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066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海市奉贤区二模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2012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二模)

语文

(满分150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

说南道北

①地有南北之分,人有南北之别。

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委婉细腻。

鲁迅先生在他的《北人与南人》一文中曾言:

“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

缺点可以改正,有点可以相师。

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厚重。

②厚重也好,机灵也罢,这似乎并不重要么人重要的是彼此风格迥异的优秀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和震撼!

是地理位置不同,风俗习惯和自然风光不同,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审美意趣表达和观点的不同,最终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是相同的。

环境影响了艺术。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

“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为此,南北艺术独立是必然的。

③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在遐想的空间再创造心中的南方北方。

噬人用激情魅力的词汇赞美它,画家用绚丽的色彩描绘它,哲学家用敏锐的思维剖析它。

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艺术魅力所至。

④金庸武侠小说那个聪慧、睿智、细腻的南帝,豪气、威猛、俊杰的北丐,不就是作家笔下绽放出来的南北大英雄吗?

虽说是一个虚幻的影子,但也不乏是我们精神世界与内心的情感世界的一次草莽江湖的演绎和纷争。

孰是孰非又是谁真地能够说清楚呢?

南少林、北少林,南拳、北腿,南剑客、北侠客,被艺术渲染得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似乎并没见谁傻、谁奸?

竟在伯仲之间,不分上下。

⑤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就有南北画派之说,从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到现代史学家童书业的《南北画》论,随时理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后来都承认了中国山水画因为地域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风格。

⑥当时,就因为环境集聚个性的外貌特征,更能体现她们所处的风格和特点,才使得画坛涌现一笔杰出的南北不同时期的画家、画风、画派,并为谁是正宗而争得互不相让,面红耳赤。

唐代末期画坛高手董源《潇湘图》以炉火纯青,淡墨青岚,温雅柔润,平淡之中见天真,飘渺轻逸的画风见长,被誉为南派创始人。

唐代末期画坛高手,《匡庐图》的绘者荆浩,他的山水画出手更是不凡,以石质坚硬气势雄伟,大智若愚的笔力开辟了北方山水的新纪元,被公认为北派的创始人。

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轻巧,一个笨拙,在画坛上两派高手的比试中永远是一段决不出胜负的青史佳话。

⑦迄今为止,当再次面对南派的柔、润、淡、清、静与北派的刚健、雄浑、气势、豪纵对决时,已不是一争是非曲直的矛盾了,再次已划出一道分水岭,形成南北相互鼎立的两大派系。

南派以江苏画派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等为代表。

北派以长安画派石鲁、赵望云等为代表,在画坛的南北方遥相鼎立。

他们如一对孪生兄弟,又似一朵娇艳的并蒂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其中的渊源只有造物者的上帝才会知道!

⑧北方平原辽阔、戈壁荒漠无垠,厚实的黄土地在传承者千年的粗犷和文明。

一条大河自天边滚滚而来,金灿灿的,奔腾翻涌,一路高歌,一路咆哮。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这记录了北方儿女的侠肝义胆,为黄土地书写出来无尽的风流韵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雄魄挺拔,绵延起伏,淳朴而沉重犹如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正张开宽阔的臂膀等待拥有那个水乡到来的南国姑娘,迎接她的是震天动地的陕北腰鼓和北方的大秧歌。

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南方的水,轻盈剔透,明亮如镜。

清风掠过,涟漪掠起,娓娓道出无极绿油油的稻田、富庶丰厚的物产,无以言表的预约的心情随喜笑颜开的春花秋月就诞生在江南的湖水中。

“太湖美呀,太湖美,没就没再太湖的水。

”掩映在清澈湛蓝的湖面,恬静迎风轻轻撩起垂在额下的那缕发丝,来回飘摆。

多情的向着哪个坚强的臂膀北国小伙子款款而来……

⑩北方小伙憨厚朴实顶呱呱,南国姑娘风情万种娇滴滴……

1、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①段画线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2、第③段中“文人墨客喜欢在在遐想的空间再创作心中的南方北方”这句话的是(2分)

3、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先生认为,北方人因性格厚重而显得愚昧,南方人因机灵而变得狡猾,调和南方人和北方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相互取长补短。

B.中国绘画从明代开始就有南北画派之分,南派的柔、润、淡、清、静与北派的刚健、雄浑、气势、豪纵对决,并为谁是正宗而相互斗争。

C.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和现代史学家童书业的《南北画》论,虽然理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D.第⑧段和第⑨段运用了引用和对比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显得精炼、典雅,并在相互映衬中形象生动地点明南北艺术的风格。

4、第⑦段中画线句“他们如一对孪生兄弟,又似一朵娇艳的并蒂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3分)

5、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6、“环境影响了艺术”,除本文提到的外,请你再举一例南北差异明显的文化,并简要概括其特征。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1分)

拜雪

魏清潮

①拜雪阴霾的天空中,雪花像一羽羽的鹅毛漫天飞舞,又似洁白的芦花,扬扬洒洒地到处飘荡。

一片白色的世界,白皑皑的大地,远处只见农户的屋顶上,盖上了一层棉白的毛毯,古老斑驳的大树银装素裹,大雪压枝枝欲折,婉延的小溪变成了银蛇。

风雪中,一座古朴、庄严寂寞的寺院门前,伫立着一位老和尚,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双手合掌,虔诚祈祷,深遂的眼睛中透出一道仁慈、睿智和带着伤感的眼光,默默地注视着前方,那眼光将一切孤寂的守候和祈盼深深地藏在了心底。

这是我在一次摄影展上不经意看到的一幅放大的相片,取名为:

拜雪。

我在这幅相片前站立良久,被这诙谐、幽默、机智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挥之不去,平和的心给搅动了,掀起一串串涟漪,任思绪飞驰。

②人们敬畏大自然,也崇拜飘飘白雪。

一缕洁白的雪魂,它飘逸、通灵、虚幻,伸手接过几片雪花,来不及细看,来不及亲吻,它就融化了;雪是水,它来去匆匆,一见白晃晃的太阳,就变化得无影无踪;雪是蜜,涂抹在人心上,可拂去尘埃,净化灵魂。

大雪无痕,蕴含了虚无缥缈。

它吻合了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大皆空”的思想,参悟人生,人生苦短,谁能躲得过几十年后黄土一茔,洞明世事,深谐哲理玄机,为人处世,多点奉献,少点算计,不生妄欲,一身无挂,直面人生。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学无言,雪飘无声,充满了恬静的韵味。

看辽阔无垠的雪域,听一曲来自心灵的风雪轻柔的音乐,一曲未了情的静夜思,轻轻地、静静的飞雪,让你感受到了冬的诗情画意,沉默是一种力量,生命在这里驻足、沉思、休憩,孕育着心得生机,让你惊讶的感叹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④我们赞颂雪花,它与梅花相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花晶莹、洁白、绚丽,连白梅都羞于比较,梅花盛开,香气袭人,雪花愧不能及。

造物主赋予其不同的秉性,各扬所长。

寒冬,雪花在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怒放”,而梅花知识“墙角数值梅,凌寒独自开”的稀罕物。

因此,踏雪寻梅成了不可多得的雅景,雪花在梅花的濡染、熏陶下也成了香雪,哦,心里的香雪。

⑤从飘飘的白雪中,我仿佛看见了同样轻盈、洁白飞舞的芦花秋雪,“春去苇叶青,秋来芦花白”。

成片的芦花,独守江畔那一方瘠土,细涛抚浪,轻轻飘扬,花序有致,洁白飘逸。

在夕阳里,落霞中,摇曳一抹浅醉,絮飞如雪,优雅生动,宛如一幅重彩浓墨的写意国画。

在苍茫辽阔、烟波浩渺、秋雪飞舞的景致中,令人感到古典的、寂静的幽野之美。

而芦花那洋洋洒洒的身姿,让人闻足了秋天的味道,也有了一份让人凋零落寞的情怀。

雪花和芦花都是在秋冬之际,裸露着生命的本真和飞扬的原态,迎风而歌,潇潇洒洒。

人生也是如此,你我是世间随风飘扬的雪花或芦花,点缀着生命的繁华,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纷飞在尘世间,寻找合适自己生存的方式,在淡然的生命中,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⑥美丽的生命,谁不爱风花雪月。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爱北国风光,千里雪飘,深爱雪的浪漫情怀,因为严冬,你做了一个缠绵温柔爱的梦,绚烂凄迷的岁月,走过了许多坎坷之路,听过了多少晨鼓暮钟,爱已爱了,恨亦恨了,风干了爱的记忆,发现爱已不是爱,情已非情,原来是红楼梦一场,一场情殇,一身惆怅,一眼伤心,淡泊了廊桥遗梦,了断了半截情怀,只剩下爱的咏叹调。

⑦瑞雪兆丰年,我们感谢上苍的恩赐。

白茫茫的冬雪冻死了病虫灾害,冬雪的地下涌动着春潮澎湃,万物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守候,积蓄了无限的能量,只待惊蛰一鸣,春雷滚滚,吹响了集结号,生命的冲动,迸发出排山倒海春天的力量。

又是一个好年景,春华秋实,五谷丰登,收成在望。

⑧我赞叹冰雪,最难忘的还是映在我脑海中雪地里那一串深沉的脚印。

我南方炎热的家乡,经年不见雪,不出远门的老人一辈子也没看见过雪。

因此,我童年的心里,问题突发奇想,期盼老天下雪,下大雪。

十八岁那年我到边防当兵,冬天,终于还了夙愿,见到了第一场下雪,我感动,尽情的撒泼着青春的活力。

从此,我于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的部队分散在二十多公里的五六歌兵站上,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军医,菱角分明的脸庞,两鬓斑白,精神抖擞,高高的个子,佝偻的背,一双大脚穿着44号解放鞋,每隔一天都要背着药箱,不论严寒酷暑,来回在二十多公里的边境警戒线上巡诊,待人和蔼可亲,他和战士们感情笃深,大伙都戏称他“大脚叔”。

那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暴风雪肆虐,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本应该到达梳子铺兵站,但战士们左顾右盼,并没有等到他的到来。

夜幕降临了,大伙拿着手电筒到处去找他,终于在半山腰白森森的地里寻到了他,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地里他已变成一尊白色的塑像,他身后厚厚的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44号解放鞋深深的脚印……我们泪流满面。

⑨雪花飘也飘,好雪知时节……老和尚拜天拜地,也拜雪,似乎对我们有所启迪和教益。

——选自2011年第11期《作品》

7、第①段详细描写照片“拜雪”,是为了(2分)

8、文章明明是写雪,为什么却在第⑤段写秋天的芦花?

(3分)

9、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第①段大量运用比喻,寄托了作者对故乡雪的特有情怀,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第③④⑤段多处引用古典诗句,语言典雅简洁凝练,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C.第⑥段承上启下,将笔触从对往事的回忆转向现实,为下文赞美雪做铺垫。

D.本文浓墨笔重名描写不同时节的雪景,景致不同但却都展现相似的恬美意境。

E.本文纵横捭阖,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使文章充满了情趣。

F.本文在清新雅致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凝重隽永的情感,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10、简析第⑧段画线词语“撒泼”的表达效果。

(3分)

11、有人认为第⑧段画线插入“大脚叔”的实际太突然,可以删去,你以为如何?

(3分)

12、联系全文,理解题目“拜雪”的意蕴。

(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4)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5)不忍登高望远,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

(6)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7),缺月重圆会有时。

(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

(8)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人家》)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

(8分)

满江红·题送死领域岳武穆手持墨本①

【明】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②。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③。

岂不惜,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④亦何能,逢其欲。

【注】①这首词有四个通用版本流传,这里选用的是杭州碑刻版。

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书。

②难赎,指难以挽回损失。

③蹙:

(疆域)缩小,指疆域一天天减少。

④桧:

指秦桧。

14、题目中的“武穆”是岳飞的号。

(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果是功成身合死”一句,已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岳飞是死于功高震主。

B.下阙以来年哥哥“岂”字领起,分析岳飞被杀的原因,字词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

C.这首词咏史怀古,视角独特,抚今追昔,实乃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

D.这首词一针见血道破风波亭冤案的历史真相,有情、有据,有理、有力。

16、下阙画线句“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

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

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

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

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①侍者。

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隆。

他日,成安人刘叟诣邺宫见上,称夫人之父。

有内臣刘建丰认之,即昔日黄须丈人,后之父也。

刘氏方与嫡夫人争宠,皆以门族夸尚,刘氏耻为寒家,白庄宗曰:

“妾去乡之时,妾父死于乱兵,是时环尸而哭。

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诈伪及此!

”乃于宫门笞之,其实后即叟之长女也。

庄宗好俳优,宫中暇日,自负蓍囊药箧,令继岌相随,以后父刘叟以医卜为业也。

后方昼眠,及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后大恚,笞继岌。

然为太后不礼,复以韩夫人居正,无以发明。

大臣希旨,请册刘氏为皇后,议者以后出于寒贱,好兴利聚财,初在邺都,令人设法稗贩,所鬻樵苏果茹亦以皇后为名。

正位之后,凡贡奉先入后宫,惟写佛经施尼师,他无所赐,阙下诸军困乏,以至妻子饥殍,宰相请出内库表给,后将出妆具银盆两口、皇子满喜等三人,令鬻以赡军。

一旦作乱,亡国灭族,与夫褒姒、妲己无异也。

【注】①韩国夫人:

当时庄宗妻子的封号。

17、写出下列家电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及笄,姿色绝众()

(2)成安人刘叟诣邺宫见上()

(3)请册刘氏为皇后()(4)所鬻樵苏果茹()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太后侍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B、称夫人之父天下之不助苗长者

C、皆以门族夸尚以资政殿学士行D、其实后即叟之长女也其孰能讥之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于此诈伪!

(2)后方昼眠,及造其卧内,自称刘叟访女

20、从文中看,庄宗刘皇后不认自己亲生父亲的根本原因是:

(2分)

21、文末为什么要将刘皇后与褒姒、妲己相比?

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吴氏浩然堂记

新喻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

“孟子,吾师也,其称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

“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秋雨时至,沟浍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

汪濊淫溢,充塞坑谷。

然后滂洋东流,蔑洲渚,乘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

子尝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

今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渟,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不为易勇,不为险怯。

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

古之君子,平居以养其心,足乎内,无待乎外,其中潢漾①,与天地相终始。

止则物莫之测,行则物莫之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

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故曰: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

’今余将登子之堂,举酒相属,击槁木而歌,徜徉乎万物之外,子信以为能浩然矣乎?

元丰四年七月九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潢漾:

浩荡无迹貌②写作本文时,苏辙是受苏轼牵连而谪贬在筠州做卖盐酒的小吏。

22、对“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高兴,请替我分析其中的缘故。

B、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是很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其中的缘故。

C、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知道吴君的想法,请给我解说命名的缘由。

D、我私下里很高兴,但不知道命名者的想法,请替我解说命名的缘由。

23、简析第二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文中与之相呼应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作者在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时,有所变动,你认为这合适吗?

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阐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鲁迅先生有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但现在也有人提出“地上本来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这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写成诗歌。

语文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7分)

1.(2分)C(转折关系)

2.(2分)文人墨客往往超越时空地域限制(凭借自己的想象),(1分)用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的(个性化的)南方和北方。

(1分)

3.(3分)D(鲁迅先生只是说“厚重之弊也成愚,机灵之弊也成狡”,A项与鲁迅先生原意不一致。

文中只是说:

“并为谁是正宗而争得互不相让”,并非“相互争斗”,且不是从明代开始,故B项表述有误。

《南北宗》论和现代史学家童书业的《南北画》论是画论,不是中国山水画,故C项是错误的。

4.(3分)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指出南北画派虽然风格和特点明显不同,(1分)但在艺术上却难分伯仲,不分上下名,(1分)

5.(3分)结构上总结全文(或呼应前文);(1分)内容上再次形象生劝地概括了文章中心(“地有南北之分,人有南北之别”,但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却是相同的)。

(2分)

6.(4分)举例1分(一定要举体现南北特点的同一文化现象),简要概括特点2分,语言表达1分。

例一:

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

南方的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哀婉凄清、语言朴素生动极具个性化,委婉而率真;北朝民歌《木兰诗》语言通俗,质朴、刚健,表情率真,风格粗犷、豪放;(南方的《西洲曲》的清新自然、轻柔婉丽,余韵无穷……北方的《敕勒歌》的雄浑奔放、壮阔苍茫、博大豪迈……)

例二:

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

上海石库门,以合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应,对外封闭、对内敞开;中西合璧,具有海派特色;北京的胡同,方正、封闭、自足,充满着浓厚的市民文化气息。

例三:

北方戏曲和南方戏曲。

京剧,偏重叙事,相对热闹,唱腔起伏较大,语言通俗直白;越剧,偏重抒情,相对清丽,唱腔婉转柔和,语言典雅精致。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1分)

7.(2分)点题(引起下文);(1分)描写中蕴含了作者的思考(工笔细描,奠定全文情感的基调)。

(1分)

8.(3分)

(1)芦花和雪花相似,轻盈洁白,带给人古典、幽寂之美(带给人诗情画意);

(2)芦花和雪花相似,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蕴含着生命的本真和形态)。

(写一点2分,两点3分)

9.(6分)BF(A项“故乡的雪”是错误的;C项“往事的回忆’不对;D项错在“不同时节的雪景”;E项“纵横捭阖”不对。

10.(3分)贬义褒用;(1分)形象(形神兼备)地写出“我”第一次见到大雪时无比欣喜的神情。

(2分)

11.(3分)不可以删去。

原因:

(1)“大脚叔”是“雪”的精神的象征;

(2)“大脚叔”的事迹和第⑥段“人生也是如此……绽放出自己的美丽”相呼应;(3)“大脚叔”事迹深化了文章主旨,丰富了文章情感。

(写出一点1分,两点3分)

12.(4分)

(1)对雪的喜爱,对雪的品质的赞美;(1分)

(2)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礼赞;(1分)

(3)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

(2分)

(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群贤毕至(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4)幽咽泉流冰下难.(5)望故乡渺邈(6)佳木秀而繁阴。

(7)情天再补虽无术(8)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

(8分)

14.(1分)谥(号)

15;(3分)C(没有抚今追昔)

16.(4分)作者以清醒的认识痛快淋,漓地揭露岳飞冤案真相,(1分)一笑世人愚昧,不解真相(区区秦桧只不过是替罪羊,他有什么能耐和权力杀害岳飞?

)(1分)二笑统治阶级推卸责任,掩盖历史真相,造成世人偏见的阴险狠毒。

(1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岳飞冤案没有得到真正昭雪的悲愤之情。

(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

17.(4分)

(1)超越

(2)到(3)册封、册立(4)卖

18.(2分)C(凭借用;A担任是;B的消独;D代词反问语气词)

19.(5分)

(1)我本来就没了父亲,这是哪里来的乡下老头,到此乔装行骗。

(2分,得分点:

固、田舍翁)

(2)刘皇后正在午睡,李继岌到她的卧室内,自称是刘老头来找女儿。

(3分,得分点:

昼眠、造、访)

20.(2分)为争夺正室之位,遮掩自己卑微的出身。

21.(3分)刘皇后与褒姒、妲己一样拥有美丽的容貌,受到皇帝的宠爱;同时也与褒姒、妲己一样对君王的身死国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点答出一点得1分,答同因祸国而不得善终也可得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

22.(2分)B(关键点:

两个“其”的理解)

23.(2分)用整齐的句式(或铺陈的手法)(1分),条理分明(层层推进)地展现江水的浩然之态,节奏和谐,增添了文字的感染力。

(1分)

24.(2分)足乎内,无待乎外

25.(3分)合适。

(1)间接引用可以为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所改动。

(2)作者对原句进行调整后,使文章句式整齐、押韵,对仗工整。

(3)用“忧”替代“移”,强调“不屈、不惧”,体现出作者经历了人生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