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72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docx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

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简况

武都水库坝址距武都镇4.0km,是已建成的武都引水一期和待建的二期灌溉工程的水源工程,主体工程上、下游围堰采用混凝土面板土石过水围堰。

上游土石过水围堰位于峡谷进口处,距坝轴线约108m,混凝土面板堰顶高程为586.0m,挡10年一遇(10月~次年5月)的枯期流量801m3s。

围堰顶宽12m,堰顶长237m,最大堰高21.2m,采用现浇砼和预制砼楔形板块作为过流面保护材料。

截流戗堤布置于上游围堰的下游侧,作为上游围堰堰体的一部分。

围堰下游侧设1:

5的泄流陡槽段,再接6m宽的堰后平台,平台高程574.2m,在堰后平台坡脚部位设有两排旋喷桩,要求深入基岩0.5m,最大深度达到22m。

平台以下部分边坡为1:

1.5,采用现浇砼护坡,另在堰脚部位设置宽15m,厚度为2m的大块石串作为消能防冲区。

围堰上游迎水面边坡为1:

1.6,采用钢筋笼护坡、护脚。

自溃式土石子堰设在砼面板土石围堰的上部,由于围堰的布置场地受限制,采用“披纱”形式。

子堰顶高程594.4m,顶宽8m,挡2年一遇的全年流量1870m3s,土石子堰设计边坡迎水面1:

1.5,背水面1:

2.0。

下游土石过水围堰位于坝轴线下游约220~280m处,两年一遇全年洪水相应的下泄流量为1242.1m3s,下游围堰的设计挡水高程为574.4m,堰顶高程为576.0m,顶宽10m,堰顶最大堰高为6.4m,围堰轴线总长约152m,防渗线总长约190m,围堰迎水面边坡为1:

1.5,背水面边坡为1:

5,在围堰的上、下游面和顶面都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护面,另外打排水孔满足透水需要,该面板厚度为1m。

为保证围堰坡脚不受冲刷,在坡脚部位设置钢筋石笼防冲,防护范围为5m,厚度为1m。

围堰河段枯水期水面宽94m,水深2.0~4.5m。

河床覆盖层厚7.5~20m,上部为alQ42卵砾石夹砂层,厚7.5~11m,不均匀系数为40,渗透系数K=2.9×10-2~8.1×10-1md,属强透水层,其中,3.5m以下为大孔层结构,即卵石粒径较大,并夹有砂层透镜体,N120重型动力触探测试,alQ41层上部N120锤击数为4~12lOcm(3.5m以上为4~6击)。

覆盖层下部为alQ41半胶结卵砾石层,渗透系数K=1.56×10-2,属强透水层,局部地段有架空结构。

下伏基岩为D25-4白云灰岩、D25白云岩、D26-1砾状灰岩、D26灰岩等,弱风化带厚3~16m。

据钻探资料,河床岩体中未发现岩溶洞穴,但岩体中发育有溶蚀裂缝,岩体透水率为q=5~29Lu,弱透水~中等透水层,厚度24~40m,其底界高程530~560m。

2围堰防渗方案

根据投标设计,上游围堰的防渗型式为:

堰体576.0m高程以上采用土工织物防渗,堰体576.0m高程以下及堰基砂砾石层采用塑性砼防渗墙,墙下基岩部分及左右岸采用帷幕灌浆。

灌浆帷幕左岸接到永久的防渗帷幕,右岸接到相对不透水层F5断层上,形成封闭防渗线。

下游围堰的堰体和堰基防渗均采用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下限高程为556.35m。

考虑到施工工期、地质条件等因素,参照近几年国内围堰防渗的成功经验,围堰防渗方案作如下调整:

上游围堰堰体576.0m高程以上采用土工织物防渗,堰体576.0m高程以下及堰基砂砾石层采用高压旋喷灌浆结合可控性塑性灌浆,墙下基岩部分及左右岸采用帷幕灌浆。

下游围堰的堰体和堰基防渗均采用高压旋喷灌浆结合可控性塑性灌浆。

经采用上述措施后,局部地段仍达不到要求的,采用塑性灌浆补强。

其上、下游围堰堰体和堰基防渗施工孔位布置见图1。

具体防渗方案及工程量分别见表1、表2。

表1围堰防渗方案说明

施工部位

防渗形式

施工要求

上游围堰

堰体及堰基覆盖层:

单排旋喷灌浆+双排塑性灌浆

墙下基岩及左右岸:

帷幕灌浆

龙口及大块石架空段:

根据情况加密塑性灌浆

按照先下游再上游后中间的排序施工,排内相邻先序孔施工完即可施工后序孔;上游排塑性灌浆Ⅲ序孔周边先序塑性灌浆和高喷灌浆孔均达到正常结束标准,则该孔可不施工;中间排孔周边先序排孔均达到正常结束标准,则该孔可不施工。

下游围堰

堰体及堰基覆盖层:

单排旋喷灌浆+双排塑性灌浆

龙口及大块石架空段:

根据情况加密塑性灌浆

表2围堰防渗工程量表

施工部位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上游围堰

高压旋喷灌浆

m

4220

最大深度35m

塑性灌浆

m

6330

最大深度35m

帷幕灌浆

m

3540

钻孔5650m

高压旋喷灌浆(堰脚)

m

1960

最大深度22m

下游围堰

高压旋喷灌浆

m

3145

最大深度20m

塑性灌浆

m

4718

最大深度20m

3施工布置

3.1施工供风

上游围堰防渗施工布置3台750型空压机供高喷孔造孔,分别布置于钻机附近,另加一台风量为12m3min的电动空压机供高喷灌浆,可布置于2高喷台车的中部。

下游围堰布置2台750型空压机供高喷孔造孔,分别布置于钻机附近,另加一台风量为9m3min的电动空压机供高喷灌浆,布置于高喷台车附近。

3.2施工供水

施工用水由抽水机自涪江河内直接抽取,采用φ75钢管作为主供水管线沿围堰轴线通长布置。

再通过橡胶管接至各施工部位。

上游围堰施工高峰期用水量约为30m3,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鉴定确认后终孔。

(4)钻进方法:

先采用冲击跟管钻至基岩面,再用地质回转钻机造孔,按要求对基岩进行取芯。

钻进过程中准确记录遇块石、基岩的具体深度。

一个单元(部位)先导孔完成后作剖面图。

(5)先导孔兼作高喷Ⅰ序孔,取芯完成后按设计参数立即进行高喷作业。

4.3高压旋喷灌浆施工

4.3.1施工方法

围堰喷射灌浆为两(或三)管法高压旋喷工艺。

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样→钻机就位→跟进套管钻至基岩1.0m→下入带条形孔的护壁花管→起拔套管→喷射灌浆台车就位→下入喷管→旋转提升→高压喷射灌浆台车移位→回填封孔。

4.3.2施工参数

施工参数经试验确定,高压旋喷灌浆暂按表3试行。

表3高压喷射灌浆参数表

参数及条件

两管法

三管法

压力(MPa)

35~40

流量(Lmin)

70~80

喷嘴数量(个)

2

喷嘴直径(mm)

1.7~1.8

压力(MPa)

0.7~1.0

0.7~1.0

流量(m3min)

1.0~1.5

1.0~1.5

气嘴数量(个)

2

2

环状间隙(mm)

1.0~1.5

1.0~1.5

压力(MPa)

35~40

0.8~1.0

流量(Lmin)

80~110

70~100

密度(gcm3)

1.5~1.6

1.7~1.8

浆嘴个数(个)

2

2

浆嘴直径(mm)

2.0~3.2

6~10

孔口回浆密度(gcm3)

不小于1.3

不小于1.2

提升速度(cmmin)

卵(碎)石层

8~15

5~10

砂土层

15~20

10~15

旋转速度(rmin)

8~20

5~15

4.3.3施工材料和灌浆浆液

(1)施工材料

①水泥

高压喷射灌浆水泥采用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每批水泥按要求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②水

高压喷射灌浆用水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

③掺和料及外加剂

根据工艺试验和施工中的具体情况需要,掺加有关掺和料和外加剂,其掺量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灌浆浆液

高喷灌浆浆液一般采用纯水泥浆液,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监理工程师指示选用其他浆液或掺加掺合料等,并经试验确定,两管法纯水泥浆液拟定水灰比为1∶1~0.8:

1,浆液比重1.50~1.60gcm3。

三管法纯水泥浆液拟定水灰比为0.6:

1~0.5:

1,浆液比重1.70~1.80gcm3。

4.3.4造孔

(1)根据设计桩位布置及现场控制点,由技术人员现场放出具体孔位并明确标识,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cm。

(2)将钻机移至设计孔位,加高垫平稳固后用水平仪检查钻机水平度调整到水平状态后方可开孔。

(3)采用MGY-100等型锚固钻机配偏心钻头回转跟管冲击钻进至设计孔深,起钻置入带条形孔的护壁花管,用拔管机拔出套管并保护好孔口,防止异物掉入孔内,钻孔次序与灌浆次序一致,分Ⅰ、Ⅱ两个次序进行。

(4)钻孔完成后进行孔斜和孔深测量,由质检人员进行工序验收,检测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孔底偏斜率≤1.5%以后方可终孔,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否则进行纠偏或加深。

4.3.5高压喷射灌浆

(1)注泥浆:

高压喷射灌浆前,对已钻高喷孔注入泥浆(粘土浆或膨润土浆),直至孔口返浆为止。

(2)高压喷射灌浆台车就位:

使用液压步履装置使高压喷射灌浆台车的井口装置对准孔口,然后升降液压支腿调平台车,并进行试喷检查,各管路及机械正常,各参数均达到要求后方可下入喷杆。

(3)喷杆下入:

利用卷扬机提起喷杆,使喷头通过井口对准孔位中心,将喷杆放入孔内直至孔底。

(4)制浆:

使用ZJ-800型高速搅拌机制浆,搅拌30S后,放入1m3的贮浆桶中(贮浆桶上安装过滤网对浆液进行过滤),用比重称或比重计测量浆液比重,符合要求后,进行喷灌施工。

(5)喷射提升:

两管法先开动高压泥浆泵供浆,然后开动空压机供气;三管法先送高压水,再送水泥浆和压缩空气。

静喷约30s,检查各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测定孔口返浆密度达到要求(两管法1.3gcm3,三管法1.2gcm3)后,按设计规定的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开始边旋转边提升,当离设计墙顶高程1.0m时放慢提升速度,到达墙顶后静喷30s。

(6)注浆:

喷射灌浆结束后,取出喷射器具(喷头与喷杆),在孔口向该孔继续注浆直至浆液液面不再下降。

(7)机具清洗:

每喷射完一孔后,用清水冲洗机具及喷杆喷头,以免管路堵塞。

4.3.6特殊情况处理

(1)钻孔过程中,若遇有大块石集中带或漏水量大的地段,在喷射灌浆之前,先回填有级配的砾石、砂、粘土,使该地层的大孔隙减少,在灌注稳定性浆液或水泥砂浆至不吸浆后,再进行水泥浆喷射。

(2)喷射中断

在喷射过程中,因故中断,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准确记录中断位置,复喷时,将喷杆下入中断处以下30~50cm复喷搭接,如喷杆下不到位,采取扫孔再喷射的措施。

喷射过程中,发现喷嘴被堵等现象时,立即取出喷具,处理畅通后,将喷具插入已喷段内30~50cm进行重新喷射。

(3)遇耗浆量大,孔口不返浆或返浆浓度偏低的孔,采取下述措施处理:

①先静喷及加浓浆液,直至孔口返浆正常后才开始旋转与提升喷具。

②上下反复喷射,或在浆液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缩短凝结时间,使浆液在一定地层范围内凝固,同时增大注浆量,直至正常为止。

(4)若冒浆过大,采取提高喷射压力,加快提升速度,但应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对冒出地面的浆液进行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予以回收利用。

4.4塑性灌浆施工

4.4.1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设备就位→一次钻孔至设计孔深→第一段灌浆→起拔钻杆→第二段灌浆→起拔钻杆→… …→终孔段灌浆→结束灌浆→封孔。

4.4.2钻孔

采用XY-2或XY-2PC型地质钻机配Ф46mm金刚石或合金钻头回转钻进,并一次钻至设计孔深。

钻孔孔位、孔深、孔斜满足要求。

钻孔孔深以实际施工时钻入基岩1.0m为准。

4.4.3灌浆

(1)灌浆顺序和方法

相邻先序孔施工完,即可施工后序孔,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纯压式灌浆工艺,灌浆分段长度为2.0~3.0m。

(2)灌浆材料和浆液配合比

①灌浆材料

水泥:

采用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须符合设计技术标准,不使用受潮结块水泥。

粉煤灰:

细度和质量满足一级粉煤灰要求,烧失量小于8%。

膨润土:

液限大于400%,小于0.08mm的颗粒含量大于80%。

塑化剂:

含固量大于95%,细度为60目筛余量小于15%,PH值为7~9。

其它掺合料及外加剂:

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选用,其掺量经试验确定,能溶于水的,均以水溶液形式加入。

②浆液配合比

塑性灌浆浆液经试验确定,拟定配合比如下:

水:

(水泥+粉煤灰)=0.5:

1;

粉煤灰掺量为水泥的20%~30%;

膨润土掺量为水泥的1%,塑化剂掺量为水泥的1.5%。

(3)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控制在1.0~2.0MPa,并根据灌浆试验情况进行调整。

(4)结束标准

灌浆孔(段)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时,结束灌浆:

迅速

①孔口返浆并达到规定浓度,结束该段灌浆;

②当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0Lmin时,持续灌注30min;

③当每米耗灰量(水泥)达2000kg时,结束该段灌浆。

对不正常结束的孔段(指未达到①、②条结束标准的孔段),按排内逐步加密的原则,在该孔左右两边各补一孔,最终必须达到正常结束标准。

(5)灌浆孔回填

每个灌浆孔结束灌浆后,采用浓水泥浆将钻孔回填密实。

4.4.4特殊情况处理

(1)对集中渗漏部位或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孔段,采用水泥+水玻璃(水泥重量的3~4%)混合浆液灌注及人工灌注粉细沙。

如遇大块石和孤石,地层架空,孔隙大,漏水严重时,在灌浆前,先回填砾石、砂、粘土及灌掺速凝剂的水泥砂浆,最后再采取调整浆液配比和反复灌浆等措施,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2)灌浆过程中如遇吸浆量过大的孔段,除掺加水玻璃外,应适当降低灌浆压力和限制流量。

(3)灌浆过程中,如普遍出现吸浆量过小,吸水不吸浆,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调整浆液配比,增加浆液流动性,确保灌浆效果。

(4)应尽量保持灌浆的连续性,不得随意中断,一旦中断,要及时恢复灌浆,如中断时间超过60min,则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5)其他特殊情况,按DLT和监理工程师指示执行。

4.5帷幕灌浆施工

4.5.1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按照三序逐渐加密,采用回转钻进工艺,孔内卡塞、自下而上、循环式灌浆方法施工。

墙下帷幕灌浆根据工艺试验情况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其一,高喷孔跟管钻进至设计孔深后,采用XY-2PC或XY-2型地质钻机钻帷幕孔至终孔孔深,高喷孔护壁花管安装完毕,即先进行自下而上式帷幕灌浆,待帷幕灌浆完成,再进行该孔高喷灌浆。

其二,高压喷射灌浆完成后,自原高喷孔位扫孔并钻至帷幕灌浆终孔孔深,再进行自下而上式帷幕灌浆。

4.5.2钻孔

采用XY-2PC或XY-2型地质钻机配金刚石或合金钻头一次性钻孔至终孔孔深,其孔径为φ76mm。

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必要时采用潜孔冲击钻进。

4.5.3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1)钻孔冲洗采用灌浆压力的80%有压水,若该值大于1MPa,则采用1MPa。

冲洗至孔口返清水止。

孔底沉积不大于20cm。

(2)第一段(孔底段)均应进行灌前简易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压力该段灌浆最大压力的80%,如该值大于1MPa,则压力采用1MPa,压水历时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取最后一次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

4.5.4灌浆施工

(1)灌浆材料

水泥采用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受潮结块、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能用于灌浆。

施工用水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监理工程师指令,掺加符合质量标准的掺合料或外加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2)灌浆方法

灌浆采用孔内气压式卡塞、自下而上分段、循环式灌浆。

(3)灌浆机具

灌浆采用ZJ2×200L型搅拌桶储浆与配浆,BW100100型灌浆泵灌浆。

(4)灌浆分段

墙下帷幕灌浆基本段长为5m,其接触段为2m段长。

其它部位帷幕灌浆段长划分(暂定)见表4。

段长误差不大于30cm。

如钻遇有断层、软弱破碎带等地质不良地段,灌段长不宜超过3.0m,当钻遇漏水时,不论是否已钻至规定的段长孔深位置,均停止钻进作一段进行灌浆。

表4灌浆段长划分表

段次

1

2

3

4及以下各段

段长(m)

2.0

3.0

4.0

5.0

(5)灌浆压力

灌段最大压力值按设计要求或通过生产性试验取得。

灌浆时应尽快达到最大设计压力,在孔段遇到大耗浆量时,应分阶段逐级升压,以此来控制浆液注入率的大小,以使注入率不大于30Lmin为宜。

灌注至注入率小于10Lmin后达到设计最大灌浆压力。

(6)浆液配比

按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浆液配比,灌浆使用水灰比(重量比)为2:

1、1:

1、0.5:

1等三个比级。

(7)浆液变换标准

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量均匀减小时或注入率不变,压力均匀上升时,灌浆持续进行,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级水灰比的注入量超过300L时,灌注压力及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灌注浆液可加浓一级,变浆后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监理工程师。

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越级变浓灌注。

(8)灌浆结束标准

帷幕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60min,灌浆即可结束。

(9)封孔

帷幕孔全孔灌浆结束并经监理工程师单孔验收合格后,及时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4.5.5特殊情况处理

(1)冒浆处理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灌注浓浆、降低压力限流、限量和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2)串浆处理

①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被串浆孔正在钻进,串浆量不大,可继续钻进,否则应立即停止钻进。

封闭串浆孔,待灌浆结束后,串浆孔经扫孔、冲洗,尔后继续钻进施工;

②与待灌孔串浆时,如条件具备可同时灌浆,如不具备同时灌浆的条件,应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立即打开被串孔扫孔冲洗后尽快灌浆;

③若两个孔同时灌浆,且两孔段使用的灌浆压力又不相同,出现串浆时,若无法灌结束,应封闭较低灌浆压力的浅孔,待深孔灌结束后再灌浅孔。

(3)大耗浆量孔段的处理

①降低灌浆压力、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②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混合浆液;

③在灌注干料量已达2-3t而无法达到结束标准时,应停灌待凝,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为止。

(4)灌浆中断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若因故中断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尽快恢复灌浆,如估计在30min之内难以恢复灌浆时应进行洗孔,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②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恢复中断前比级的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应按逐级变浓的原则继续灌注;

③如中断时间较长,恢复灌浆时,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5)钻遇溶洞的处理

帷幕灌浆钻遇溶洞,根据溶洞大小、充填的具体情况,可采取综合处理措施。

5质量检查

5.1高喷灌浆和塑性灌浆质量检查

围堰堰体及堰基覆盖层高喷灌浆和塑性灌浆效果检查以检查孔的注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钻孔取芯、灌浆资料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5.1.1注水试验设计与布置

(1)注水时间

围堰防渗灌浆钻灌工作结束3~7天后,进行注水检查孔施工。

(2)孔位布置

注水试验检查孔布置于围堰灌浆防渗体轴线上,具体孔数及位置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3)孔深设计

注水试验检查孔深度均小于相应部位防渗体深度1~2.0m。

(4)孔径及孔向

孔口~以下1.0m孔径为Φ76mm,孔口以下1.0m~终孔孔径为Φ56mm。

注水试验检查孔均设计为铅垂孔。

5.1.2注水试验工艺方法

(1)试验范围及段长

注水试验范围为孔口以下1.0m~孔底,采用分段注水试验,试段段长一般为5.0m,最后一段不足5m以实计。

(2)试验程序及方法

注水试验工艺流程为:

钻孔→孔口套管埋设→第一段钻孔及注水试验→第二段及以下各段钻孔与注水试验→测量地下水位→灌浆或封孔。

注水试验程序及方法见图2。

图2注水试验程序及方法

(a)Ф91mm孔径钻1.0m;(b)埋设Ф76mm套管;(c)Ф56mm孔径钻第一试段;

(d)第一试段做注水试验;(e)Ф56mm孔径钻第二试段;(f)第二试段做注水试验。

(3)钻孔

孔口采用Ф91mm孔径回转钻进,钻孔至1.0m止,孔口1.0m以下钻孔采用Ф56mm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每一试段(一般段长为5.0m)钻孔结束后,钻杆上提2.0m,准备进行注水试验。

(4)孔口套管埋设

孔口1.0m钻孔完成后,起钻埋设Ф76mm套管,套管与孔壁之间注入快凝水泥净浆(掺入4%水玻璃)封闭。

(5)注水

每一段钻孔结束后,用孔口封闭器将钻杆与套管之间封闭,用漏斗通过钻杆向孔内注水。

(6)计量

水流量采用水表计量,以保持一定孔口水位高度为准;时间采用秒表计量。

(7)地下水位测量

全孔注水试验结束后,起钻后采用“电阻法”测量孔内地下水位。

(8)稳定标准

注水必须待到吸水流量稳定后方可结束,流量稳定的结束标准为:

每5min测读一次注水流量,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认为稳定,该段注水即可结束。

地下水位测量稳定标准为:

每5min测读一次孔内水位,当连续两次测得水位下降速度均小于5cmmin时,以最后取得观测值作为地下水位值。

(9)封孔

检查孔全孔注水试验及地下水位测量完成后,如试验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则用水泥浓浆(水灰比0.5:

1)回填即可,否则,按灌浆要求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并重新布置检查孔。

5.1.3计算公式

K=Q÷(2πpL)×loge(Lγ0)

式中:

K——渗透系数,cms;

Q——注入流量,cm3s;

P——用水柱高度计量得注水压力,cm;

L——试验段长度,cm;

γ0——钻孔半径,cm。

5.1.4合格标准

围堰防渗灌浆检查孔注水试验合格标准为:

渗透系数K≤i×10-4cms(1≤i<10=。

5.2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1)帷幕灌浆质量检查以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钻孔取芯、竣工资料和其它测试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2)工程质量检查内容主要为钻孔取芯、压水试验以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其他项目检查。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4)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

(5)帷幕灌浆质量合格标准:

压水试验检查孔合格率应在90%以上,其中接触段及其下一段应100%合格。

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规定值的100%,且不集中即认为合格,否则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或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6工期计划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上游围堰高压旋喷灌浆、塑性灌浆和帷幕灌浆计划施工期为2004年10月8日至2004年12月24日,共计78天,实际施工期按70天计,其中计划高喷灌浆施工45天,塑性灌浆施工60天,帷幕灌浆施工70天(或50天),先导孔在高喷灌浆开工前应基本完成,上游堰基高喷桩施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2月19日,共计50天,实际施工期按40天计。

下游围堰高压旋喷灌浆、塑性灌浆施工期为2004年10月21日至2004年12月24日,共计65天,实际施工期按60天计。

具体工期安排见表5。

表5围堰防渗施工进度计划表

时间

2004年10月

2004年11月

2004年12月

2005年1月

2005年2月

项目

上游高喷灌浆

上游塑性灌浆

上游帷幕灌浆

堰基高喷桩

下游高喷灌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