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305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docx

小学健康教育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带来的危害。

2、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原理。

3、了解近视常见的发病原因。

4、帮助学生根据近视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错误的用眼习惯。

5、使学生形成保护视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近视的发病原因,掌握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并能持之以恒。

教学难点:

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和眼睛的基本构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讲了关于脊柱弯曲的内容“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现在你坐到了吗?

1.谜语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谜底是眼睛。

2.(出示一些学生戴眼镜的图片)师:

这些人有什么特点?

他们都近视了,戴眼镜。

对了,人们在形容一样东西非常宝贵和重要时,总喜欢打这样的比方,像爱护你的眼睛一样去爱护你所珍惜的东西,所以我们从而得知眼睛之宝贵决不亚于生命。

而往往,你在拥有珍贵的东西时却不懂得珍惜,就好像眼睛一样,当你视力不好的时候,后悔已来不及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保护视力的重要方面《近视眼的防治》。

(二)新课讲授:

(游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通过做这个游戏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事先准备好的布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让他去

找一很熟悉的同学,看看他用多少时间。

接着,可以将蒙眼睛的布去处,然后在让这位同学去找人,看看要用多长时间。

(请全班同学记时)

请这位同学自己说说两次找人在时间上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失去了眼睛就等于失去了光明,失去了光明就等于失去了世界)。

1.介绍视力不良的概念,以及为学生介绍关于学生视力不良调查率。

2.近视的原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采光、照明、课桌椅、印刷品

(3)行为因素:

用眼卫生习惯、用眼距离及时间、用眼姿势和握笔姿势、眼睛休息效果不好

(4)饮食习惯:

挑食、偏食近

3.视的危害

(1)影响正常生活

(2)影响学生升学、就业

(3)影响学生体质健康近视可致盲

4.近视的预防

1.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

2.不在乘车、走路或卧床情况下看书。

3.用眼45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左右并远眺。

4.照明应亮度适中,无眩光和闪烁,黑板无反光,桌椅高度适中。

5.勿在阳光直射或暗光下阅读、写字。

6.减少看电视、用电脑时间。

适当的看电视电脑距离。

7.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如有异常及时矫治。

你们觉得要预防近视,平时应该不要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老师课件出示“三要”的内容。

预防近视“四不看”

A、不要躺着看书。

B、不要走着看书。

C、不要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

D、不要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四注意”指的又是什么内容。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近视的有关知识,明白了近视的危害和原因,掌握了近视了预防措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努力保护好眼睛。

祝愿同学们不要因为今天的近视而影响明天的远征,希望同学们拥有一双明亮而健康的眼睛。

(四)课堂反思

近视是关注的学生健康的五大问题之一,其危害之大是不可言喻的。

这节课让学生了解近视眼近视的危害性,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重视。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马上就会从中寻找答案,并且归纳出几条对自己非常有效的预防的措施,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更加明亮的双眸。

勤换牙刷,护齿保健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牙齿及牙齿的作用,知道保护牙齿的意义。

2、培养学生保护牙齿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牙齿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意义,并学会保护牙齿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朋友,它就藏在我的谜语中。

(课件出示谜语:

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

切菜咬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

教师读谜语,学生猜谜底

2、保护牙齿的方法大探秘

(1)同桌议一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牙齿呢?

(2)学生汇报,说说自己想到的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4、保护我们的牙齿,刷牙每天早晚刷牙是个好方法。

5、牙刷2~3个月要更换一次。

四、总结提升,激励行为

1、知识提升:

每天刷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爱护好牙齿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国家早在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目的是通过爱牙日活动,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2、教师总结:

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这么多有关牙齿的知识,知道了爱护牙齿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都能改掉不良的用牙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拥有一口洁白整齐坚固的牙齿。

运动时的保健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们了解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学生们懂得如何运动热身。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在运动时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

1、举例子班里某同学在某节课扭伤了脚。

并做出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顺着问题给学生们展开内容,生病期间不宜运动、运动时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运动前要认真热身、运动时要思想集中、冬天运动时要注意保暖、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刻坐下休息应该做一些整理运动。

四、小结

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运动中的保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并且能够举一反三。

生活垃圾应该分类放置

一、教学目标

学会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认识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哪些东西是不可回收的。

三、教学过程

1、拿出准备好的教学用具(玻璃瓶、塑料瓶、旧报纸、废电池、丢弃的白菜叶等)。

2、请学生上来分类,并说出这样分类的理由。

3、老师来分类并说出理由。

4、让学生自由想象,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例如:

你们觉得坏掉的手机应该和哪一个放在一起?

(电池)

四、小结

学生们热情很高,学起来也非常的快。

并且他们很快的就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巧。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及宣传主题。

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2、能力目标:

学生掌握预防接种禁忌、接种后的反应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学生能够科学预防传染病,懂得自我防护。

3、情感目标:

正确对待传染病,消除恐慌情绪。

重点:

了解免疫接种知识,提高学生对接种疫苗的重视。

难点:

了解免疫接种知识,重视疫苗接种,保护自己健康。

教学过程:

二、导入:

以问题的方式导入。

你们知道疫苗吗?

同学们都打过哪些疫苗呀?

分别都有什么作用呀?

卡介苗、乙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

三、为什么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好处并讲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国政府非常关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

2、儿童接种疫苗是对儿童最经济有效的保护手段

3、国家规定儿童应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和可预防的疾病

4、接种疫苗导致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几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5、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四、总结:

我倡议:

让我们大家从我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及时接种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广泛传播接种知识,保护身边人的健康,为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家园、校园和社会,履行属于我们的一份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医生提醒大家:

目前,正值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大家要做好通风消毒,远离传染病患者,认真核对自己的预防接种证,如有漏种及时补种,加强身体锻炼,注意饮食影响,保持健康的体魄,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护耳健康歌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们明白护耳的重要性。

2、知道如何护耳。

二、教学重点

1、平时护耳小常识。

三、教学过程

1、带领学生朗读护耳健康歌。

2、学生自行默读一遍。

3、请学生起立单独朗读。

4、请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

5、老师解释护耳歌的意思。

四、小结

学生们明白了护耳的重要性,而且护耳歌非常顺口。

甚至成了学生们的顺口溜。

人体内脏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内脏器官的名称。

2.让学生对人体内脏各部分功能有初步了解。

3.初步培养学生保护内脏各器官的意识。

重难点:

认识内脏器官,了解内脏器官功能并培养学生保护内脏各器官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师: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人体各部位名称,(我们再看一看)我们的身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从前面可分为上面的胸部和下面的腹部,后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一次奇妙的旅行,到我们的胸部和腹部看一看,看我们的身体内部都有哪些内脏器官。

二、讲解新课

1.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它好象一台血泵,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它能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让身体每个细胞都吃饱喝足。

(贴图—泵)

2、了解腹部内的器官

我们每天吃那么多食物,是怎么被消化的呢?

那就是胃的功劳了。

胃在人上腹部的中间位置,外形像个大茄子。

食物在胃里是如何被消化的呢?

原来,食物一到胃里,胃就开始有节奏地伸缩、蠕动,把食物来回地揉搓,象个搅拌机,同时,胃还能分泌许多胃液,使食物变得更加松软,容易被消化,这样被磨碎的食物更容易被小肠吸收。

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这是人们常有的切身体会。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进的饭菜,一般大约经4—5小时,就从胃中排空。

这时候,胃就会开始剧烈收缩。

胃中的液体和气体,在胃壁剧烈收缩的情况下,

就会被挤捏揉压,东跑西窜,就象我们洗衣服的时候,衣服中如果包着一定量的空气,在水中一揉一搓,也会发出咕咕的声来,这回,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1)肝脏大部分体积位于右上腹部,小部分在左上腹部,在肺的下方,肝脏可是人体的化工厂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分泌胆汁把人体一些有毒的变为无毒的,防止它们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它还能吞噬细菌、病毒,保护其他器官免受伤害。

(贴图—化工厂)

2)肾脏,位于后腰两侧,左右各一个。

像两粒蚕豆

肾是制造尿液的“工厂”,象一个过滤器将体内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贴图—过滤器)

3)小肠在人体腹腔的下部,很细很长,约5~6米,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上面连着胃,下面连着大肠。

小肠有三种功能即消化、吸收和分泌及运动功能,其中以吸收和分泌功能为主,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将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统统网住!

刚才我们讲了胃,大肠是做什么用的呢?

大肠在下腹中间,上接小肠,下接肛门。

其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储存经小肠消化吸收后所剩余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三、总结

学生们对自己身体的构造非常感兴趣,学的非常起劲。

并且很快的掌握了知识。

人体气体交换系统——呼吸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教案呼吸系统。

2、说明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2、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体验同学之间合作的魅力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要保持环境空气清新的习惯。

重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在教室中喷洒香水。

问同学们是否问道什么味道。

2、将人体呼吸系统图示给学生看。

3、教会大家如何自我保护呼吸系统。

经常开窗透气、不吸烟并远离吸烟者、经常游泳或长跑等耐力运动。

小结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踊跃发言并且提出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

课堂预期效果达成。

预防流感办法多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

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1、三避免:

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①做到睡眠充足;②做到摄入足够、齐全、丰富的营养(肉、蛋、奶、米面与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

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③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④做到勤用肥皂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⑤做到远离或避开不加防护的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

等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等及时丢入垃圾箱桶,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⑥做好厕所、走道等校内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房间通风出气,卫生良好。

四、小结:

流感并不可怕,每年都会发生,但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最重要。

认识区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

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

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

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

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

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怎样预防和治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

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

哪位同学得过这种病?

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

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

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

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

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

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学生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为什么?

三、小结:

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学生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学生也极容易患病。

预防流脑不慌张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流脑的传播途径,易发季节。

2.了解流脑的症状,危害,掌握预防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一提到流脑,可能同学们都不陌生了,因为我们从电视新闻上已经了解到:

去年冬天我国安徽,广州,四川,江苏等地出现了流脑的局部疫情暴发。

其中感染者基本上是中小学生,尤其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见。

那么流脑到底是一种什么原因引起的病呢?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它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预防流脑”。

1.介绍流脑的传染途径,易发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最易在冬春季节发病。

有的同学会把他和乙脑混淆,其实不对,他们都是一种传染病,流脑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乙脑是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染的传染病,他们的发病时间不同,传播途径不同,症状也不同。

2.认识流脑的主要特点

讲述:

流脑的早期症状像感冒。

你们知道感冒有哪些症状吗?

讲述:

流脑起病一般很急,,会咳嗽,咽痛,,头痛。

早期的治疗很容易,如果错过,病菌侵入血液后,就会出现高烧,寒颤,,体温高达39-40°C或更高,并伴有恶心,呕吐,皮肤下出现紫色斑点等症状。

呕吐时像喷射,严重者,危及生命。

三、小结

流脑随可怕,但只要我们懂得预防和必要的知识,我们就能把流脑的危害降到最小。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的

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教学过程

实例引导思考

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下午放学时,告诉老师有人欺负他。

老师说“知道了”,没当场解决。

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

事后,家长、老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

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己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三、小结

拿子照自己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发生火灾巧逃生

一、教育目标:

让学生掌握自救逃生的方法,懂的保护自己的生命

二、教学过程:

1、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

牢记“119”火警电话。

3、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

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咽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

4、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

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5、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

7、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

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8、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

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9、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着他,一手着地抓行逃出。

10、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

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三、展示火灾逃生方法

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借助绳索、布条逃生身体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四、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应注意什么?

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的拨打火警电话?

在发生火灾应如何正确的逃生?

让学生在发生灾情时,能够更好、更快的逃离险情。

发生地震怎么办

一、教学目标

1、如果发生地震,学生们知道怎么迅速自救。

2、如果被困住,如何求救。

二、教学过程

1、为学生放一段地震视频。

(5·12)

2、为同学们讲述地震时的感受。

(本人为5·12亲身经历者)

3、为大家讲述地震自救的各种方法。

4、为大家讲述被困之后的求救方法。

5、提问同学如何自救和求救。

三、小结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

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冷静的心争取活下去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