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823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doc

2011年中考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

1.(2011.威海市)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D)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2011.内江市)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C)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3.(2011.淄博市)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

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B)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

4.(2011.淄博市)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A)

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5.(2011.淄博市)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C)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6.(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D)

A.捣碎研细B.搅拌溶解C.引流浊液D.搅拌防溅

7.(2011.苏州市).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8.(2011.徐州市)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列属于操作正确的是(B)

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9.(2011.桂林市)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缓加水并搅拌

10.(2011.宿迁市)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C)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碱液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

D.误服氯化钡溶液,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11.(2011.烟台市)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B)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移开蒸发皿D.读出液体的体积

12.(2011.鸡西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固体物质的称量D.加热固体物质

13.(2011.淄博市)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14.(2011.百色市)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B)

ABCD

15.(2011.湛江市)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

16.(2011.泰州市)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

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B)

ABCD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17.(2011.苏州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18.(2011.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19.(2011.达州)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C)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20.(2011.乐山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A.取用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氯化钠固体

D.加热固体

21.(2011.德州市)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B)

ABCD

22.(2011.淄博市)为保证某些玻璃仪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经过磨毛处理的是(B)

23.(2011.合肥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

24.(2011.烟台市)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D)

A蒸发结晶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D塞紧橡皮塞

25.(2011.龙岩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

26.(2011.巢湖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D

27.(2011.南通市)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保存浓盐酸8.保存固体氢氧化钠C.稀释浓硫酸D.点燃酒精灯

28.(2011.福州市)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C

29.(2011.广安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

30.(2011.陕西省)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C)

31.(2011.日照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D

32.(2011.鄂州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33.(2011.广州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

34.(2011.滨州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

A.闻气体气味B.滴加液体C.取用块状固体D.稀释浓硫酸

35.(2011.泰安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36.(2011.无锡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A.倾倒液体B.闻气体气味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

37.(2011.泉州市)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B

38.(2011.宜昌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D)

39.(2011.肇庆市)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

A.倾倒液体B.检查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取用固体

40.(2011.娄底市)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B)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液体的量取C.液体的加热D.稀释浓硫酸

41.(2011.湛江市)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木炭在O2中燃烧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A B C D

42.(2011.龙岩市)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3.(2011.绵阳市)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C)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B.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C.通过口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先预热

44.(2011.日照市)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C)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5.(2011.肇庆市)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必须验纯

B.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垫石棉网

C.用湿润的pH试纸粗略测定稀醋酸的pH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46.(2011.滨州市)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

B.用10mL量筒量取了6.53mL水

C.用20g氯化钠和l00g水配制的l20g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

47.(2011.眉山市)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D)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

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48.(2011.肇庆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干冰升华B.火柴梗被折断C.玻璃破碎D.木柴燃烧

49.(2011.天津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湿衣晾干D.木柴燃烧

50.(2011.泰州市)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百炼成钢 B.风吹草动 C.玉石摔碎 D.滴水成冰

51.(2011.泰州市)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A.酸碱性 B.密度 C.温度 D.硬度

52.(2011.鸡西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冰块融化B.蜡烛燃烧C.玻璃粉碎D.蔬菜榨汁

53.(2011.南充市)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54.(2011.黄冈市)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C)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汽化

C.点燃蜡烛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55.(2011.内江市)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B)

A.光合作用B.酒精挥发

C.用食醋除水垢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56.(2011.南昌市)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

A.纸张燃烧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菜刀生锈

57.(2011.泰安市)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

A.食物腐败 B.水沸腾 C.天然气燃烧 D.菜刀生锈

58.(2011.威海市)下列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C)

A.地热发电B.核反应发电C.火力发电D.风能发电

59.(2011.宜宾市)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C)

A.天原化工厂用食盐水生产烧碱B.宜宾城区住户烧天然气煮饭

C.南岸建筑工地上倾倒鹅卵石D.五粮液厂用粮食酿酒

60.(2011.达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汽油挥发B.燃放烟花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61.(2011.广州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自烟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

62.(2011.娄底市)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榨取果汁 D.煤炭燃烧

63.(2011.乐山市)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C)

A.粘土烧成陶瓷B.玉米酿成白酒

C.电扇通电转动D.铁矿冶炼成铁

64.(2011.泉州市)化学变化使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切割大理石B.海水晒盐C.石油分馏 D.光合作用

65.(2011.临沂市)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B)

A.石蜡融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66.(2011.广州市)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D)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D.利用水力发电

67.(2011.眉山市)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雪糕慢慢融化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电灯泡通电发光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68.(2011.武汉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钢铁生锈 B.冰雪融化

    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69.(2011.孝感市)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D)

A.葡萄酿酒B.食品发霉C.煤气中毒D.水分蒸发

70.(2011.无锡市)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C)

A.氧气有氧化性B.酒精有可燃性C.浓盐酸有挥发性D.浓硫酸有腐蚀性

71.(2011.烟台市)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

B.氮气性质比较稳定——可充人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72.(2011.广安市)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3.(2011.巢湖市)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74.(2011.荆门市)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C)

A.铁锅生锈B.煤气燃烧C.石蜡熔化D.大米酿酒

75.(2011.重庆市)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76.(2011.德州市)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D)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

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77.(2011.鄂州市)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C)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汽化

C.点燃蜡烛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78.(2011.雅安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海水晒盐   B.冬天河水结冰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分离空气制氧气

79.(2011.龙岩市)日常生活中下列做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给自行车打起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

C.用食醋去除水垢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粉

80.(2011.日照市)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81.(2011.大连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水制冰块B.菠萝榨汁C.食物腐烂D.蔗糖溶解

82.(2011.河南省)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D.石蜡熔化

83.(2011.襄阳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干冰升华B.钢铁生锈C.水分蒸发D.冰雪融化

84.(2011.泰安市)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D)

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

85.(2011.雅安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B)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86.(2011.陕西省)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

87.(2011.济宁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C)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88.(2011.咸宁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C)

 A.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89.(2011.河南省)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90.(2011.桂林市)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B)

选项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比较铝和铜的金

属活动性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铜

析出

铝比铜活泼

B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

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产

氢氧化钾溶液已经

变质

C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的热量变化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溶液温度下降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

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

集气瓶中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