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68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docx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完美整理版

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汇总

基础知识

11011355

庶几shùjī

(1)[maybe]∶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指南录后序》  

(2)[almost]∶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talent]∶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详细解释

1.差不多;近似。

《易·系辞下》: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高亨注:

“庶几,近也,古成语,犹今语所谓‘差不多’,赞扬之辞。

”《孟子·梁惠王下》: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朱熹集注:

“庶几,近辞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

“﹝欧阳公﹞作奏议,便庶几陆宣公。

”明王铎《送袁环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宁远饷军序》:

“设伏兵疑使,彼不敢逐水草西窥,朔方庶几边境少事矣。

2.希望;但愿。

《诗·小雅·车舝》: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

”袁梅注:

“庶几,幸。

此表希望之词。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

‘庶几赦余!

’”《孟子·公孙丑下》: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3.或许,也许。

 《史记·秦始皇本纪》: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宋史·文天祥传》: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明王铎《送袁环中(袁可立子)郎中奉使宁远饷军序》:

“设伏兵疑使,彼不敢逐水草西窥,朔方庶几边境少事矣。

”茅盾《子夜》十:

“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4.有幸。

《汉书·公孙弘传》:

“朕夙夜庶几获承至尊。

”明徐光启《〈甘薯疏〉序》:

“有言闽、越之利甘藷者,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

5.指贤人。

《易·系辞下》: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颜氏之子,指颜回。

后因以“庶几”借指贤人。

汉王充《论衡·别通》:

“孔子之门,讲习五经。

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

”《三国志·吴志·张承传》:

“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

“今此州户万有馀,岂无庶几者邪?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呜呼,袁公(袁可立)庶几不陨其功名矣,夫人子孙皆见志中。

6.连词。

前面先说明某种情况或条件,以庶几连接下句,说出后果,含“才能,以便”的意思:

创口久溃不收,只有割去腐肉,庶几生新。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

1.原。

原因,情由。

《文子•自然》:

“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韩愈《李花》诗之一:

“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红娘曰:

‘非先生所知也。

’生曰:

‘愿闻所以。

’”《儒林外史》第一回:

“问其所以,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庄子•天运》:

“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史记•卫康叔世家》:

“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

3.用以,用来。

《庄子•天地》:

“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

“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宋苏洵《几策•审势》:

“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4.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荀子•哀公》: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於君侯。

”《红楼梦》第六二回:

“他和林妹妹是一日,他所以记得。

”赵树理《三里湾•放假》:

“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先到的,所以对这房子里边的情况很熟悉。

5.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史记•魏公子列传》: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异日,种谏曰:

‘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罢若身疾,但为吴耳!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所以相邀相公远来者,正要相公游此间耳。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李自成之所以敢于向东奔窜,是因为他联络罗汝才到潼关接应。

6.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

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

“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前蜀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诗:

“只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老残游记》第一回:

“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老舍《黑白李》:

“黑李是我的好友,因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白李的事儿也略知一二。

7.可以。

《易•乾》: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庄子•知北游》:

“人伦虽难,所以相齿。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

“言可以相齿也。

”《文子•上仁》:

“贵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治天下,所以托天下。

8.所作,所为。

《论语•为政》: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康有为注:

“以,为也。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

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

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用……的方法”;如果“以”当“依靠”、“凭借”讲,“所以”就表示“用来……的人”、“……的根据”,等等。

在文言文中应视具体语言环境灵活译出。

此外,“所以”用作连词,跟“是以”、“以是”、“以此”相同,可作“因此”解,这和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的用法相同。

中学教材所选文言文中,“所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达四十多处。

现主要就高中文言文中出现的“所以”加以解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4.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

5.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7.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谭嗣同》)

8.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与妻书》)

9.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问说》)

1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信陵君窃符救赵》)

12.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信陵君窃符救赵》)

13.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治平篇》)

1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荆轲刺秦王》)

15.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齐恒晋文之事》)

1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例1至例16中的“所以”都表示原因,除例11可译作“为什么”外,都可作“……的缘故”或“……的原因”解。

可见,“所以”的这种用法较多。

17.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五蠹》)

18.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信陵君窃符救赵》)

19.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

例17至例19中的“所以”都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方式。

除例19可释为“……的方法”外,其他都可释为“用来……”

20.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察今》)

2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察今》)

2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23.而天地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治平篇》)

24.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治平篇》)

例20至例24中的“所以”都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其中例20、例21可解作“……的依据”,例22可解用“用来……的人”或“……的凭借”,例23、例24可解“……的凭借”或“凭借来”。

25.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进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例25中的“所以”同“是以”、“以是”、“以此”,是连词,作“因此”解,用法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

可见“所以”在文言文中很少用作连词。

必须指出,“所以……”和“所以……者”,性质和意思相同。

不同的是,前者作谓语,中间不用“者”字,不需停顿;后者作主语,中间用“者”字,表停顿。

文言文中的“所以”是“所”介词“以”,是名词性结构,多用来表原因或办法,这是其基本功能,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复合连词,常与“因为”搭配,表结果。

二、由“所以”引申出来的固定结构就是“有以”和“无以”。

通常情况下,“有以”就等于“有所以”,“无以”就等于“无所以”。

 

(一)先看使用“有以”的例子:

11.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

1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第11例译成“……我就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第12例译成“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去游玩,确实有这样做的原因呢。

在本例中,《古代汉语词典》直接把“以”处理成名词“原因”,其实是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的。

(二)再看使用“无以”的例子:

13.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荆轲刺秦王》)

因为这个缘故,荆轲追赶秦王,而秦王仓促危急中没有用来攻击荆轲的方法

14.君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

您与沛公饮酒,军中没有用来进行快乐的方法

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

所以不一步一步积累,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方法。

1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陈情表》)

我没有祖母,没有用来活到今天的方法。

以上四例,“无以”的用法都相同。

但“无以”的用法也有例外。

看下面的句子:

17.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在这个例子当中,“无以”的“以”和“已”通假,当“停止”讲。

因此,这两句翻译成:

“如果你非让我说个不停,那么我给你说说王道的事吧。

名词活用动词规律初探

一、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偏正关系(状谓、动补除外,这只讲名词性词组)例如:

(1)河水清且涟猗。

(《伐檀》)*

(2)楚人有涉江者。

(《察今》)

B.并列关系例如:

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同位关系例如: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梅花岭记》)

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上面三种关系除外)例如:

1.舍相如广成传舍。

(《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宾)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主谓)

练习:

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并翻译各句。

1.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陈涉世家》)

2.曾皙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

(同上)

4.民生涂炭。

(《三元里抗英》)

5.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6.[客]一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大铁椎传》)*

7.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8.士兵德顺昌甚。

(《五人墓碑记》)*

9.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10.瓮牖绳枢。

(同上)

11.老者衣帛食肉。

(《齐桓晋文之事》)

12.子墨衰絰。

(《之战》)

13.妇抚儿乳。

(《口技》)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则有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它们之间可能是主谓、状谓、动宾关系:

曾皙后,诸越则桃李冬实、衣褐。

二、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状语1.副词修饰名词一、一般副词公将鼓之。

二、否定副词:

天不雨。

2、介词结构修饰名词: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过秦论》

3、名词带动词性状语:

妇抚儿乳。

(《口技》)

练习题:

译句解名词动用的词

1、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卖柑者言》)

2、皆衣缯单衣。

(《西门豹治邺》)

3、使人先表澭水。

(《察今》)

4、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庄暴见孟子》)

6、不蔓不枝。

(《爱莲说》)

7、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童区寄传》)

8、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

(《狱中杂记》)

9、君子不齿。

(《师说》)

10、昨日入城市。

(《蚕妇》)

1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1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石钟山记》)

13、出入必舆隶。

(《苦斋记》)

14、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梢宽。

(《狱中杂记》)

三、名词带补语:

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补语介词结构补语不省介词:

刑于寡妻。

(《齐桓晋文之事》)

省介词:

秦伯素服郊次。

(《之战》)

非介词结构补语: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

(《促织》)

练习题:

译句释活用词语

1、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而卒葬之。

(《游褒禅山记》)*

2、风乎舞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勾践栖会稽》)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之战》)

5、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6、与其饥死于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

(《中山狼传》)

7、少年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8、方今唯秦雄天下。

(《鲁仲连义不帝秦》)

四、要求和动词连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和名词连用,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一)、能愿动词带名词(或“后边的名词”)动用。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

这种词在古今汉语里也不过二十几个,常见的有:

现代汉语中的:

可以、能、能够、会、愿意、肯、敢、应该、当、要;文言文中的:

可、能、愿、应、宜、当、欲。

练习题:

译句释活用词语。

1、狼不敢前。

(《狼》)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3、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左右皆靡。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

5、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伐檀》)*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同上)

8、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吟留别》)

9、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齐桓晋文之事》)

10、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二)、“而”连接一个动词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用如动词。

译句释活用的词:

1、其疾病而死。

(《五人墓碑记》)

2、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促织》)

3、夫一人之死,去今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同1)

4、缇骑按剑而前曰。

(同上

5、人流石蛇行而上。

(《游黄山记》)

6、儿涕而去。

(《促织》)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

8、武夫力而拘诸原。

(《之战》)

9、夫子式而听之。

(《我国古代的车马》引《檀弓》)

10、[愈]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1、[孟尝君]衣冠而见之。

(《冯谖客孟尝君》)

(三)、“所”字后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1、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起义》)

2、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3、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杞供客乎?

(《卖柑者言》)

(四)、要求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它的名词宾语也要变为动词。

1、晋于是始墨。

(《之战》)

2、袍止响腾。

(《石钟山记》)

3、何不望外遭此荼毒也?

(《三元里抗英》)

4、平居望外遭齿舌。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五)、代词前边的名词用如动词。

1、一狼洞其中。

(《狼》)

2、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3、布囊其口。

(《童区寄传》)

4、先主器之。

(《隆中对》)

5、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6、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

名词作状语七种情况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

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

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文言文基础知识讲解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