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836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docx

公共区域及户内精装修施工专项方案

三、施工部署

3.1施工部署思路

本工程公共部分及户内装修工程工期紧张,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作好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和交叉工作,保证各道工序的质量,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到方案先行,加强各个专业的施工协调与管理,加大劳动力、垂直运输设备和材料的投入。

为保质按期完成施工本项目,我项目部在充分考虑工程量、劳动力、材料、工期、成本及施工工作面后,按照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采取平面分段、立面分层组织流水施工,保证总控计划实现。

3.2总体施工顺序

本工程公共部分装修及各楼室内精装修按照单元划分施工段,从上至下进行展开施工,这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严格要求精装修施工单位遵循以下施工流程,具体室内精装修施工流程为:

门框安装→墙砖施工→地砖施工→吊顶及石膏线施工→顶棚腻子、涂料施工→现场清理→成品保护,本工程的施工中,将按照“先湿后干、先基层后罩面、先墙后顶再地面”的原则进行平行流水施工。

所有石膏板的封闭,须待水、电安装工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

专业上应按照先水电管线安装施工,然后石膏板安装的施工顺序进行。

3.3技术准备

3.3.1图纸确认、交底

施工前组织各栋号工长、质检员熟悉、审阅图纸,将看图过程中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遗漏、相互矛盾、实际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疑问,统一同业主进行沟通确认,最后按照业主签字确认深化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交底。

3.3.2编制专项方案

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图纸,收集熟悉现行规程、图集、规范,熟悉各部位节点的做法,督促精装修单位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3.3.3技术交底

开始施工前由技术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向各工长、质检员以及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4材料准备

各种材料及成品、半成品及主要机具由工地材料组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和施工方案,提出需要量计划。

按施工顺序及部位合理安排进场时间。

进场后要妥善保管,并制定保管措施。

对甲方自供材需提前指定详细的材料用料计划,及时报业主备料。

六、装修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1墙面及顶棚乳胶漆施工

1.1施工部位:

普通墙面均为乳胶漆墙,普通顶棚为乳胶漆顶棚。

地下室及电梯及公共走道以及一层门厅顶棚为乳胶漆顶棚,防火门至入户门墙面为乳胶漆墙面。

(暂定,具体详见后装修图纸)地下室内墙面等。

1.2工艺流程

1.2.1墙面、顶棚棚工艺流程:

清理、检查顶棚基层→模板接缝处刮水泥腻子→满刮水泥腻子→磨砂纸→满刮第二道腻子→磨砂纸→满刮第三道腻子→磨砂纸→施涂第一遍乳胶漆→复补腻子磨砂纸→施涂第二遍乳胶漆→磨砂纸→施涂第三遍乳胶漆。

1.2.2基层处理

1.2.2.1顶棚基层处理:

顶棚上立模时的铁钉用锤子及錾子凿除,外露铅丝用钳子剪掉,并刷防锈漆防锈。

立模时补缝用的铁皮必须清除干净。

模板拼缝处的错位、突起超过3mm时应打磨平整。

1.2.2.2抹灰墙面基层处理:

首先将墙面等基层上起皮、松动及鼓包等清除凿平,将残留在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沫和砂浆流痕等杂物清除扫净。

1.2.2.3顶棚修补腻子:

顶棚上模板拼缝处用水泥腻子分遍找平,干燥后用1号砂纸将凸出处磨平,并将浮尘等扫净。

1.2.2.4顶棚、楼梯顶板批白水泥腻子时,要提前对顶棚底四边抄平、弹线,并对高差悬殊过大部位,提前采用黑水泥腻子进行修补。

确保顶棚基面水平、平整。

1.2.3刮腻子

1.2.3.1腻子的遍数:

刮腻子的遍数应根据顶棚或墙面的平整度来决定,最少为三遍。

1.2.3.2刮腻子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时,要注意收的要干净利落。

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遍。

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天棚及墙面基层刮平刮光。

每遍腻子施工后必须将装饰线槽、踢脚线上口、门窗框、电气面板清理干净。

刮阴角腻子应弹线,阳角处的最后一遍腻子必须用铝合金靠尺。

1.2.3.3腻子打磨

头遍及二遍腻子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三遍腻子干燥后用0号砂纸磨平磨光,注意不要漏磨或将腻子磨穿。

腻子打磨时应随时打磨随时采用碘钨灯照射检查。

1.2.4施涂乳胶漆

1.2.4.1本工程大面积乳胶漆的施涂采用滚涂,小面积采用刷涂。

施涂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刷墙面时应先上后下。

滚筒的选用:

滚筒外面的筒套材料采用羊毛或化纤的中长度绒毛。

滚涂前的准备:

为有利于滚筒对涂料的吸附和清洗,必须先清除影响馀膜质量的浮毛、灰尘、杂物。

滚涂前应用稀料将滚筒清洗,或将滚筒浸湿后在废纸上滚去多余的稀料后再蘸取涂料。

涂料的蘸取:

涂料滚涂时必须用托盘盛放,蘸取油料时只须浸入筒径三分之一即可,然后在托盘内的瓦楞斜板上来回滚动几下,使筒套被涂料均匀浸透,如果油料吸附不够可再蘸一下。

1.2.4.2滚涂要点:

(1)滚刷涂料当滚筒压附在被涂物表面初期,压附用力要轻,随后逐渐加大压附用力,使滚筒所沾附的涂料均匀地转移附着到被涂物的表面;

(2)滚涂时其滚筒通常应按W形轨迹运行,如下图一所示;滚动轨迹纵横交错,相互重叠,使漆膜厚度均匀,滚涂快干型涂料或被涂物表面涂料浸渗强的场合,滚筒应按直线平行轨迹运行,如下图二所示。

(3)墙面的滚涂:

在墙面上最初滚涂时,为使涂层厚薄一致,阻止涂料滴落,滚筒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向下或“M”形滚动几下,当滚筒已比较干燥,再将刚滚涂的表面轻轻理一下,然后就可以水平或垂直地一直滚下去。

(4)顶棚及地面的滚涂:

顶棚的滚涂方法与墙面的滚涂基本相同,即沿着房间的宽度滚刷,顶棚过高时,可使用加长手柄。

(5)滚筒经过初步的滚动后,筒套上的绒毛会向一个方向倒伏,顺着倒伏方向进行滚涂,形成的涂膜最为平整,为此滚涂几下后,应查看一下滚筒的端部,确定一下绒毛倒伏的方向,用滚筒理油时也最好顺着这一方向滚动。

(6)滚筒使用完毕后,应刮除残附的涂料,然后用相应的稀释剂清洗干净,晾干后妥为保存。

1.2.4.3施涂第一遍乳胶漆:

先将墙面清扫干净,再用布将墙面粉尘擦净。

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涂料施涂不开。

干燥后复补腻子,待复补腻子干燥后用0号砂纸磨光,并清扫干净。

1.2.4.4施涂第二遍乳胶漆:

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尽量少加水,以防露底。

漆膜干燥后,用0号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2墙、地砖施工

2.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确定标高、铁标准点→选砖→试排、试拼→铺贴地砖→铺贴墙砖→擦缝清理→养护

2.2基层处理

2.2.1墙、地面上的坑、洞、埋设管道的沟槽应提前抹平,高出4mm的部分应剔凿和重新抹平。

2.2.2地面上灰尘、附着物等清理干净;地面洒水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2.3砖墙应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光滑混凝土地面应凿毛或用界面剂或素水泥浆拉毛,以保证结合层粘接牢固;

2.2.4确定标高、贴标准点

2.2.4.1距墙面1米或根据地面情况,确定完成面层的标高;

2.2.4.2在公共通道四周墙上标注标高、核对标高控制线。

2.2.4.3标志点是用废面砖用水泥砂浆粘贴在找平层上,按此拉通线或用靠尺板作为铺贴面砖的控制点。

2.2.4.4标志点间距为1.5×1.5m或2×3m为宜,面砖铺贴到此处时再敲掉。

注意标志点贴完,有强度后进行一次预检。

2.5选砖

2.5.1砖在浸水前,开箱检查砖的色差、直角度、翘曲度,超出规范要求不得使用。

2.5.2试排试拼

1.根据设计和工艺情况,试排砖块,核对与门口、柱边、墙边位置砖的套割情况;

2.6铺贴地砖

2.6.1贴砖顺序:

根据试排试拼情况,从里侧向外铺贴。

2.6.2铺贴前用水灰比为0.45素水泥浆刷一遍,随铺随刷,紧接着根据标高铺设结合层砂浆,砂浆采用1:

3的干硬性砂浆,高度略高于标高线。

2.6.3铺贴时先将水灰比为1:

1的素水泥浆(加瓷砖专用粘贴剂),均匀地抹在砖的背面,厚度控制在5-7mm;找平、找直、找方后,砖上垫方木或木板用橡皮锤敲击、拍实;

2.6.4铺完二至三行,应随时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果超出规定应立即进行修整,将缝调直;并用靠尺和水平尺检查平整度,若高度太低或位置不准,应揭开后重,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终凝前完成。

2.7镶贴墙砖

2.7.1镶贴用1:

1水泥浆加2O%的108胶或用瓷砖专用粘接剂,施工环境温度最低在5℃以上,在瓷砖背面满抹灰浆,四边刮成斜面,厚度5mm左右,注意边角满浆,瓷砖就位后用次木柄轻轻敲击砖面,使之与邻面平。

粘贴8~10块,用靠尺板检查表面平整,并用卡子将缝拨直。

2.7.2保证墙面砖缝与地面砖缝一致,阳角拼缝可用云石机或磨砂机将面砖边沿切磨成45°斜角,保证接缝平直、密实。

扫去表面灰浆用卡子划缝,并用棉丝拭净,镶完一面墙后要将横竖缝内灰浆清理干净。

阴角应大面砖压小面砖,并注意考虑主视线面向。

确保在阴阳角处的缝通顺。

2.7.3镶贴面砖工程,室内一般由下向上镶贴,面砖镶贴前,墙面要先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每面墙从下向上镶贴,从最下两排砖的位置稳好靠尺,竖缝用水平尺吊垂直,上口拉水平通线。

2.7.4镶贴高度一般为每天1.2~1.5m。

必须检查瓷砖上口灰缝是否饱满,不饱满一定要先喂灰饱满,采用塑料卡子,以确保灰缝通顺,随贴随将缝口的灰浆划出。

2.8擦缝和清理

贴好的砖,在两小时后清理拼缝,然后用素水泥浆灌缝,用棉纱擦缝。

待墙面砖贴好24h后,用白水泥浆涂满缝隙,再用棉砂蘸浆将缝隙擦平实,待稍有强度,用镏子勾缝,镏子可采用3mm不掉色塑料圆线;保证平滑凹缝l~2mm,但必须一致(彩色面砖可加适量颜料调成色浆擦缝)。

缝馏完后要浇水养护;待嵌缝材料硬化后再清洗表面,必要时用布或棉纱头蘸稀盐酸擦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一遍。

2.9养护、自检、保护,铺好的砖,3天内不得重压、上人和受振动;天后检查有无空鼓、铺贴不平、缝宽不一致等缺陷,不符合要求的应返工;对铺贴好的地面应采取覆盖措施,纸制品、木板类在可能水湿的情况下,不得保护地面。

3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弹顶板标高水平线→划龙骨分档线→安装线管设施→安装变安装主龙骨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纸面石膏板→钉孔点刷防锈漆→接缝处理

3.2弹顶棚标高水平线:

根据楼层标高水平线,用尺竖向量至顶棚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

3.3划龙骨分档线:

按设计要求的主、次龙骨间距布置,在已弹好的顶棚标高水平线上划龙骨分档线。

3.4安装主龙骨吊杆:

3.4.1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分档位置线后,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按主龙骨位置及吊挂间距,将吊杆带固定片的一端紧固在已打的膨胀螺栓上。

3.4.2不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1000mm时,采用Φ6的吊杆,大于1000mm时,采用Φ8的吊杆,并设置反向支撑。

3.4.3吊杆的一端与∟30×30×3,L=50mm角钢焊接(角钢的孔径应根据吊杆和膨胀螺栓的直径确定),另一端套出丝扣,丝扣长度不小于100mm,制作好的吊杆应做防锈处理。

3.4.4吊杆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上,用冲击电锤打孔,孔径应稍大于膨胀螺栓的直径1~1.5mm。

吊挂杆件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当预埋的杆件需要接长时,必须搭接焊牢,搭接长度为10d,焊缝要均匀饱满。

3.4.5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

大于3kg的重型灯具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应另设吊挂件与结构连接。

如果是梯层分级吊顶,在变标高位置的边缘应布置吊点。

3.4.6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增加吊杆。

3.5安装边龙骨

3.5.1根据墙四周弹出的吊顶边(次)龙骨下皮线标高,提前使用Ф20钻孔下木楔,间距不大于吊顶次龙骨间距,一般间距500~600mm,龙骨两端各留50mm,木楔做防腐处理。

3.5.2边龙骨的安装应将吊顶边(次)龙骨标高下皮线与L形边龙骨下边缘齐平,然后使用螺钉固定在木楔上。

如为混凝土墙(柱)可用射钉固定,射钉间距应不大于吊顶次龙骨的间距。

3.6安装轻钢龙骨主龙骨:

3.6.1配装吊杆螺母和吊挂件,主龙骨安装在吊挂件上。

将组装好吊挂件的主龙骨按分档线位置使吊挂件穿入相应的吊杆螺栓,拧好螺母。

主龙骨间距900mm~1200mm,一般取1000mm。

3.6.2根据主龙骨标高位置,对角拉水平标准线,主龙骨安装调平以该线为基准。

3.6.3主龙骨宜平行房间长向安装,同时应起拱,起拱高度当面积小于50㎡时一般按房间短向跨度的1‰~3‰起拱;当面积大于50㎡时一般按房间短向跨度的3‰~5‰起拱。

3.6.4主龙骨的接长应采取专用接长件对接,相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

主龙骨挂件在主龙骨两侧安装,以保证主龙骨的稳定性,主龙骨挂好后应调平。

3.6.5安装次龙骨:

3.6.5.1按已弹好的次龙骨分档线,卡放次龙骨吊挂件。

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垂直安装,用专用挂件连接。

每个连接点挂件应双向互扣成对或相邻的挂件应对向使用,以保证主次龙骨连接牢固,受力均衡。

3.6.5.2吊挂次龙骨时,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次龙骨间距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次龙骨间距300mm~600mm。

次龙骨分为U形和T形两种,U形龙骨一般用于固定面板,T形龙骨一般用于暗插面板。

3.6.5.3用T形镀锌铁片连接件把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时,次龙骨的两端应搭在L形边龙骨的水平翼缘上。

当用自攻螺丝钉安装板材时,板材接缝处必须安装在宽度不小于40mm的次龙骨上。

3.6.5.4通风、水电等洞口周围应根据设计要求设附加龙骨,附加龙骨的连接用拉铆钉铆固。

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和补强龙骨。

3.7安装纸面石膏板:

3.7.1所有龙骨已调整完毕;吊顶内的通风、水电管道应安装完毕,消防管道安装并调试完毕;吊顶内的灯槽、送排风口等应根据工程情况适当布置。

3.7.2饰面板应在自由状态下固定,防止出现弯棱、凸鼓的现象;还应在棚顶四周封闭的情况下安装固定,防止板面受潮变形。

石膏板的长边(既包封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3.7.3自攻螺钉的规格要求:

单层板自攻螺钉选用25×3.5mm;双层板的第二层板自攻螺钉选用35×3.5mm。

3.7.4自攻螺丝与板边(纸面石膏板既包封边)的距离,以10mm~15mm为宜,切割的板边以15mm~20mm为宜。

3.7.5自攻螺钉钉距板边以150~170mm为宜,板中钉距不超过300mm;螺钉应于板面垂直,已弯曲、变形的螺钉应剔除,并在离原钉位50mm处另安螺钉。

螺钉与石膏板板边距离石膏板接缝处理

3.7.6安装双层板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一根龙骨上。

3.7.7造型用胶合板拼接,且接缝处应按要求进行板缝处理,胶合板应使用圆钉帽拍扁固定,以提高板材执钉能力,钉距为80~150毫米,钉帽嵌入板而0.5~1毫米,钉眼用油性腻子抹平。

3.7.8石膏板与龙骨固定,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进行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

造型吊顶吊装时要注意与四周石膏板的连接,接缝处理平直圆滑。

3.7.9纸面石膏板接口处理:

在板接口处必须加装横撑龙骨,不允许接口处板“悬空”。

3.7.10钉孔点刷防锈漆:

螺丝钉头宜略埋入板面,但不得损坏纸面,外露自攻螺丝端头要点防锈漆,钉眼应作防锈处理并用石膏腻子抹平。

3.7.11接缝处理:

用小刮刀将嵌缝腻子均匀饱满地嵌入板下部间距的缝内,使腻子挤出背面板边、要形成一凸出的腻子沿口,这样使板边与嵌缝腻子咬接更牢。

紧接着在斜口接缝处用宽60㎜的刮刀刮上宽约60㎜、厚1㎜的腻子,随即把玻纤网格带贴上,用同样的刮刀,将网格带压入腻子中。

3.8吊顶工程质量标准

3.8.1主控项目

吊顶的标高、尺寸、起拱应符合设计要求。

饰面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暗龙骨吊顶工程的吊杆、龙骨和饰面材料的安装必须牢固。

吊杆、龙骨的材质、规格、安装间距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吊杆、龙骨应进行表面防腐处理;木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

石膏板的接缝应严格按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板缝防裂处理。

安装双层石膏板是,面层与基层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3.8.2一般项目

饰面材料表面应洁净,不得有翘曲、裂缝及缺陷。

压条应平直、宽窄一致。

饰面板上的灯具、风口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与饰面板的交接应吻合、严密。

金属吊杆、龙骨的接缝应均匀一致,角缝应吻合,表面应平整,无翘曲、锤印。

木质吊杆、龙骨应顺直,无劈裂、变形。

吊顶内填充吸声材料的品种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散落措施。

3.8.3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2

接缝直线度

3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3

接缝高低差

1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3.9质量保证措施

3.9.1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责,由现场总施工具体实施管理,保证质量。

3.9.2施工前由技术质量部门组织对全体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该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以及技术要求。

3.9.3现场设置专职质量员,严把质量关,各班组做好三检工作。

3.9.4大面积施工开始前,先做样板,通过甲方、监理单位的验收,方可大面积施工,坚持样板引路制度。

3.9.5加强各种材料的管理,各原材、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材料人员及施工员严格验收。

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中。

3.9.6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变更,图纸变更要有洽商记录。

3.9.7分项工程严格按规范验收,各误差、偏差符合规范要求,特殊要求的按图及本方案要求进行。

3.9.8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楼层标高进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术质量部。

五、质量控制措施

1设计文件、图纸审查:

各分包单位在接收到施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后应安排专业人员详细审查图纸、文件中出现重要节点,施工做法,避免出现差错、遗漏等造成质量问题;

2每一分项工程进行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并书面交底到各施工人员,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规范及相应的操作规程。

3“三检”制度:

(1)每道工序完成后,班组长应组织作业层(外施工班组)进行自检,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及技术交底要求对实物质量进行观感和实测检查,符合要求后报送专职质检员进行评定。

(2)前后工序、工种之间的交接检查,包括质量、工序完成后清理及成品保护等内容,交接检由班组长组织,总包方质检员、技术人员参加。

(3)专职质检员严格按要求对每个检验批质量进行检查评定,确认实际质量达到预控指标要求后,报监理单位由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4样板领路制度,样板先行验收:

凡重要分项及涉及装饰效果的工程全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均应制作“施工样板”(样板墙、样板间、样板户等),经监理单位、业主、总包等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展开施工;后续工程要求与样板户采取相同的工艺和材料,其质量标准不得低于样板户的质量标准。

5隐蔽工程验收:

所有需要隐蔽的工程部位在隐蔽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公司,由监理公司组织建设单位等各方人员进行验收。

6工序交接制度:

为避免总包与分包、分包与分包单位之间产生推诿扯皮现象,划清施工责任,总包及各分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及工程完成后必须签写工序交接检查验收记录,由总包方项目经理或现场经理组织总包、分包质检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评定,合格后,由项目经理或现场经理上报监理单位验收。

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作最后交接前的验收,并评定质量等级。

6.1在工序交接过程中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应限定时间整改纠正,如因上道工序整改不及时造成的工程进度等方面的损失由上道工序的施工单位负责。

6.2接验作业队伍,对接验的工程成品或半成品有保护的责任,在下道工序交验时,发现沾污、损坏等现象,造成的经济经济损失由其负责。

7材料进场报验制度

所有工程使用的材料、半成品等,必须随车携带本批次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产品质量证明书、随车发货单,以上四证经监理及甲方材料员检查并签字认可后方可卸车。

不同材料要分别堆存、立牌标识、不得混杂。

进场后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取样,并由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送至指定部门检验或实验,如不按规定抽样送检且没有材料合格的检测报告就进行使用者,责令拆除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原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严格遵守建设单位已下发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8防治墙体空鼓开裂的技术措施

8.1 材料控制 

8.1.1  严禁使用龄期不足35天的砌块,有条件的可养护2个月后再使用,现场存放时底部要垫起,注意防潮,雨天要覆盖; 

8.1.2  抹灰用砂应选用中砂,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控制在不大于3%; 

8.1.3  抹灰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

8.1.4  面层砂浆标号不能高于打底砂浆,而打底砂浆不能高于基层墙体,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度较低的基层,产生空鼓、裂缝、脱落等质量问题; 

8.1.5  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

严禁使用熟化不透的石灰膏,以防爆灰; 

8.1.6  拌制水泥砂浆的水应当是清洁干净、不含杂质的淡水; 

8.1.7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上; 

8.1.8  不同墙体材料交界处应使用镀锌钢丝网(规格:

直径0.9,网格大小10X10); 

8.1.9  配合比:

水泥砂浆1:

3,混合砂浆1:

1:

6。

  

8.2墙体防裂措施

8.2.1 通长的砌块墙,每≤6 m设一构造柱(不论有无丁字墙),构造柱截面尺寸:

墙厚X180,配筋:

4B12,A6@200。

构造柱和AAC墙缝在墙面处理时应加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厚度0.25㎜,网眼大小9目),宽度应≥200㎜; 

8.2.2  砌块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相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进行拉结或L型铁件连接,设置间距应为两皮砌块的高度。

当采用L型铁件连接时,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间宜预留10㎜~15㎜的空隙,待墙体砌筑完成后,该空隙用PU发泡剂嵌填; 

8.2.3  砌块墙顶面与钢筋混凝土梁(板)底面间预留10㎜~25㎜空隙,空隙内的充填物应在砌筑完成后7d后进行,填充材料应采用1:

3水泥砂浆; 

8.2.4  砌块框架填充墙在墙面处理时,应在不同材料接缝处加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厚度0.25㎜,网眼大小9目),宽度应≥200㎜,抹灰时用镀锌钢丝网(规格:

直径0.9,网格大小10X10); 

8.2.5  砌块墙和不同材料梁,柱相接的阴角缝处,可在批刮腻子时勾出4~5㎜ 宽的凹缝,打入白色密封胶,待干后再做涂料墙面。

  

8.2.6  管线布置及开线要求

8.2.6.1  墙内管线开凿前,应先弹线,然后沿槽两边用切割机切槽,再用凿或专用镂槽工具剔出槽口,要求平直整齐,控制槽深≥管外径+15㎜为宜; 

8.2.6.2  对墙上镂槽埋设暗管的墙体,应尽量避免水平方向开槽;竖向镂槽深度不宜大于1/3墙厚,当不得已≥1/3墙厚时,应采取细石砼浇筑,表面布镀锌钢丝网(规格:

直径0.9,网格大小10X10),宽度为镂槽宽加每边墙各200㎜; 

8.2.6.3  尽可能避免交叉或双面开槽,必须交叉或双面开槽时,宜使双面开槽的部位相距至少600㎜范围以外。

穿越墙体的水管应严防渗水; 

8.2.6.4  管线开槽埋管应固定牢固,用聚合物砂浆分两次补平,第一次填实至距表面5~8㎜ 待干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为提高抗裂性,在做腻子时,应沿缝贴200㎜ 宽耐碱玻纤网格布或加设镀锌钢丝网增强(规格同上)

8.2.7不同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