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140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山湖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附:

黑山湖特大桥跨既有兰新铁路连续梁冬季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监理分站意见:

监理分站长/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监理站意见:

监理站(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

1、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1份,报指挥部核备1份。

2、本表适用于标段一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1.编制依据

⑴铁一院提供的黑山湖特大桥跨既有兰新铁路连续梁施工图。

⑵按照业主要求编制的黑山湖特大桥跨既有兰新铁路连续梁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国家和铁道部相关方针政策、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⑷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公司以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2.工点情况

根据目前工程进展情况及调整后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架梁工期安排,黑山湖特大桥跨既有兰新铁路连续梁合拢段将进入11月份施工。

3、冬季施工措施

为确保黑山湖特大桥跨既有兰新铁路连续梁合拢段工程质量,考虑到有可能进入冬季施工,如进入冬季施工严格按照冬季施工要求进行。

冬季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当环境昼夜平均温度(每天6、14、21时所测室外温度的平均值)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启动冬季施工方案。

采取冬季施工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

混凝土生产质量保证和浇注混凝土的保温保湿问题,冬季施工主要围绕这两大问题进行施工组织。

3.1施工准备

(1)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针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和准备工作,以利于安排施工。

(2)针对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的物资,制定相应的冬季混凝土施工计划、物资和机械储备和保养工作计划。

选择好适应冬季施工的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选定合适的配合比,采用较低的坍落度和较小的水胶比。

(3)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施作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烤火器件。

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

以确保工程能如期顺利进行。

3.2冬季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能缩短工期的原则下编制冬季期施工方案并报审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作业班组交底。

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关注当地气象台站的气温播报,及时了解当地天气预报。

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3.2.1钢筋工程.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①钢筋和预应力筋存放于室内或进行严密覆盖,选择低温韧性良好的焊条,焊条存放于保温箱内。

②闪光对焊宜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

条件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应低于-10℃。

③钢筋正式焊接前,先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再按照试焊时采用的焊接参数进行成批焊接。

焊接后的钢筋垫高放置,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未冷却的接头避免接触冰雪和冻土。

3.2.2混凝土工程

施工所用混凝土全部采用拌和站生产,拌和站严格按照冬施要求建设。

(1)原材料

①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6,其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号的30%;

掺防冻剂砼,但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不得低于4MPa,超过15℃时,不得低于5Mpa。

在浸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5%。

②选择质量合格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掺加高效减水剂、早强防冻剂(适用温度大于-15℃)、粉煤灰、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同时,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不会对混凝土后期强度产生明显影响,亦不应含有引起钢筋锈蚀的氯盐成份。

存放粉煤灰的罐体用保温岩棉布包裹,外加剂存放于室内保温。

③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待检料、已检合格的料仓用篷布覆盖。

④拌合站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强度等级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不得超过80℃;

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不得超过60℃.当采用加热拌合用水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要求时,对骨料采取加热措施,骨料的加热温度根据需要确定,当采用强度等级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不得超过60℃;

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不得超过40℃。

试验人员应随时检测其水分,调整水的用量。

(2)配合比设计

①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经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而成。

②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外加剂;

同时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在外加剂组分加入防冻剂。

③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为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缝,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宜过短。

(3)混凝土拌合运输

①采用棉布包裹拌合水输送管道。

搅拌混凝土前,用热水对搅拌机进行预热。

②严格按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准确。

采用二次投料搅拌工艺,搅拌时间较常温下增加50%。

③混凝土运输车的罐体采用保温棉布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用特制保温盖扣在罐体的进出口,减少热量散失。

④用保温棉被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料斗、输送管及阀门进行包裹,减少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⑤做好混凝土浇筑各环节的施工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料至现场浇筑完成的时间,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一般不得低于5℃,强度在C50及以上的高性能砼,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

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中途不转运或受阻,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进行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要进行冬季施工就必须进行混凝土的保温保湿,现场采用搭设保温暖棚的有效措施。

①根据我公司以往连续梁冬施的经验,对挂篮底部和四周范围采用厂制轻型彩钢保温板(两层薄钢板夹5cm厚的泡抹)、顶部用棚布进行封闭,形成保温暖棚。

挂篮保温暖棚设置形式(参考图)

②根据施工需要,在暖棚的适当位置开设窗口和门洞,如在暖棚的侧面开设混凝土进料窗口(汽车泵输送),在暖棚的后端开设钢筋等材料和人员进出门洞,在暖棚前端开设预应力穿束门洞等。

开设的窗口和门洞开合方便,封闭严密,棚内按要求设置安全防火设施,并设专人管理。

③在已浇注的箱梁口,设置隔热挡板或保温挂帘,减少热量向已浇的箱梁内散失。

④梁体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暖棚处于未完全封闭的状态,暖棚内采用热风机取暖,使暖棚内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⑤待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封闭暖棚,采用煤火炉升,在箱梁内箱里和两翼板下各安装2-3台煤炉。

每台煤炉顶安装一个水桶,起到加湿作用,采用火炉加热必须将火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

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并适量洒水养护。

升温速度控制在小于10℃/h以内,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60℃。

⑥在外模封闭暖棚内设2个温度和湿度测点,在底模暖棚内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在室内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

混凝土浇注后,应每2小时检测一次,确保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

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的强度后,使暖棚内的温度以小于10℃/h的速度下降至10~15℃时,只用热风机供暖,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进行预应力施工。

(5)混凝土张拉及拆模

①冬季混凝土张拉强度和拆模强度应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

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

预应力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95%,弹模达到设计的要求,龄期不得小于7天。

②压浆料应具有良好的可灌性、不泌水、早强、塑性微膨胀等性能,预应力孔压浆前对以上性能进行在低温条件下检验性试验,压浆材料的拌制采用高速搅拌机搅和。

压浆时和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前的梁体温度不低于5℃,如果低于5℃时,应停止压浆作业。

③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④当混凝土养护期快到时,使暖棚内的温度降至棚外温度后方可拆除暖棚。

⑤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到浇筑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⑥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3.2.3冬季施工温度监测体系

(1)建立温度监测体系,对施工环境温度、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拌合料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等进行监测,针对温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防寒保温措施。

(2)在施工地点对施工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每天测量6时、14时、22时室外气温,求平均值计算环境昼夜平均气温,以确定当天的最低气温。

(3)测量原材料使用前的温度,根据测温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4小时测量,水的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1小时测量,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的温度参数,采取加热措施,保证原材料使用前的初始温度符合要求。

(4)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水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拌合料的出机温度进行监测。

原材料的温度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拌合料出机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

(5)混凝土运至浇筑现场,对其出罐温度进行监测。

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机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运输途中的温度降低值。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和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监测。

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混凝土入模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罐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

(7)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养护升温前和升降温阶段,每小时测温1次,恒温养护阶段,每天测温2次。

(8)所有测温活动均应详细记录,并按顺序、时间、部位整理成册。

五、冬季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的培训:

组织有关各专业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的理论、规范、规定和施工技术。

六、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冬季施工工程质量专检小组,由项目总工牵头,内部质检工程师带领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2、设专人及时与气象局联系,掌握天气动态。

只有确保2~3天好天气时再进行大方量混凝土施工。

3、测量工作做到每个施工控制点有放样必复核,保证定位准确。

及时检测仪器,保证低温下正常工作。

4、成立温度测控小组,定期观测混凝土各环节温度,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动态控制,并做好记录。

5、做好施工过程责任档案记录、交接检查记录。

6、完善责任体系,将责任细化、明确到作业班组和作业人身上。

7、机修部门保证施工期间机械正常运转,不能因机械故障出质量隐患。

七、冬季施工安全管理

  冬季施工应遵守安全法规和规程,并结合如下内容进行安全管理。

 7.1冬季施工安全教育

  1)须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结合工程任务在冬季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对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教育,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也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3)特殊工种(包括:

架子、起重、焊接、机械、车辆等工种)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发证后方可操作,每年进行一次复审。

  4)采用新设备、新机具。

新工艺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5)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

槽坑、支模、架子等工程均编制单项技术安全方案,并详细交底,否则不许施工。

 7.2现场安全管理

  1)现场内的各种材料、砼构件、乙炔瓶、氧气等存放场地和乙炔集中站都要符合安全要求,并加强管理。

  2)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

冬季要做好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工作。

脚手架上要采取防滑措施,霜雪天后要及时清扫。

大风雪后及时检查脚手架,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应该及时清除冰雪冻块、浇筑使所用脚手架的搭设和防滑措施检查、振捣机械和工具的准备等。

高空处防落网必须设置牢靠。

上下楼梯必须有可靠的稳定性,楼梯台阶板应设置防滑木条及稳固的手扶栏杆。

 7.3冬季电气安全管理

  1)在冬季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时间中,必须有现场电器线路及十倍位置平面图。

现场应设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

严禁非电工人员随意拆改。

  2)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裸线。

电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

大风雪后,应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3)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电闸箱。

强电源与弱电源的插销要区分开,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7.4机械防冻及安全管理 

在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所有机械设备做全面的维修和保养,作好油水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换季保养,及时更换相应牌号的润滑油;

对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确保防冻液符合当地防冻要求;

未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采取停机后排放冷却水或进入暖棚车间内)。

施工机械过夜时,一定要将水箱内的水放掉,以免冻坏机具,影响施工。

第二天使用前应提前进行预热,防止金属片摩擦损坏。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