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1455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文档格式.doc

而在高校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使网络教学得以较快发展。

199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进行了网络教育的试验。

目前我国有31所院校开设了网络教育学院或网络教育试点。

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由于其明显的教学优势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我们还无法用量化的方法来描述网络英语教学的现状,而从下面笔者的研究却可略见一斑。

笔者就三所高校网络英语教学进行的调查发现:

专业基础课网络教学2门(阅读、视听)占4%,教师对电脑操作水平熟练的仅占9.6%,不会的占19.2%;

经常将网络信息辅助于教学的占11.6%,不会的占63.2%,没有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占15.2%。

院校配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而能把多媒体系统广泛用于外语视听说、写作、口译、文学的等课堂教学的占总课时的3%。

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公共课)的阅读、听说的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量占课时的比例较大。

普遍认为,学校对教育技术的投入一般。

调查发现网络英语教学普及的程度并不乐观。

3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态度问题

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态度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1999年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系多媒体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指出,通过问卷调查(1999年6月),高级英语和翻译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96%的高级英语课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有些提高和大大提高。

100%的高级英语课学生和100%的翻译课学生认为课堂信息量有些增加和大大增加。

对光盘VCD等课堂应用独有情钟,分别有100%和95%的学生基本喜欢和非常喜欢。

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方法比较适应,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认为不应完全排斥,要有机结合。

2000年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

刘丽燕;

贾国栋,2000)在广东省“五个一百工程”的课程实验项目的结果表明:

经过两年的多媒体投影教学,97级实验组在1999年6月参加了全国四级统考,通过率91.9%(比对照组90.9)。

学生对媒体网络协作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见下表:

N=33X5

问题

很有帮助

有帮助

没有帮助

结果

F值

听力

14

16

3

90%

0.62

口语

11

18

4

88%

0.55

阅读

7

24

2

94%

翻译

5

23

85%

0.42

实验组学生对多媒体网络协作式教学的学习兴趣问卷统计表N=33人

问题

很感兴趣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你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是

11人

18人

4人

0

实验组还表面:

82%的学生对通过CD——ROM在网络多媒体教室中上课的教学持认可的态度。

我们应当指出,这些差别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经历、社会背景、个性心理特征等与这两种学习模式的关系;

学生长期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学习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图像等如何在记忆中与文字联系起来;

图像和文字哪个记得更久,哪个对行为影响更大;

学习者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如何将自己已经习惯于基于纸介学习的思维和学习定势改过来,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新的学习形式等,我们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实验与研究。

刘序明(2000)对网络教学的调查后指出:

(1)学生对声音中的冗余信息比较敏感和觉得难以接受,失去了长时间听的耐心。

(2)有的学生对完全由自己占据主动的学习方法不太适应,面对信息量大且经常动态更新的课件把握不住重点。

(3)网络教学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传输媒介,但也不能排斥传统教学中的有效成分。

(4)不能过高估计学生运用网络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辟专门的讨论区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5)由于在线阅读会长久占据通道,有不便之处,一些学生希望能提供部分课件、参考资料的下载功能。

4网络教学的技术问题

目前支持网络教学的技术和产品较多,更新也较快。

起步较早的校园网大多采用以太网、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00VG-Ayplan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这些网络越来越不能适应应用要求。

新兴的千兆太网和ATM网就是适应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在校园网络中使用ATM技术附加费过高,优势并不明显,技术也不完全成熟,网络技术的兼容也困扰着网络教学的发展。

因此,大多数校园网偏爱于千兆以太网。

网络英语教学数据库和积件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出版社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配置的VCD和录像带,英语专业各门课程的数据库还没有建立。

网络英语等米下锅的情况带有相当的普遍性。

5网络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网络英语教学由于受数据库和积件的影响,“目前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以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1)情景教学。

设计具体事物的仿真环境,替代抽象语言的描述。

(2)个案学习。

提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实地考操作。

通过实践提高学习者的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启发教学。

采用切身的问题,引导学习者一步步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5)合作学习。

通过多人之间探讨每个知识点,学习者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张磊;

杨胜国,200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高校网络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是:

(1)对网络教学的理念不清。

从外语类的核心期刊上可以略见一斑,有关网络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实验报告并不多见,有关网络英语教学的专著也还没有浮出水面。

在已有六届历史的国际网络教学大会上,还不见中国学者的名单。

人们对网络英语教学的概念缺乏引导。

(2)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

无论是网络本身的技术,还是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软件的设计,网络英语教学的理论,网络英语教学的评估等,都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来指导。

国外基于网络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验,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目前较为流行的理论有50多种,而国内还缺乏对这些理论的系统研究和介绍。

(3)缺乏教育信息化带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现代化发展的观念。

不少人认为,过去不用录音机,不用语言实验室,不用多媒体,也没有网络,人们同样教外语。

简言之,英语教学没有必要花费太多去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

(4)缺乏立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整体设计,无法形成网络英语教学的优势。

目前还没有中国高校网络英语教学的专门网站。

每个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各自为政,互不相联,资源分享,各自保守等十分严重,这不利于形成资源共享,更不是当今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和模式。

(5)纯技术的眼光,不是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出发,以功能作为选择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标准,而是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脱离校园本身的教育教学发展实际,结果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忽视校园网络中关键性应用软件配制和资源中心的建设,结果造成许多校园网上有网无车、有车没有货,更缺少驾驶员。

目前国内大多数校园网络英语看,显然不尽人意,应试教学的痕迹十分明显,其设计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不受欢迎,而且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力。

(6)突击建网,尤其是哪些要升格的院校,校园网络建设缺乏宏观设计。

网络变成了学校的摆设,用以光彩门面。

有的为了追求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含量,发动老师大量地编了许多低层次重复性的教学软件,结果造成人才和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

(7)短命的“渔民网”。

现在有不少网站求得是“点击数”,而不是真心诚意地服务于网民,所构建的是中国渔民式“鱼网”、“应试网”,仍然是小农经济思想的产物,经不起信息浪潮的冲击。

功利主义的产品必将被发展的历史所淘汰。

(8)网络的设计不符合网络英语教学的要求,不能全面反映网络英语教学的特点。

目前高校网络英语教学运行较多是“阅读”“写作”“考试”,而对于大学生视听说的网络教学、适应个性化、智能化、多元化英语学习的资源相当少,大学生要真正突破英语视听说的能力还缺乏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虚拟情景教学和情景学习环境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9)网络英语教学看好,但从建一个网络,到维护网络,到软件开发需要前期投入太大,而且风险大,效益慢。

虽然商家看好教育是个产业,看好中国是一个英语学习和考试的超级大国,潜在的商机无限。

但如何从这产业中获得利润,商家和教育家犹豫不决。

(10)缺乏人才,制约了网络英语教学的普及和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发展。

目前开发网络英语教学的人才大致是两类:

一类是技术专家,一类是语言专家。

懂技术的,语言不能过关,懂语言的,技术不能过关。

一个真正的网络英语教学专家应当是网络技术专家和语言专家,而且首先应当是语言专家。

我国还没有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专业,也还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

这个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高度重视。

(11)乐见森林,愁见树木。

虽说我们不少的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络中心和网页,这是一件乐事。

但我们访问时,只能见“森林”而见不到“树木”发愁。

因为他们没有合适的软件和数据库来支持。

因此,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开发符合中国网络英语教学特色的软件任务十分艰巨,也十万火急。

这已成为网络英语教学的最大障碍。

(12)技术障碍,速度难忍。

由于技术的问题,我们常常是“WorldWideWait”而不是进入了WorldWideWeb。

尤其是假节日,整个网似乎处于半瘫痪状态,速度慢得难以忍受;

而且收费居高不下。

(13)拿来主义,“洋”能“通用”。

不少有经济头脑的商家,从国外直接引进学习资源,拿来就用,认为有“洋气、洋味”,大众能通用,就能赚钱。

他们忽视了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和认知过程的特点,很容易形成误导。

我们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学习资源,但必须本土化,使之符合中国网络英语教学的需要;

使之符合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特征和认知策略。

(14)投入多,见效慢。

有的学校网络建设,人力、财力投入不少,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了房子,但服务于教学、管理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漂亮的网页,但再进去的话,就看不到森林。

只有几条高速公路,但没有大众化的汽车在上面跑。

这种局面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误解,也不利于网络教学的发展。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仅仅在中国的网络教育问题,即使发达的国家也如此。

网络教育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文化形式,如何使它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

而当我们找到了“网病”的症结所在,我们相信的聪明而勤奋的中国人一定会有药方医治这种“网病。

笔者认为,要突破高校网络英语教学,须解决如下方面的问题:

(1)要树立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

观念更新比教学设备更新更重要。

(2)要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全国高校英语网络教学设计、运行、维护、评估。

(3)跨国合作,引智引资,结合中国教育技术的国情,按中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特征,进行合理的整合,共同开发网络和软件。

(4)加强网络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势在必行。

要积极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评估体系、学习模式与评价等。

(5)人才是开发网络教学的保证。

目前我国网络外语人才十分缺乏,英语专业必须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开设相关课程,条件较好的院校培养这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6)积极有效地培训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师,使他们成为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主力军,使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成为网络教学的主战场,使广大学生成为网络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7)拼盘式实验,在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情况下,让不同的院校开展不同项目的网络教学实验,积累经验,再拼盘成中国高校网络英语教学。

我们要建立中国网络英语教学必需采取多媒体与软件整合的模式,强强合作,资源无限,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网络持续发展。

(8)加强高校师范院校教育信息技术课的力度,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掌握现有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建议把师范院校学生在计算机过级的基础上,增加现有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试。

必要时列为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建立资格证书制。

(9)网络教育产业化,使更多的商家、教育家有机会参与和竞争,共同推动网络英语教学的发展。

(10)积极开发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外语网络化教学的“光盘资源共享;

网络视频点播”等系统,进一步发挥网络教学的整合优势,实现更有效地交互学习、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多元化学习,实现高校网络英语教学的一体化、智能化、多样化、多元化、普及化。

(11)建网、建站,先建教学队伍、建数据库和软件。

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网络教学的队伍、网络教学软件设计和数据管理的建设必须先于建网、建站。

当然,这仅是笔者一家之言,希望我们的行家能共同出谋献策,推动我国英语网络教学的发展。

展望我国的高校网络英语教学,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网上英语教学虽然比国外起步晚了若干年,但是在地球村日益缩小的今天,借助于因特网络,新技术新产品传播地很快。

只要我们认定目标,观念更新,方法得当,政策得力,技术和资金有保障,我们有信心在很短地时间内赶上先行国家,建立中国自己的先进的网上英语教学支撑平台,实现网络教学的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课程教材、教育资源信息化、超文本化、数据库化、可视化、智能化,教学形式多媒体化、网络化、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努力创造各种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建平,张兴刚,徐亚萍,周文瑛.对部分院校外语电教状况的调查与展望[J].2001年.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2001.

(1).

[2]何克抗论文集.http:

//www.chinated.org

[3]何高大.现代语言学与外语电化教学系列讲座[J].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1999.(3)~2000.(4).

[4]何高大.现代语言学与外语电化教学的情结[J].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学院.2000.

(1).

[5]何高大.中国“电化教育”易名论:

电化教育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1.

(1).

[6]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2).

[7]何高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M].万人出版社,2001.(5).

[8]何高大.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外语学习新环境[J].科学中国人.2000.(8).

[9]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

(1).

[10]桑新民论文集.http:

[11]张磊,杨胜国.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论文专辑.2000.12.

ThispaperdealswiththeproblemsandtheirstrategiestoEnglishteachingontheWebthroughanalysisingsituationpresentinChina.

Keywords:

EnglishTeachingWebProblemStrategi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