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036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心上学期复习.docx

普心上学期复习

一、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一)心理动机

动机(motive):

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如:

一大学生想成为著名科学家,内部动力就会成为他刻苦学习的动机

范畴:

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乃至价值观、人生观等

产生基础:

需要(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包括:

饥择食、渴择饮(生理需要)

交往、威信(社会需要)

衣、食、住、行(物质需要)

追求真、善、美(精神需要)

正是在纷繁复杂的需要基础上,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动机,从而决定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二)心理过程(心理现象在个体身上发生时,在实践上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1.认知(cognition):

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的过程,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问题解决和创造等

描述:

人脑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形成内在的心理表征,进而指导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即认知过程。

感觉(sensation):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大小、形状

知觉(perception):

对事物整体和相互关系的认识:

闻到食物的香味

知觉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忆(memory):

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保持在人的头脑中,需要时还能再现,保持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思维(thinking):

形成关于事物的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运用远离解决问题。

言语(verbalact):

利用语言概括自己的思维成果,同别人进行交流,掌握人类的历史经验,传递自己的个体经验。

想象(imagination):

对头脑中储存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产生新形象。

创造(creation):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或活动,人类认知和智力的最高表现。

2.情感:

认知的同时,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并引起对事物的伴以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愉快或痛苦的体验,这就是人的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

3.意志(will):

自觉地确定目的、组织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过程。

(三)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有些是偶然的、暂时的,另一些是稳固的、经常出现的。

人的稳固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叫个性心理特征,简称个性(personality),也称人格。

包括:

能力(ability)、气质(temperature)和性格(character)

二、行为(behavior)

人的心理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这是心理现象的特殊性。

人不能直接地观察心理,所以心理学研究必须通过中介才能进行。

这种中介就是人的行为。

行为时有机体的反应系统,是机体外显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的统称,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或活动构成。

刺激(stimulus):

引起行为的内外条件

心理是介于刺激与反应的中介环节。

任何外显行为都在心理的支配和调节下产生。

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化。

三、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

1.意识性(首要特征):

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意识到客观世界同人自身的关系,并用词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使人的心理具有反映的特征。

不仅能认知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能动性:

主要标下能在人有目的地改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

由于人有意识,所以人的活动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

3.自我意识:

通过自我意识,人将主题与客体、自我与非自我区别开来。

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和心理特征。

4.社会性:

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用语言同别人交际,通过语言掌握他人经验和历史经验,这就产生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继承。

无意识:

在某一时刻上,人只能意识到作用于它的一部分刺激,而对其他刺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人的内隐记忆也具有无意识的特点。

内隐记忆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影响。

它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

意识和无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注意转换,此时有意识的东西,彼时成为无意识的。

原本属于无意识的经验或活动,当任务需要时也可回到意识中来。

四、群体心理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产生,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内个体心理的典型表现。

第一章第二节

一、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一)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心理在环境刺激作用下产生。

环境刺激作用于人,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心理,心理又通过人的行为作用于环境。

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K.Lewin):

个体行为是人格和环境的函数,环境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力量。

认知心理学家西蒙(H.A.Simon,1969):

环境是有机体的生活空间,是与有机体的感觉器官、要求和活动相互依存的。

考夫卡(Koffka):

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受行为环境调节。

(二)心理与脑的关系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

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一)描述(description):

描述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二)解释(explanation):

对所描述的现象作出科学解释,揭示出现象背后的规律。

(三)预测(prediction):

对人的未来的心理和行为或未观察到的心里事实作出预测。

预测的基础是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知和把握。

(四)控制(control):

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使行为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使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尽可能不发生。

(五)应用(apply):

研究人的视觉特性可以为影视设备的研制提供重要参数,研究听觉的规律可以为影院、礼堂和居室的设计提供参考。

第一章第四节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科学研究的通则

(二)发展性原则:

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时,必须考虑到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不仅要看到当前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且要探寻它形成的历史原因,还要根据心理学远离对它们的发展作出预测。

(三)联系性原则:

刺激变量(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言语的、社会的刺激)

机体变量(机体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如受试者的需求状态、健康状况狂、只是经验、智力和能力、性别、情绪等)

反应变量(生理的、心理的、言语的、行为的反应)

以上三者联系起来考察,同时考虑时间、地点、情境的影响。

(四)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

效果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任务、手段、记录,观察者是否独具慧眼、是否长期不懈地进行观察的毅力。

包括:

参与观察:

有自我体验,与对象建立融洽关系,能对所研究的现象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及时地发现新信息

非参与观察

优点:

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行为表现真实、自然。

缺点:

(1)研究者比较被动;

(2)在自然条件下,时间很难按相同方式重复出现,很难重复观察,结果难以验证和证实;

(3)自然条件下,人的心理和行为往往由多种因素引起,由于未控制条件,很难作因果关系的推论;

(4)观察得来的资料多是定性的,很难作数量处理,因而不能说明刺激与心理、行为之间的精确关系;

(5)观察易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观察的结果易受观察者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观察技能等主观因素影响。

(二)调查法(surveymethod)

包括:

问卷法、谈话法

缺陷与观察法类似,只能回答事实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往往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三)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或行为

评价量表质量高低: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效度,即测验是否测到了所要测得心理品质

(四)实验法(experimentmethod):

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促使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优点:

(1)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以积极干预被试,创造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产生

(2)可有意使某种心理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反复出现,反复进行观察,其他人也可以再相同条件下进行验证

(3)可有意变化某种条件,同时使其它条件保持恒定,观察条件变化与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某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因素

(4)不仅可探究问题“是什么”,而且可以探究问题“为什么”,最严谨

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

心理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

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进行,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试验中包含的变量:

(1)自变量(独立变量):

由实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

(2)机体变量(中介变量):

被试自身的一些情况或条件

(3)因变量(依从变量):

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表现

实验者操纵自变量,测量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五)个案法(casemethod):

对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发现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缺点:

只使用少数案例,在结果推广时有较大限制,往往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

第一章第五节

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西方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唯理主意(rationalism):

17世纪法国出现的哲学思潮,代表人物笛卡尔,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理性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在身心关系上,主张“二元论”,一方面承认灵魂和身体有密切关系,像感知觉、想象、情绪等,离不开身体活动;另一方面,单是身体原因还不足以解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必须有心参加有心控制,而心生而有理性。

经验主义(empiricism):

17世纪英国出现的哲学思潮,代表人物洛克,认为一切知识来自于后天经验。

人先是通过感觉得到简单观念,这些简单观念通过联想成为复杂观念。

三、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而意识可以分解为感觉(知觉元素)、意象(观念元素)和感情(激情是感情的元素)三种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元素构成,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内省(即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心理学应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心里或意识的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只分析意识的元素。

对心理功能的了解,远比对心理结构的了解重要。

意识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功能的。

研究方法不局限内省法,可采用观察、测验、调查等方法。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实验法

(3)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有,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动学习的。

反对遗传决定论,代之以环境决定论

(4)由动物研究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四)格式塔心理学:

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知觉是心理组织的过程。

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重视心理学实验

(五)精神分析论:

人的心理好比海面上的冰山,意识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尖,在海面下还有更大的部分,这就是人的无意识。

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更大。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根源于无意识中的某些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与冲动。

欲望或动机如果受到过分压抑,就会导致精神病,所谓精神分析,就是通过自由联想或对梦的解释,发现病人潜在的欲望或动机,使精神得到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验

(2)不以人的意识和正常行为为对象,而以人的无意识和异常行为为对象

(3)不采用实验法,而采用临床方法(精神分析)

四、心理学在当代的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应研究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如需要、动机、价值、快乐、幽默、情感、责任、尊重、成就、爱情等。

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是善良的,人不是受无意识的欲望驱使,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人性,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研究方法倡导个案法,认为局部研究不能反映人的整体。

批评行为主义为幼稚心理学,因为行为主义以动物和儿童心理的研究为基础;批评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因为精神分析以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现象为基础。

(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

广义:

以人类认知为研究对象

狭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接受、加工、储存、提取信息的过程的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人实际上是信息加工者,环境信息要通过人的认识系统对信息的接受、编码、存储和操作,才能对行为产生影响。

认知是感觉输入收到转换、简约、储存、提取和适用的全部过程。

第二章第二节

神经元的组成:

细胞体(cellbody)、树突(dendrites)和轴突(axon)

神经元主要功能:

兴奋和传导

动作电位(心理的本质):

神经元受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过程

持续时间大约1毫秒,在此期间刺激强度再增加也不会引起冲动强度增加,神经元兴奋的这种特性叫“全或无”定律

突触(synapse):

一个神经元同另外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神经回路:

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传递与加工信息的神经回路。

构成:

(1)发散式;

(2)聚合式;(3)环式

中脑:

人的试听反射中枢。

位于丘脑底部,小脑和桥脑之间。

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

中脑中的红核与身体姿势和随意运动有关,红核受损,病人将出现舞蹈症。

小脑:

主要作用:

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言语区:

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包括:

布洛卡区(负责控制说话时舌和面肌的运动)

威尔尼克区(与口头语言的理解有关)

言语视觉中枢

书写中枢

第一章第四节

一、定位说:

人的大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心理功能,大脑皮层由不同的专门化功能区镶嵌而成

二、整体说:

人的心理功能在大脑皮层上并没有各自独立的代表区,而是均衡分布于其上。

三、机能系统说:

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并不定位于狭小的、局部的区域,而是脑的不同部位协同活动的结果,但也不是不同的部位执行相同的功能。

大脑皮层的功能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定位与协同活动的统一。

1.动力系统:

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基本机能:

保持大脑皮层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兴奋性和感觉性。

2.信息加工系统:

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系统。

基本机能:

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和储存。

3.行为调节系统:

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基本机能:

产生活动的意图、编制行为的程序、实现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四、模块说:

人脑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第三章第二节

三、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

(一)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脑化商数(EQ):

脑的实际大小和脑的预期大小(脑大小的平均值,考虑了脑重和体重之间的关系)的比值。

用来表明哺乳动物脑的相对大小。

皮层商数(CQ):

新皮层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值。

第三章第四节

二、心理遗传学的研究

(一)选择性交配:

怎么做:

选择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雌雄动物进行交配,使之生育下一代;然后再在下一代动物中,选择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动物进行交配,再生育下一代。

结果:

重复数代以后,就会形成学习能力高和学习能力低的两大亲系。

说明:

从这两大亲系的能力变化,可以看出遗传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第三章第六节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指导思想:

进化论。

一切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基因。

动物和人类生存的目的是把基因流传给后代,动物机体不过是基因用来复制自己的工具。

动物复杂的社会行为看来难以解释,实际上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

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单位不是生物个体,而是更小的基因

基因传递是人类各种行为的生物学根源。

亲缘关系系数:

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个体中基因型可能相同的比例。

用来解释人的行为(追求个人适应性和族内适应性)

第六章第一节

一、感觉的概念和作用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觉开始

机体同外部世界保持信息平衡的重要条件

三、近刺激和远刺激

远刺激:

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声音等。

属于物体自身,不会有太大变化

近刺激: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

感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四、感觉编码(发生在感受器水平和神经系统水平上)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1.各种感觉神经都具有自己的特殊能量,它们在性质上互相区别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不能产生其他感觉

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第六章第二节

一、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E:

人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R:

刚刚(50%的机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E=1/R

二、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人对于最小差异量的觉察能力

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二者成反比例关系:

韦伯定律K=△I/I

原刺激量I,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I,韦伯分数K(差别阈限)

K越小,感觉越敏锐

使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三、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的关系

对数定律(费希纳定律)S=KlgI+C

S为感觉,I为刺激强度,K、C为常数

最小可觉差主观上相等,大的感觉可以作为许多感觉单位的总和

乘方定律(斯蒂文斯定律)P=KIn

P指知觉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种经验的常定特征

第六章第三节

侧抑制:

相邻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动物感觉系统普遍存在。

用来解释马赫带现象(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在亮区会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去会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由人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引起)

它的存在使一个感受器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临近感受器对它的影响。

感光细胞:

锥体细胞&棒体细胞(P185)

明度:

人对光源和物体表面明暗程度的感觉

感受性:

(1)光刺激作用的网膜部位

(2)光波的波长

锥体细胞对光谱的中央部分最敏感

棒体细胞对较短波长的光具有最大的感受性

视亮度:

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

三色说:

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对一种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分别收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会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

三种感受器的兴奋程度不同,将引起各种颜色感觉,同时产生明度感觉

视觉对比:

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和颜色对比两种

视敏度(视力):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和物体细节的能力

分为:

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和游标敏度

视觉后像:

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停止,还能保留一段时间

分两种:

正后像(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会得到融合的感觉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闪烁临界频率):

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最小频率

第六章第四节

频率说:

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频率振动,振动频率与声音原有频率相对应,即高频率的振动快,低频率的振动慢。

位置说(共鸣说和行波说):

基本假设:

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

等响:

在相同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不同。

而不同声压水平也可以产生同样响度(P207)

声音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受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按掩蔽音和被掩蔽音的性质分:

(1)纯音对纯音的掩蔽

(2)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3)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按掩蔽音和被掩蔽音出现的时间可分为:

(1)同时掩蔽。

指掩蔽音与被掩蔽音同时出现时发生的掩蔽效应

(2)异时掩蔽。

指掩蔽音与被掩蔽音不同时出现时发生的掩蔽效应

两点阈:

人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辨别阈限,简称两点阈。

第七章第一节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

人通过感觉了解外部世界和自身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人脑加工,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

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对事物感性认识。

不反映事物个别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整体,反映事物的结构和关系。

二、知觉加工

(一)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

在知觉环境条件良好、事物特征清晰的情况下,知觉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这种自动化过程不产生意识。

人只能意识到知觉内容,意识不到知觉过程。

控制加工:

当知觉环境条件差、事物特征模糊的情况下,知觉过程需要注意和思维参与。

人需要在有限的感觉信息基础上提取假设,再考验假设。

(二)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如颜色知觉依赖于光的波长,由刺激物具体特性开始进行到越来越抽象的水平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依赖于知觉者自身的一些因素。

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和爱好、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和期待等,对知觉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人脑不仅要加工来自外部和内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储存的信息。

一般说来,在知觉中,非感觉信息越少,就越需要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非感觉信息越多,人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三)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

系列加工:

人脑依次加工事物的属性,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

如观察一个照片,注视有一系列循环,从一个特征到另一个特征有规则地移动

平行加工:

人脑同时对事物多方面的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即同时注意到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

如看到某种颜色的光时,不仅加工色调,也加工明度和饱和度。

知觉一些复杂事物时,平行加工意味着不同感觉的协同活动。

三、知觉的心理机制

特征分析说:

知觉是特征分析的过程。

特征是构成任何物体的基本单元。

第七章第二节

一、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定时间里,人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作为背景。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比越明显,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对象运动或变化,也易同背景分离。

熟悉的事物易被选择为知觉对象。

主观因素:

人的动机、需要和兴趣影响知觉选择。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都由不同的属性或部分组成。

人在知觉时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也反映了事物的部分对于整体的依赖关系。

大小字母“H”,“S”——整体优先性。

人对整体特征比对局部特征更敏感。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使它有一定意义,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理解有助于填补知觉内容的某些不完整之处,维持知觉的整体性。

影响人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1)言语的指导作用;

(2)个人的知识经验;(3)社会文化;(4)心向(对所知觉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