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33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docx

《《机械制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教案.docx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

(120学时)

教材:

《机械制图》

单位:

科技学校

教学大纲

绪论

学时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

1

2.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目的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及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要求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和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学方法

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

(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

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

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

综上:

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构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

但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

立体感强。

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

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法

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

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出来。

这里把平行的视线当作投影线,把图纸看作投影面,画在纸上的图形就是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这就是正投影法的形象说明。

一般是从三个方向对物体投影,因此得到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

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立体图产生变形的地方,视图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立体图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视图却能完全表达清楚,这样就能物体的真实形状完全地反映出来,如果再注上尺寸、技术要求,就构成一张完整的图样。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学习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仪器、工具,掌握较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

(2)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3)学习、贯彻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故学习中首先要注意掌握正投影的规律,并运用正投影的规律去解决绘图和读图中的实际问题。

努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不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学会正确运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规定画法,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

所以要做到:

1、应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提高听课效率

3、正确认真的对待作业

4、要遵循国家标准规定,在学习中应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

认真学习本课程,将为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介绍性的内容,必须掌握的是图样的概念、内容、形成方法及其与立体图的对比。

教学大纲

第一章制图的基础知识

学时

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介绍(图线、字体、比例、图幅)

2.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

2

3.几何作图

4.徒手绘图

2

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与工程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如图纸的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标注等,介绍了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要求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在绘制的图样中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

重点难点

重点是图线画法和尺寸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以及圆弧连接的画法;难点是尺寸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学习指导

学习本章时要注意理解国家标准中的各种规定,可先阅读教学内容,然后用铅笔做图线和字体练习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讲§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

课题: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2)标题栏(GB/T106091-1989)

(3)比例(GB/T14690-1993)

(4)字体(GB/T14691-1993)

(5)线型及应用(GB/T4457.4-2002)

教学目的:

1、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

2、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

2、掌握八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

教学重点:

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2、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

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教学方法:

介绍图线时,讲解清楚各种图线的画法及主要作用,为学生以后画图打下基础。

八种图线也应该详略分开,重点讲解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其余四种图线略讲。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图样的概念、作用及形成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本次课从画图的技能方面着手,摘要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的统一规定。

三、教学内容

(一)图纸幅面的规定

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式的图纸。

1、图纸幅面

指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讲解表1—1。

2、图框格式(是否需要装订)

图框是指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

图框线为粗实线。

讲解图1—1、图1—2、表1—2。

3、标题栏的位置和格式

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

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的方向一致。

讲解图1—2、图1—3。

学校的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如图1—3(b)所示的格式。

(二)比例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强调:

(1)比例规范化,不可随意确定,按照表1—2选取。

(2)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

1的比例(即原值比例)画图,以便直接从图样中看出机件的真实大小

(3)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4)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

(三)字体

图样中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的特点:

横平竖直、起落有锋、粗细一致、结构匀称。

在图样中,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75°。

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但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

(四)图线

图线分粗、细两种。

粗线的宽度b应按照图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b/2。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

0.18、0.25、0.35、0.5、0.7、1、1.4、2mm。

制图作业中一般选择0.7mm为宜。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图线的画法参照表1—3。

1、粗实线

应用:

可见轮廓线、表示剖切面起迄的剖切符号。

2、细实线

应用:

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重合断面轮廓线。

3、虚线

应用:

不可见轮廓线。

注意:

(参见图例)

 

(1)虚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当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

(3)虚线以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

4、细点划线

应用:

轴线、对称中心线。

注意:

(参见图例)

 

(1)细点划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2)细点划线和双点划线中的“点”应画成约1mm的短划,细点划线的首尾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

(3)细点划线,应超出轮廓线2mm~5mm。

(4)细点划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短划处相交。

(5)在绘制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划线,作为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

(6)在较小的圆形上绘制细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5、波浪线

应用:

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6、双折线

应用:

断裂处边界线。

8、粗点划线

应用:

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9、双点划线

应用:

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讲课中,每介绍一种图线后,引导学生参看表1-5,了解该图线的实际应用。

四、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画八种图线。

五、小结

1、比例的概念及几个注意点。

2、九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

特别强调:

各种图线也可以画成曲线。

第二讲§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

课题:

尺寸注法

教学目的:

1、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

2、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

教学要求:

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

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

直径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方法:

本次课内容较多,不必都讲,可根据以后读图中的尺寸和抄画图形的需要进行选材。

例如光滑过渡处的尺寸、弧长和弦长等尺寸注法可以放到以后有关章节中再陆续进行介绍。

教学内容:

二、复习旧课

1、简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2、强调两个问题:

(1)画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来表示对称中心线,且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

(2)比例的定义。

二、引入新课题

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不能确定它的大小,因此,图样中必须标注尺寸来确定其大小。

国家标准对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有一系列的规定,本次课就来学习尺寸标注的初步知识。

三、教学内容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为单位。

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

(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定

完整的尺寸标注包含下列四个要素:

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终端(箭头)。

(a)(b)

图1—10尺寸界线示例

1、尺寸界线

作用:

表示所注尺寸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细实线绘制。

它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本身作尺寸界线。

强调: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与尺寸线成适当的角度;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2mm左右。

参照图1—10说明。

2、尺寸线

作用:

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依次排列整齐。

并且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5mm,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

参照图1—11说明。

(a)正确(b)错误

图1—11尺寸线示例

3、尺寸线终端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

箭头和细斜线。

机械图样一般用箭头型式,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图1-12所示。

当尺寸线太短,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允许将箭头画在尺寸线外边;标注连续的小尺寸时可用圆点代替箭头,如图1—12所示。

(a)(b)

图1—12尺寸线箭头

4、尺寸数字

作用:

尺寸数字表示所注尺寸的数值。

强调:

(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左方或尺寸线的中断处,位置不够时,也可以引出标注。

(2)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3)在同一张图上基本尺寸的字高要一致,一般采用3.5号字,不能根据数值的大小而改变。

(三)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1、线性尺寸的标注

线性尺寸的数字应按图1—13(a)所示的方向填写,图示30º范围内,应按图(b)形式标注。

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当尺寸线为垂直方向时,应注写在尺寸线的左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c)所示。

狭小部位的尺寸数字按图(d)所示方式注写。

2、角度尺寸的标注

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出的圆弧线。

角度的数字应水平书写,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

角度较小时也可以用指引线引出标注。

角度尺寸必须注出单位,如如图1—14所示。

 

 

(a)(b)

(c)(d)

图1—13线性尺寸标注示例

 

图1—14角度尺寸标注示例

3、圆和圆弧尺寸的标注

标注圆及圆弧的尺寸时,一般可将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线或其延长线要通过圆心。

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直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Ф”,小于和等于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

没有足够的空位时,尺寸数字也可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或引出标注。

圆和圆弧的小尺寸的标注如图1—15所示。

 

 

4、球体尺寸的标注

圆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Ф”,半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R” 。

标注如图1—15所示。

 

四、小结

1、重述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总结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第三讲§1.2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

课题:

1、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3、斜度和锥度

教学目的:

1、讲解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要求:

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教学重点:

铅笔的修理和使用

教学方法:

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学生亲身体验。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1、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

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

本次课先来介绍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

(一)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图版、丁字尺、三角板

图板用作画图时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又因它的左边用作导边,所以左边必须平直。

(演示:

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版上)。

丁字尺是画水平线的长尺。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图1—17图板和丁字尺

画图时,应使尺头靠着图板左侧的导边。

画水平线必须自左向右画,如图1—17所示。

一副三角板有两块,一块是45°三角板,另一块是30°和60°三角板。

除了直接用它们来画直线外,也可配合丁字尺画铅垂线和其它倾斜线。

用一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105°和165°的倾斜线,如图1—18所示。

图1—18用两块三角板配合画线

2、圆规和分规

(1)圆规

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

圆规的一个脚上装有钢针,称为针脚,用来定圆心;另一个脚可装铅芯,称为笔脚。

在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使针尖略长于铅芯,如图1—19所示。

笔脚上的铅芯应削成楔形,以便画出粗细均匀的圆弧。

画图时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较大的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如图1—20所示。

(2)分规

分规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的。

分规两脚的针尖在并拢后,应能对齐,如图1—19所示。

(3)、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来绘制非圆曲线的。

首先要定出曲线上足够数量的点,再徒手用铅笔轻轻地将各点光滑地连接图1—19分规和圆规

起来,然后选择曲线板上曲率与之相吻合的部分分段画出各段曲线。

注意应留出各段曲线末端的一小段不画,用于连接下一段曲线,这样曲线才显得圆滑,如图1—21所示。

图1—21用曲线板作图

(4)铅笔

粗实线铅笔的修理粗实线是图样中最重要的图线,为了把粗实线画的均匀整齐,关键是正确的修理和使用铅笔,绘制粗实线的铅笔以HB或B的铅笔为宜。

将铅芯修理成长方体形,使用时用矩形的短棱和纸面接触,长方体铅芯的宽侧面和丁字尺或三角板的导向棱面贴紧,用力要均匀,速度要慢,一遍画不黑可重复运笔。

细实线铅笔的修理和使用画细实线、虚线、点画线等细线所用的铅笔牌号为H或2H,将铅芯修理成圆锥形。

当铅芯磨秃后要及时修理,不要凑合着画。

绘制虚线和点画线时,初学者要数丁字尺或三角板上的毫米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画出的虚线或点画线的线段长才能整齐相等。

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画粗实线圆所用的铅芯为HB铅芯,修理成如图1-7所示的形状。

使用时要调整圆规腿的关节,使铅芯和纸面垂直侧棱和纸面均匀接触,画圆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慢,一遍画不黑可反方向重复一遍。

图1-7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

第四讲§1.3几何作图

课题:

1、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2、斜度和锥度

教学目的:

1、讲解常用等分法

2、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

教学要求:

1、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2、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

教学重点:

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学方法:

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

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

三、教学内容

(一)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1、等分直线段

(1)过已知线段的一个端点,画任意角度的直线,并用分规自线段的起点量取n个线段。

(2)将等分的最末点与已知线段的另一端点相连。

(3)过各等分点作该线的平行线与已知线段相交即得到等分点,即推画平行线法。

如图1—23所示。

图1-23等分直线段

2、等分圆周

(1)正五边形

方法:

1)作OA的中点M。

2)以M点为圆心,M1为半径作弧,交水平直径于K点。

3)以1K为边长,将圆周五等分,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五边形。

(a)(b)(c)

图1-24正五边形画法

(2)正六边形

方法一:

用圆规作图

分别以已知圆在水平直径上的两处交点A、B为圆心,以R=D/2作圆弧,与圆交于C、D、E、F点,依次连接A、B、C、D、E、F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a)所示。

方法二:

用三角板作图

以60º三角板配合丁字尺作平行线,画出四条边斜边,再以丁字尺作上、下水平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b)所示。

(a)(b)

图1-25正六边形画法

(3)正n边形(以正七边形为例)

n等分铅垂直径AK(在图中n=7),以A点为圆心,AK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点S,延长连线S2、S4、S6,与圆周交得点G、F、E,再作出它们的对称点,即可作出圆内接正n边形。

图1-26正n边形画法

(二)斜度和锥度

1、概念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它的特点是单向分布。

锥度是指正圆锥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或正圆台的两底圆直径差与其高度之比。

它的特点是双向分布。

2、计算

斜度:

高度差与长度之比

斜度=H/L=1∶n

 

锥度:

直径差与长度之比

锥度=D/L=D—d/l=1∶n

注意:

计算时,均把比例前项化为1,在图中以1∶n的形式标注。

3、画法

以图为例讲解。

四、小结

1、线段的等分法(推画平行线法)和圆周的等分法。

2、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注意斜度和锥度符号的方向性。

第五讲§1.3几何作图

课题:

圆弧的连接

教学目的:

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和黑板作图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概念。

二、引入新课题

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线(或圆弧)的情况,这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称为圆弧连接。

三、教学内容

(一)圆弧的连接

1、圆弧连接作图的基本步骤

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弧的半径的条件。

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

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

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

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2、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作图法归纳为三点:

(1)定距:

作与两已知直线分别相距为R(连接圆弧的半径)的平行线。

两平行线的交点O即为圆心。

(2)定连接点(切点)

从圆心O向两已知直线作垂线,垂足即为连接点(切点)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3、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的求法

作图法归纳为三点:

1)用算术法求圆心:

根据已知圆弧的半径R1或R2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计算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半径R′:

外切时:

R′=R+R1

内切时:

R′=│R—R2│

2)用连心线法求连接点(切点)

外切时:

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上

内切时:

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的两种形式

1)外连接:

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

2)内连接:

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同(内切)

3、作与已知圆相切的直线

与圆相切的直线,垂直于该圆心与切点的连线。

因此,利用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便可作圆的切线。

方法如图1—31所示。

(a)(b)

 

(c)(d)

图1-31作圆的切线

四、小结

1、总结各类圆弧连接的特点,尤其强调要抓住圆心和连接点两个关键。

第六讲§1.3几何作图

§1.4徒手绘图

课题:

1、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

2、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的:

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

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教学难点:

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教学方法:

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