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52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钢筋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

二、编制依据

1、工程《监理规划》。

2、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3、公司体系文件。

4、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设计要求(根据实际设计情况编写)

(注意:

监理应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弄清设计的具体要求,确定出质量控制重点,从而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四、质量控制重点

根据监理规划及设计施工图纸。

本工程钢筋分项质量控制重点为:

1、钢材的进场材质检验;

2、钢材的现场加工质量检验;

3、钢材的现场施工质量检验。

五、质量预控措施

按照《监理规划》所确定的质量控制要求,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原则是“预防为主,动态管理,跟踪监控”,以实现工程质量总目标。

为此,在施工之前,监理人员应采取以下预控措施:

1、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纸,熟悉钢筋规格、布置及连接方式等情况,明确设计具体要求。

2、钢筋的进场检验。

2.1、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的每批钢筋进行报验,填写报验单。

监理应审核所报验的到场钢筋规格、形状、外观质量、数量、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等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2.1.1、钢筋进场报验时,施工单位应提交进场钢筋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书及材料清单(可以是复印件,但须加盖供货单位公章)作为报验表附件。

热轧钢筋出厂时,在每捆(盘)上都挂有不少于两个标牌,印有厂标、钢号、炉罐(批)号、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

监理应重点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与材质检验证明书所记钢筋批号是否与报验钢筋相吻合,以及其力学指标和化学成份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用热轧Ⅰ、Ⅱ级钢筋力学指标为:

Ⅰ级钢筋(φ):

强度标准值fyk=235N/mm2,弹性模量ES=2.1×105N/mm2

化学成份及其含量为:

C:

0.14~0.22%Mn:

0.35~0.65%Si:

0.12~0.30%

P:

≤0.045%S:

≤0.050%

Ⅱ级钢筋(φ):

当直径d≤25mm时,fyk=335N/mm2,ES=2.0×105N/mm2

当直径d=28~40mm时,fyk=315N/mm2,ES=2.0×105N/mm2

化学成份及其含量为:

20MnSi:

C:

0.17~0.25%Mn:

1.20~1.60%Si:

0.40~0.80%

P:

≤0.050%S:

≤0.050%

20MnNb6:

C:

0.17~0.25%Mn:

1.00~1.50%Si:

≤0.17%

P:

≤0.050%S:

≤0.050%Nb:

≤0.050%

2.1.2、钢筋外观质量应检查其颜色是否异常,形状是否平直、无损伤、裂纹、油污、结疤、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对有锈蚀的钢筋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加工前进行除锈处理,锈蚀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清退出场,不得用于工程中。

如钢筋颜色出现其他异常现象时,应注意检查其材质证明书中的化学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2.1.3、进场钢筋报验时,施工单位应提供材料清单,表明进场钢筋数量,便于工程计量。

2.2、应对进场的每种规格的钢筋随机任选二根,每根取两个试件分别进行母材拉伸强度(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及180°冷弯试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

2.2.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2.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fy)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注:

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

试验合格,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可用于工程施工中。

反之,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验收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上述各项试验,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中,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清退出场,重新进货。

3、在钢筋焊接加工前,对重要焊接施工部位,为检查钢筋的可焊性,保证施工工序质量,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对主要的钢筋连接方式进行现场条件下的钢筋焊接性能试验,监理应现场见证焊接操作过程。

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施工焊接。

试焊数量与要求和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时相同。

如在焊接中发现钢筋出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

4、审核焊接所用焊条、机械连接用带肋钢筋套筒、锥螺纹套筒出厂合格证,用于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的挤压机挤压力检验标定报告、锥螺纹连接用力矩扳手的生产厂家产品许可证及力矩扳手扭力仪鉴定合格证。

5、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应要求施工单位补充修改。

6、检查钢筋工程施工人员到位情况及施工设备准备情况。

审核钢筋焊工、进行锥螺纹连接及带肋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上岗资格证,要求上述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7、检查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是否已经进行。

六、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主要采取现场巡视检查、测量、试验等手段控制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主要过程有:

1、钢筋加工质量的控制

1.1、现场巡视检查钢筋焊接加工质量,要求焊接钢筋应保证规范规定的焊接长度及焊缝高度,焊接外观质量也应满足规范要求。

直径10mm以上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尤其是闪光对焊接头。

只在不能施行闪光对焊时,才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1.1.1、闪光对焊质量检验

闪光对焊质量检验分为力学试验和外观检查。

1)力学试验

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分别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拉伸试验

a、3个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b、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

c、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弯曲试验

a、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弯心直径为:

Ⅰ级2d(mm),Ⅱ级4d(mm);弯曲角为:

Ⅰ级90度,Ⅱ级90度。

b、弯曲至90度时,接头外铡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纹。

C、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未达到上述要求,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有三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接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2)外观检查

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Ⅰ、Ⅱ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c、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

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值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1.1.2、电弧焊质量检验

电弧焊质量检验分为拉力试验和外观检查。

1)拉力试验

a、三个拉力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b、三个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并至少有两个试件呈延性断裂;

c、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2)外观检查

a、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b、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要求:

钢筋电焊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

名称

单位

接头型式

帮条焊

搭接焊

坡口焊、窄间隙焊、熔槽帮条焊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

mm

0.5d

——

——

接头处弯折角

(°)

4

4

4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

mm

0.1d

3

0.1d

3

0.1d

3

焊缝厚度

mm

+0.05d

0

+0.05d

0

+0.05d

0

焊缝宽度

mm

+0.1d

0

+0.1d

0

+0.1d

0

焊缝长度

mm

-0.5d

-0.5d

——

横向咬边深度

mm

0.5

0.5

0.5

在长2d焊缝表面上的

气孔及夹渣

数量

面积

2

2

——

mm2

6

6

——

在全部焊缝表面上的气孔及夹渣

数量

——

——

2

面积

mm2

——

——

6

注:

1、d为钢筋直径(mm)。

2、负温电弧焊接头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2mm。

d、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时,应在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

当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a、在一般构筑物中,应从成品中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

b、在装配式结构中,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c、在工厂焊接条件下,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

d、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至二楼层中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1.1.3、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电渣压力焊质量检验分为拉伸试验和外观检查。

1)拉伸试验

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且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a、在一般构筑物中,应以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b、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2)外观检查

a、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b、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浇伤缺陷;

c、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1.1.4、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

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分拉伸试验和外观检查。

1)拉伸试验

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在梁、板的水平钢筋连接中,应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且应按下列规定抽取试件:

a、在一般构筑物中,以300个接头作为一批;

b、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中,同一楼层中应以300个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应作为一批;

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并应断于压焊面之外,呈延性断裂。

当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切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气压焊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应将试件受压面凸起部分消除,并应与钢筋外表面齐平。

弯心直径应符合Ⅰ级钢,d≤25mm时为2d,d≥25mm时为3d;Ⅱ级钢,d≤25mm时为4d,d≥25mm时为5d(注:

d为钢筋直径)。

压焊面应处在弯曲中心点,弯至90度,3个试件均不得在压焊面发生破断。

当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应再切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2)外观检查

a、偏心量e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5倍,且不得大于4mm。

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

当大于规定值时,应切除重焊;

b、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度,当大于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c、镦粗直径d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

当小于此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粗;

d、镦粗长度L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

当小于此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e、压焊面偏移dh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

对于钢筋直径在φ16~40mm的Ⅱ、Ⅲ级水平方向钢筋连接,可采用钢筋锥螺纹及套筒冷挤压连接等机械连接方式。

1.2、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一致,并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

钢筋一端丝头就戴上保护帽,另一端与连接套筒进行连接后,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1.3、现场巡视检查钢筋锥螺纹加工质量,要求钢筋攻丝丝数、加工外观质量应符合规程规定。

检查锥螺纹连接质量,应用专用的力矩扳手进行检查,不得与施工安装混用。

检查前,力矩扳手刻度应调到0,检查时,要求在显示规定的受力值下,拧动力矩扳手直到出现“卡嗒”声;

1.4、现场巡视检查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质量,应按规定的挤压力进行连接,并提供有效的形式检验报告;

1.5、检查钢筋加工的形状、长度尺寸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5.1、Ⅰ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1.5.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Ⅱ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5.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1.5.4、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1.5.5、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1.5.6、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1.5.7、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为: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mm;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mm;

箍筋内净尺寸:

±5mm。

1.6、钢筋连接接头的取样试验

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钢筋连接接头进行见证随机取样。

钢筋焊接按连接点个数以300个为一批(不足300个按300个计)的规定进行成品随机取样试验;

钢筋机械连接(包括锥螺纹连接及套筒冷挤压连接),在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试验满足要求,可以用于工程施工中,不满足要求,则取加倍试件试验,满足要求,可以用于工程中,反之,则要求该批连接钢筋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中,钢筋加工成形不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也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中。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2、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钢筋工程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确定轴线、柱、梁、板位置及几何尺寸,弹出墨线,经监理检查验收后进行现场钢筋施工。

钢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主要采用现场全数检查,见证取样试验的手段控制施工质量,具体要求:

2.1、受力钢筋:

间距允许偏差±10mm;

排距允许偏差±5mm;

2.2、箍筋、构造筋间距:

绑扎允许偏差±20mm;

2.3、钢筋弯起点位置:

允许偏差20mm;

2.4、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允许偏差±10mm;

梁、柱允许偏差±5mm;

墙、板、壳允许偏差±3mm;

2.5、钢筋网片、骨架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6、钢筋数量、弯钩角度、平直长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弯钩朝向,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规定值。

柱、剪力墙、梁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须按50%的比例错开设置,错开距离应大于35~40d(d为较大钢筋直径)。

2.7、当现场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进行钢筋代换,并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1)等强度代换。

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4)

(1)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的同意,方可进行钢筋代换。

(5)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梁下弦等,不宜用Ⅰ级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以免裂缝开展过大;

(6)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7)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均;

(8)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9)偏心受压构件或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10)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如用同品种粗钢筋等强代换细钢筋,或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应重新检查裂缝宽度;如代换后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减小,应同时检查裂缝宽度和挠度。

2.8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6)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1~2.4条的规定。

2.9、钢筋安装完毕,在灌筑混凝土之前,应及时以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作好隐蔽验收工程记录,办理有关隐蔽验收手续。

七、钢筋工程验收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5、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204-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