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905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

“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

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

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

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puXuewang.com)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

(第一件:

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

第二件:

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

第三件:

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

(起因:

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

经过:

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结果:

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

谈谈理由。

(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

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

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一位好官;

一位不迷信的人;

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的人;

一位敢于同迷信斗争的人……)。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看看细读课文后,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认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

(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

他向老大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从而摸清了底细,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

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

他的调查结果又如何?

(小组讨论)

小组一:

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

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河伯娶媳妇闹的。

)②谁要给河伯娶媳妇?

(巫婆和官绅。

)③新娘从哪儿来的?

(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选。

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

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人口越来越少。

)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小组二:

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①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

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

(他说: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表面上赞同给河伯娶媳妇,实际上他已识破巫婆和官绅骗取钱财的诡计。

(6)小组朗读西门豹的话,感悟人物品质。

你能用成语来评价西门豹吗?

(将计就计,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质疑:

西门豹是被派到邺的官员,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要参加“婚礼”呢?

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办巫婆和官绅的以及这样做的妙处。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②找到描写他是怎么说的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③你认为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是否还有更妙的办法?

(2)学生间讨论交流。

〖puxuew〗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是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这样说是故意装着认真的样子,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

“麻烦”表面上是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要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官绅们见巫婆和官绅头子没有回来,西门豹又说让他们去催催。

他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真的要惩办他们吗?

(“再等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们,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组三:

西门豹利用假戏真做的办法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及官绅们。

这个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

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3.西门豹一开始调查摸清底细,并没有把巫婆、官绅们抓起来杀掉,而采用这种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办法。

你们知道他的用意吗?

再默读这一部分,在读中感悟。

(彻底破除迷信,关键还是在于让老百姓们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

巧妙地惩办,深刻地教育,这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老百姓们有什么变化。

(老百姓在西门豹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

(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

三、总结全文,整体理解

1.在西门豹一步步实施惩办巫婆和官绅们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办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2.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

(你的办法真妙。

真的很佩服你。

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事要有策略。

……)

四、发散思维,角色体验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进行角色表演。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注意要有层次。

(2)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给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绅等)加上语言。

(3)注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有恰当的表情。

3.小组表演。

4.小组汇报演出。

5.小组间评议:

最佳表演组,最佳人物创新奖……

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

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

《西门豹治邺》是一篇颇具戏剧*的历史题材课文,讲述了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重点记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经过。

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此次小片区语文研讨课,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主线分明,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学效果良好。

整堂课虽没有华丽的语言,惊为天人地设计,但真实、有效,真真正正、扎扎实实地引领孩子学语文,领略语文的魅力。

本堂课成功之处有三方面。

1、巧设表格,突破重难点。

本堂课的重难点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妙处在哪里”。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段落,抓住西门豹的语言描写,以西门豹采用“将计就计”的方法,惩治了“首恶──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训了“一般官员”、教育了“百姓”的经过,创设表格,逐层递进,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学生理解了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策巧妙无比,西门豹这一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在讲解表格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语言中的重点词,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深入地朗读,既培养了语感,又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2、巧补空白,拓展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与文本有密切联系的“空白”,重视“空白”,巧用“空白”,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当教到“西门豹将计就计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时,我适时地抓住文本的空白点:

围观群众亲眼目睹此情此景会说些什么。

然后出示设计的写话练习“死里逃生的新娘喜极而泣说……痛失爱女的老人老泪众横说……围观的老百姓拍手称快说……”。

我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想象他们最想说的话。

学生兴趣盎然,思绪如泉涌流淌于笔尖。

不一会,一段段精*、动情的人物内心独白跃然纸上,妙语如珠,入情入境,想象合情合理,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

3、紧扣文本布局,渗透写作方法。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这一谋篇布局的特点是渗透写作方法的最佳时机。

因此,我提问学生: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西门豹“惩恶”和“治水”两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

学生们迅速答出“惩恶”详写,“治水”略写,他们是根据文本篇幅的长短来判断的。

于是,我又抛出问题:

为什么“惩恶”详写,而“治水”略写呢?

此时学生们一脸茫然,无言与对。

为了让他们释疑,我利用课件出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孩子们一阅,顿时释然,神”害难破,水利易修。

老大爷说河伯是漳河的神。

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所以我们要重点表现他敢于破除迷信。

原来文章布局的详略,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这一点拨,这一渗透,学生马上领悟到今后写作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一堂课毕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即使是好课,也会有瑕疵。

课堂上如果能适时抓住“面如土*”“提心吊胆”“磕头求饶”这些关键词去刻画官绅们的心理活动,去想象他们磕头求饶的语言,再进行朗读指导,理解侧面烘托,对学生理解西门豹的做法之巧妙将大有助益。

以其人之道,还治人之身,将计就计──实在是妙不可言!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第3篇

 《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西门豹治邺教师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

  陶行知先生指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在教学本课时,我努力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彻底扬弃了情节分析。

多余的情节分析已被公认为现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课文,却颇为棘手。

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正确估计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感受知顺序,用一个发散式的探索提问,涵盖全文,组织起科学的教学程序,轻松地突破了感悟“语中有话”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

这样便从课文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广度、高度上来把握教学策略,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2、综合训练了听、说、读、写。

在本课的教学中,读、写能力得到了主动的发展,把“读——说——读”紧密地反复结合在一起训练。

感悟西门豹的话中之话,必得读,而读出其语气,演得逼真又得通过说来暴露思维过程。

最后的情趣作文又把听、说、读所得综合起来。

这样语文素质得到了整体的发展。

  3、在课堂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一个给西门豹送匾额的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匾额上会写些什么,然后动笔写下来。

旨在让学生动笔的同时揭示文章的主旨,丰满人物的形象。

  4、让学生演课本剧。

让学生在感受人物的同时,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和语言表现出来。

  联想是桥梁,想象是翅膀。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西门豹治邺教学反思简短第4篇

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

重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破除迷信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通读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理清段落大意。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

自我介绍:

我姓×

,名叫×

×

你们也能用老师刚才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

点名叫几名学生自我介绍。

很高兴认识大家,原来我们的姓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姓都是一个字。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他的姓有两个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

26西门豹)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可以让学生与老师接拉近距离,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华百家姓文化的熏陶。

新课

()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习生字。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豹、芜、娶、媳、巫、绅、旱、徒、磕、淌、凿、溉”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

“徒”读(tú

)要读成(dǒu),“媳”读(xí

)不要读成(xī),“凿”为平舌音,“绅”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3)书写“豹、魏、派、娶、媳、妇、淹、硬、逼、浮、旱、徒、饶”

字形难点:

“豹”的偏旁是豸旁,“派”的左半部窄,右半部宽。

“旱”的上半部是“日”不要错写成“目”。

“徒”的偏旁是双人旁。

“媳、妇”人女字旁横不出头。

2.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1)小组学习(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2)汇报

理解词义。

面如土色:

脸色呈灰白色。

形容惊恐之极。

担心吊胆:

形容非常害怕。

磕头求饶:

向别人磕头乞求饶恕自己。

开凿:

挖掘、开垦。

旱灾: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

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生: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西门豹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3.段落结构:

全文共十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摸清了“河神娶媳妇”的底细。

第二层(10—15自然段)讲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

第三层(第16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三层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层(1—8自然段)写西门豹调查了解邺这个地方的情况。

第二层(9自然段)写西门豹决定对策。

第三层(10—16自然段)写西门豹采取行动。

这一层次再分两个层次,先详写除“神”害,后略写修水利,除旱灾。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

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了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

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

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作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指名发表意见)

五、总结提升

西门豹他有没有立刻把巫婆、官绅抓起来处死或者跟他们同流合污呢?

他会怎么做呢?

你觉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西门豹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