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791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docx

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徐洪霞高密市康成小学

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盘古开天地》

执教:

徐洪霞

一、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三年级学生一般接触最多的是童话故事,对神话故事还是第一次接触。

了解盘古开天劈地的过程,感受古人奇妙的想象,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神话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对神话故事神奇大胆而又带有合理性的想象,从而体会人物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讨、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2、《语文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通过适当地引导,在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在读书中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并且在圈点勾画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读的书声琅琅,读的痛快淋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师逐次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影像)他们呀,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

(二)板书课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盘”字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写工整。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肌肤四肢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血液

指名读并概括“肌肤”“肢”的共同点(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孩子们,知道一丈有多长?

一丈大约有3.3米,我们平时上课的教室大约就有一丈。

(让孩子们了解一丈有多长)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词语会读了,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谁来自信的读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

你第一个举手,奖励你读第一段。

其他小朋友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认真倾听,看他们读的对不对,还要边听边想看看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白了?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的这么流利,徐老师送个大家一个字——棒!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那么,其他同学想了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出示课件: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对呀,这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把他叫做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1)指导:

“创”字捺变点,“造”字先写告再写走之底,要有曲折才好看。

(2)写一遍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啊?

(生答)有那么一点意思,但还不够准确。

相信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课文,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那么,同学们,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那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走近盘古。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的问题。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赶紧在书上找一找。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什么是混沌啊?

遇到不懂的词语,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

我们看一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课件:

混沌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根据课文的意思应该选择哪一个解释?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这个问题解决了。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

”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么样来创造宇宙的呢?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

师:

你发现了什么?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

师:

他感受到了,这个“抡”字多用劲啊!

从一个“抡”字上,我们就能感受到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很用力。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④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师: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读。

出示课件: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

这句话中,有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

 

师:

能用第二个“清”组个词吗?

师:

对,我们用组词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师:

真棒!

火眼金睛,一下字就发现了四组反义词。

还有发现吗?

师:

刚才有同学们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给写清楚了。

我们在读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

 

师:

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

师:

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混沌,今后再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样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

开天辟地)

师:

孩子们,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地,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想到什么词儿没有?

师:

还有吗?

你想想,天地被劈开了——

师:

一把斧头劈开了天地,我们可以说盘古在开——

师:

前所未有的壮举,来,咱们把这个词写在这个自然段的旁边做个批注。

老师板书:

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

顶天立地)

师:

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否发现。

(生自由朗读)

师:

发现了吗?

盘古什么样的动作?

这个动作用哪个成语来表示?

生:

顶天立地。

师:

真好,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矗立在你的心间,我们也把这个词积累下来,写在这个自然段的旁边。

板书:

顶天立地

3.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师:

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成形他才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

生:

没有。

师:

他又做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个自然段,用书上一句话回答。

师:

这句话叫这个自然段的——

师:

真棒!

你们已经学会了抓住中心句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

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同桌同学合作,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位读它变成了什么。

(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师:

读完了,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

师:

是啊,有了这些神奇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

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听老师读变化,闭上眼睛,边听边想,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怎样的画面。

(师读: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

眼前出现画了没有?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师:

多神奇啊,那就把我们的感受带进这句话里,通过你的读让这洁白的轻盈的云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

我感觉到这云在随风飘荡,你们看,风一吹,这云就越飘越远了(师范读)。

老师用什么表示云越飘越远了?

师:

你能让眼前的云飘远吗?

我们来试试。

我读身体的部分,大家读变化。

师:

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眼前要出画。

而且能把你看到的景象通过你的读展现在大家面前。

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读读其他的变化?

请大家继续朗读,待会儿把你看到的最美的景象读给大家听一听。

师:

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画了没有?

你看到了什么?

师:

一望无际。

师:

那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好吗?

师:

我想到了润物细无声,你们见过雨露没有?

师:

伸出你的小手,这就是一片绿绿的叶子,上面滚动着一颗露珠,什么样啊?

师:

圆圆的雨露,像什么啊?

师:

美吗?

师:

那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雨露呢?

来,在你的掌心,就托着这样的雨露,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轻一点,别把雨露震落。

师:

你还看到了什么?

师:

能通过你的读让这太阳和月亮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师:

太阳光芒四射,月亮温柔如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

真好,你还看到了什么?

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师:

现在,你们知道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变成的美丽的宇宙。

师:

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你们来读其他的部分。

(投影出示文字和画面,师生配乐接读。

(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①师:

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

盘古的(),变成了()的()。

师:

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师:

原来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这美丽的宇宙。

现在你知道宇宙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了吗?

师:

好,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还有几个盘古的问题,我们回去以后搜集资料来想一想,回家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你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就是你的——

五、布置作业

 

学生依次说出人物姓名(争先恐后)

 

1、书空课题

2、齐读课题

 

1.自由读课文。

 

2.提名认读生词,指名读并概括“肌肤”“肢”的共同点,了解一丈的距离。

 

1、指名分段读

2、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齐读。

 

4、理解“创造”的意思并书写。

5、写字——“创”

 

学生1: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学生2:

盘古在创造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

学生3:

盘古创造了宇宙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

……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理解“混沌”的意思。

生:

乱七八糟,比较混乱。

 

3.生读混沌的解释,选择第一种解释。

 

1、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先来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

(2、3、4自然段)

 

3、生读第二自然段

4、理解“抡”的意思。

生:

抡就是拿、提、拎。

边读书边做动作

通过动作对比理解“抡”的意思。

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

5、多种形式读文

1、齐读片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3、理解“轻”与“清”

的意思:

生1:

轻是重量轻,第二个“清”是……(一时想不起合适的词语)

生2:

清楚。

生3:

清水、清澈。

4、师生合作读

生: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5、学生的发现:

生1:

轻和重是反义词,清和浊也是反义词,上升和下降也是反义词,天和地也是反义词。

6、男女生合作读

女同学读上半句,男同学读下半句。

(女生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男生读: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生:

混沌一片。

 

1、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生:

力大无穷。

 

生:

开天辟地。

2、在书上批注

 

概括第三段成语:

顶天立地

1、读第三自然段

2、做动作体会

3、概括词语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

2、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生: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

中心句。

3、同桌合作读

4、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生:

很神奇。

 

6、听老师读变化,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画面。

生1:

我看到了云,雪白的云。

生2:

我看到了风在刮,把云吹到空中飘荡。

……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句

指名读

生: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生:

声音越来越轻。

师生接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

生:

我看到了辽阔的大地。

生:

我看到滋润万物的雨露

生: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生:

见过。

生:

圆圆的。

生:

洁白的珍珠。

生:

美。

生读

生:

我好像看到了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

生读: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齐读

生:

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生做奔流不息的动作,齐读)

师生配乐接读。

生1:

他的牙齿变成了洁白的贝壳。

生2、他的头发变成了随风舞动的柳枝。

生3:

他的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田地。

……

生:

知道了。

生:

创造。

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

 

通过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通过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

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

 

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

 

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

 

在拓展想像说话中,更激起了学生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1分

 

2分

 

2分

2分

 

3分

 

1分

 

2分

 

2分

 

2分

 

8分

 

2分

 

10分

 

2分

 

1分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

”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课题的引出比较简洁明快,通过一道连线题,使学生知道我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接着话锋一转,今天学其中一则,马上引出了课题,然后通过读题的训练,读词的指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读课文要有感情,读题和读词同样要有感觉。

我想如果平时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

如第二节的“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在教师引读时对多音字的先理解后表达都进行了较为扎实的指导。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

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

”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文章的情感基调没有把握好。

在教学第三节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时,尽管我让学生动作演示,设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无奈学生只游离于文字,未能走进人物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究其原因,估计是自己在上课开始就没能好好渲染意境。

导致整体情感基调失控。

2.把教学预设的环节漏掉了。

课文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读文后我问:

“雨露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们知道它的秘密吗?

”让学生由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先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里说一说,改一改,最后按序合成一段话。

学生说得还算生动,但说好后我原先有个环节,让学生把他们所写的内容加到省略号里去,问他们这个省略号能不能去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宇宙万物是写不完的,加进去后仍然不能省掉,但在教学时把这个环节忘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