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04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docx

普速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

客运人员应知应会技规模块2

1.《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管理规程》适用围是什么?

答:

《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管理规程》适用于国家铁路。

(总则)

2.《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管理规程》包括哪几部份?

答:

本规程包括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两部分。

(总则)

3.《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管理规程》中的普速铁路部分适用于怎样的铁路?

答:

普速铁路部分,适用于200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

(总则)

4.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对重要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五年不少于几次?

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道检定,其他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十年不少于几次?

对其他桥梁、隧道检定,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对驼峰及调车场线路溜放纵断面复测,每五年不少于几次?

答:

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

对重要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五年不少于一次;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道检定,其他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每十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桥梁、隧道检定,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对驼峰及调车场线路溜放纵断面复测,每五年不少于一次。

(第22条)

5.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几次?

答:

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22条)

6.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对干线地面信号、机车信号、轨道电路设备和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等的运用状态,每月检查几次?

场强覆盖每季度检查几次?

登乘机车检查信号显示距离、机车信号显示状态及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运用质量,每月不少于几次?

答:

对干线地面信号、机车信号、轨道电路设备和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等的运用状态,每月检查一次;场强覆盖每季度检查一次。

登乘机车检查信号显示距离、机车信号显示状态及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运用质量,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22条)

7.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对接触网状态,每月检查几次?

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检查,每五年不少于几次?

答:

对接触网状态,每月检查一次;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检查,每五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供电设备定期检查。

(第22条)

8.铁路局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

其中对为客货运服务的建(构)筑物(包括限界)和生产、办公房屋检查,每年不少于几次?

对客运服务设备每年什么时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答:

对为客货运服务的建(构)筑物(包括限界)和生产、办公房屋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客运服务设备每年春运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22条)

9.铁路总公司专业技术机构根据什么,使用专用设备定期对主要线路进行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检查和钢轨探伤?

答:

铁路总公司专业技术机构根据线路的年通过总重、线路允许速度,使用专用设备定期对主要线路进行轨道、通信信号、接触网检查和钢轨探伤。

(第22条)

10.什么是轨距?

答: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围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第42条)

11.直线轨距标准为多少毫米?

答:

直线轨距标准为1435mm。

(第42条)

12.车辆按用途分为哪几类?

答:

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等)。

(第177条)

13.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mm?

答: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000mm。

(第205条)

14.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一般情况下能否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

答: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

(第205条)

15.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如何进行?

答:

在设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攀登车顶及在车辆装载的货物之上作业;如确需作业时,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将接触网停电接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准进行。

(第205条)

16.铁路线路分为哪些?

答: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安全线及避难线。

(第32条)

17.什么是正线?

答: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第32条)

18.什么是站线?

答:

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及站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第32条)

19.什么是段管线?

答:

段管线是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第32条)

20.什么是岔线?

答: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接轨,通向路外单位的专用线路。

(第32条)

21.什么是安全线?

答:

安全线是为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从一进路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占用的进路而发生冲突的一种安全隔开设备。

(第32条)

22.什么是避难线?

答:

避难线是在长大下坡道上能使失控列车安全进入的线路。

(第32条)

23.列车运行速度多少km/h及以上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列车运行速度120km/h及以上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第50条)

24.列车运行速度120km/h以下的线路,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的设置或拓宽按照哪里有关规定办理?

答:

列车运行速度120km/h以下的线路,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的设置或拓宽按照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50条)

25.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的等级、标准、铺设、拆除及需否看守,由哪里决定?

答:

铁路道口、人行过道的等级、标准、铺设、拆除及需否看守,由铁路局决定。

(第50条)

26.站平过道必须与站外道路和人行道路断开,社会车辆、非工作人员能否通行?

答:

站平过道必须与站外道路和人行道路断开,禁止社会车辆、非工作人员通行。

(第51条)

27.车站两端咽喉区能否设平过道?

答:

平过道不得设在车站两端咽喉区。

(第51条)

28.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多少米?

答:

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

(第51条)

29.安全线设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安全线设置应符合有关设计规的规定。

岔线、段管线与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铺设安全线。

岔线与站到发线接轨,当站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

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及专用铁路与国家铁路车站接轨,其接轨处或接车线末端应设隔开设备(设有平行进路并有联锁时除外)。

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50m。

(第55条)

30.旅客站台分为低站台、高站台,低站台高度为多少mm或多少mm?

高站台高度为多少mm?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多少mm?

答:

旅客站台分为低站台、高站台,低站台高度为300mm、500mm,高站台高度为1250mm。

货物站台的高度为900~1100mm。

(第55条)

31.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天桥的高度不小于多少mm?

答:

在非电气化区段的车站上,车辆调动频繁的站场,天桥的高度不小于5800mm。

(第55条)

32.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的1100~4800mm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多少mm设计?

答:

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的1100~4800mm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1850mm设计。

(第55条)

33.行车工作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答: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局与局间由铁路总公司,局管各区段间由铁路局,一个调度区段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车站由车站值班员,线路所由线路所的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

凡划分车场的车站,各车场由该车场的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车场间接发列车进路互有关联的行车事项,由指定的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

列车和单机由司机负责指挥。

列车或单机在车站时,所有乘务人员应按车站值班员的指挥进行工作。

在调度集中区段,调度集中控制车站有关行车工作由该区段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但转为车站控制时,由车站值班员指挥。

(第277条)

34.列车或单机在车站时,所有乘务人员应按谁的指挥进行工作?

答:

列车或单机在车站时,所有乘务人员应按车站值班员的指挥进行工作。

(第277条)

35.在调度集中区段,调度集中控制车站有关行车工作由谁直接指挥?

但转为车站控制时,由谁指挥?

答:

在调度集中区段,调度集中控制车站有关行车工作由该区段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但转为车站控制时,由车站值班员指挥。

(第277条)

36.全国铁路的行车时刻,是如何规定的?

答:

全国铁路的行车时刻,均以时间为标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小时制。

(第228条)

37.铁路地面固定设备的系统时钟,当具备条件时,应接入什么网?

答:

铁路地面固定设备的系统时钟,当具备条件时,应接入铁路时间同步网。

(第228条)

38.铁路行车房舍和办理行车工作的有关人员均应备有钟表。

钟表的时刻应与哪里的时钟校对?

答:

铁路行车房舍和办理行车工作的有关人员均应备有钟表。

钟表的时刻应与调度所的时钟校对。

(第228条)

39.列车运行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答:

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开往方向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全国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以铁路总公司的规定为准,但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

(第229条)

40.列车车次的编定是怎样规定的?

答:

列车须按规定编定车次。

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编为单数。

在个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次时,可与规定方向不符。

(第229条)

41.列车按运输性质是如何分类的?

答:

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如下:

(1)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特快、快速、普通旅客列车);

(2)特快货物班列;

(3)军用列车;

(4)货物列车(快速货物班列、五定班列、快运、重载、直达、直通、冷藏、自备车、区段、摘挂、超限及小运转列车);

(5)路用列车。

(第233条)

42.列车运行等级顺序是怎样的?

答:

列车运行等级顺序如下:

(1)动车组列车;

(2)特快旅客列车;

(3)特快货物班列;

(4)快速旅客列车;

(5)普通旅客列车;

(6)军用列车;

(7)货物列车;

(8)路用列车。

开往事故现场救援、抢修、抢救的列车,应优先办理。

特殊指定的列车的等级,应在指定时确定。

(第233条)

43.哪些人员必须执行列车调度员命令,服从调度指挥?

答:

有关行车人员必须执行列车调度员命令,服从调度指挥。

(第230条)

44.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除外)和口头指示,只能由谁发布?

答:

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运行揭示调度命令除外)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列车调度员在发布命令之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并听取有关人员意见。

(第231条)

45.旅客列车仅在正方向区间的线路封锁施工、发生自然灾害或因事故中断行车等特殊情况下,经谁准许,方可反方向运行?

答:

在双线区间,列车应按左侧单方向运行。

仅限于整理列车运行时,方可使列车反方向运行,但旅客列车仅在正方向区间的线路封锁施工、发生自然灾害或因事故中断行车等特殊情况下,经铁路局调度所值班主任准许,方可反方向运行。

(第234条)

46.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哪些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答:

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下列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1)车辆燃轴或重要部件损坏;

(2)列车发生火灾;

(3)有人从列车上坠落或线路有人死伤;

(4)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

(第337条)

47.使用车辆紧急制动阀时,应注意什么?

答:

使用车辆紧急制动阀时,不必先行破封,立即将阀手把向全开位置拉动,直到全开为止,不得停顿和关闭。

遇弹簧手把时,在列车完全停车以前,不得松手。

在长大下坡道上,必须先看制动主管压力表,如压力表指针已由定压下降100kPa时,不得再行使用紧急制动阀(遇折角塞门关闭时除外)。

动车组列车遇上述情况时,随车机械师、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司机采取停车措施;来不及报告时,应使用客室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列车乘务人员应将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的情况报告司机。

(第337条)

48.特别笨重、巨大的物件和可能破坏铁路设备、干扰行车的物体通过道口时,应怎样做?

答:

特别笨重、巨大的物件和可能破坏铁路设备、干扰行车的物体通过道口时,应提前通知铁路道口管理部门,采取安全和防护措施,并在其协助指导下通过。

(第52条)

49.行车有关人员,接班前须充分休息,能否饮酒?

答:

行车有关人员,接班前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如有违反,立即停止其所承担的任务。

(第245条)

50.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有什么规定?

答:

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必须坚守岗位,穿着规定的服装,佩戴易于识别的证章或携带相应证件,讲普通话。

(第244条)

51.铁路职工或其他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时,应如何处理?

答:

铁路职工或其他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向开来列车发出停车信号,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工务、电务或供电人员。

(第407条)

52.在铁路线路允许行人、自行车通过,禁止机动车通过的人行过道应设置什么?

答:

在铁路线路允许行人、自行车通过,禁止机动车通过的人行过道应设置人行过道路障桩。

(第458条)

53.旅客列车停靠的高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多少mm?

安全标线距站台边缘多少mm?

答:

旅客列车停靠的高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1750mm,安全标线距站台边缘1000mm。

(第157条)

54.非高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是如何规定的?

答:

非高站台安全标线与站台边缘距离为:

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120km/h时,1000mm;列车通过速度120km/h以上至160km/h时,1500mm;列车通过速度160km/h以上至200km/h时,2000mm。

也可在距站台边缘1200mm(困难条件下1000mm)处设置防护设施。

(第157条)

55.车站按技术作业是怎样分类的?

答:

车站按技术作业分为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

(第235条)

56.车站按业务性质是怎样分类的?

答:

按业务性质分为营业站、非营业站,营业站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第235条)

57.哪些站可根据线路的配置状况及用途划分车场?

答:

编组站、区段站和较大的中间站,可根据线路的配置状况及用途划分车场。

(第235条)

58.给水设备及建(构)筑物,应包括哪些?

答:

给水设备及建(构)筑物,应包括水源、输水、扬水、净水、消毒、配水、管网、水源卫生防护、水源安全保护、节水等设备。

(第210条)

59.为保证供水质量,应按需要配备哪些设备?

答:

为保证供水质量,应按需要配备制水在线连续监控、水质检验和管网检漏等设备。

(第210条)

60.客运站房的设施设备是如何规定的?

答:

客运站房,应根据客运量设有便于购买车票、办理行包裹、候车、问询、引导、广播、时钟、携带品寄存,以及为旅客服务的文化、卫生及生活上的必要设备。

根据规定还应设置实名制验证和制证设备、安全检查设备、客运信息查询设备、视频监控设备、行包裹到达查询设备、垃圾存放设备、消防设备等,根据需要设置电梯、自动扶梯、无障碍通道和相应的助残设施、污物处理、自动售检票和取票设备等。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应设旅客站台,并应有照明、引导、广播、时钟和视频监控设备。

车站应设置围墙或栅栏。

办理行包裹业务的车站应设行包通道,站台长度应满足行包装卸作业需要。

大、中型客运站站前应有广场,站台应有雨棚,跨越线路应采用天桥或地道。

(第156条)

61.车辆须装有哪两种制动机?

答:

车辆须装有自动制动机和人力制动机。

(第181条)

62.最高运行速度多少km/h及以上的客车应采用密接式车钩和电空制动机

答:

最高运行速度160km/h及以上的客车应采用密接式车钩和电空制动机。

(第181条)

63.客车适否应有紧急制动阀及压力表?

答:

客车应有紧急制动阀及压力表,并均应保持作用良好,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校对并施封。

(第181条)

64.货车应装有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轴重多少吨及以上的货车应装有脱轨自动制动装置?

答:

货车应装有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轴重23t及以上的货车应装有脱轨自动制动装置。

(第181条)

65.列车中车辆的连挂、软管的连结由谁负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

列车中车辆的连挂,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

软管的连结,有列检作业的始发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

(第265条)

66.动车组采用机车调车作业时,随车机械师或动车段(所)胜任人员负责什么?

调车人员负责什么?

答:

动车组采用机车调车作业时,随车机械师或动车段(所)胜任人员负责过渡车钩和专用风管的安装与拆卸、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并打开车门,调车人员负责车钩连结与摘解、软管摘结。

动车组无动力回送或被救援时,过渡车钩、专用风管的安装与拆卸由随车机械师负责,司机配合。

(第265条)

67.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连挂由谁负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

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连挂,由机车乘务员负责。

单班单司机值乘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辆乘务员负责;无车辆乘务员的列车,由车站人员负责。

(第266条)

68.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摘解、软管摘结由谁负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

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的车钩摘解、软管摘结,由列检人员负责。

无列检作业的列车,车钩、软管摘解由机车乘务员(单班单司机值乘的由车辆乘务员)负责,软管连结由车辆乘务员负责;无车辆乘务员的列车,由机车乘务员(单班单司机值乘的由车站人员)负责。

(第266条)

69.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谁负责是怎样规定的?

答:

列车机车与第一辆车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客列检作业人员负责,无客列检作业人员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第266条)

70.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无论单机或挂有车辆,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软管摘结,均由什么人员负责?

答:

货物列车本务机车在车站调车作业时,无论单机或挂有车辆,与本列的车辆摘挂和软管摘结,均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

(第266条)

71.旅客列车在途中摘挂车辆时,车辆的摘挂和软管摘结由谁负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

旅客列车在途中摘挂车辆时,车辆的摘挂和软管摘结,由调车作业人员负责,密封风挡和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车辆乘务员负责,其他由列检作业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人员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必要时打开车门,以便于调车作业。

装有密接式车钩的客车车辆摘挂时,过渡车钩的安装与拆卸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人员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第266条)

72.列车机车与动车组过渡车钩的连结与摘解、软管摘结、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谁负责?

答:

列车机车与动车组过渡车钩的连结与摘解、软管摘结、电气连接线的连结与摘解,由随车机械师负责。

(第266条)

73.两列动车组重联或解编时,由谁负责引导,司机确认?

答:

两列动车组重联或解编时,由动车组机械师负责引导,司机确认。

(第267条)

74.动车组重联时,被控动车组应退出占用,主控动车组使用什么模式与被控动车组连接?

答:

动车组重联时,被控动车组应退出占用,主控动车组使用调车模式与被控动车组连接。

(第267条)

75.动车组解编操作时,主控动车组转换为调车模式后,必须一次移动多少米以上方可停车?

答:

解编操作时,主控动车组转换为调车模式后,必须一次移动5m以上方可停车。

(第267条)

76.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根据哪些规定放置响墩防护?

答:

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根据下列规定放置响墩防护:

(1)已请求救援时,从救援列车开来方面(不明时,从列车前后两方面),距离列车不小于300m处防护;

(2)一切中断后发出的列车(持有附件3通知书1的列车除外),应于停车后,立即从列车后方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处防护;

(3)对于邻线上妨碍行车地点,应从两方面按线路最大速度等级规定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位置处防护,如确知列车开来方向时,仅对来车方面防护;

(4)列车分部运行,机车进入区间挂取遗留车辆时,应从车列前方距离不小于300m处防护。

防护人员设置的响墩待停车原因消除后可不撤除(运行动车组列车的区段除外)。

(第368条)

77.发现列车中有技术不良的车辆应如何处理?

答:

在有列检作业的车站,发现列车中有技术不良的车辆,因条件限制不能修理时,应由列车中摘下修理。

在其他车站发现列车中有技术不良的车辆,因特殊情况不能摘下时,如能确保行车安全,经车辆调度员同意,可回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第271条)

78.列车运行途中遇空气弹簧故障时,运行速度有何规定?

答:

动车组列车运行途中遇空气弹簧故障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60km/h(CRH2、CRH380A/AL型为120km/h),其他旅客列车运行途中遇车辆空气弹簧故障时,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0km/h。

采用密接式车钩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障更换15号过渡车钩后,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40km/h。

(第271条)

79.哪些机车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答:

下列机车车辆禁止编入列车:

(1)插有扣修、倒装色票的及车体倾斜超过规定限度的;

(2)曾经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或曾编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列车以及在自然灾害中损坏,未经检查确认可以运行的;

(3)装载货物超出机车车辆限界,无挂运命令的;

(4)装载跨装货物(跨及两平车的汽车除外)的平车,无跨装特殊装置的;

(5)平车及敞车装载货物违反装载和加固技术条件的;

(6)未关闭侧开门、底开门以及平车未关闭端、侧板的(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7)由于装载的货物需停止自动制动机的作用,而未停止的;

(8)企业自备机车、车辆、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和城市轨道车辆、进出口机车车辆过轨时,未经铁路机车车辆人员检查确认的;

(9)缺少车门的(检修回送车除外);

(10)超过定期检修期限的客车车辆(经车辆部门鉴定的回送客车除外)禁止编入旅客列车。

(第249条)

80.列车应按本规程、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哪些因素进行编组?

答:

列车应按本规程、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第247条)

81.列车重量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编组超重列车时应注意什么?

答:

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

编组超重列车时,编组站、区段站应商得机务段调度员同意,在中间站应得到司机的同意,并均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

(第247条)

82.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多少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答:

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第247条)

83.超长列车运行办法,由哪里规定?

答:

超长列车运行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第247条)

84.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按列车编组表编组,机车后第几位编挂一辆未搭乘旅客的车辆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