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4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你如何选出10倍大牛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当没有新的变化时,高抛低吸是适合的。

3)当出现新的变化时,股市往往会出现趋势性行情。

4)传统产业衰退是新兴产业兴起的前提条件;

旧有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是新经济模式诞生的前提;

旧有生态格局无法维持股市有足够资金运转时就会产生新的生态格局。

换而言之,否极才会泰来,博弈进入双输才会迎来双赢。

5)要买反映出新时代的股票,这些股票才会长期上涨。

传统行业只会跟随经济周期上下波动。

换而言之,传统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有的是亲宏观周期,有的是逆宏观周期),股价只会在某个区间来回波动,其超长期均线的上涨速度往往跟GDP上涨速度一样。

而新兴产业则是长期往上走,直到应用得到普及。

6)新兴产业在普及率达到10%时,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到普及率达到50%时见顶。

之后将进入惨烈的淘汰战,伟大的公司将会诞生,股价将会持续上涨,直到普及率达到90%。

(注意,这里所说的90%是指主要消费人群或主要年龄段的人数达到90%,而不是整个社会人口的比例达到90%。

假如以整个社会人口为统计口径,大概达到70%以上就见顶)。

因此,你每天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就是:

哪些东西代表了新时代的变化?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

一、沿着消费升级的路线。

根据该国家所处的阶段,居民对物质的需求层次也不一样。

分为“吃、衣、住、行、游”五个层次:

吃饱——衣服——家电——房子——汽车——社交娱乐。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你要投资特定的行业,例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物质贫乏,那时的人们追求的是有新衣服穿,因此中国第一批富豪都是做制衣厂出身的。

紧接下来,就是对家电的需求,在80-90年代结婚都是要求送“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因此那个年代最暴利的行业就是家电,于是就诞生了苏宁电器这种大牛股。

紧接着到了2000年后,中国进行住房住改,取消福利房,房地产开始崛起。

诞生了万科这样的大牛股,到了05年,汽车消费开始崛起,但是受制于中国汽车制造技术的后落,至今都没能诞生像当年苏宁电器、万科这样复权后可以翻300倍的大牛股,翻10倍则是毫无难度的。

而三一重工则是房地产、汽车消费崛起的受益者(地产和汽车带动了下游钢铁、有色、玻璃、煤炭、挖掘机等一系列行业的兴旺)。

而如今,中国正处于进入社交娱乐时代的边缘。

因此大牛股必定是从服务消费型行业里面诞生,而这里所说的消费,并不是过去传统的消费行业(如食品饮料、旅游、纺织)而是以前没有的消费,例如信息消费。

服务也不是传统的低端服务,而是高端服务,例如高端的美容机构(而不是卖洗面奶的企业)、基因诊断机构(而不是三甲医院)。

但是目标范围还是太大了,还无法落地到具体行业个股,还必须继续细化。

而这就是我所说的如何才能做到从万米高空俯冲落地。

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否则要写成十万字的大著作了。

但我已经帮你排除掉A股里的绝大多数股票了,假如你想寻找长期跑赢大盘的股票,就按照这个思路来选股。

假如你是价值回归理论的拥护者,那就去做传统产业——当他被低估时买进,估值回归正常时抛弃。

切勿用价值回归的眼光来看待代表未来经济形态的股票,因为他们真的会摆脱估值地心引力,直奔月球。

也不要对传统行业抱有任何幻想:

“也许这一次不一样,能再创昔日辉煌!

”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就赶紧卖吧。

二、通常国家重点扶持的新产业就是未来的闪亮新星。

第一个问题是:

怎样的扶持政策才叫“重点扶持”?

09年的家电以新换旧算不算?

稀土的行业整顿算不算?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算不算?

通常来说,要符合以下标准:

1、这个产业要符合消费升级的规律(即这个阶段是服务业,假如扶持政策跟服务业无关,则不算)。

2、最好是国家把它列入支柱性产业。

这个要通过观察领导人的讲话,以及每年两会时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揣测(当然,假如你有渠道获悉政府动态就最好不过了,省去分析一大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

例如2000年开始政府把房地产列入支柱性产业、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奥巴马的“新能源革命”;

而近期的一些表述有:

温家宝“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在于消费,而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于信息消费”;

李克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于新型城镇化”;

他们的讲话并没有直接指出具体是哪个行业(原因是到目前为止,政府都没能找到可以替代房地产、汽车的支柱性产业),只是很含糊的指出了一个大方向。

因此还得从更多蛛丝马迹去思考到底是哪个行业。

例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里有一个表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你马上就会意识到原来温家宝的信息消费具体是指文化产业(而不是移动4G、股票资讯之类的信息服务),更具体一点指的是传媒行业。

这个也非常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要加强舆论控制,防止文化颠覆。

因此传媒行业就是未来可以诞生超级大牛股的草丛之一。

再具体一点,传媒行业也肯定不是选那种传统的传媒(报纸、杂志)而是新型的媒体(嫁接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传媒)。

就按照这个思路,你一步一步推理下去,就能把目标定位到具体的细分行业或个股。

至于强哥的“新型城镇化”到底是什么玩意?

你得去参考李克强的博士毕业论文以及他这些年来的讲话,从里面去揣摩李克强心目中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

我看了许多资料后大概搞清了他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建立城市卫星群,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周边建立许多小城市,把人口都搬到小城市去住,工作则在大城市进行。

这样就能解决大城市“高房价、学位紧张、医院紧缺”的三大顽疾。

要实现这个战略,首先得有便捷的交通——高铁、轻轨!

其次要有便捷的物流配送系统——智能物流(不是传统物流)!

最后最好能实现人们在家上班,那样就不用每天从小城市跑到大城市上班了——在家办公室软件!

简而言之,人类要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生活、工作,假如实在不得不出门,则2-3小时内就能到达,打造3小时经济生活圈。

因此凡是能实现上述目标的产业,都是未来大牛股扎堆的草丛。

3、跟支柱性产业沾边的其他行业都会有水涨船高的机会。

但是要想捕获类似万科、苏宁电器这种超级大牛,则必须选择在整条产业上最核心的那个部门。

他们最大的特征是:

掌握了整条产业链上的议价权,可以随时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上游和下游。

第二个问题:

既然类似环保、家电下乡、房地产救市这种政策不算“重点扶持”,那又如何解释这些政策出台后,相关股票的大涨?

我把政策分两类:

重点扶持政策、非重点扶持类政策(注意其具体定义,我这里的定义跟官方表述不一样的,就算不属于我认定的重点扶持政策,官文里也会出现“国家重点扶持XXX”之类的表述,不能望文生义。

)假如属于重点扶持政策,则相关股票会反复有机会,适合长线持股或者反复拿来做波段。

而非重点扶持类,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涨,而是在政策出炉后会大涨,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又跌回去了,而政策的影响持续时间长短则要根据政策力度来衡量。

这类股票其实是在做均值回归运动,只不过有些时候要等1-2年才能回到原点而已。

这类股票也是可以操作的,只不过是属于打完就跑的类型。

而且他们的涨幅往往很难超过3倍,更别说10倍甚至300倍了。

三、从生活细节中去寻找。

沿着消费升级路线寻找往往有个缺点,那就是你虽然知道消费马上要升级,但是具体哪一天会发生,很难靠逻辑推断出来。

此时,你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你身边所发生的变化。

你要特别留意那些不同寻常的大众行为,然后仔细思考这行为背后到底蕴含了什么逻辑?

这种行为是偶然现象吗?

还是代表了一种未来的生活趋势?

假如是代表了一种未来生活趋势,那么这里面必定就是大牛股诞生之地。

(这也是如何从万米高空顺利软着陆的方法之一)。

我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电影《阿凡达》,当时我看到新闻说大家都排队去抢票看。

我感到很好奇,也去看了一下,发现故事情节毫无吸引力,只是特技效果好。

为什么一部毫无内涵的电影可以这么疯狂?

中国的电影院以前根本没人去看,现在竟然场场爆满,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最后我的思考结论是:

1、90后开始出来社会混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消费习惯跟80后有很大差异,他们更多的强调自我个性、强调享受。

他们会把工资的一半拿来享受生活,这种行为跟80后形成巨大反差。

换而言之,社会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

由90后推动的“娱乐至死”年代终于到来了。

2、阿凡达跟过去电影最大的差别是他采用了3D技术,因此这是一个跟“传统”电影不同的电影。

所以我推断与3D影院相关的行业必然会火爆。

2012年底我去香港,发现大批大陆客在抢购婴儿用品,连纸尿片都被扫光。

我开始思考深层次的原因,我发现除了是因为毒奶粉事件外,还因为2012年是一个生育小高潮,我身边许多朋友都在2012年生孩子,原因是那一年刚好是龙年,大家都抢着生个龙宝宝,从而导致婴儿出生数量比平时多。

因此我断定国内奶粉行业会有一次大反弹,从香港回来后就买入贝因美,当时由于受国内毒奶粉影响,不断创新低,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贝因美的广告竟然出现在繁华闹区的大型LED广告屏,这说明管理层要开始发力了。

随后贝因美高管开始增持股票,我就知道股价要启动了,后面果然涨了4倍。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案例属于“非重要政策扶持”类型,因为我买入的理由仅仅是因为2012年是一个短暂的生育小高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婴儿潮),中国的人口长期趋势是不断往下走的而不是往上走的,因此奶粉行业不可能是大牛股诞生的场所。

股价翻了2倍后我们就觉得估值太高了,抛弃后就不再关注该股。

Iphone4推出时,又一次出现这种抢购热潮。

我又好奇:

不就一部手机吗?

值得吗?

最后经过深入思考后,我得出结论:

Iphone不是一部手机那么简单,他是颠覆了手机的传统概念,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手机”,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手机就是拿来发短信、打电话、看时间。

但是iPhone却告诉人们,手机可以是一个多功能平台,可以将娱乐、消费、信息、社交融为一体。

我意识到,这是大众消费领域的一次革命,跟苹果产业链相关的东西必定会火。

紧接着,Google的glass眼镜一曝光,我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次革命:

glass颠覆了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理解,原来眼镜、手镯、饰品还能这么玩!

这将是继Iphone产业链后又一个牛股荟萃的地方,目前这一波浪潮还是继续(什么时候你又见到人们通宵排队去购买可穿戴设备,什么时候相关股票就到了爆发期)。

但这还不是这次技术革命的尽头,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一曝光,我又意识到,这是对传统汽车功能的颠覆!

汽车不再是汽车,而是一个移动智能设备。

这才是划时代的产品!

一部手机的崛起只能带动电子元器件、信息消费产业链的兴旺,但是对于传统行业帮助不大。

但是一旦汽车崛起,所有传统行业都能沾光,这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何其巨大。

(我建议国家考虑把无人驾驶汽车列为国家支柱性产业)。

但这还不是技术革命的尽头,紧接下来就是把所有的家居都改造成移动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假如上述革命全都实现,则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彻底改变。

因此,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有一条非常明确的脉络:

Iphone(手机)—glass(可穿戴)—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家居;

沿着这条脉络去选股,你会发现牛股遍地。

目前这条科技线发展到glass阶段。

Iphone革命已经结束,相关股票没戏了,接下来是可穿戴,但目前尚未形成气候,假如普及率达到10%,则会迎来爆发期。

然后在普及率达到50%时抛出,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再看好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原因,因为普及率已经达到50%。

而无人驾驶尚处于研发阶段(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也是不错的投资标的,它们是为无人汽车打地基做铺垫的),智能家居至少要等到汽车革命完成之后(无人驾驶是智能家居的试验场,假如能成功把汽车改造成移动智能终端,那么把彩电、冰箱、沙发、墙壁改造成智能终端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你不要放过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细节,注意去观察人们的行为跟过去不一样的地方。

这种不一样的细节,往往意味着某些社会潮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大牛股就隐藏在这些改变里面。

你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你智慧拨开扰乱你视线的杂草,找出那头大金牛。

接上一篇的内容,上篇讲到3种选择大牛股的方法思路,其实还有第四种方法:

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寻找大牛股。

但是这个视角实在是太高了,已经高到外太空,一般人根本学不来。

你得对国际政治、国内政局、世界历史要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这么高的高度看问题,因此我直接把我的一些见解贴出来得了,不去解释为何得出这些结论。

第五种方法就是从重组并购股里寻找。

这个是比较特殊的类型,我在以后的文章里会专门开辟专题教导大家如何去分析并购重组股,这里就不提了。

废话少说,先来复习上篇内容,直接上图。

查看原图消费升级股通常都是慢慢往上爬的(相对于科技股而言),因此我将其称为慢牛型。

科技股通常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是快牛。

一个产业被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往往会得到银行信贷、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这个产业往往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不是国家瞎想出来的(即该产业往往属于消费升级股或科技股,在美国,由于消费升级早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娱乐”,因此其国家支柱性产业往往只能选择走高科技路线,而在中国,由于还处于消费升级的进程中,因此其每个阶段的支柱性产业往往是跟消费升级有关)。

所以一个产业被列入支柱产业,相当于国家给这产业加了增益BUFF,能够让股价从原来的翻10倍变成翻30倍。

重组类股票要么不涨,一涨就是十几个涨停板,因此是疯牛。

大国博弈由于普通人往往难以洞察,他就像潜行者一样,当他暴露在众人目光下时,已经翻了10倍,因此是隐形牛。

例如大华股份,一个做摄像头的低门槛企业,股价竟然3年内翻了10倍,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看懂他?

马后炮的意淫者倒是一堆。

上表涉及的行业太多,虽然每个行业都能产生大牛股,投资者只需选定一个,专注研究该领域的个股就行。

但是我这么说,童鞋们肯定不满意,必须希望能进一步筛选过滤。

那好吧,我们就按照一定原则来进一步精选行业概念。

原则一:

选择多重利好叠加的行业。

例如某行业既涉及消费升级又是国家扶持,又跟大国博弈有关,则优先选择。

(例如传媒就符合三者合一)。

原则二:

选择该产业链上最核心的行业,在核心行业里选择最核心的部门,例如苹果产业链,从手机壳、触摸屏、电子元器件到APP、手游甚至连移动、联通都是它的受益者。

那么你应该如何选择,首先是选择跟产业链直接相关的,而不是那些搭便车的,这样你就可以去掉APP、手游、移动联通。

其次要选择该产业链专供的产品,而不是多行业共用产品,这样你就可以把电子元件去掉,然后要选择产业链上最具有定价权的部门,即选择apple公司,但是这家公司不在中国,那只好选其他品牌手机了,于是你盯上了小米,但是小米没上市,那就退而求其次,从上市公司里选择技术门槛最高的,工艺最复杂的。

这样你比来比去之后就发现中国的上市公司只能做触摸屏。

同理,跟可穿戴相关的产业链,首选自己可以做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其次选技术门槛最高的——传感器技术(如红外测距、人脸识别之类的)、最后选择出货量最大的(柔性电路、电子芯片)。

原则三:

看市场普及率。

下面这幅图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

它指出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律,百试不爽。

这些都是我珍藏多年的图片,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新兴产业在普及率达到10%时,股价开始加速上涨,到普及率达到50%时见顶。

如下图,汽车指数从1914年开始飙升(普及率10%),在1920年崩盘(普及率50%),进入惨烈的淘汰战,全美汽车企业数量开始大规模减少。

然后经历5年的去产能,福特等少数几家汽车商脱颖而出,股价开始猛飙,直到1929年(普及率90%),史上最惨烈的股市大崩盘,直接拖垮了欧美各国经济,德国被逼上绝路,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假如你还不信,那我再上一张图。

1993年发生了什么?

纳斯达克指数大牛市的开端,2000年发生什么?

网络科技股崩盘。

2008年发生了什么?

全球股市崩盘。

你再仔细看看下面的图中93、2000、08年时,互联网的普及率是多少?

查看原图看完历史故事,我们回到当下,如何利用上述规律来选出大牛股?

在“牛股集中营”那张表里面,我们列出了很多的行业,但是他们当前的普及率是不一样的。

这也意味着,有的牛股尚在襁褓阶段,有的正在上路,有的已经在半山腰,而有的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利用普及率来估算当前某个行业处于哪个阶段。

每个行业普及率是多少,这个需要参考专门做调查的公司所发布的数据。

我手头也没有这些数据,假如某些童鞋们刚好有相关数据,还望分享一下,集合大家的智慧一起炒股共赢。

但是就算没有准确数据,某些行业还是可以通过草根调研来估计的。

例如智能手机,现在连卖菜的阿婆都不用诺基亚了,都改用平板手机了,不用看精确的调查数据,你都能意识到其普及率至少达到50%了吧?

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现在还处于研发阶段,普及率肯定就是0%啦。

可穿戴设备,看看你身边有多少人购买了苹果的手环或三星的手环就知道了,估计普及率还没到10%。

(啧啧!

普及率10%的东西我最喜欢了)。

另外,我们可以从时间上大概估算出来。

通常一个产品从1%到10%需要7年,从10%到50%需要7年,从50%到90%需要7年。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7年之痒么?

)假如以Iphone4推出时间(2010年)作为普及率10%的开端,那么到了2017年左右,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就会达到50%,到时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都会暴跌。

假如你觉得这也好难估算,好吧,那就再简单一点:

找出该产业链最牛逼的那只股票(例如apple、tesla)从他推出革命性产品的那一天算起(往往就是他股价的最低点处),股价涨7年就到头了。

你拿尺子去量一下就知道相关产业链最多还剩多少年的辉煌。

50%以后,就不是普涨行情了,而是个股行情,只有龙头大哥的股价才能再上一层楼。

(注意,越简单的估算方式,误差越大,不要太迷信7年之痒,假如能拿到该行业的市场容量分析报告,还是要以数据为准)

特别提醒,利用普及率来估算股价顶部,往往适用于科技类产品,对于某些行业很难估算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和普及率(例如航母、传媒、房地产、美容)。

其中有些可以从人口结构和人口总数来大致推算(如房地产、美容)。

有些工业产品可以从产能利用率来推算,但是这些都只有专业的研究机构才能搞的定,个人投资者还是放弃去估算吧,直接参考机构的数据。

根据上面所述,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打分模型,给各个行业打一下分,从而选出最牛行业。

例如我下面的这个打分表格(注:

上面数据乱填的,非真实数据,仅为展示模型而填)。

优先选刚进入10%的+多重利好叠加+正统+有门槛的行业。

再从里面精挑个股。

作为一个小散户,其实没精力同时去关注那么多行业,我建议小散还是从我给出的那些行业中选一个(只有他的普及率处于10%-50%就行),然后只专注跟踪该产业链的情况,不要三心二意,今天搞一下锂电池,明天搞一下机器人,后天搞一下基因诊断,最后啥都没捞到,7年后再回头来看,当年搞过的每只个股都翻了10倍了,自己的资金反而缩水了50%。

我这节课的内容并没有告诉你应该持有哪只股票,但是至少可以增强你持股的信心,假如一直以来你坚定看好某只个股,而这个股恰恰就符合我上述的打分标准,那么看完我的文章后,你就应该坚定持有,不要被别人忽悠几句就改变自己的看法。

曾经买过万科、苏宁电器的人一大把,但是能一直持有的没几个人,为什么?

因为他们心里没底,没信心持股,为什么没信心?

因为他们看不透未来5-10年会发生什么。

而我这篇的文章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你手中的个股值不值得你关注或持有5年。

此外假如你看好的某个行业没有被我列入表中,也不要灰心,也许是我忽视了该行业(我也是普通人呀,不可能每个细节都想到),你根据我告诉你的寻找牛股的方法来甄别你看好的行业到底是否具备牛相。

最后,假如你非要让我说出我最看好哪个?

目前我看好基因诊断、柔性电路、充电桩。

(旁白:

这不就得了嘛,啰啰嗦嗦半天,浪费老子时间!

)。

好吧,虽然有点啰嗦,但念在我码字码得这么辛苦的份上,假如你觉得读完后能受到一点启发,请留下个脚印吧,哪怕在留言里填上“顶”。

那些大V随便写几句废话都那么多人点赞,我把我毕生经验倾囊相授都没人鸟我,打击人啊,搞得我都不想写下篇了。

下篇将讲述在选定某个行业后,如何从该行业里选出具体的个股。

当然,前提是大家有兴趣看下去,否则我也不想浪费时间。

本来不想写下篇了,但是总感觉有点缺陷,还是写吧。

上篇讲到如何选择高大上的行业(概念)。

而这一篇的内容接着讲述在选定某个行业(概念)后,应该如何分析个股。

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分析个股时,我们应该看重哪些指标?

我的研究体系从两个维度来审视个股:

一个维度是行业发展阶段,另一个维度是个股的三个面(资本运作、基本面、技术面)。

 

我将一个行业(概念)划分为几个阶段:

萌芽期、蓝海期、红海期、垄断期、衰退期。

划分依据就是市场的普及率(渗透率)。

个股的三个面:

每个面的作用不一样,基本面的作用是充当股价安全垫,决定了股价最低可以跌到哪里。

资本运作起到杠杆的作用,可以将个股的涨幅扩大几倍。

技术面是拿来择时的,一个股票基本面再好也并不代表任何时刻都能买进,什么时候买进就要靠技术分析来决定。

于是两个维度一叠加就形成了下面的4X3格子图:

查看原图 

上图表明在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需要关注的指标是不一样。

例如基本面指标,在蓝海时期,你应该更加关注与成长性有关的指标,而到了红海时期,你要关注的指标就变成价值类指标了。

为什么要这样?

所有指标都关注不是更好吗?

理论上,所有指标都符合要求当然是最好,例如某公司毛利率高、产品又好、又有垄断优势、管理层又牛逼、现金流又好、股价又低。

但在实际操作中,你根本不可能遇到这种低价股,你当市场上所有人都是傻逼,只有你是智者?

因此,我们只能重点看某一个指标,其他指标能符合要求最好,不符合也不要紧。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重点来分析在不同产业阶段,基本面的分析方法。

技术面和资本运作以后有机会再讲述吧,否则文章太长了。

(感兴趣的人那么少,我根本没动力写那么长啊)

将上图红色区域稍作调整,就得到下面表格:

萌芽期:

通常都还没达到上市标准,因此在股市里找不到标的。

这里就不提了。

蓝海期:

这个阶段由于市场蛋糕尚未被瓜分完毕,并且前景广阔,因此只要上市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