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75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教案 10.docx

自然地理学教案10

授课题目

第五章自然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联系第一节物质循环

授课类型

理论课

首次授课时间

2009年10月15日

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

了解自然地理系统的大气循环、水分循环;

掌握自然地理系统的地质循环、生物循环;

掌握各物质循环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

1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循环;

2各物质循环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意义。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第五章自然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联系

自然地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来实现的,这种联系的本身及其效果即是该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而这种功能在于维持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使之成为地球上一个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

第一节自然地理系统内的物质循环

自然地理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运动必须以能量为动力,能量又以运动着的物质为载体,二者密切不可分离。

因此,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能量必然伴随物质在系统内部发生传递和转换。

自然地理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方式从宏观方面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

它们代表了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有机物与无机物两大物质类型,以及势能与动能、机械能与化学能、显热与潜热不同的能量形式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流通或转化。

一、大气循环

大气循环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圈对流层内,是以大气环流形式进行的气体运动。

它包括行星风系、季风风系和地方性风系三种不同规模的大气运动。

其中,行星风系主要包括分布于南、北半球大约30°纬圈之间包含信风带在内的哈德来(G.Hadlly)对流循环、大约分布于30~60°纬圈之间的西风环流和南、北极地的极地东风带。

季风风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北印度洋、亚洲东及南部,以及北大西洋西部与北美洲中东部;在南半球出现于澳洲北部。

此外,与夏季风基本同期而规模和影响范围小于季风的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主要生成赤道两侧南、北纬约5~20°间,也是亚洲及北美大陆东部沿海及海洋区域的重要风系。

地方性风系又称“局地风系”,属于规模及影响范围在100至数十公里之内的大气运动。

其生成往往与局部地形及海陆分布状况有关。

如山谷风、焚风、布拉风及海陆风等。

主要生成于美国中、东部平原及墨西哥湾区,破坏性极大的龙卷风也属此类局地风系。

大气环流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

大气环流最显著的作用是重新分配地表的热量和水分。

如形成于低纬地区的哈德来环流,其大气流通量平均可达每秒2×108t。

赤道地区的大量热能通过该环流向中、高纬地区输送,在南、北纬30°附近与西风环流辐聚,形成大规模的气流涡动,在对流层顶形成副热带急流,在纬度40~60°处形成极锋急流,将来自于热带的热量向极地传送,维持自然地理系统内的热量平衡。

又如强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也可将热带海洋上的大量热量和水分带向中纬地区。

如对形成于北大西洋洋面上的一次飓风测算,从海面进入飓风的潜热流总量估计在24小时内达2.15×1015kcal,平均每秒为6×1010kcal。

大量热量被飓风带走,使海面水温降低1.5℃。

大气环流使海洋上的大气水分输向陆地,形成海陆水分循环。

大气环流对大洋面的动力摩擦,形成大规模的洋流运动,也促成大洋热量的全球调节。

大气环流调配全球水分、热量的结果,导致地表不同地区的气候千差万别。

大气环流还是地表固体物质的运输载体。

例如,当火山爆发时,喷至大气中的大量火山尘,在大气环流的搬运下,直接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又间接造成气温和降水的某种变化。

大气环流对地表物质大范围的搬运,甚至造成地表生态灾难。

如发生在美国的“黑风暴”即很典型。

1935年旱季,起于美国中西部干旱区的风暴,将地表黑土层破坏扬起,形成东西长2400km、高约3km的“黑风暴”,3天中横扫美国2/3的地区,农田道路被毁,河溪干涸,16万农民流离失所。

1953年5月的另一次黑风暴,以每小时60~100km的速度带走约3×108t尘土,跨越美国1/3领土,最后倾泻于大西洋中。

据估计这次风暴平均刮走了5~30cm厚的黑土层。

类似的生态灾难也曾发生于原苏联中西伯利亚地区。

大气环流搬运地表松散物质的长期效果,一方面在大陆内部形成大规模的风沙沉积和黄土沉积,另一方面又成为塑造风成地貌的外营力。

二、水分循环

在太阳能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不停地从一个圈层向另一个圈层转移运动着,形成水分循环。

其循环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汽、液、固三态转化的方式在各圈层中运动;一是液态水在热力和重力作用下,通过洋流或陆地地表及地下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输。

实际上这两种形式的水分循环是不可分割的。

两者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水分循环。

水分在连续的循环运动过程中,各种水体也进行着自然更新作用。

据估计,不同水分的循环更新周期差异较大。

在大气中的水汽流通速率最快,其循环周期仅约9天;地表河流径流约需10~20天;淡水湖泊水分约需100年;土壤水和地下径流约需280~300年;盐湖水和内陆湖水的循环周期约10~1000年,差异很大;高山冰川约需数十年至数百年;极地冰盖则需1.6×104年;海洋中的水分全部更新循环一次约需3.7×104年,周期最长。

水分循环不仅对于全球性水分和热量的再分配起着重大作用,而且也是岩石圈表层物质机械搬运作用和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强大动力机。

据测算,大陆地表及地下径流每年可携带约1.3×1010~5.0×1010t泥沙,以及溶于水的可溶盐类达2.5×109~5.5×109t最终进入海洋。

此外,液态及固态水在重力作用下对地貌的塑造作用,也是消耗太阳辐射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水分循环也是生物有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整个生物圈构成复杂的胶体溶液系统的基本条件,起着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作用。

总之,水分循环如同自然地理环境的“血液循环”,它沟通了各基本圈层的物质交换,促使各种联系的发生。

水分循环同时起着形成水文、气候、地貌、土壤、生物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

三、地质循环

所谓地质循环是指地壳物质在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经不同地质过程完成的物质循环。

地质循环由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第一是风化过程: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处于常温低压环境。

岩石内部物质结构处于应力释放状态;外部受水、热条件及其它外动力因素共同作用,岩石性质发生机械和化学的改造与变化即风化作用。

其结果使坚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物质,增强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类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形成了新的次生粘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是搬运过程:

风化作用的产物,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下,经液态与固态径流以及风力的搬运,远离风化物源,实现地表物质的重新分配。

据估算,每年从大陆上以各种方式被搬运的风化产物约有1.76×1010t,如地壳的重量以2.5×109t估计,全部地壳被侵蚀搬运一次的时间约需1.4×109年。

第三为沉积过程:

风化物质被输送到海洋或陆地低洼部位,进行再沉积、压实和固结成岩的过程,原生的岩浆岩或变质岩转化成次生的沉积岩;老的沉积岩再次转化为新的沉积岩;部分沉积物在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生物岩和有机岩类新型岩石。

第四为构造过程:

由于地球内能的作用,地壳发生抬升、沉降、断裂、褶皱、火山、地震等构造活动。

特别是当地壳发生大规模抬升运动时,岩层将遭到强烈的侵蚀破坏,地表物质又会重新发生风化、搬运、沉积等外动力地质过程,形成不间断的地质循环。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质循环一直在进行着,该过程的一般形式可用图10表示。

四、生物循环

(一)生物循环的组成

生物循环即指发生于生物体自身的生命过程中以及生物之间的能量与物质的流通转化过程。

它是自然地理系统中特有的一种能量与物质流转循环形式。

生物循环由生物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两方面组成。

1.生物的食物链

各种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其它生物之间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分解者的关系密切联接构成的生命“链条”,称为生物的食物链,又可简称“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首先,绿色植物从土壤层中吸取水分和无机养分,由空间中吸收太

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即碳水化合物,完成生物界所有非自养生物赖以生活的食物生产。

绿色植物是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

其次,植物的初级生产品(被固定的太阳能和物质)先被第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消耗一部分;然后第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以第一级消费者为食物,消耗部分食草动物;第三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消耗部分第二级食肉动物;最后由顶级消费者食肉动物(或杂食动物)消耗低级次的生物。

在顺次消耗生物的过程中,各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作用向空间释放能量,向土壤输送有机排泄物及有机体残骸,逐级实现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转移过程。

最后,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将上述土壤中的残余有机物质分解还原成无机物,在土壤中再为绿色植物所吸收,重新参与光合作用,从而完成生物食物链的循环过程(图11)。

在食物链中生物消耗能量与物质有一定规律。

美国生物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研究认为,食物链循环中不同级别的生物其能量与物质的消耗量按“百分之十”比律进行分配:

即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的10%供养食草动物,后者又以10%供养食肉动物,依次分配形成食物链。

显然这一规律体现了生物界维持生命持续平衡的过程。

否则如食草动物首先将植物的初级生产品全部消耗,植物将不复生存,生物链将不复存在。

其实各级生物之间的营养消耗量的比例并非严格依“百分之十”的比律,通常则变动在30%至1.0%之间。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依存,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所构成的能量与物质运动的统一体。

实质上生态系统是地表自然地理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作广义的理解即可视为生物循环。

作狭义的理解,是指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体自身与非生物环境间进行能量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以维系生命过程,当生物生命终结时,再以生物遗骸等回归环境完成的物质循环。

这种循环有别于生物的食物链循环,而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cycle)。

自然界参与生物体循环的物质是生物的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物质,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一般而言,大量元素中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占生物体重1.0%以上的有碳、氧、氢、氮和磷;其它的大量元素如硫、氯、钾、钙、镁、铁和铜等,其含量约占生物体重的0.2~1.0%。

生物体中常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铝、硼、溴、铬、氟、碘、锰、钼、硒、硅、锶、锡、锑、钒、锌、镓等,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通常不超过其体重的0.2%。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物质的循环数量巨大。

例如,有的学者估计,现今地球上的活生物体的总数有5×1022个(Fisher,1984),如将其中占98%的微生物略而不计,其余2%的生物体假定按个体平均体重1g,平均寿命为20天计算,则自距今约7×108年地球有确凿的生物化石记录以来,生物的累计总质量将达6.7×1024t,是地球总质量5.976×1021t的近1000倍。

生物物质循环的速度也相当快,全球生物体全部活物质的更新周期估算为8年。

此外,例如我们已知植物利用大气CO2进行初级生产,将无机碳转化(固定)为有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大气进行物质流转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那么,一年中全球植物完成净初级生产量(NPP)需要从大气CO2中耗用多少碳?

大气CO2经植物体全部消耗循环一次的周期有多长?

对此可由以下计算求知。

按现今的研究,1980~1989年段全球植物年平均NPP固碳量NPP(c)为5.2×1016g(c)(方精云2000,转引Chameides,Perdue,1997)。

该时段内全球年平均CO2浓度

为346ppm(即346×10-6)。

首先按下式求得

的含碳总量Nc:

Nc=

×

×大气平均质量×地球表面积

已知:

C原子量为12;大气平均分子量为29;

大气平均质量为1.03×103g/cm2;

地球表面积为5.1×1018cm2。

代入上式,Nc=346×10-6×

×1.03×103×5.1×1018=7.52×1017g(c)。

然后计算比值NPP(c)/Nc=5.2×1016/7.52×1017=0.069,由此求知大气与生物圈植物之间的CO2

流转循环的周期T=l/0.069=14.5年。

需要说明的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的浓度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尚处于未受人类显著干扰的阶段,植物与大气间的碳循环应当有某种平衡,即其循环周期应是一个基本稳定的数值。

而现今在人类影响日益加剧的情况下,1980~1989年间大气CO2浓度平均每年增加约1.6ppm,因而影响了植物与大气间碳循环周期的稳定性。

(二)生物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

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生物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可归纳为以下的方面:

1.实现了太阳能与化学潜能的转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固定太阳能,据计算合成一克分子C6H12O6,将转化67kcal太阳能,当生物在完成生物循环过程时,将作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能源重新释放。

2.生物循环引起化学元素迁移,使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重新分配

地球上自生物出现后,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内的迁移方式被生物循环过程复杂化。

在生物循环过程中,化学元素经历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方式的反复转化过程,并且植物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吸取无机元素,改变其富集状况及性质;动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物质,改变各种元素的空间分布状况。

化学分析表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几乎在生物体内大都存在,只是不同生物体中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例如植物体内氮的平均含量比岩石圈高出30倍,碳的含量高出180倍等。

化学元素在生物迁移过程中,当生物体被异养微生物分解发生矿化作用后,又以无机物形式回归到无机自然环境中,实现了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新分配。

3.生物循环改变大气的组成,并保持大气成分的相对平衡

地球的原始大气以甲烷(CH4)和氨(NH3)为主要组成,氢与氧又易结合成水,故大气中游离氧很稀少。

生物特别是植物出现后,光合作用的重要效果便是使大气中的氧日益增加,改变了大气组成。

现今大气中的氧总量达1.184×1015t,并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维持着其总量的平衡。

此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第二代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大量减少,由占85%降到第三代大气中的0.3%左右。

实质上,绿色植物的这种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功能,是自然地理系统特有的重要生产功能之一。

4.生物循环影响并制约水圈的化学成分

富集于生物体内的各种元素,当生物有机残骸被矿化作用分解后,其二氧化物、腐殖质、重碳酸盐离子,以及铝、硫、镁、磷等元素进入水介质中,成为水化学组成的一部分。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海水中富含氯化物成分也是与海洋中的生物活动分不开的。

5.生物循环将太阳能引入成土过程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既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又成为植物叶面蒸腾的动力,使植物体从岩石风化壳中吸取水分的同时,将大量营养元素向地表富集,而植物的枯枝落叶也使地表土层增加有机质,植物根系的有机酸类促成腐殖质的形成,使土层产生了肥力,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6.生物循环参与了某些岩石和矿物的形成

沉积岩中的生物石灰岩、富含煤和石油的有机岩,都是生物有机体的产物。

铁细菌、硫细菌以及一些微生物,可使铁、硫、锰元素富集形成次生矿床。

动物的成矿作用中,以鸟类排泄物富集而成的有机磷矿为典型。

同样应着重指出的是,包括土壤在内的各类沉积岩、次生沉积矿和有机质矿藏的形成,都是自然地理系统生产功能的实在体现。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教学后记

一样的,四大循环学生们都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应当从系统论这个角度论述四大循环对自然地理系统的作用。

授课题目

第五章自然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联系第二节化学元素迁移

授课类型

理论课

首次授课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学时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

了解自然地理系统的地球化学迁移;

掌握自然地理系统的地球化学迁移的影响因素;

掌握自然地理系统的化学迁移的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

1自然地理系统的化学迁移的影响因素;

2自然地理系统的化学迁移的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包括授课思路、过程设计、讲解要点及各部分具体内容、时间分配等)

第五章自然地理系统内部的物质联系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

一、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10分钟)

现在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物质是各种化学元素,无论水、空气、岩石和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其元素组合均呈相对稳定的状态。

随着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介质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元素组合一旦失去稳定状态,便会发生转移和重新组合,然后会在新的理化条件下以新的化合物形式相对稳定下来。

在运动、变化着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化学元素也不停地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有一定的空间位置的转移,这种过程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引起元素的分散或富集,在地球表层物质的化学组成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元素的迁移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空间上元素的位移,即表现为元素的地域分布特征;二是在时间上从物质分解,到元素搬运,再到重新化合的过程,表现为元素迁移的阶段性。

化学元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迁移和重新分配,实质上是寓于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这四种基本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

化学元素的迁移是一种微观物质循环,它作为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贯穿于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使它们建立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是参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形成因素之一,从而体现元素地球化学过程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影响元素迁移的因素(40分钟)

(一)影响元素迁移的内在因素

影响化学元素迁移的内在因素取决于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其中主要是指原子的热力性质(即键性)、原子和离子的引力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和放射性质。

1.化学键

化学元素的迁移与其单质或化合物的硬度、溶解度、熔点和沸点等性质有关,而这些性质的差异均取于化学键的性质。

在自然地理环境常温、常压条件下,绝大多数元素都呈化合物形式。

化合物原子间化学键的差异,影响着元素迁移能力的差异。

例如:

由游离态碳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其结合键性强,难挥发,迁移能力弱;而碳的化合物CO2则容易挥发,迁移能力强。

2.化学性质

以化合物存在的元素,其迁移性受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化学性质越稳定的化合物,迁移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与化合物形成时的生成热有关,生成热大的化合物稳定性大,反之则小。

例如氧化物的化学稳定性大于硫化物和卤化物,而其迁移能力即小于硫化物与卤化物。

3.晶格性质

固体化合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晶格能有关。

凡晶格能高的化合物(如Sn4+、La3+、Ce3+等形成的化合物)不易分解,迁移力弱;而晶格能低的化合物(如Na+、K+等形成的化合物)易分解,迁移力强。

4.放射性质

铀、钍、锕及某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能,即具“天然放射性”。

通过其原子核的α、β衰变过程,使原来的放射性元素变成元素周期表上与其相邻的元素,从而改变元素的性质。

同时,元素放射性作用所释放出的能量,还可作为所有其它元素迁移的一个重要的外界因素。

(二)影响元素迁移的外在因素

这类因素主要指迁移介质的热力学、化学以及生物学因素。

1.水热条件

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水是其赋存的主要介质,热量是化学反应的动力因素。

水热条件影响着元素迁移的状态。

一般地说,在水热条件充足的低纬度湿热地区,元素迁移速率及强度均大,只有迁移能力弱的铁铝氧化物残留在风化壳和土壤中。

相反,在水热条件不足的干旱地区和高纬度寒冷地区,除风力迁移作用外,地表元素往往不易发生迁移。

2.酸碱度

环境介质特别是各类水溶液的酸碱度对大多数地表元素的迁移有重要影响。

例如,当介质PH<6时,钙、锶、钡、镭、铜、锌、镉、铬、镍等元素易形成可溶性化合场随水溶液迁移;当PH<5时,铁、铝、钴、铋、锡、钍、锆、钛、铅、钪等元素易从溶液中以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当PH>8时,铬、硒、钼、钒、砷等元素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溶解性,易于迁移;对于钠、钾、铷、铯等碱金属元素而言,对PH不太敏感,在各种酸碱环境条件下都易溶解和迁移;对于一般的金属氢氧化物而言,其迁移或沉淀状态与各类水介质PH的关系可参见表4。

3.浓度

元素的浓度是由环境中该元素的数量与其它组分的数量之比而定。

地质过程的各

种化学反应,常引起元素浓度的变化。

根据挪威化学家葛尔德伯(C.MGuldberg)和瓦格(P.Waage)提出的“质量作用定律”: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反应物质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生成物浓度乘积之比等于平衡常数,即

式中:

Ca、Cb、Ce、Cf——参与平衡反应的不同物质的浓度;

K——平衡常数。

如果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浓度增大,则反应生成物的浓度也必然相应地增大。

如果组分的浓度达到饱和,则视饱和程度的高低而引起多余组分的结晶或发生胶体沉淀。

反之,如果某一反应物质的浓度降低,则将引起反应物的溶解。

组分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还表现为元素的扩散作用。

如果某种元素在不同部分的浓度不同,则该元素将自动从高浓度部分向低浓度部分移动,直到各部分的浓度相当为止。

4.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本是一个衡量电极反应趋势的参数,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的依据,是任何一种天然溶液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

一种物质的还原电位越大,表明它更易还原,即易从其它物质获取电子,从而将其它物质氧化。

了解迁移环境中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对任何金属元素在具体的地球化学环境中的迁移或沉淀的可能性做出可靠的分析。

例如,在沼泽的还原环境中,铁可以低价形式存在和迁移,二价铁化合物比三价铁化合物更易于溶解。

当酸性沼泽水注入相对富含氧的河水时,它的酸度不仅会由于稀释而急剧下降,而且溶液的氧化电位也要急剧升高,结果二价铁离子转变为三价铁离子,从而促进了三价铁氧化物的沉淀。

5.络合物的作用

由一个简单离子与几个异号离子或中性离子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叫络离子,由络离子与其他异号离子再络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络合物。

当元素尤其是重金属元素从矿物中溶入溶液后,形成络离子及络合物,其溶解度大增,同时它们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也大为提高,因而更易随水流迁移。

例如,水环境中常见的

等与硫化物、磷酸盐等,以及地下水中溶解的

等,与分散在岩石、矿物中的重金属元素铜、铅、锌、锡、汞、钒、金、锑、钴、镍、钼等形成络离子和络合物之后,将大大提高这些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能力。

6.胶体吸附

元素迁移的胶体形式和吸附现象,在铁、铝、锰以及其它多种重金属元素络合物的迁移和富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在富含有机质的酸性介质中,大多数两性元素是以胶体形式迁移的。

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作为元素吸附剂的胶体物质主要是呈分散状的粘土矿物悬浮物和腐殖质胶体,此外还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锰、氢氧化铝及二氧化硅等。

因此,在水介质的输运过程中,化学元素的沉淀析出,主要取决于各种胶体吸附剂在水介质环境发生变化时的沉淀。

7.生物活动

如前所述,生物地球化学迁移是物质循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

(1)生物作用下的岩石分解,形成化学元素的可溶性化合物;

(2)从空气和水溶液中获取生命元素及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的积累;(3)生物有机体的死亡残骸的再分解与矿化作用,完成化学元素的再循环,同时又改变着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8.人类活动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发展,人类不断从地壳中开发释放出多种无机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并且人工合成大量新的物质输入于自然环境中,形成一种很强的由人为污染物组成的地球化学流。

这样,在原有地表天然地球化学过程中,又增加了人为地球化学过程的干扰影响,局部或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