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946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doc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考物理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6的六块光学元件,要使左图的光路图成立,则虚线框内应单独放的透镜是()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⑥

图6图7

2.如图7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3.图1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的是()

4.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30cmC.60cmD.80㎝

5.如图10所示,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则图中像与物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6.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是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选全得4分,选错得0分,选漏得3分,共12分)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小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止工作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9.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将平面镜逆时针转60°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30°

C.将入射光线偏转30°D.将入射光线偏转60°

10.下列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其中归纳正确的是()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⑥近视眼镜成像⑦岸上人看到河里鱼的像⑧照相机成像

A.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B.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⑦⑧

C.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①④⑥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⑦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1.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入射角为度;反射角为度;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反射的缘故。

12.利用超声波为人体作常规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利用超声波还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

13.在太空中航天员感觉周围一片寂静,这是因为真空。

14.电视机遥控器是用__________来控制的,用____________可以识别伪钞。

15.小明在一根长25米的钢管一端用力敲一下,小华将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他能听到_______次敲击声。

16.身高为160cm的同学距平面镜4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若光源是条形的,小孔是三角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18.舞台上的演员身穿蓝色军装,军装上有红五角星,当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用红色灯光照在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他军帽上的红五角星是色;身上的军装是色。

19.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文学中有些词语对声音进行了描述,其中:

“震耳欲聋”是指乐音特征中的,“五音不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尖声细雨”是指乐音特征中的。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0.根据图中已知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21.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保留作图痕迹)

第24题

第25题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2.如图26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直尺上面,再取两根等长的蜡烛

A和B,在玻璃板的前后各放一根,竖直立在直尺上。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眼睛在玻璃板的前方观察,

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

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图26

(2)取两根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2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正确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则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六.计算题(28题5分,29题8分,共13分)

24.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火车在桥头处鸣笛,经4s站在桥尾的人听到了火车的鸣笛声,求该桥有多长?

第29题

2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过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问:

(1)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比如利用超声波测速,它还应用了什么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