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923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中考化学试验题汇总.doc

50用下图中的装置A可进行气体和固体反应。

⑵在下表中写出三组不同的反应物(三组中气体必须各不相同)。

⑵请在上述三组中,挑选出有气体产物生成的一组,先在方框B中填入组别编号,然后画出检验该气体产物所需的装置,并指明所画仪器中盛放药品的名称。

⑴实验室制取大量CO2气体,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

__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右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

该装置的特点是:

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

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下图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右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_________(填写编号)

⑶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有关CO2的探究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实验目的及有关仪器名称。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CO2、气体、肥皂水。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1.将标有“A”和“B”的两个空量筒(200mL)放在实验桌上,往B量筒中充满CO2气体。

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两个量筒上方分别吹出一个肥皂泡(两个肥皂泡大小相仿,内含空气),使其缓缓落入两个量筒中,并观察现象。

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不下沉,悬浮在中间。

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0)、①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如图(甲、乙),其中正在产生气体的

是__(填写“甲”或“乙”)。

②图丙是一种简易启普发生器。

请写出:

I.仪器a和c的名称:

a_______,c_________。

II.实验室用丙可制取CO2气体,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Ⅲ.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有哪些原因?

50)、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来制取硝酸钾。

其主要生产流程为:

(1)写出步骤①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考右图,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

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然资源获得了红褐色的铜粉(含杂质炭),为了测定该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百分含量),取Wg铜粉样品,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仪器②、⑤的名称是:

②、⑤。

(2)①、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④。

(3)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

(4)结束实验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5)利用上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④的质量,得到CO2的质量,进而求出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中忽略水蒸气的影响)。

为了确保测得的CO2质量准确可靠,在保证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你认为还需要的条件是

54.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2NH4CI+Ca(OH)2CaCl2+2NH3↑+2H2O)

①“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③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④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写化学式)。

(5)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30、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1)写出装置①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该二氧化碳气体含有氯化氢气体和(填化学式)杂质。

(2)若缺少装置②,则装置③中可能会出现白色浑浊,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将装置④放在装置③前面,产生的后果是。

(4)在装置⑤中是用瓶口朝上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原因是。

(5)请用简单实验证明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是干燥

的。

31、用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装置中观察到不断有气泡产生。

(2)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在该反应中氧化铜做剂。

装置C中的固体质量在反应前后(填减少或增加)。

(4)若先点燃酒精灯,再进行装置A中的化

学反应,装置C在加热过程中会有危险,原因是(要化学方程式表

示)。

3.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

将该混合气体5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6.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 mol H2SO4),

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盐和水。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 

A.6.4 g   B.3.2 g C.1.6 g D.0.8 g

46,有一种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A. 7.6 g            B. 15.2 g           C. 20.0 g         D. 40.0 g  

44现将CO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

2              B.1:

1            C.2:

1           D.1:

44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中可能有的杂质。

取6克锌片(含有杂质)放在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收到的氢气是0.1mol,可以初步估算锌片中的杂质是

 A.Cu       B.Fe            C.C     D.Ag 

45,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为12: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46,一种不纯的铁粉,已知它含有铜、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

现取5.6克该铁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

则该铁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铜           B.铝              C.镁             D.铝、镁的混合物

46,将炭粉、氧化铜和碳酸钙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恰好充分反应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0.01mol的沉淀,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可能为 

A.1.2            B.1.6            C.2.0             D.2.4 

46,现有Mg和Fe粉末混合物共8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后,经测定溶液质量仅增加了7.6g,则反应中生成的硫酸盐物质的量总和为 

 A. 0.05mol  B. 0.1mol  C. 0.15mol  D. 0.2mol 

45,有一表面已被氧化的镁条3.0克,测得其中镁元素含量为80%。

把该镁条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溶解,生成硫酸镁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1mol C0.1 mol            D.无法确定 

20经测定,某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51mol的甲烷(CH4)在1.8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

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A.1.8mol                B.1mol C.0.9mol               D.大于0.9mol,小于1.8mol 

46,在密闭容器中,将1mol的CO和1mol的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B.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原混合气体的3/4  

C.反应后的气体中 C、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D.反应后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46,室温时,将0.01mol氧化钙加入1000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度,过滤(假设固体没有损失)、洗涤、烘干,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A.0.77g        B.0.74g           C.0.59g             D.0.56g 

20,取0.1mol碳酸钙高温分解,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了2g二氧化碳                      

B.生成了0.1mol氧化钙 

C.剩余固体质量为5g                     

D.剩余碳酸钙质量为8g

20,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41.2%          B.53.8%           C.58.3%           D.70.0%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