。

4、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崇拜她吗?

(热爱祖国、刻苦学习……)

二、激发兴趣,小组交流

看得出来,大家也特别想把自己崇拜的“明星”的成长经历、优秀品质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下面就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过一会儿,各小组再推荐同学作全班交流。

三、全班汇报,适当点评。

请各组推荐的同学上来介绍你心中的“星”,谈谈崇拜的原因。

四、模仿秀

同学们这么崇拜自己心中的“明星”,那么就让大家来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表演个节目,过一把明星瘾吧!

五、博采众长

1、刚才我们来了一次“群星大荟萃”,还过了一把明星瘾。

从这些明星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写一写。

2、交流

3、总结:

的确,一个人的成功是来自不易的。

让我们以“明星”们为榜样,不断地磨练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第三课时

明白从小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行动的指南。

能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坚信通过不懈努力,终能实现理想,心想事成。

树立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信心,有恒心。

能结合实际,制定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并努力朝着目标迈进。

善于从成功人士身上汲取经验,遇到挫折与失败能正确对待,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1、将“阳光地带”内容制成录音故事。

2、《少先队队歌》

一、谈话导入

(分别出示电灯、电话、载人飞船图片)

同电灯照明,曾经是人类的渴望,爱迪生的成功发明书写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用电线来传递声音,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贝尔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载人航天飞船升空,曾经牵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杨利伟叔叔帮我们圆了这个梦。

同学们,多少创举、奇迹诞生了,人类心想事成了。

“心想事成”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心想事成呢?

二、明晰道理

1、学生读课文“想什么就可能成为什么”部分。

2、怎样才能“心想事成”?

(从姚明的经历中,我们深刻地

感受到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伟大的梦想,即理想。

没有了理想,生活就没有目标,行动就没有方向。

没有理想谈何事成?

3、是啊,我们将成为世界的创造者。

俗话说: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有理想,有恒心,水滴能石穿,心想能事成。

4、姚明自己说过:

“梦想不同于空想,后者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白日梦,而前者是以热忱、乐观、希望为前进动力的一种积极的想法。

”(出示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5、有什么事情你想了,后来果真成了吗?

学生举例。

6、小结:

罗兰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志气”,直接决定事情的成败。

我们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事情上面去求发展,就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的确,没有积极想法的人,生活和事业就缺少了远动力,因此也就缺少了成功的希望。

三、事实论证

1、有一个同学也心想事成了,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播放“阳光地带”的录音故事)

2、莉莉“想”了什么?

“成”了什么?

(想:

从小缔造音乐王国之梦,得知将在美国举行好莱坞国际钢琴大赛,决定一试。

成:

在比赛中获得金奖。

3、从莉莉的事例中,你觉得要心想事成,有什么必不可少?

(要把目标落实到行动,其间还必定有很多困难与挫折,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板书:

付诸行动,坦然面对

4、小结:

心想能事成,成功来之不易。

没有理想的指引,人生便失去奋斗的目标,没有刻苦的锻炼,成功也会与你失之交臂。

5、深化认识:

讲述故事《位置》

明白要正确认识自己,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四、战略指导

怎样才能“心想事成”?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梦想成真的体会,曾经想过退缩吗?

又是如何克服的?

正确认识——确立理想——制定目标——付诸行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

五、联系实际

1、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阅读“我的向往”。

2、制定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并交流

3、阅读“未来遐想”,结合自定的学习与生活的目标,说说“20年后的我”。

4、总结:

有一位诗人说得好(师诵读《童年星》),梦想那登天的梯,执着努力,就会成功攀上高峰。

让我们相约20年后,希望那时,我们都已梦想成真!

5、齐唱《少先队队歌》。

第二单元:

我学会与人相处

4、怎样与人相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与人相处的学问,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交往情况,搜集典型案例,以备上课时用。

2、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漫画

3、准备有关友谊主题的配乐诗朗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今天我们的教室真干净啊!

能告诉我昨天的值日生是哪几位吗?

(表扬)

刚刚被表扬的几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吗?

(活动)

(二)谈感受

1、前后座的四人分为一组,每人说出三次自已被表扬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2、老师在各组选出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陈述。

(三)互相赞美

1、同座位两人一组,每人回想可以赞美对方的三处,依次写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已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将纸条收齐后,打乱了放在一个大信封里,随机请同学上来抽取其中的一条,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3、请被读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自已被赞美的感受和感谢。

(四)赞美他人

1、请每位同学找出生活中三个赞美的对象,比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回想他们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

2、向老师说出自已准备赞美他们的时间和方式。

(五)理解课题

刚才许多同学体验到了赞美,也向别人表达了赞美,相信大家感受到了赞美的力量。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

我们课本上的课题“送人玫瑰手指留香”的意思是什么?

(六)朗读短文《赞美的力量》

1、请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起来有表情地朗读《赞美的力量》。

2、思考讨论:

要不要赞美他人。

哪些同学有了自已的答案?

全班交流。

(七)辩论表演

1、请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学自动组成一组,进行小范围的辩论表演。

2、请全体同学为辩论双方打分。

1、请同学阅读《孤独的小美》。

2、师问:

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

你自已或周围同学的?

3、角色互换:

师问:

假如你是小美,你准备怎么办?

(收集金点子)

4、师总结:

我将同学们的金点子汇总起来,想办法通过课文的编者交给小美,好吗?

(九)赞一赞

1、请每个同学找出自已在班上交往最少的同学,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2、继续想一想,这些同学身上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

3、在课堂上向这些同学说出自已的赞美。

(十)设计最佳方案

1、阅读课文中的“嘘,千万别......"

2、组织学生回答课文中的三个问题。

3、选择讨论较好的几个小组起来回答。

4、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方案。

(一)师出示漫画或请同学表演事先准备好的小品。

1、师问:

像他们这样与人交往会获得友谊吗?

为什么?

2、完成课文第31页上的选择;

请部分同学说说选择的原因;

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完成课文要求的游戏,组织同学两人一组。

(1)你说我听。

(2)我说你听。

(3)双方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模拟两种不同的听法;

认真的耐心

的和不认真的。

(4)给对方作为听众的角色打分。

(二)学习美文《听的艺术》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你会聆听吗?

”中的美文《听的艺术》。

2、组织讨论:

我们在做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教师总结,补充同学们关于听的艺术。

播放有关友谊的配乐诗朗诵,让同学们再次学会聆听。

(三)播放歌曲《朋友》。

1、请大家跟着录音机一起哼唱《朋友》;

2、请一些同学说说歌词的意思。

(四)学习美文《一群光头男孩》。

1、集体阅读“全在真情付出”中的美文《一群光头男孩》。

2、讨论思考:

(1)为什么学校里会出现一群光头男孩?

(2)你能想到这样的真情付出的方法了吗?

(3)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能像文中的男孩们一样以实际行动献出

真情吗?

(五)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1、请一位同学有表情的地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2、请同学回忆让自已感动的事情,并说出来给大家听。

3、举办一次以“真情到永远”为题的小型征文活动。

(六)小结:

找一找,自已周围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自已的力量如果

不够,试着约请其他同学共同商定友情帮助的方案。

五、课后反思:

5、男生女生不一样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男女生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还有各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根据教材要求帮助同学组织各自的男生沙龙和女生沙龙。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不管是什么运动会,比赛项目都会分成男子组和女子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请一个同学朗读《凯凯日记》)

(二)组织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凯凯日记》。

2、请男生女生分组列举在平常的活动中,男生女生在体能上的差别。

3、完成教材第35页各项男女生差别的小游戏。

4、在游戏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思考:

男生女生还有哪些不同呢?

5、教师利用小资料总结:

男女生的上述种种差异大多与生理、遗传有关,只有不同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尤其在智商等方面。

(三)互相欣赏

1、请大家推举班上的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员等。

2、请男女生相互比较在对班集体的贡献中,男女生的不同。

完成教材第36页中关于“当好班委”和“解决相处矛盾”的活动,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男女同学在这两方面的不同优势。

(四)课外延伸:

布置男女同学分头查找资料,找出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并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他们的事迹。

请男女同学代表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

(二)展示风采

1、请同学展示男生沙龙和女生沙龙的标志、口号、议题、主持人、特邀嘉宾。

2、请全班同学评选最佳口号。

(三)我们都是好样的

1、请男生从女生俱乐部中列出本班女生的十大优点。

2、请女生从男生沙龙中找出本班男生的十大优势。

(四)共同成长

1、阅读《我的“野蛮”同桌》。

2、启发学生发现同桌的优点,参照短文,根据同桌特点,改写为《可爱的同桌》。

(五)交换快乐

1、请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交换快乐”中的内容。

2、引导每一组同桌讨论,说说自己从同桌(异性)得到哪些帮助,向对方表示感谢。

3、请每一个同学依次说出同桌(异性)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六)共同成长

1、讨论教材中童话的寓意。

2、完成教材中的“设想一”和“设想二”,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假如是单纯的男生校或女生校的学习生活场景。

3、教师总结男生女生共同成长的意义。

(七)活动总结

1、师:

如果你是女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特别值得你学习的男同学做好朋友;

如果你是男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你认为值得你学习的女同学做好朋友。

2、评选班级的女生之星——“红星”和男生之星——“蓝星”。

第6课心中有“规则”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通过学习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以律己。

1、组织学生收集sars期间的一些关于规则的故事。

2、报道sars期间的各方面人物的电视短片或图片。

3、收集有关社会中不守规则的现象。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在2003年的4月,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

整个世界也同样受到了震撼!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力的是身穿白衣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科学工作者们,你们知道吗?

是的,就是它——sars(j典型性肺炎)。

2、说说你了解的你身边的sars。

(学生自由漫谈,关于sras)

3、教师总结:

在我国,sars又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有的专家认为sars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的,接触病人呼吸道排放物和密切接触传染。

4、播放关于“非典’期间人们外出的的录像,就医的录像,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的录像,公共场所每日消毒的录像,隔离区域的录像。

5、在那个春日,sras的病毒袭击着人类,尤其在中国更是响起了生死存亡的警铃声,就是这样一种让这么多医护人员、专家束手无策的疾病,我们中国人最终战胜了它。

是什么使我们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呢?

(学生自由发言)

(二)议一议

1、请你回忆一下,在我们抗击“非典”的时候,制定了哪些规则?

(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2、交流汇报。

(三)换位体验活动

1、想像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或是大家都不遵守这些规则的话,情况会变成什么样,你能想像得出来吗?

(小组讨论)

3、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好吗?

(四)故事会

1、(配乐)教师讲述刘世震老人的故事。

2、你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想说些什么?

3、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的身边、电视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报道着许多真人真事,你能来说一些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和事吗?

(五)联系生活

1、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起到了助长“非典”的快速扩散的作用?

2、交流讨论。

3、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填写在你的书上。

4、在“非典”流行期间,一位在京某医院进修的医生黄某被感染……

请你们去看一看书上的这则事例,和你的组内同伴议一议,在这件事中,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5、交流讨论。

6、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六)和不良习惯说告别

1、天空又是一片蔚蓝,阳光依;

日灿烂,“非典”已经过去,但是它还会再来吗?

还会有别样的“非典”再来吗?

那么,从我们自身做起,我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为这些不良的习惯举行一个埋葬仪式,把它们埋进土里,和它们说再见,和它们永不再见。

2、写下你的埋葬清单。

3、为不良习惯举行埋葬仪式。

(七)写警示标语

1、在某城市近郊的一个铁路道口,上演了一幕幕惨剧,仅2002年一年就因为人们从这里横穿铁路,发生了12起重大伤亡事故。

为什么会在这个道口频发事故呢?

其实前方不远就有一座过街天桥,就是因为他们不肯多走几步路!

为了一时的方便,违反规则,给自己,给家人带来永远的痛苦!

可是,很多人尽管目睹了这样的一幕幕惨剧,但还是侥幸地认为,也许,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而,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2、请你为这个铁路道口写一个警示标语。

(一)听故事,感悟规则魅力。

1、阅读故事:

《写在矿工帽上的遗书》。

(1)什么规则是聂清文至死不渝的?

(2)我们再去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矿工的故事吧!

想一想,这个叫聂清文的汉子,何以在临死前,还能够做到这一点?

(3)你读了这则故事,有什么感触吗?

可以说说吗?

(4)不只是这一些,千百年来,还有许多规则,也长驻在我们心中,比如说……(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故事:

《德国人心中的规则》。

你怎么看待这位理发师的行为?

(交流讨论)我们的留学生做的一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大事小事,事事讲规则)

(二)活动体验认识规则作用。

1、现在请大家到教室外面去排队。

(教师计算一下时间)

2、现在,假设我们遇到了危险,必须马上撤离这里,越快越好,快走!

(教师同样计算时间,不要求排队,等人全部离开教室,时间截止)

3、公布两次所花的时间,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第一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尽管第二次的无组织,但因为大家心中有规则,因而无组织但并不无序。

二是第二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每个人的心中只想到了自己,忘记了规则的存在,反而使危险系数增加)

4、通过刚才的两个小实验;

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联系自我,讨论生活中的规则。

1、想想我自己

(1)聂清文和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将规则放在心中,无论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他们都是规则的忠实遵守者。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做得怎样呢?

(2)你心中有规则吗?

(3)哪些规则是你时时都能遵守的?

哪些规则有时能遵守,有时不能遵守,为什么?

静静地思考一下,写在自己的书上。

(4)你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吗?

把你写下的自己读一读!

(5)谁来说说你自己?

为什么有些还做不到呢?

2、怎样做到心中有规则

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规则?

(讨论)

把你想到的写在书上,好吗?

四:

角色扮演,指导学生良好行为规则。

1、“记者”随行(教师扮演记者)

(1)下面,我们来个现场“实话实说”,请对下面的问题实话实说,并解释一下自己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采访到哪位同学,希望合作。

也欢迎“观众朋友们”参与发言,并提出补充问题。

(2)过街时,遇到红灯,但很多人都在走,你会跟着走吗?

2、新闻报道大家谈

(1)请小记者报道一则新闻:

《“小上帝”不让老人》。

(2)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如果你在现场,该怎样做?

你会像刚才说的这样做吗?

针对这件事,这两位“小上帝”的心中还应该再有一条怎样的规则呢?

我们的班级

教学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的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前老师推荐一些名人资料:

中外名人传记、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

2、学生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划分:

共三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上设疑: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的第一段,能回答两个问题吗?

2、学生小组讨论

3、分小组展示对班级与个人关系的形象比喻,学生互评。

4、课堂朗诵《我是》

5、(出示集体大树)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讨论:

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

并且能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

结论?

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6、教师小结:

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数,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希望大家一起动脑筋,制作出显示自己特长地“名字树叶”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两种方法看谁地树叶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7、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地彩色纸撕或剪树叶;

树叶形状力求新颖,独特;

树叶设计得要大,用深色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特长和自己的理想。

8、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

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

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9、听配乐诗朗诵,集体思考: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