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15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2页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2页
亲,该文档总共1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1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docx

黄冈市初中理综考试说明

黄冈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物理

【命题原则】

试题应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教育

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初中物理课程改革。

试题命制遵循以下原则:

1、多维性原则:

试题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全面

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基础性原则:

试题注重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实验和基本能力,关注

物理学主干知识,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3、应用性原则:

试题恰当反映物理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注重

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应用,注重通过应用体现物理学价值。

4、探究性原则: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适度体现对科学方

法和科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展示。

5、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科学、规范命制试题,适度把握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追求

合理的试题信度和效度。

【考试能力要求】

试题对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目标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认知性目标

1、了解:

基本特征是复述,即把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回忆按问题的要求陈述出来。

2、认识:

不仅需要通过回忆提取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所学知识有所领悟,能在具

体问题中辨认和识别它们。

3、理解:

基本特征是转化,即能够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知识的本质特征。

二、技能性目标

4、独立操作:

即对所提出的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即要"会"。

三、体验性目标

5、经历:

其特点是学习者确确实实发生了所要求的体验性学习行为。

6、认同:

是指学习者的行为表明他对相关结论持认可和赞同的态度。

【考试范围】

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包括科学探

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方面。

重点考查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对物理、社会

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等。

查内容虽不受教材版本、内容的制约,但会适度体现对教材的关注。

1、科学探究的考查。

主要考查观察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初步分析概括

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2、科学内容的考查与水平要求表

序号

1

2

考查内容

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性

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应用,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水平要求

认识

了解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固、液、气三种状态基本特征,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温度,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内能,热量,比热容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摩擦起电现象

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电路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电压、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电功,电功率,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测量电功率

焦耳定律,有关热现象的解释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的正确安装

磁场,电流的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特点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哪些方向有关

探究并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

电磁波,电磁波的应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

物质的组成,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新材料及其应用

原子和原子核,原子能

物质的属性;密度的概念;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

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会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和密度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力的示意图

机械运动及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二

力平衡条件,惯性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压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特点,气体压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简单机械及应用,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功、功率、机械效率

动能,势能,机械能

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能量转化及守恒;能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和可持续发展

了解、独立操作

认识、独立操作

了解

了解、独立操作

了解

认识

了解、独立操作

了解

认识

了解

认识、独立操作

认识

了解

独立操作

理解

理解

独立操作

了解

了解

了解、独立操作

了解

了解、独立操作

了解

认识

了解

理解

独立操作

理解

认识

独立操作

独立操作

理解

认识

认识、独立操作

理解

独立操作

认识

认识

了解

化学科

Ⅰ【考试性质】

黄冈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由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

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中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

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1.中考化学要求测试记住、了解、理解三种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这三种认知

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表现为三个层级。

一般高层次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

a.记住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

b.了解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包括有关的术语、概念、原理、规则、定理的再现

或再认(知道、描述、指认、辨认、识别、举例、列举)。

c.理解懂得"为什么"。

①转换:

把握同一类知识(概念和原理)的不同方面及其内

在的一致性;②解释:

说明事物的原因,回答"为什么",能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问题。

类知识的考查重在知识的原因分析及运用能力上。

2.中考化学要求测试技能性学习目标的二个水平层次。

a.模仿操作、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

b.独立操作、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

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

3.中考化学要求测试体验性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

a.体验、感受

b.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c.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Ⅲ【考试内容】

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目的和要求

要素目标

提出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b

问题题。

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猜想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与假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

b

b

b

制定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b

计划划的过程。

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b

学实验方案。

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进行

实验

1.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

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b

b

b

收集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证据2.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b

b

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b

加以表述。

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

b

解释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b

与结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

理的结论。

b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b

b

反思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与评

表达

与交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

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

讨论。

2.与他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b

c

b

b

c

(2)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药品取用、简单仪器的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

使用和连接

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配制溶液

指示剂的应用

物质鉴别

物质分离

物质制取

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

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b

b

b

b

b

b

b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内容

空气的主要成分

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

二氧化碳

氧循环和碳循环

考试要求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能结合实例说明氧

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a

b

b

b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内容

考试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a

b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常见的溶剂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溶质质量分数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

分数的溶液

结晶

乳化

溶液

液。

8.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a

b

b

b

a

a

a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内容

常见的金属

常见金属矿物

考试要求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

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b

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a

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

a

a

a

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金属的特性及其应

废弃金属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内容

常见酸碱

稀释酸碱溶液

酸碱指示剂

酸碱性的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盐

常用化肥

常见的有机物

考试要求

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

性的方法。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

重要性。

b

a

b

a

b

a

a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内容

物质的三态

对物质组成的认识

考试要求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

化合物。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a

a

a

a

物质的多样性

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a

(二)微粒构成物质

内容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的应用

原子的构成

原子、元素、离子

考试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

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

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a

a

a

b

(三)认识化学元素

内容

化学元素

考试要求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a

a

a

b

a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内容

考试要求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相对原子质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

量、相对分子质量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内容

b

b

b

a

化学变化

考试要求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

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b

a

a

b

(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内容

基本化学反应

考试要求

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

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

c

3.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

需要。

(三)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考试要求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a

质量守恒定律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b

c

b

a

内容

能源的利用

考试要求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a

气)、石油液化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b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

范爆炸的措施。

燃烧、缓慢氧化和爆

炸的条件及防火灭

水资源

资源的利用

3.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a

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a

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b

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b

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内容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

考试要求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a

b

b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内容

考试要求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b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

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

b

a

化学物质与健康

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

面的重大贡献。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内容

b

环境保护

考试要求

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

则。

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

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b

b

b

b

生物

【命题原则】

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导,以本《考试说明》为依据,面向全

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结合我市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实际命

题。

试题应有适宜的难度、较好的信度和区分度。

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力求体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

维目标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不出偏、难、怪题。

2.体现导向性。

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引导

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

3.注重基础性。

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情况,重视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能力情况,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考查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4.力求创新性、时代性。

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

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研究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要通过实验探究考察,突出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了解生物科学技

术发展状况,关注初中生物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5.凸显科学性。

严格按照命题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体现学科目标的整体性,注重综合

性;试题要科学、严谨,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强调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彰显时

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能力要求】

1.对考试能力的要求

(1)识记能力:

再认知识;辨识事实性证据;描述事物特征。

(2)理解能力:

举例说明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推断、分类、比较。

(3)实验与探究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4)信息处理能力:

能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初步进行分析和处理。

(5)应用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评价能力:

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涉及的事物进行检查与评判。

2.对考试目标层次的要求

(1)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

使用它们。

(2)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

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试内容】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

(人教版)(2012年修订)七、八年级各上、下册,考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如下:

一、科学探究

1.理解科学探究

本主题中,学生须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实验,控

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4)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5)科学探究既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

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过程知识内容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要求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表述这些问题。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进行观察和实验。

描述现象。

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

得出结论。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主题中,学生须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

命活动。

(3)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4)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各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和生殖。

(5)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组成

(6)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考试的内容

要求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列举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例子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考试的内容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