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912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docx

2018年山东日照市中考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D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目录

第1节三国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大融合

第4节魏晋南北时期的文化

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右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B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3.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D

l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l发明水排,利用风力水力冶铁

l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l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B.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半坡居民

C.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4.右面知识卡片所列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A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B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李白吟诗《蜀道难》

6.下列古代的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C

王羲之李清照鉴真屈原

ABCD

7.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D

①岳飞抗金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文天抗元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西藏自古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是B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

这说明,南宋泉州D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

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C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11.历史学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A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C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取消对德和约

13.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在日本人大举侵略的危急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C

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国共合作抗战开始

14.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高度赞扬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下列哪位科学家最能享此赞誉B

A.袁隆平 B.邓稼先 C.侯德榜 D.茅以升

15.“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作者凌青《林则徐的后裔》在诗中表达的信息不包括B

A.虎门销烟扬我国威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香港回归洗雪国耻 D.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16.下图显示、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进入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大事记

3月13日英国

5月18日荷兰

6月05日希腊

9月29日日本

10月23日联邦德国

11月26日卢森堡

12月21日澳大利亚

12月22日新西兰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7.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

”其确切理解应该是D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18.《凡尔赛条约》的缔造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指出:

“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下列事件能证实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预言的是C

A.组织三国同盟,对抗三国协约 B.出兵山东,占领青岛

C.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二战 D.成立国联,对抗英国]

19.下表为1928-193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

亿美元)。

导致表中美国1928-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原因是C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国民生产总值

1039

912

764

585

540

656

728

A.罗斯福新政 B.越南战争 C.经济大危机 D.朝鲜战争

20.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标志联合国建立

D.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1.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

帝国主义在非洲500多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D

A.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B.埃及宣布独立

C.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纳米比亚独立

22.右图显示,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发生新变化,出这一新变化的原因是C

A.军费支出大幅增加

B.美国大力压制

C.世界经济危机打击

D.忽视教育科技

23.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A

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争霸开始 D.第三世界崛起

24.苏联解体以后。

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而等国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起,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金砖四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

这表明B

A.美国世界的霸权地位崩溃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5.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

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

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在2005年全家不买中国产品。

一年的尝试结束后,萨拉不得下感叹,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实在太难了。

这则故事反映了B

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

(15分)

材料一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

(4分)

答: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周王室政权衰落,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材料二下表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

机械

天文历法

农学

化学

数学

水利

医学

兵器

数量

7

25

25

9

22

7

25

8

(2)列举天文历法、农学、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各一例。

(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分)

答:

天文历法:

春秋时期,中国有了哈雷彗星最早记录;农学: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农业专着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数学:

南朝的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第7位,比外国早1000多年;医学: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特点:

明朝之前,中国的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但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材料三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摘自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是哪一历史事件?

分析这一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

(3分)

答:

文艺复兴;作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文化和外来文化?

(2分)

答案:

无论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学习吸收其精华一面,批判其不足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7.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17分)

材料一近代欧美日等国通过各自的相对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创造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近代化飘花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进程。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5分)

答: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法国:

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

1861年改革、日本:

明治维新)

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世纪世界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为例,说明地球越来越“小”了。

(5分)

答: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轮船,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报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地球成为了“地球村”。

材料三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识,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作了哪些在努力?

(4分)分析造成中国资产阶级探索艰难的原因。

(3分)

答:

经济:

实业救国;政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原因:

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压迫,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

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我又没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仍然被公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马克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

(2分)

答: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华迅思想。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知识回答,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分)

答:

遵义会议的召开;七大的历史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紧接着,满以为我们在吸取苏联教训,“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

——摘自《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学习-探索-走老路”的曲折道路?

(6分)

答:

革命时期,学习苏联的搞城市暴动,如南昌起义,结果失败;社会义义探索时期,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走老路:

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材料四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狂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诚,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谈改革开放40周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有关史实,说明中国人民是如何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壮丽史诗的?

(6分)

答:

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现在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民族方面,1999年,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