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5914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下载.docx

  C、教师职业态度

  D、教师职业良心

  【解析】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促进政治民主化,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发展功能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包括:

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促进政治民主化;

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故选B。

  7、临近六一,高高兴兴地去接孩子放学,李女士却撞见孩子遭老师呵斥而流泪的场景。

另一位家长的“善意提醒”让她恍然大悟:

  “一定要给老师送礼!

如果不送,你的孩子就会遭冷遇,这是行规。

”面对这样的行规,下列教师行为不正确的是()。

  A、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B、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讲清其中利弊关系

  C、抵制各种诱惑,和家长保持健康的教养关系

  D、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可以接受家长送的礼物

  【答案】D

  【解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但学生自己制作的小贺卡是可以收取的。

故选D。

  8、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

  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

  9、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体现的即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故选C。

  10、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系统知识上效率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

  11、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12、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13、“暴跳如雷”

  “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愤怒

  C、应激

  D、心境

  【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加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

  1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15、教师组织课外活动()。

  A、比课堂教学要求低

  B、更强调教师的权威

  C、要有明确目的

  D、没有明确目的

  【解析】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有三条: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是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16、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解析】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级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17、青年初期是世界观的()。

  A、初步成熟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形成时期

  D、成熟时期

  【解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

  18、()是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受侵害的权利,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

  A、人格尊严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教育权

  【解析】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内容。

  19、()是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受侵害的权利,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

  20、()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

  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1、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

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方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自主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解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共同完成学校工作任务的环境中建立的,同事之间应该做到尊重、理解和协作。

作为班主任,发现本班任课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与任课老师交流,与其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2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组织成立了班委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D、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解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很高的德育价值,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23、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A、不怕见生人了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每天跑步

  【解析】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4、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性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依法聘任校长的部门是()。

  A、省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26、母法与子法、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层级效力关系属于教育法规效力中的()。

  A、法规的形式效力

  B、时间效力

  C、地域效力

  D、人的效力

  【解析】法规的形式效力是指母法与子法、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层级效力关系。

  27、我国的教育家()早就提出“以身作则”的见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孔子对教师的要求。

  28、()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A、教学计划

  B、教学手段

  C、教学设计

  D、课堂教学

  【解析】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9、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生从贵族到平民无所不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30、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

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解析】婴儿安全岛,是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弃婴生存权利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建立“弃婴安全岛”的目的是为防止弃婴在野外受到不良环境侵害、延长婴儿存活期,作为弃婴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

所以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的生存权利。

  31、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A、知识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能力的活动

  D、审美的活动

  【解析】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32、《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映的是()。

  A、教育观

  B、教学观

  C、教师观

  D、学生观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为:

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33、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34、某教师在运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该教师遵循了()。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解析】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己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属于直观性教学。

  35、新课改特别关注的教学过程本质观是()。

  A、认识观

  B、发展观

  C、交往观

  D、实践观

  【解析】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教学理解为师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

  36、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C、教育提高人的修养

  D、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37、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解析】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3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制约性

  B、永恒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相对独立性

  【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根本特征,也被称为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有目的是目的性的反映,培养人是将人从生物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性的体现。

因此选择C。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39、以下哪种分组形式是跨年级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

()

  A、按不同学习内容分组

  B、按不同方法和媒体分组

  C、按学科能力分组

  D、按不同学习目标分组

  【解析】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它是跨年级的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

  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40、古人云:

  “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这句话告诫我们开展学校德育应遵循()。

  A、正面教育性原则

  B、知行一致原则

  C、客观真实性原则

  D、尊重平等原则

  【解析】题干所述要求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即德育要遵循客观真实性原则。

  4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解析】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2、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

  A、自我归因感

  B、自我期待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43、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已经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由()收缴。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A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44、思维开小差是注意()。

  A、分散

  B、转移

  C、动摇

  D、起伏

  【解析】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

注意的分散是指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

思维开小差是注意分散。

  45、专家和新手相比,专家有更强的记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

  A、专家有更好的记忆品质

  B、专家在专业领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特殊的策略

  C、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和解决问题策略

  D、专家的智商都比较高

  【解析】新手阶段的教师是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和专业学习,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比较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

其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

而专家阶段的教师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只有少部分教师才能达到这个阶段。

其特点在于观察教学情

  46、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的三个层次中不包括()。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表

  【解析】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

其中,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47、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举办者

  D、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48、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

  A、《开皇令》

  B、《法典》

  C、《法经》

  D、《法言·

学行》

  【解析】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49、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解析】常模参照测验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

常模参照性测验反映了考生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和其他考生相比,这个考生考的怎么样。

  50、问题情境就是()。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解析】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51、每次考完试,刘老师对班内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当着所有学生宣读成绩和排名,刘老师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荣誉权

  【解析】学生享有隐私权。

刘老师在班级内宣读所有学生的成绩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52、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之日起()日内完成调解。

  A、30

  B、40

  C、50

  D、60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A、高级教育

  B、中级教育

  C、初级教育

  D、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54、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什么发挥出来?

  A、舆论

  B、目标

  C、奖励

  D、领导

  【解析】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舆论发挥出来。

舆论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

  当群体中出现某一超常行为或特殊事件时,人们根据当时本群体的规范对这些行为作出内容一致的判断或评论。

  5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解析】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5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政治

  B、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