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67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学中考总复习.doc

初中生物学总复习图解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复习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没有生命特征的物体不是生物。

会动的,能说话的,能生长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

如:

会说话的机器人、能流动的水、能生长钟乳石不是生物。

珊瑚、化石、阳光、空气、土壤都不是生物,电脑病毒也不是生物。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适宜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

2、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物离不开环境,由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环境=生态系统

注:

蚯蚓、羌螂等食腐动物也是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物和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遭遇严重破坏是很难恢复原来状态的。

砍伐森林,捕杀野生动物或引入外来物种都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

消费者吃生产者,二者的遗体都被分解者分解。

3、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表示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和能量流动方向)

食物链的表示: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提示:

图二有五条食链)

食物链的写法:

(1)箭头指向捕食者

(2)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难分解的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积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消费者体内含毒素最多。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指:

随环境的改变而生物具有与环境相应的特征。

如秋天树木落叶;沙漠里的仙人掌叶片变成叶刺;北极熊长有厚厚的皮毛,沙漠里的骆驼刺长有长长的根系等。

环境能影响生物,如向阳花木易为春。

受污染的池塘水,导致鱼类死亡。

降水充沛、温暖的地方植被茂密。

同样生物也影响环境(还会改变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蚯蚓多的地方,土质肥沃。

人类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动物减少。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显微镜的使用

用显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颠倒的虚像。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d,在玻片上写的是“P”。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

注意:

左眼注视镜筒,右眼也要睁开。

清洁镜头使用擦镜纸,不得使用纱布。

填空:

(1)A反光镜、

(2)B、(3)C、(4)右、(5)E

如果D为12.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范围是:

125——600倍

显微镜使用操作问题解决办法:

问题

原因

解决办法

找不到物像

标本没对准通光孔中央或焦距没调好

移动标本或调整粗准焦螺旋。

物像偏离视野中央

标本没有正对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移动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央

看不到完整结构

物像过大

更换低倍物镜

物像不清析

没有调好焦距或标本过厚不透光

调整细准焦螺旋或重新制作标本

物象过暗

进入镜筒的光线过少

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镜

视野中有污点

镜头或玻片没弄干净

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判断污点位置,擦拭干净。

视野中有黑色圆圈

玻片间有气泡

更换或重做玻片标本,正确盖片。

6、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实验名称:

制作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这样盖玻璃片不留气泡

正确顺序:

2、6、5、1、3、4(滴-取-展-盖-染-吸)

实验名称: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正确顺序:

②(滴盐水)⑥⑤④③①(滴-取-涂-盖-染-吸)

7、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

思考: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与植物细胞比较,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是二者都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呼吸场所,是能量转换器,将化学转化成其它能。

叶绿体也是能量转换器,它交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注意:

卵细胞是最大的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核,

肌细胞多核,神经细胞多突起。

8、细胞的分裂、分化

动物细胞分裂与植物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分化形成植物组织ABCD动物细胞分化形成动物组织:

细胞核首先分裂,细胞质分两份B保护C输导D营养A分生组织结缔、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加倍。

思考:

ABCD各组织的功能?

细胞数目=2n(n为分裂次数)

9、细胞构成植物体和动物体

 

人体八大系统组成图

人体八大系统及其主要功能:

循环系统——运输营养和废物;神经系统——调节生理活动;呼吸系统——气体交换;

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运动系统——运动与支持;泌尿系统——排泄废物;

内分泌系统——产生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繁殖后代。

食物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循环系统运输给组织细胞利用,同时又将细胞产生的废物(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

生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各系统协调配合完成。

如运动加剧,血循环也加快,呼吸也加快,泌尿系统的排泄也增多加快。

10、单细胞生物

注意:

酵母是单细胞真菌,衣藻为单细胞植物。

草履虫、眼虫和变形虫者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生物有:

单细胞植物和单细胞动物。

植物与动物的主要的区别是:

绝大多数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能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而动物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必须通过直接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能量,属于异养生物。

11、植物的主要类群

12、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条件

思考:

新植物体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成的?

胚包括哪几部分?

切开玉米种子后滴加碘液,种子的哪部分会变蓝色?

为什么?

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

种子不萌发的原因:

2号瓶没有水。

3号瓶没有空气。

4号瓶没有适宜温度。

提示:

1、实验1用于对照2、四个实验组成三组对照实验:

2和1,3和1,4和1。

3、每组实验的变量分别是水、空气、适宜温度。

思考: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2、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

13、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1、根尖四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不同) 2、生长最快的部分?

3、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4、分裂能力最强的部分?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土壤中常缺少这些无机盐,所以要经常施用这些肥料。

缺氮-叶片黄化;缺磷-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搞病能力弱、易倒伏;缺硼—油菜“花而不实”)。

氮、磷、钾的主要作用:

氮肥长叶,磷肥长果实和种子,钾肥长茎。

过度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也会污染环境,建议多施用农家肥,以改良土壤结构。

14、开花和结果

思考:

哪部分才是花的主要部分?

雄花也能结果吗?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后才会形成果实和种子。

缺少花的哪一部分,这朵花就不会形成果实?

15、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图一1、上表皮(保护),2、叶肉(光合)3、下表皮4、气孔5、叶脉(输导)

思考:

图一起1表皮细胞保护作用、5组织起输导作用4为气孔,起交换窗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

 原料产物(b作用的原料)产物

思考:

1、a、b表示什么作用?

2、A、B各表示是什么物质?

光合作用的变化:

一天中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也会增加,同时消耗的二氧化碳增多,生产的在机物,氧气也会增多。

傍晚光照减弱,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同时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生产的在机物,氧气也会减少,到时无光照的夜晚光合作用停止。

  呼吸作用:

随着温度和水分的增加,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增强,同时消耗的氧气和有机物也会增多,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增多,释放的能量也增多。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呼吸作用都不会停止。

实验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注:

1、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有机物完全运走或耗尽。

2遮住叶片的一部分是作对照实验。

3、隔水加热是为了实验安全。

4、小烧杯里的酒精是为了溶解叶绿素。

5滴加碘液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生成。

6、见光部分变蓝说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7、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

16、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呼吸作用

实验证明:

种子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能量。

细胞中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叶片气孔控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绿体——细胞制造有机物场所; 甲表示气孔张开,乙表示气孔关闭

线粒体——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场所。

 气孔开闭调节蒸腾作用,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

注:

⑤提供有机物和化学能。

⑥提供CO2、H2O和能量。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A、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 

B、检验呼吸作用的产物——CO2

C、验证CO2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②乱砍滥伐严重,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

③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资源破坏严重,草场退化、沙化。

七年级生物学下册复习

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祖先,古人类化石是重要证据。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地觅食,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用火烤食,营养改善起不同作用,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2、人的生殖和发育

1卵巢(生产卵细胞)2输卵管(受精场所)3子宫(胚胎发育场所)

4胎盘(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5脐带(母体与胎儿的连接,输送营养和废物)

6胎儿(早期叫胚胎)

胚胎发育过程: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280天左右).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

青春期特点: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表现出第二性征,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身高突增。

青春期心理也发生变化:

如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强。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是要限制人口数量,还要提高人口质量。

具体要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少生是为了限制人口数量,优生是为了提高人口质量。

3、营养和吸收

注: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材料,青少年长身体,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实验证明:

清水没有消化作用,唾液对消化淀粉有消化作用。

 在37度消化酶的活性最强,,高温、低温酶的活性会减弱。

(提示:

有淀粉加碘液变蓝,无淀粉加碘液不变蓝)

 

人的消化系统(序号自己写)口腔 食道胃 小肠 大肠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酶) (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X表示淀粉消化;Y表示蛋白质消化;Z表示脂肪消化。

思考:

三大营养在人体内消化的开始部位,主要部位,最终产物,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作用。

合理饮食: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不偏食,不挑食,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五类食物均衡吃;多吃蔬菜,少吃油。

饮食安全:

不吃发芽的马铃薯,不吃生鲜,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食品和农药污染食品。

思考:

abc各表示什么物质?

ef表示什么生理过程?

人体组织细胞与器官、系统进行物质交换

提示:

淀粉消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思考:

①②③④⑤⑥⑦各表示什么物质?

4、血液循环——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中有血浆蛋白, 血清中没有血浆蛋白。

A、红细胞(运输氧)B、白细胞(吞噬细菌)

红细胞含有含铁的血红蛋白,它易与氧结合  C、血浆(运载)D、血小板(止血凝血)

(氧多的地方)也易与氧分离(氧少的地方)红细胞少贫血,炎症白细胞多,血小板少不易止血。

血型与输血:

ABO血型系统分A、B、O、AB四种血型。

输同型血,受血者的红细胞不会凝集,最为安全,输异型血,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阻碍血循环——有生命危险。

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输异型血。

O可输给A、B、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但只能是少量。

不同类型的血管比较:

毛细血管的功能:

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壁厚的为动脉

A小静脉 B毛细血管C小动脉A红细胞从小动脉流向毛细血管

血流方向:

A→B→CB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动脉或静脉 

C红细胞从毛细血管流向小静脉 

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血中氧(O2)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CO2)和废物分别进入红细胞和血浆。

毛细血管壁簿(仅一层细胞),血流慢的特点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左心室壁最厚;上下两腔相通,左右两腔不相通;A:

CO2B:

O2M:

O2N:

CO2

动脉与心室相连,静脉与心房相连。

血流方向肺循环:

2-5-6-3(静脉血变动脉血)

体循环:

4-7-8-1(动脉血变静脉血)

 5、人的呼吸

D上升表示膈肌舒张-呼气; 由于体内发生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O2减少了,CO2增多了

D下降表示膈肌收缩-吸气。

  思考:

怎样证明呼出气体中有较多二氧化碳?

实验证明:

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

静脉血流经肺泡周围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变动脉血动脉血。

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周围,又进行气体交换,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发生气体交换的原理:

存在浓度差,气体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

6、人体废物的排出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滤和重吸收后,尿素多余的和水等废物形成尿液排出。

尿液的形成过程:

血液→原尿(含葡萄糖)→尿液(无葡萄糖,含较多尿素)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五种成分都有,原尿中无或少蛋白质,正常的尿液中无葡萄糖,但含较多的无机盐和尿素。

7、神经调节

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戴凹透镜可以矫正。

远视(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戴凸透镜可以矫正。

预防近视要注意:

看书的时长(约1小时)、距离(约33cm)、光照强度、看书的姿势。

思考:

1、甲图中①②③④各是什么?

2、神经元具有什么功能?

3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是?

反射活动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由五个部分构成。

传出神经受损,只有感觉,无反射。

传入神经受损,无感觉,无反射。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由低级中枢完成;复杂反射(条件反射)—还需要高级中枢参与完成。

简单反射生来就有,复杂反射是后天建立起来的,它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也会消失(忘记)。

C复杂反射建立后,摇响铃铛狗也会有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

D如只摇铃,长时间不喂食,得不到刺激,反射会消失,再摇铃时,狗就没有分泌唾液的反射。

条件反射举例: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鹦鹉学舌、闻鸡起舞、红灯停,绿灯行。

非条件反射: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D吃食物分泌唾液    E切洋葱时流眼泪 

 1、近视与( )的曲度变大有关系。

1、声音感受器位于耳的( )部分。

 2、图像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

2、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听觉中枢的是()

3、将视觉信息传到大脑视觉中枢的是( )。

3、遇巨响时张口或闭口捂耳以保护鼓膜。

8、激素调节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性激素与性别发育和性成熟有密切关系。

激素

作用

激素分泌异常的表现

生长激素

(垂体产生)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侏儒症(幼年时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成年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产生)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肿(缺碘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呆小症(幼年时期分泌过少)。

胰岛素

(胰岛产生)

调节糖的代谢,即糖吸收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分泌不足)低血糖(分泌过多)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排放废气。

过度放牧、开垦土地,交通、工厂、城镇建设破坏生态系统。

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

2、环境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产生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水污染(湖水出现水华);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损害听觉神经)。

大片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会出现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物种消失。

3、沙尘暴的起因:

人类大规模的开垦,过度的砍伐、放牧导致的土壤沙漠化,扩大了沙尘暴沙源。

4、酸雨:

简单地说就是酸性雨水。

正常雨水PH约为5.6,酸雨的PH则小于5.6。

成因:

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酸雨主要是燃烧大量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重要原因。

危害:

①酸雨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生长发育受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③酸化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

控制措施: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复习

1、动物的主要特征

注:

蛔虫、绦虫是寄生类,对动物和人的健康危害很大。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繁殖能力很强。

鱼类、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到了爬行动物生殖发育才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2、动物分类

填空:

1、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2、有细胞结构,但是没有细胞核的生物是(  )。

思考:

植物与动物,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各是什么?

填空:

属无脊椎动物的是( );体温恒定的是( );变态发育的是( );胎生哺乳的是( );用气管呼吸的是( );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的是( );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是();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的是( );体外受精的动物是( );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是();害虫()

(1)将动物代号(字母)填写最下面的横线上。

(2)写出A、B、C、D、E、F各属于哪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关节牢固性与( )有关。

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

关节灵活性与( )有关。

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 )。

减轻摩擦振动与( )有关。

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

动物行为是指:

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产生的一系列活动。

从功能上可分为:

取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防卫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从获得途径来分,可分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类。

思考:

1、2、3、4各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

(提示:

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

比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通讯: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5、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细菌 酵母  霉菌生物病毒

(无核,含遗传物质)(有核,单细胞真菌)(有核,多细胞真菌)(无细胞结构,内有遗传物质)

(腐生、寄生)酵母(腐生)霉菌(腐生、寄生)病毒(寄生)

酵母菌 细菌   病毒草履虫(单细胞动物) 衣藻(单细胞植物)

不同的繁殖方式:

细菌——分裂生殖;真菌——主要靠孢子生殖;病毒——复制生殖

酵母——出芽生殖草履虫——裂殖

注:

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即腐生),少数生活在活的生物体上,为寄生,腐生和寄生者属于异养。

(2)细菌产生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

肉汤里的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即由原有的细菌产生。

由此可见,细菌自然发生论是错误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1、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 )和( )进入土壤中,产生的()释放到空气中,回归自然环境。

()和()又被绿色植物用于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

                   

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植物扮演(  )角色,动物扮演( )角色,细菌和真菌扮演()角色。

(3)细菌的培养及其培养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

2、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

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

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3、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a第一个实验的培养基不作任何处理,以此作为对照。

细菌的有无是这组实验的变量。

b接种前要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以除去杂菌。

冷却是为了不烫死种菌。

c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培养,以满足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温度条件。

(4)细菌、真菌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比较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

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促进物质循环(作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

3、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系缚繁殖后代和扩大分布范围)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类)

2、寄生类引起动物植物和人患病(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

真菌使得手足癣稻瘟病)。

3、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与豆类共生、真菌与藻类共生——地衣)

(5)发酵现象

酵母生长繁殖需要有机物、水分和适宜温度。

发酵产物有二氧化碳,无氧条件下有酒精产生。

(6)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疾病防治。

主要指利用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