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033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上册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ΣI

图2-1

2.验证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

实验电路与图2-1相同,用联接导线将三个电流借口短路。

取两个验证回路:

回路1为ABEFA,回路2为BCDEB。

由电压表依次测取ABEFA回路中各支路电压UBC、UCD、UDE、UEB,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2中。

测量时可选逆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并注意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及取值的正与负。

表2-2

UAB

UBE

UEF

UFA

回路I

ΣU

UBC

UCD

UDE

UEB

回路Ⅱ

测量值

误差

(二)戴维南定理

本实验在电路单元板上进行,按图2-2接线,使U1=25V,选择CD两头左侧为一端口含源网络。

1.测量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外部伏安特性:

调节含源一端口网络外接电阻RL的数值,使其别离为表2-3中的数值,测量通过R2的电流(X5和X6电流接口处电流表读数)和两头电压,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3中,其中RL=0时的电流称为短路电流。

表2-3

RL(Ω)

0

500

1K

2K

开路

I(mA)

U(V)

图2-2

2.验证戴维南定理

(1)测量C、D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第一种方式:

直接测量法

当含源一端口网络的入端等效电阻RI与电压表内阻RV相较能够忽略不计时,能够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其开路电压UOC。

第二种方式:

补偿法

当一端口网络的的入端电阻RI与电压表内阻RV相较不可忽略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其开路电压UOC,就会影响被测电路的原工作状态,使所测电压与实际间有较大的误差。

补偿法能够排除电压表内阻对测量所造成的影响。

图2-4补偿法则一断口网络的开路电压

图2-4是用补偿法测量电压的电路,测量步骤如下:

①用电压表初测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并调整补偿电路中分压器的电压,使它近似等于初测的开路电压。

②将C、D与C’、D’对应相接再细调补偿电路中分压器的输出电压,使检流计G的指示为零。

因为G中无电流通过,这时电压表指示的电压等于被测电压,而且补偿电路的接入没有影响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

表2-4

R’L(Ω)

(2)用补偿法(或直接测量法)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和步骤1中测得的短路电流(RL=0)ISC,计算C、D端入端等效电阻。

RCD=RI=UOC/ISC

(3)组成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2-5,其中电压源用直流稳压电源代替,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之等于UOC,RI用电阻箱代替,在C、D端接入负载电阻RL。

按和表2-3中相同的电阻值,测取电流和电压,填入表2-4。

(4)将表2-3和2-4中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戴维南定理。

图2-5戴维南等效电路

五、实验报告及要求

一、利用表2-1和表2-2中的测量结果说明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的正确性。

二、利用图2-1中所给数据,通过电路定律计算各支路电压和电流,并计算测量值与计算值之间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在同一张坐标纸上画出原一端口网络和各等效网络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做分析比较,说明如何验证戴维南定理。

4、回答下列试探题

(1)已知某支路电流为3mA,现有量程别离为5mA和10mA两只电流表,你将利用哪只电流表进行测量?

为何?

(2)改变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有影响吗?

*(3)对于图2-4,若是在补偿法测量开路电压时,将C’与D’相接,D’与C’相接,可否达到测量电压UCD的目的?

实验二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

1.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联接方式。

2.通过测量电路功率,进一步掌握功率表的利用方式。

3.掌握改善日光灯电路功率因数的方式。

二.预习提要

1.掌握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式、意义、矢量图等内容。

2.熟悉日光灯电路原理。

日光灯电路主如果由日光灯管、镇流器、启辉器等元件组成,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日光灯电路

灯管两头有灯丝,管内充有惰性气体(氩气或氪气)及少量水银,管壁涂有荧光粉。

当管内产生弧光放电时,水银蒸气受激发,辐射大量紫外线,管壁上的荧光粉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辐射出接近日光的光线,日光等的发光效率较白炽灯高一倍多,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光源之一,日光灯管产生放电的条件,一是灯丝要预热并发射热电子,二是灯管两头需要加一个高的电压是管内气体击穿放电,通常的日光灯管本身不能直接在220V电源上利用。

启辉器有两个电极,一个是双金属片,另一个是固定片,二极之间有一个小容量电容器。

必然数值的电压加在启辉器两头时,启辉器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因放电而受热伸直,并与静片接触,而后启辉器因动片与静片接触,放电停止,冷却且自动分开。

镇流器是一个带铁芯的电感线圈。

电源接通时,电压同时加到灯管两头和启辉器的两个电极上,对于灯管来讲,因电压低不能放电;

但对启辉器,此电压则能够起辉、发烧并使双金属片伸直与静片接触。

于是有电流流过镇流器、灯丝和启辉器,如此灯丝取得预热并发射电子,通过1-3秒后,启辉器因双金属片冷却,使动片与静片分开。

由于电路中的电流突然中断,便在镇流器两头产生一个瞬时高电压,此电压与电源电压迭加后加在灯管两头,将管内气体击穿而产生弧光放电。

灯管点燃后,由于镇流器的作用,灯管两头的电压比电源电压低得很多,一般在50-100V。

此电压已不足以使启辉器放电,故双金属片不会再与静片闭合。

启辉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

镇流器在灯管启动时产生高压,有启动前预热灯丝及启动后灯管工作时的限流作用。

日光灯电路实质上是一个电阻与电感的串联电路。

由于电感量较大,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是比较低的,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咱们乐意在灯管与镇流器串联后的两头并联电容器实现。

三、实验设备

1.日光灯管、座40W一套(实验台顶部);

2.镇流器、开关单元板(TS-B-19)一块;

3.熔断器、启辉器单元板(TS-B-20)一块;

4.电容器组单元板(TS-B-21)一块;

5.电流测量插口(TS-B-22)一块;

6.交流电压表(TS-B-04)一块;

7.交流电流表(TS-B-05)一只;

8.功率表一块和导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实验台上选择镇流器与开关、启辉器与熔断器、电流测量插口,并联电容器组等单元板及实验台顶部的日光灯管联接成图3-2所示电路。

图3-2日光灯改善功率因数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S,现在日光灯应亮,如用并联电容器组完成实验,则从0逐渐增大并联电容器,别离测量总电流I,灯管电流ID1、电容器电流IC,功率P。

将数值填入表3-1,并做相应计算(测量P计算cosψ)。

表3-1

电容(uF)测量项目

IC(mA)

ID(mA)

P

cosψ=P/UI

3.若并联动态电路板上4μF电容完本钱实验,则应在并联电容器前,测量灯管两头电压UD,镇流器两头电压UL,总电流I(现在等于通过灯管的电流),及总功率P和灯管所消耗的功率PD,将数据填入表3-2。

然后,并联4μF电容器,除再测量上述数据外,还应测量通过电容器的电流IC和通过灯管中的电流ID,测量日光灯管消耗功率PD的电路图,如图3-3。

将数据填入表3-2中,并做相应计算。

表3-2

I

ID

IC

U

UD

UL

并联前

并联后

图3-3日光灯电路测量灯管功率

五、实验报告

1.按照表3-1中的数据,在座标纸上绘出ID=f(c),IC=f(c),I=f(c),cosψ=f(c)等曲线。

2.从测量数据中(表3-1和表3-2),求出日光灯等效电阻,镇流器等效电阻,镇流器电感。

3.回答下列问题

(1)U1和UD的代数为何大雨U?

(2)并联电容器后,总功率P是不是转变?

(3)为何并联电容器后总电流会减少?

绘向量图说明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及功率的测量

1.学习三相电路中负载的星型和三角形联接方式。

2.通过实验验证对称负载做星型和三角形连接时,负载的线电压UL和相电压UP,负载的先电流IC和相电流IP间的关系。

3.了解不对称负载做星型联接时中线的作用。

4.学习用三瓦特表法和二瓦特表法测量三相电功率。

二、预习提要和实验原理

1.当对称负载做星型连接时,其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UL=

UP

IL=IP

做三角形连接时,它们的关系是

UL=UP

IL=

IP

三相总有功功率为P=3PP=ULILcosψ

2.中线的作用

3.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方式有三瓦特计法和二瓦特计法两种。

三瓦特计法,通常常利用于三相四线制,该方式是用三个瓦特计别离测量出各相消耗的有功功率,其接线图如图4-1所示。

三个瓦特计所测功率数的总和,就是三相负载消耗的总功率。

图4-1三瓦特计法测量三相电功率

二瓦特计法通常常利用于测量三相三线制负载功率,其接线如图4-2所示,不论负载对称与否,两个瓦特表的读数别离为:

W1AW=IAUANcos(ψ-30°

)=ILULcos(ψ-30°

W2BW=IBUBNcos(ψ+30°

)=ILULcos(ψ+30°

式中ψ为负载的功率因数角。

三相总功率为两个瓦特计读数的代数和。

当ψ<

60°

时,其中两个表读数均为正值,总功率为二瓦特计读数之和;

当ψ>

时,一个表读数为负值,总功率为二瓦特读数之差。

本实验负载为白炽灯泡,接近纯电阻性负载,ψ=0°

,故二瓦特计读数为正值,三相总功率为两个瓦特计读数之和。

(a)负载星型联接

(b)负载三角形联接

图4-2 二瓦特计测三相功率

为充分利用仪表,保证仪表的安全利用和更方便地进行测量,本实验中咱们将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接成图4-3所示的电路。

如此即能够用一个瓦特计、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同时测量各(线)相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用那个测量电路进行测量时,只要将电流测量插口插入待测电路的电流插口中,并将电压表笔接到待测电压接点上,就可以够同时读出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利用方式十分方便。

(注意事项:

利用瓦特表时,应参照仪表说明书,注意仪表的接法和读数方式,无论流过电流线圈的电流仍是加在电压线圈上的电压,均不该超过额定值,不然线圈破坏。

) 

图4-3仪表测量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

 1.三相白炽灯负载单元板(TS-B-23)三块

 2.电流测量插口单元板(TS-B-22)一块

 3.三相负荷开关单元板(TS-B-18)一块

4.交流电流表(2A)(TS-B-05)一只

 5.交流电压表(450V)(TS-B-08)一只

6.单相瓦特表 一只

7.电压表测试笔 一只

8.三相调压器一台(或中心控制柜输出220V线电压)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星型联接负载

 

(1)把电流表、电压表接成图4-4所示的仪表电路;

 

(2)选取灯泡负载单元板,电流测量插口单元板及三相负荷开关单元板,安放在实验台架的适合位置上,按图4-4将灯泡负载接成星型接法的实验电路;

 (3)每相均开三盏灯(对称负载);

 (4)测量各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中线电流及用三瓦特计法和二瓦特计法测量三相电功率,并将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4-1中。

表4-1

(注意:

二瓦特计法只有P1、P2即可)

(5)将三相负载别离改成1.2.3盏灯,接上中线,观察各灯泡亮度是不是有不同,然后拆除中线(断开串接在中线上开关S),再观察各等亮度是不是有不同。

重复步骤(4)的测量内容并测量无中线时电源中性点N与负载中性点N’之间的电位差UNN’,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1中。

在断开中线时,观察亮度及测量数据,动作要迅速。

不平衡负载无中线时,有的相电压太高容易烧毁灯泡。

图4-4星型负载实验电路

2.三角形接法负载

 

(1)依照图4-5联接成三角形负载的实验电路,注意现在需要三相调压电源,将线电压调为220V。

 

(2)每相开3盏灯(对称负载),测量各线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及用二瓦特计法测功率,并将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4-2中。

 (3)关闭部份灯泡,使每相负载别离为1.2.3盏(非对称负载)重复步骤

(2)测量内容,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2中。

 (4)如实验室无三相调压器,也可将三个灯泡或两个灯泡串联成三角形接法实验。

图4-5三角形接法负载实验电路

表4-2

测量项目

负载情况

负载相电压(V)

负载线电流(A)

功率(W)

相电流(A)

UCA

IB

IC

IA

P1

P2

P总

IAB

负载对称

负载不对称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具有IL=

IP,UL=

的关系?

 2.中线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情形下能够省略?

什么情形下不能够省略?

 3.可否用二瓦特计法测三相四线制不对称负载的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