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29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份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B.热的纯碱能去厨房油污是因为其水解呈碱性,可以使油脂水解成水溶性物质

C.FeCl3用于印刷线路板是因为FeCl3水解呈酸性

D.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利用了沉淀转化的原理

2.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B.HCO3-C.

D.

3.用pH试纸测下列溶液的酸碱性,明显不同其他溶液的一种是(  )

A.NH4ClB.CH3COOKC.Al(NO3)3D.CuSO4

4.下列相关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2H++CO32-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胶体:

Fe3++3H2O

Fe(OH)3(胶体)+3H+

C.泡沫灭火器原理可表示为: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D.NaClO溶液呈碱性:

ClO—+H2O

HClO+OH-

5.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  )

A.CH3COOK固体B.CuCl2固体C.KNO3溶液D.铁粉

6.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v正(X)=2v逆(Y)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X

7.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如右: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

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D.增加X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

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升温ΔH不变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2H2(g)十O2(g)=2H2O(g)△H=-483.6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9.下列关于pH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pH减小B.温度升高,纯水pH增大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液pH变大

10.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1×10﹣13mol•L﹣1一定呈碱性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11.下列不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的是()

A.向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

B.pH试纸显示0.1mol/LHA溶液的pH为3(室温下)

C.0.1mol/L的HCl和HA溶液,前者的导电能力明显更强

D.HA溶液能与CH3COONa溶液反应生成CH3COOH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0.1mol·L-1HCl和NaOH溶液的pH分别为1和13

B.氯化钾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

C.加热蒸发Na2CO3溶液可获得Na2CO3晶体

D.向10mL0.1mol/L盐酸和2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粉,后者的反应速率更大

1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的溶液:

Mg2+、SO42-、NO3-、Cl-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K+、Na+、AlO2-、SO42-

C.能使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

NH4+、Na+、NO3-、HCO3-

D.含有大量S2-的溶液:

Na+、Cu2+、Cl―、CO32-

14.室温下,有两种溶液:

①0.01mol·L-1NH3·H2O溶液、②0.01mol·L-1NH4Cl溶液,下列操作可以使两种溶液中c(NH

)都增大的是(  )

A.通入少量HCl气体B.加入少量NaOH固体

C.加入少量H2OD.升高温度

15.在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c(H+)=c(CO32-)+c(HCO3-)+c(OH-)B.2c(Na+)=c(CO32-)+c(HCO3-)+c(H2CO3)

C.c(OH-)=c(HCO3-)+c((H2CO3))+c(H+)D.c(HCO3-)>c(H2CO3)

16.为了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A.NaOHB.Na2CO3C.Cu(OH)2D.氨水

17.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水解平衡常数KhB.化学平衡常数K

C.化学反应速率v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18.25℃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加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B的酸性强于HA

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b点溶液

C.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c(B-)

D.加水稀释到pH相同时,酸HA、HB用到的水V(A)小于V(B)

19.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

B.0.1mol·L-1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20.在t℃时,AgI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Br的Ksp=5×1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时,AgI的Ksp=2.5×10-15mol2.L-2

B.图中b点有碘化银晶体析出

C.向c点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可使溶液由c点到a点

D.在t℃时,反应AgBr(s)+I-(aq)

AgI(s)+Br-(aq)的平衡常数K=200

2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增大

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

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1

D.0.1mol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2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用pH试纸测某溶液的酸碱性

B.实验室用图②所示装置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变黑,则能比较Ksp(AgCl)﹥Ksp(Ag2S)

C.实验室用图③所示装置证明酸性:

H2SO4>H2CO3>H2SiO3

D.图④可由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23.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ClO-+CO2+H2O=HCO3-+HClO

D.2ClO-+CO2+H2O=CO32-+2HClO

24.某温度下,向4.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32

0.38

0.40

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PCl3)=0.0064mol/(L·s)

B.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4.0molPCl3、4.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2.0molPCl5、0.4molPCl3和0.4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反应的ΔH<0

二、多选题

25.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

26.按要求填空:

(1)Al(OH)3酸式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分析Na2CO3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CO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四种溶液①pH=2的H2SO4溶液、②pH=12的Ba(OH)2溶液,③pH=4的NH4Cl溶液,④pH=12的CH3COONa溶液,水电离的c(H+)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

27.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I.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

常数

温度/℃

500

7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34

0.15

②H2(g)+CO2(g)

H2O(g)+CO(g)

K2

1.0

1.70

2.52

③3H2(g)+CO2(g)

CH3OH(g)+H2O(g)

K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

II.CO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5molCO、7.5molH2,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转化率为90%,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的___________倍。

28.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离子方程式加文字进行描述)

(2)相同条件下,0.1mol•L﹣1NH4Al(SO4)2中c(NH4+)______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mol•L﹣1NH4HCO3中c(NH4+)。

(3)如图1是0.1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①其中符合0.1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②25℃时,0.1mol•L﹣1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__________________mol•L﹣1(写出精确结果)。

(4)室温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试分析图2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是__________点;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二元弱酸,还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

草酸及草酸盐在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利用草酸及草酸盐的性质可测定人体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

方法如下:

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再用已知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根据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1)写出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抽取血样10.00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硫酸酸化的0.010mol/LKMnO4溶液滴定,确定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结束共消耗12.00mLKMnO4溶液。

则血液样品中Ca2+离子的浓度为______mg/mL。

(4)下列操作可能使所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滴定前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结束后读取标准液体积时,俯视读数

六、工业流程题

30.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上有许多用途。

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Cu2+

Mn2+

开始沉淀

7.5

2.7

5.6

8.3

完全沉淀

9.0

3.7

6.7

9.8

②Ksp[Fe(OH)3]=4.0×10-38

(1)加快“浸取”速率,除将辉铜矿粉碎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常温下“除铁”时加入的试剂A可用CuO等,调节pH调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若加A后溶液的pH调为5,则溶液中Fe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

(3)写出“沉锰”(除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选项,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份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两者要发生双水解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项,热的纯碱能去厨房油污是因为其水解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水溶性物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项,FeCl3用于印刷线路板是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而溶解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选项,使用含氟牙膏可以兼顾牙齿,主要是由于牙齿中的Ca5(PO4)3(OH)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Ca5(PO4)3F,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A

【详解】

A选项,Na+是强碱阳离子,对水电离不影响,故A符合题意;

B选项,HCO3-是弱酸酸式根,主要是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

,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

是弱碱阳离子,促进水的电离,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酸、碱、要水解的盐都影响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要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3.B

【详解】

NH4Cl、Al(NO3)3、CuSO4水解显酸性,而CH3COOK水解显碱性,因此B明显不同其他溶液,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D

【详解】

A选项,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电离的,因此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3-,故A错误;

B选项,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胶体:

Fe3++3H2O

Fe(OH)3(胶体)+3H+,故B错误;

C选项,泡沫灭火器原理可表示为:

Al3++3HCO3-=Al(OH)3↓+3CO2↑,故C错误;

D选项,NaClO溶液水解呈碱性:

ClO—+H2O

HClO+O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电离,多元弱酸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水解。

5.A

【详解】

A选项,CH3COOK固体,醋酸根和氢离子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速率减慢,但氢气总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

B选项,CuCl2固体,铁首先和铜离子反应,消耗铁,产生氢气总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KNO3溶液,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而无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铁粉加入,生成氢气量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D

【详解】

A选项,v正(X)正向反应,v逆(Y)逆向反应,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比,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

B选项,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容器体积,从左到右气体质量减少,容器体积不变,密度减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是正向,同时分解2molX也是正向,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A

【分析】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推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平衡体系中Y是生成物且是气体,Z和W是反应物且也是气体,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说明X是固体或液体,但不能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则升高温度不能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以此解答。

【详解】

A.由平衡常数可知Z、W为反应物,Y为生成物,X应为固体或纯液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由于X为固体或液体,得到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可判断得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不移动,但由于体积变小,因此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故B错误;

C.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则升高温度不能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故C错误;

D.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X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A。

8.A

【详解】

A选项,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ΔH<0,ΔH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与升温无关,故A正确;

B选项,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是吸热反应,石墨能量低,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选项,已知2H2(g)十O2(g)=2H2O(g)△H=-483.6kJ/mol,该反应是生成气态水,因此不是H2的燃烧热,故C错误;

D选项,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前者燃烧充分,放出的热量更多,焓变反而越小,因此△H2>△H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稳定的转变为不稳定的是吸热反应。

9.C

【详解】

A选项,Na2CO3溶液水解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因此Na2CO3溶液pH增大,故A错误;

B选项,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氢离子浓度增大,纯水pH减小,故B错误;

C选项,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次氯酸生成盐酸和氧气,因此溶液pH减小,故C正确;

D选项,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碱性减弱,溶液pH减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10.C

【详解】

A选项,水电离的c(H+)=1×10﹣13mol•L﹣1,说明抑制水的电离,则可能为酸也可能为碱,故A错误;

B选项,常温下pH=7的溶液呈中性,100ºCpH=7的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选项,c(OH﹣)=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故C正确;

D选项,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8.2,可能为碱性、中性或酸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pH=7不一定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可能是碱性或中性溶液。

11.D

【详解】

A选项,向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说明HA电离程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故A不符合题意;

B选项,pH试纸显示0.1mol/LHA溶液的pH为3(室温下),说明没有全部电离,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0.1mol/L的HCl和HA溶液,前者的导电能力明显更强,说明后者离子浓度小,电离程度小,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故C不符合题意;

D选项,HA溶液能与CH3COONa溶液反应生成CH3COOH,说明酸HA比醋酸强,但不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C

【详解】

A选项,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0.1mol·L-1H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1,pH=1,0.1mol·L-1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氢离子浓度为1×10-11mol·L-1,pH为11,故A错误;

B选项,氯化钾在水中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并不需要在电流作用下,故B错误;

C选项,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加热蒸发Na2CO3溶液可获得Na2CO3晶体,故C正确;

D选项,向10mL0.1mol/L盐酸和20mL0.1mol/L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粉,两者氢离子浓度相同,因此两者的反应速率相同,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加热蒸发生成易挥发性酸的盐不能得到原物质,比如氯化铝、硝酸铁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

13.A

【详解】

A选项,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的溶液,说明可能为酸,可能为碱,Mg2+、SO42-、NO3-、Cl-在酸中共存,在碱中不共存,故A符合题意;

B选项,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与AlO2-发生双水解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选项,能使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是酸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