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60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docx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

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

摘要:

为什么要重新审视如何落实“将班级还给学生”的理念?

一是长期以来,教师用一种强势的心态与学生对话;二是班主任除了小干部汇报情况的主要通道之外,很少有其它的途径了解学生;三是学生缺少表达自己思想,要求和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

这三个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对班集体的关心和爱护,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而且影响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近十年来,在校领导与历届班主任们的不懈坚持探究下,经过不断地探究和实践,班务对话已成为我校学生自主解决班级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的重要平台。

班务对话的实施策略包括话题的提出、主持人的甄选、对话的形式、共识的达成、“班务对话栏”的使用等。

(一)话题的提出:

话题是对话的核心,话题的产生是我们最为重视的环节。

通过近几年班务对话的实践,我们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确定班务对话的话题:

1、学校根据德育目标和相应的主题教育通盘考虑、系统安排的内容。

2、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综合表现,直接提出班务对话的话题。

3、班委干部根据自己负责的岗位或平时在班集体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提出所要讨论的话题。

4、由当事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到了他自己所认为的不公正待遇,直接向班主任老师提出对话话题,期待能解决自己在班中的困境。

5、由家长或学校附近的社区根据学生问题提出相关话题。

(二)主持人的甄选:

主持人是班务对话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任务有设计对话思路,落实全体学生的重点讨论话题、邀请相关人员参加等。

他们需要具备语言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素养、分析判断能力、场面驾驭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这些素养,我们将班务对话小主持人纳入拓展型课程和团队学生社团管理系统,形成了模块管理机制。

(三)对话的形式:

班务对话的核心理论是以人为本。

所以,当开展班务对话时,我们的座位也基本排列成圆形,这大大拉近了生生、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四)共识的达成:

班务对话的成果之一,就是必须达成一个多数人的共识。

首我们先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彼此听清楚对方的观点,并作出客观的判断;其次当两派意见相左时,主持人必须让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权;在实在僵持不下的情形下,我们可以请嘉宾、专职教师或班主任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阐述和引导,让问题明朗之后,转变为多数人的共识。

(五)“班务对话栏”的使用:

作为班务对话的配套项目,我们在教室设立了“班务对话栏”,作为对话的课外延伸。

“班务对话栏”每两周更新一期,通过来自“老师”、“小干部”、“同学”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反馈”,让师生表达未尽之意和深入思考。

班务对话的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1、有利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会聆听;2、培养了学生的班级责任感;3、提高了学生的规则和法制意识;4、加强了集体舆论在学生成长中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了班集体建设:

1、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学生成为了班级的主人;2、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思想和想法,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3、发挥了班集体和班级同伴的教育作用。

(三)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1、提高了班主任的专业素养;2、有利于德育的分层和分阶段的落实;3、有利于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4、有利于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情况,切实提高了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成效。

班务对话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三个问题:

1、班务对话实践中班主任们积累了大量鲜活案例,这些生成性教育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失,还有待于我们去进行提炼萃取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推陈出新。

2、如何更好地生成对话主题,特别是,使对话主题更好反映学生的困惑和需求,而不是班干部和班主任的意见,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3、“班务对话栏”设置的本意是将对话能转化为平面文字载体的形式加以延续,但其管理还有待优化,其内容与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班务对话身心健康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03年,叶澜教授就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研究的追求让我们重新审视如何落实“将班级还给学生”的理念。

我们认为应重点解决班集体建设中以下三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是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教育先进单位、闵行区生命教育试点校、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闵行区法制教育示范校。

我们之所以在繁杂纷扰的大量的学校日常事务中选中“班务对话”这个切入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发现班集体建设学校中普遍的做法多表现为:

利用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花边点缀”式的宣传,或开讲座、作报告、搞参观“运动”式的观摩,或开班会、写征文、做演讲等“主题说教”式的教育等,归纳这些做法的共同缺陷之处是:

教育方法形式化、教育内容空洞化、教育模式教条化,最主要的问题是班集体建设在学校办学行为中的边缘化,偏离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日常行为、思想脱钩,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

源于外部的社会各方的关注和生源结构调整的内需,我们逐步把目光锁定班级活动,“能不能让学生在班务活动中找回自我?

”——这是2003年1月,我校《对班集体自动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班主任研讨活动时,大家提出的新思路。

2004年,学校开始尝试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研究;2004年11月,《开发学科教学中法制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市级课题,班务对话校本研究成为子课题;2006年我校被确立为闵行区生命教育试点校后,对班务对话的形式、手段、机制的突破与创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索;2010年课题《开发“班务对话”校本课程,打造生命教育学校品牌》进一步加强了班务对话的研究;而《开展班务对话,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实践研究》对班务对话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整体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师用一种强势的心态与学生对话,而学生面对眼前这位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知识、思想上都比自己“强”的成人,只有顺从甚至盲从。

老师需要尊重学生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但作为人的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

在教育中,我们的老师更多的只是看到了作为学生的学生,而很少看到作为人的学生。

同时,班主任除了小干部汇报情况的主要通道之外,很少有其它的途径了解学生,使教育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

而班务对话中的话题均来自学生的生活,解决的是学生集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能够实现班主任的育人目标,提升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素养,活动中也能改变班主任传统的说教方式,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三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不善于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

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敞开心扉?

如何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如何锻炼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决定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形成一种机制,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他们的班级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律和规则意识,加强集体舆论在学生成长中的引导作用,发挥班集体和班级同伴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集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而促进班集体建设,让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育人为本,德法并重”。

二、概念的界定

班务对话:

在开展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推进并实现了班级民主化管理的建设与改革。

班级建设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按需设岗、定期轮岗,学生述职,生生互动,针对班级事务展开对话。

班务对话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关于责任、权利、义务的规则意识,由此进一步把班级的管理权、评价权、话语权还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真诚、民主、自信、合作的人文氛围。

身心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题研究旨在相关德育理论指导下,探索一种全新的主题教育方式,研究班务对话的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法律和规则意识,使之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的主人。

三、研究的目标

1、研究性目标

探索一种全新的主题教育方式,研究班务对话的实施策略;搭建一个师生、生生对话的平台,改变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2、培养性目标

(1)学生成长目标:

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法律和规则意识,使之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的主人。

(2)教师发展目标:

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形成“在生活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生命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坚持了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研究过程要科学,数据处理的方法也必须科学合理,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2、方向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行为,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率。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课题涉及各个领域,必须坚持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际相结合,遵循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规律,实现研究目标。

4、实用性原则。

课题研究要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或问题,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基于教育,为了教育”。

5、创新性原则。

重视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获得新的教育理念。

如研究中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策略,并及时交流总结,追求最佳教育创新实效。

6、发展性原则。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教育实践也是无止境的,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必须是不间断的,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据对“班务对话”的不断认识,完善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研究目标的指引下边行动边修改和调整原定的研究方案,以便使研究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2、个案研究法:

在实践中,我们以某一活动点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在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凸现研究内容,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3、文献研究法:

我们在教学研究与实验中,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来引导我们的研究。

我们一方面通过网络来查阅资料,及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另一方面查阅大量报纸和期刊,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则,我们还翻阅了许多文献著作等。

这是课题研究的立足根本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六、研究过程

1、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课题文献研究工作结束后,准备与启动阶段我们做的第一件重点工作就是:

在学校德育和法律顾问的协助下开展了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从班风、班组织、班干部产生方式、班级环境布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主动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教师班级管理意识和家庭参与度等方面完成了本校班集体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

有健全班级组织和明确班风的班集体占100%,这说明班主任比较重视班级班风的树立及班级组织的健全性。

但学生对班集体生活内容仅略知一二,涉及具体建议时则一问三不知;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不够理想,表现在如自觉自修、参与劳动、整队快静齐等行为上的自律能力比较薄弱,遇到侵害、意外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教师对班级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随年龄、职称、任教学科的不同也有所区别,文科类、职称高、教龄长、担任管理职责的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整体而言,教师的班集体人文管理意识却不容乐观,例如对于班干部产生的形式,不少班主任都在采用民主推荐和竞争担任,但主要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情况仍然部分存在;同时,教师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忍气吞声、不了了之的现象没有杜绝。

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家长来源复杂、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学生的班集体活动缺少足够的家庭支持。

历年来学校的班集体人文管理理念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作用远远不如预期,尤其是对学生而言,其主体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调查情况表明:

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离不开课任教师,更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是这一建设中的指挥者和协调者。

只有班主任树立起人文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熏陶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同时也会让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改变陈旧、落伍的班集体管理现状,寻找科学、合理、有效的班务对话机制、模式、方法、途径已迫在眉睫。

2、班务对话教育资源的内容体系的构建

通过XX搜索,找到相关“班务对话”教育资源结果约753,000个,这些教育资源零碎、散乱、不成序列,同时在班务对话师生互动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生成性的资源,开发哪些教育资源就成了摆在课题组各位成员面前的首要难题。

所谓纲举目张,课题组分两步走,首先通过编写《班务对话资源开发纲要》,界定了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范围,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各年级现行的教育内容进行梳理,逐步架构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初中班务对话教育内容体系。

(1)编写《班务对话资源开发纲要》。

在德育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参考了相关资料,课题组编写了《班务对话资源开发纲要》,在开发内容的选择、定位上为教师们的研究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班务对话资源开发纲要》编排的指导原则是:

①坚持科学性与针对性:

强调根据中学阶段青少年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针对从中预年级到初三阶段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青少年特点与群体、个体差异性,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将班务对话与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德育内容相结合;

②内容编排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从校规校纪、行为规范到“两法两条例”等教育基本法规再到《两纲》的选文坚持贴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青少年学生的权利义务教育,鼓励学生学用结合,从而提高参与班务对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③突出实践性原则:

班务对话教育内容繁杂,因而在编排中,我们尽量去繁就简,在操作中注意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机渗透,将繁杂抽象的说教演绎成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事例、案例,各年级、班级可结合学生思想与行为状况的实际,对内容在运用上灵活选择、适当调整,体现学校在班务对话中的主体性、实践性。

(2)梳理、整合班务对话教育资源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现行教科书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班务对话教育资源的价值正是在教师们“创造性”的筛选、重组、应用过程中显现的。

在具体实践中,课题组发动了所有的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从本学科出发,针对学科特点与实际,分年段对照《班务对话资源开发纲要》,挖掘、梳理、收集、整编自身资源,将隐性的班务对话知识显性化,使师生在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有机发掘其中的班务对话要素。

从纵方面我们分四个年段加以主题系列化。

中预年级班务对话主题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系列,初一年级为走近父母、走近老师、走近同学、走进社区“感恩”系列,初二年级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的交友之道、让父母做你最好的朋友、闻书香识书趣的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系列,初三年级为超越梦想、励志成才系列。

为使教育资源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推广,实现最大化的应用与共享,课题组于2011年初步建立起“班务对话”校园教育资源库,其具体内容包括:

本课题指导专家的研究指导资源;源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站等媒体渠道的班务对话信息资源;采集、剪辑的与学生紧密关联的校园、家庭、社会中的热点案例、事件、法律问题等相关的鲜活的生活教育资源;收集、挖掘、整理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图书、音像资料、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潜在的班务对话教育资源;课题组研究实践过程中的教案、课件、调查报告、阶段小结、子课题等形成性的班务对话教育资源。

建立在校园网、图书馆、信息办三大平台之上班务对话教育资源库在形成与使用过程中呈现出了生成性、丰富性、广泛参与性、共享性等特征,为教师备课、教学、更新教育手段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素材,也为教师进行理论总结与提升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资源库的创建更为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3、班务对话实践应用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在两年的反复研究实践中,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基本成型的班务对话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班务对话的实质就是一个班级民主生活会。

它以“人人岗位制”、“小班主任轮换制”、“小干部竞争上岗制”为基础,由“班务主题对话会”和师生“对话栏”两部分构成。

学校要求,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务对话例会。

对话主题由各班自定。

班务对话,一般设置主持人1-2人,负责落实班会进程,调度会场气氛;记录员1-2人,负责采集与会人员的发言,并将主要观点和会议的决议张贴于班级的“对话栏”。

其基本流程是:

小班主任、班干部或主要岗位的责任人对两周内的工作进行述职,罗列出大家研究过的认为需要关注的现象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经班主任及班委干部根据这些班级内的焦点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同学们的关注程度进行筛选后,确立对话主题;围绕议题,由主持人设计对话思路,提前公布对话内容,让班级成员早做准备。

正式对话时,老师、小干部和同学都作为班级普通一份子发表各自见解,在持异议者之间展开对话,寻找解决办法并达成共识形成班级意见;由班主任、嘉宾或专业人员总结评价本次班务对话的过程及达成度;借助“班务对话栏”延续活动。

(1)话题的提出

“话题”是班务对话的灵魂。

话题选择的好坏是班务对话能否成功召开的关键。

所选的话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学生具有相关的认知储备,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者讨论的话题学生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使学生有话可说。

通过近几年班务对话活动的开展,我们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确定班务对话的话题:

①是学校根据德育目标和相应的主题教育通盘考虑、系统安排的内容,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建温馨教室》;或者是“以学生成人成才为主线”的分年级分阶段的主题教育内容,如中预年级围绕行为规范教育做文章《课间餐到底有没有必要排队?

》、《课间哪种游戏最合适?

》;初一年级会针对同学们对师长们教育的逆反心理设置亲情教育的主题活动;初二年级青春期心理与知识的对话活动《男生女生》最受欢迎;初三同学比较喜欢心理减压和中考动态话题等。

②是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的综合表现,直接提出班务对话的话题,如《吃零食与温馨教室的建设》、《遵守网络道德,争做文明学生》、《扎实学习,杜绝抄作业》等。

③是班委干部根据自己负责的岗位或平时在班集体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提出所要讨论的话题,如初二年级的学习委员发现有几个男同学在看厚厚的网络书籍,内容不是很健康,而且因为沉迷其中,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就提出了《亲近名著,让我们的阅读更精彩》的话题,初三年级的一班长发现班中有部分女生和校外他校的男生联系过密,就精心设计了《近朱者赤——我的朋友观》的对话话题。

④是由当事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到了他自己所认为的不公正待遇,直接向班主任老师提出对话话题,期待能解决自己在班中的困境。

如六年级一个学生被班中同学取了绰号,她很不喜欢,有些其他班级的同学甚至在校外也大声叫她的外号,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她就提出在班内开展《谈谈我们的“绰号”》的话题。

初一一女生因为班中同学经常开她玩笑,说她和某某是一对,她觉得没办法接受,所以提出要进行《我需要尊重》的话题讨论。

⑤是由家长或学校附近的社区根据学生在家、在社会的表现来提出相关话题。

如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比较紧张,就向班主任提出一起参与讨论《让父母做你最好的朋友》的话题讨论;2011年2月由于校安工程,我们在北桥小学暂住,闵行公交4、10路车队反映我校学生在公共汽车上随地扔垃圾、不注意乘车安全等问题,学校就即时召开了《遵守公共秩序,做合格公民》的话题讨论。

上述内容来自学生实际生活,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又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由学校活动的共性,也有班级活动的个性,容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让班集体在润物细无声中成长。

(2)主持人的甄选

主持人是班务对话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任务有设计对话思路,落实全体学生的重点讨论话题、邀请相关人员参加等。

他们需要具备语言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素养、分析判断能力、场面驾驭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这些素养,我们将“班务对话”小主持人纳入拓展型课程和团队学生社团管理系统,形成了模块管理机制;按照每班2人精心选拔了班级小主持人;依托学校拓展课指导教师、学生社团校外辅导员、家委会志愿者的力量,建立起了活动后援团;分别邀请专业人士为小主持人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小主持人参观华东政法学院,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互动活动等。

活动达成预定目标,小主持人参加培训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尤其是社会各界对我校此活动的热情支持与配合超出我们预期,也让我们充满信心。

班主任在这方面也花费了大量心血,如初二

(1)班班主任刘品老师通过毛遂自荐、竞标的方式,吸引全班同学为《网络,该爱?

该恨?

》设计活动方案,结果班上的一名学习困难生入选了。

于是他就成了活动的总导演,就由他全面负责本次班务对话的策划、准备以及现场主持。

在刘老师的鼓励下和大家支持下,班务对话活动圆满完成。

从此他也像变了一个人,不畏困难、勤学苦练,成为班级的骨干。

(3)对话的形式

班务对话的核心理论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

5世纪,英国国王亚瑟在与他的骑士们共商国事时,大家围坐在一张圆形的桌子周围,骑士和君主之间不排位次。

其实也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后人称之为“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精神与班务对话的核心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当开展班务对话时,我们的座位也基本排列成圆形,这大大拉近了生生、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4)共识的达成

班务对话的成果之一,就是必须达成一个多数人的共识。

在充分的交流之前,多数和少数未必明朗,正确与错误未必清晰。

共识的达成,首我们先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彼此听清楚对方的观点,并作出客观的判断——有哪些合理的元素,有哪些不完善、不可靠的观点,还有什么自己不同意的观点。

有了理性评估之后,每个学生都有资格与权利选择发言的时机与场合;还要让学生知道,别人发言时不能插嘴,不可以打断别人正常的发言;其次当两派意见相左时,主持人必须让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权。

当有多名学生要求发言时,与上一位发言者观点相反的人应获得发言的优先权。

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要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或作出自我调整;在实在僵持不下的情形下,我们可以请嘉宾、专职教师或班主任参与其中,通过他们的阐述和引导,让问题明朗之后,转变为多数人的共识。

尽管如此,还是允许“少数”人阐述、坚持、保留自己的观点。

比如,初二(4)班班主任魏苹老师发现班中男生女生的对立情绪严重,互相看不顺眼,导致班级常规工作的推进也很困难。

于是就组织开展了题为《男生女生如何和谐相处》的班务对话。

刚开始大家畅所欲言,可是到后来就变成了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气氛异常尴尬。

此时魏老师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及时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个班集体若要健康向上,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她还引导男生女生互相谈谈各自的优点、对班级的贡献,并请来学校心理专职教师进行男生女生相处的相关辅导。

最后全班同学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偏激想法,表示愿意收起以往的成见,冰释前嫌,共同为班级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班由此编排的小品《男生女生》在元旦文艺汇演中大获好评。

(5)“班务对话栏”的使用:

关于“班务对话栏”,我们的思路是:

循着对话主题深化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的一个平台。

它也只是个载体,或者生长点,让课内教育主题去追随学生的生活,使教育流程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师生课内外的生活领域。

“班务对话栏”每两周更新一期,通过来自“老师”、“小干部”、“同学”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反馈”,倾听师生间内心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老师带头讲真话,同学们也渐渐敞开心扉,愿意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而脱口而出的即兴发言转化成张贴的白纸黑字,其表达意见的强度更加“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