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69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docx

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

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

分析论点训练

班级姓名成绩

一.阅读《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回答1—4题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①人人都有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无数登上理想之巅者告诉我们: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②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孟子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他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③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屡历险境,九死一生,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可见,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

④团结协作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漫长的,奋斗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对,这就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讨,精诚合作才有了《共产党宣》的发表。

年轻人也要抱着合作共赢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朝目标迈进。

⑤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舜台,年轻人在唱主角,责任使命让年轻人产生奋进的动力。

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当从现在开始,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責”的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理想的大路上快步前行。

⑥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拥有一身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正如扬起风帆的船,能轻松越过激流险滩,到达繁花似锦的彼岸。

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聚集更多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有哪些

 

3.第二段划线句子论证了什么论点?

 

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节表明的观点是什么?

二.阅读《要善于“折叠”自己》一文,完成5-8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

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

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

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

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

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最佳路径。

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

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

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做了不同形态的处理。

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                  。

有人做过一个计算:

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

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

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

“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

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

成功多是苦难铸就,成长多为浴火重生。

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往往就是倒退的开始。

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搏斗、与自我较量的过程。

多挑战“不可能”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摘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6.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7文章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8.人生如何善于折叠自己?

三.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9~12题。

“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

①书法史上的魏晋时期留下了无尽的辉煌,以清雅、高逸、流美、洒脱为特征的“魏晋风韵”,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

书法演进有种奇特现象: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从萌动、滋生、繁茂、壮大到成熟,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形成后又迅速坍塌。

同样,“魏晋风韵”在隋唐后便跌入低俗,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空发仰慕之思。

②书法特别垂青于魏晋,魏晋书家才情早熟,素养宽博,韵致别具,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我们从书家行为与心路历程便可知晓“魏晋风韵”产生的本质和动因。

魏晋时期书家大多放浪形骸,举止超脱,不滞于物,不拘于事。

这种外界表现缘于他们充沛的内在感情。

他们情感丰富,易于动情,对事对物一往情深,执著而痴迷。

而这种情感体认与把握,又缘于他们对生命意识的高度敏感。

一方面,他们哀叹生命之仓促短暂。

王献之《桃叶歌》中的“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对人生短促一唱三叹深感于怀,人生如梦、所欣皆为陈迹的悲凉始终萦绕胸际。

另一方面,他们感受到生命反复无常。

那个时代,谁都可能瞬间抓住偶然的机遇而登朝入室,谁都可能因不测之际而面临灭顶之灾,世事动荡成为人们存活的强大而酷烈的异己力量。

《三国志·钟繇传》中记载:

“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

”正是社会炎凉极好的写照。

再一方面,他们欷歔生命之虚空无依。

谢安在《与支遁书》中说:

“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

”生命随波逐流、风雨飘摇,使得趁时纵欲、及时行乐心态甚嚣尘上。

为此,他们反复叩问生命真谛与意义,在心灵深处自觉地认识到,真正的人生就是要以自己的风度、智慧和思想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用宽广旷达的胸怀深情拥抱这个世间。

③这种自觉的“生命之思”,直接导致“魏晋风韵”的形成和发展。

而与之相比较,后世书家再也没有这种自觉自醒的机缘,失去了原生态感悟的底蕴,有的仅是享受智慧之果的福报,以此唤醒自己的审美意识,“睡他人之榻,被他人唤醒”,正是后期书家无法超越“魏晋风韵”的本质原因。

④从书法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家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⑤功利目的和生活体验使智永成为“魏晋风韵”的谢幕者。

作为“二王”后裔的隋朝书家智永书艺过人,但他书写目的十分功利,生活方式也十分怪异,躲进楼阁临摹40年,只望复兴祖上宏业,留芳百代。

强烈的功利心和生活际遇使他无关严冬酷暑,无关春青秋黄,既不闻外界自然风风雨雨,也不见寺内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举止本身就与“魏晋风韵”难以合辙,使之书法相较王羲之笔法的秀润与圆劲还差一些火候,清健流便稍显不足,欲传承祖上风韵只能徒生望洋之嗟,仅成为这一脉最后一位杰出的传承人。

⑥个性追求和创新理解,使米芾成为“魏晋风韵”信奉者。

北宋的米芾天资高迈,为人狂放,信仰“魏晋风韵”,心慕手追“二王”书迹,《宣和书谱》中记载:

“米芾书学羲之,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

”《宋史·文苑传》中说:

“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虽然他一生临池不辍,但刻意角逐个人笔法,求其特殊而又设法求变,最突出的是他笔法圆转、竖钩呈现陡起与“蟹爪”,使书作外形过分竦削。

他有“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中和”思想的体验,但又自称书写过程为“刷字”,讲究痛快淋漓,欹纵变幻。

这种人为的色彩和“魏晋风韵”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⑦内在情性和自我意念使苏轼成为“魏晋风韵”突出者。

与智永、米芾不同,苏轼有着自己对生命意义的见解与思考,这正是其《黄州寒食帖》被世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重要原因。

他理解王羲之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价值创造之中,所以有骇世之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他的“生命之思”主要表现在人生不必对流逝的生命作无谓哀叹,不能把生命绝对化,而应多维度去加以体验,顺则“兼治天下”,逆则“独善其身”。

可以看出,他更多的是对王羲之的继承与发展,而且继承大于发展,失却“首创”与“自觉”意义。

他将情性和自我意念举得过高,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书学思想,过分注重书家主观情感作用,格外追求创作心态自由。

情感浓郁甚于王羲之,有其优也有其劣,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认为,在书法的千年历史长河中,苏轼是最接近且具有“魏晋风韵”的卓越书家。

⑧时代审美和承续动机使赵孟頫成为“魏晋风韵”追随者。

元代的赵孟頫直追“魏晋风韵”,耽于“二王”时间最久,潜心研习“二王”功夫最足,明代的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说:

“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

”他对书法的最大功绩便是复兴“魏晋风韵”,影响之大在元、明、清三朝中无出其右。

但时殊境迁,世人面对现实已无生命叹喟。

而且在艺术形态上,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彼时总体上艺术审美风格日趋内敛,气度日趋狭小,特别是艺术上“逸笔”成熟,使得时代审美更加精致、典雅、秀媚、甜熟。

同时,在传承动机上也值得深究,也许赵孟頫追溯魏晋,有着恢复传统的民族意识,但更多地为超脱现实环境之需。

所以后世书家批评他“媚”“熟”,如明代董其昌说:

“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

”并非尖酸刻薄。

这就是赵孟頫对“魏晋风韵”只能步其后尘,而不会为其增色的原因。

(选自2019年12月2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第⑧段划线句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11.“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

请简要作答。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书家大多洒脱超然,书风追求自由随性,书作崇尚韵味、清逸流美。

B.“二王”是魏晋书坛杰出代表,后世书家因种种局限难以超越他们。

C.苏轼认为,只要融入主观情感,恪守严谨法度,就能写出佳作。

D.选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

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

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

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未。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

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

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

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

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

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

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

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

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文革”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

“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

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选白(扬子晚报》2020年3月4日,有删改)

1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牙净’是最好的气质”?

    

 

1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

    

 

15.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

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

16.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

(3分)

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语出三国(魏)李康,意思是说,树木高出树林,风就会折断它;石堆显露出堤岸,水流就要冲毁它;为人处事样样出众,别人就会诽谤他。

一读到这样的句子,耳边马上就回响起“棒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嗡嗡声,然而在当今这个崇尚个性,鼓励创造,蓬勃发展的大有为时代,你若是真英雄,为何要怕雨打风吹去?

因此,只要你自己足够优秀,艰难险阻也一定会为你的成功助力。

②人们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木秀于林,风岂会不助之!

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摧”字。

人们怕的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怕脱颖而出之后,受到别人的诋毁和诽谤,所以很多人选择缩在林子里,不肯力争上游。

这是懦弱、不自信的集中体现,________。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用了一千多种材料进行尝试,曾被人当成疯子,但是他没有放弃,最终为人类奉献了光明。

马云应聘的时候与老板大谈电子商务,曾一度被认为是骗子,但是他不畏人言,坚持不懈,最终创造了市值千亿的阿里巴巴。

④“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一代又一代功标青史的闻达之士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阻路石和垫脚石往往就是同一块石头,困难既是成功的铺路石,又是意志的试金石,更是能力的磨刀石,笑对困难,砥砺前行,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其实我认为木秀于林,风摧之还是风助之,不是取决于风,而是取决于木。

风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如果树木足够坚韧挺拔,又怎会怕风吹雨打?

⑤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跳出来表态,树大招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还少吗?

聪明绝顶的杨修在曹丞相面前出尽了风头,最后却因“鸡肋”的揣测丢了性命。

对杨修的死,《三国演义》中解释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说杨修是死于他的“恃才”,但是史书《三国志》中却写到“杨修为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

这里提到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所以才被杀了。

杨修的死是必然的,曹操晚年决意要立曹丕为储君,杨修是曹植的拥戴者,所以杨修之死不是因为“木秀于林”,而是他卷入了一场本不该卷入的夺嫡之争。

⑥机会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挫败同在,如果诽谤和诋毁能够轻而易举地击倒你,只能证明你自己本身就不堪一击。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一切的勇气,

⑦“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我们不是三国时期身世飘零、生死未卜的李康,我们是十一世纪勤劳勇敢、充满创造力的新一代!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要迎着风雨大叫: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选文略有改动)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选文第①段中引用名言、俗语有什么好处?

 

19.请为选文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得当。

 

20.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什么?

2021年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点训练答案

一.阅读《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回答1-4题

1..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2.赤子之心  兴趣激情  团结协作  责任使命

3.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4.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理想。

(或者拥有正能量,不断追求理想的好处)

二.阅读《要善于“折叠”自己》一文,完成5-8题。

5. 人要善于“折叠”自己    

6. “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7. “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8.“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折叠”是生动的重复;. “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折叠”是“折磨”的叠加。

三.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9~12题。

9.“魏晋风韵”难以超越。

10.论证了“时代审美和承续动机使赵孟頫成为‘魏晋风韵’追随者”(“元代赵孟頫直追‘魏晋风韵’,研习时间最长,功夫最足”)的观点。

11.后期书家只注重审美,没有像魏晋书家一样自觉地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与意义,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紧扣“没有自觉地‘生命之思’”概括作答,意近即可。

12.C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13.

(1)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

(2)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3)干净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4)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14.

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怼,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的干净与得体。

15.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16.原句:

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心得:

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

17.只要你自己足够优秀,艰难险阻也一定会为你的成功助力。

18.开头引用名言、俗语,写出“木秀于林”容易被困难所摧毁,,下文写真英雄不怕风吹雨打,与其形成对比,从而引出中心论点,增加文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9.评分要点:

(1)能起到过渡性作用,

(2)要写出不怕诋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之意.

(3)语言顺畅贴切,前后衔接得当.

参考示例一:

前进只有一个理由,退缩却有千万个理由,当一个人勇往直前的时候,一点点流言蜚语又算得了什么?

参考示例二:

而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怕艰难险阻,迎难而上。

参考示例三:

还有另外一些人,不怕诋毁诽谤,愈挫愈勇。

20.将困难比喻成铺路石、试金石和磨刀石,论述了困难所起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笑对困难,砥砺前行,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的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只要你自己足够优秀,艰难险阻也一定会为你的成功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