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167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Word下载.doc

2.大靖河灌区 20

3.古丰河灌区 20

4.景电古浪灌区 20

5.纯井灌区 20

6.水库上游灌区 21

(三)概算附表 21

六、分年度计划任务 21

(一)古浪河灌区 22

(二)大靖河灌区 22

(三)古丰河灌区 22

(四)景电古浪灌区 22

(五)纯井灌区 22

(六)水库上游灌区 23

七、保障措施 24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24

(二)推进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 25

(三)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25

(四)严格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26

一、概况

(一)古浪县基本情况

古浪县居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西长约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37°

09′~37°

54′、东经102°

38′~103°

54′,县境东接白银市景泰县,西连武威市凉州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

辖9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6个居委会,250个村委会,1934个村民小组,9.02万户,总人口39.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4万人,占总人口的91.77﹪。

居民以汉族为主,散布少量回、藏、蒙古、苗、满、东乡、土、毛南、瑶等少数民族。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海拔在1550—3770.8米之间,光热资源丰富、降雨稀少、干旱多风、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两个县城区划入地震9级烈度设防标准的县份之一。

区域类别既有二阴山区、浅山干旱区,又有河灌区、井灌区和高扬程引黄灌溉区,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结构酷似甘肃的一个缩影。

古浪区位优越,交通畅通便捷。

境内享誉古今的“金关银锁”古浪峡,峡谷幽深,山石突兀,地势险要,狭窄处仅宽20米,“扼甘肃之咽喉,控走廊之要塞”,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地理位置而闻名。

古浪县路网畅通,交通便捷,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纵穿南北,省道308线、干(塘)武(南)铁路横贯东西。

境内武(威)古(浪)路、十(十八里堡)条(白银市景泰县条山)路、大(靖)海(子滩)路等10条县乡公路与数条通村公路,共同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古浪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境内石灰石探明储量为4.5亿吨以上,煤炭、石膏、花岗岩、铁、铜、高岭土、沙金等矿藏富有开采价值。

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以建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地方工业蓬勃发展,鑫淼精细化工公司、古浪峡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麻黄草制药厂、惠思洁纸业公司、华惠麦芽公司、天源农业产业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异军突起;

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食(药)品、饲草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

水泥、碳酸钙、电石、石灰氮、双氰胺、卫生纸、啤酒麦芽等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一些产品多次荣获省优称号。

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小麦、加工型玉米、啤酒大麦、洋芋、豌豆、果蔬、麻黄草、亚麻等。

特色农副产品土门羔羊、沙漠土鸡、黄羊川小杂粮、红秃头旱地面品、手工挂面、纯羊毛手工地毯、古浪西芹等享誉陇原和全国各地。

近年来,古浪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了“一产调结构、二产打基础、三产抓提升”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特色主导、人力资源开发、非公经济支撑“四大战略”,发展壮大高效种植业、精细果蔬业、舍饲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工建材业、劳务输出业“六大产业”的发展思路。

全县上下突出重点,创新进取,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1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0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87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水资源概况

全县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调入水资源三部分组成。

水资源总量为22421万立方米,其中:

地表水11811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52.7%;

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净量61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7%;

调入黄河水1000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44.6%。

自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09立方米,分别占全国、全省、全市水平的1/7、1/3、1/2;

亩均占有量112立方米,分别占全国、全省、全市水平的1/15、1/6、1/2。

(三)水利建设现状

全县共建成大靖峡、曹家湖、十八里堡、花庄峡、石节子、柳条河、龙泉寺、南泥沟中小型水库8座,发挥效益的6座,总库容29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11万立方米;

建成机井1378眼,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关闭机井50眼,现存1328眼。

建成高扬程提水泵站16座,塘坝25座;

衬砌干渠21条143.11公里,支渠131条484.04公里,斗渠2643条2260.33公里。

现已建成古浪河、大靖河、古丰河灌区三个库水灌区、永丰滩、黄花滩、海子滩三个纯井灌区和一处景电二期引黄灌区,另外在水库上游有少量引洪灌溉水地。

全县设计灌溉面积73.982万亩,其中河灌区33万亩,黄灌区29.68万亩、井灌区10.39万亩、水库上游0.912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59.93万亩,其中河灌区24.542万亩,黄灌区25.91万亩、井灌区10.39万亩、水库上游0.912万亩;

保灌面积56.562万亩,其中河灌区20.642万亩,黄灌区25.91万亩、井灌区10.01万亩、水库上游0.912万亩。

建成县城自来水厂1处,设计日供水5000立方米,建成大靖、土门、泗水、黄花、古双、裴家营、海子滩、直滩、冰草湾、黄羊川、黑松驿等农村乡镇自来水工程有21处,年供水量达335万立方米。

发展滴溉面积2896亩,管灌面积8010亩,兴修梯田6.05万亩,砂田5.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1.6平方公里;

兴建“121”雨水集流水窖1.3万眼。

(四)水利改革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干旱贫困县。

多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涉及到县域国民经济的民生水利,进行了不懈的建设和改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水供水效益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农业生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防害减灾及保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致使我县的水源保障工程、输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高新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和提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突出表现在:

1.水资源日趋减少,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古浪县水资源量主要来自古浪河、大靖河和柳条河三条常流河,其它季节性小沟小河水资源极少,遇强降雨时才产生雨洪径流。

分析三条主要河流水库水情资料,地表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三条河1956-1979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0376万立方米,1971-2000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209万立方米,1980-2000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111万立方米,平均每年以6‰的速度递减。

目前,我县水资源总量2.24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1.24亿立方米,亩均占有自产水资源量112立方米,人均占有自产水资源量309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根据现状用水水平和用水定额,各行业年需水量3.78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年需水量3.13亿立方米,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年需水量0.16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年需水量0.2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年需水量0.22亿立方米。

年缺水1.54亿立方米。

一方面水资源总量日趋减少,另一方面,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调蓄工程调蓄能力不足,三个河系每年在汛期都程度不同的弃水。

而在灌溉苗水的高峰期,仅有的库存水量又不能满足灌溉需求,整个夏灌期间,全县每年约有6万亩左右的农作物因灌不上关键水而减产或绝收。

水资源严重不足,同时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南部山区生态贫困人口逐年增加,现有水资源已不能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用水效益衰减

灌区输配水渠道除少量为近年改建外,大多数水利工程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三四十年运行,其运行年限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

渠道及建筑物冲刷、冻胀破坏严重,闸门及启闭设施老化失修,闸板变形翘曲,止水不严,渠系输水能力低,渗漏损失大,平均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9,干支渠道长627.15公里,完好率仅为60%,建筑物3608座,完好率仅为62%,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正常灌溉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灌区群众的正常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县城供水管道多为钢管,管道锈蚀严重,爆管现象时有发生,水量漏失严重,漏失率达30%。

灌区需水量远远超过渠系及建筑物的输水能力,使得整个灌区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上渠系的防洪、排水、防淤等设施配套不全,工程老破严重,灌溉效益逐年衰减,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中小河流治理程度低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我县古浪河、柳条河、龙沟河、花庄河、团庄河黄羊川河等中小河流,因无完整的防洪工程,只有零星修建的临时防洪堤,大都建于六、七十年代,无正规规划设计,均由沿河村民自发组织修建,基础破损,堤身冲刷破坏严重,大部分年久失修,已失去防洪能力。

中小河流尚处于“大雨大灾、小雨水灾”的局面,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中小河流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给当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已成为我县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

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采砂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侵占河道等现象,多年未实施清淤,致使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

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重点农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

4.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减少,调蓄不足

由于人为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开矿挖药和开荒种植,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只有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32个百分点。

据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约3935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约393万吨,生态恶化,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减少。

发挥工程效益的6座中小型水库总库362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35.8万立方米,淤积库容达1520万立方米,除去死库容,有效库容减少776.58万立方米。

已运行的大靖峡、曹家湖、十八里堡、柳条河、龙泉寺水库,设计有效库容2731.57万立方米,目前已淤积91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只有1812.57万立方米,占设计有效库容的66%。

7、8、9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0%以上,但因防汛控制库容的要求,水库不能有效拦蓄洪水资源,造成有水蓄不了,而这一阶段又是灌溉高峰期,导致大面积农田无法适时灌溉,因调蓄不足造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5.高效节水资金投入极少,节水设施农业发展缓慢

古浪县主要用水是农业用水,每年农灌用水约为23620万立方米,占全县用水量的90.3%,而我县灌溉水利用率仅为50%左右,年渗漏损失达11810万立方米,浪费十分惊人。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为主的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节水农业刚刚起步,但因受资金的制约,目前重点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区的日光温室内配套因受地方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大面积推广。

6.末级渠系配套不完成,农村水利投入仍很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农村水利投入,但投入力度与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幅度不相称,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补助标准偏低,省级补助标准一般仅15%左右。

而县级财政困难,对农村水利的投入有限,配套补助标准较低。

特别是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两工”和农业税取消,村民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难度大,农村开展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现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举步维艰,致使末级渠系长期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效益不佳。

尤其是景电二期古浪灌区1990建成,占古浪县灌溉面积的一大半,灌区内斗渠500多条803公里,农渠5389公里。

2009年9月经实地察看,斗渠轻度破损196.3公里,占24.5%,重度破损133.2公里,占16.7%。

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7.纯井灌区渠系配套不完善,地下水开采利用率低

我县永丰滩、黄花滩、海子滩三个纯井灌区开发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开发运行,现已形成规模,三个纯井灌区共有良田16.48万亩。

多年来灌区建设资金采用政府补贴为辅,群众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在搬迁移民和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已投入了大量资金,所以对于灌区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致使大多数渠道至今还是土渠运行。

由于三个灌区均处在沙漠边缘,土地沙化,渠道输水过程中约35-40%的水量被蒸发或渗漏,水利用率低。

加上降水稀少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造成提水成本增加,水效益降低,群众增产不增收。

8.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南部山区由于乱垦滥伐,天然植被遭人为破坏严重,逐渐失去水源涵养功能,留不住地表水,同样造成地下水补充不足,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山泉断流、环境恶化。

受投资等方面影响,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还未得到有效遏制。

据水土流失普查表明,古浪县有水土流失面积395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7.1%,其中水蚀面积1766平方公里,风蚀面积2169平方公里。

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1.6平方公里,仅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20.2%。

而且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用水得不到基本满足,导致土壤沙化、草场退化,天然绿洲萎缩,生态系统日趋恶化。

9.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不安全问题突出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经调查评估,截止2010年底,古浪县仍有17.61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影响着全县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10.水利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

目前我县尚未建立采集雨情、水情、旱情和灾情信息的水利信息系统,影响水利信息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及水质监测、农村水利水电和水利政务等水利服务水平较低,防洪抗旱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方案的制定和防污治污工作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水利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古浪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我县水利改革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缓解古浪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与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步伐,借助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劲东风,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争项目,抓实施,调结构,兴产业,全面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质量,最大限度的让有限的水资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规划编制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全县各灌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出分阶段目标、重点放在渠道破损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的区域先行建设。

2、因地制宜,近远结合的原则

根据全县各灌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同时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度相对集中连片推进建设。

3、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营的原则

建设与管理并重,推广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用水者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支渠以下工程按“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划归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

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推行水票制度,鼓励用水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量交易,实现水权流转。

按照“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原则,深化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工程良性运营。

(二)建设目标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精神,结合武威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近五年内实现农田灌溉末级渠系全配套”的目标任务,古浪县水务局根据全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灌区实际,制定了古浪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目标:

全面配套农田末级渠系配套工程,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农田保灌程度提高,灌溉定额降低,最大限度的提高灌区农作物的保灌面积,改善灌区农业用水的紧张状况。

三、规模与任务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次农田末级渠系农渠改建工程规模确定为小

(1)型,工程等别Ⅳ等,相应建筑物级别5级。

古浪县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总长7443.6km;

新、改建建筑物205622座,其中:

分水口200318座(单向176991座,双向23327座),修建车桥5200座,其它建筑物104座。

(一)古浪河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1131.37km;

新建建筑物39969座,其中:

分水口37272座(单向23768座,双向13504座),修建车桥2595座,其它建筑物102座。

(二)大靖河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268km;

新建建筑物7834座,其中:

分水口7288座(单向6732座,双向556座),修建车桥546座。

(三)古丰河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122.31km;

新建建筑物3743座,其中:

分水口3710座(单向3392座,双向31座),修建车桥31座,其它建筑物2座。

(四)景电古浪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5389.17km,新、改建建筑物141195座,其中分水闸140926座(单向134732座、双向6194座),车桥269座。

(五)纯井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378km,新、改建建筑物11726座,其中分水闸9967座(单向7365座、双向2602座),车桥1759座。

1.海子滩井灌区

新、改建农渠61km,新、改建建筑物11964座,其中分水闸1210座(单向479座、双向731座),车桥30座。

2.黄花滩井灌区

新、改建农渠114km,新、改建建筑物3857座,其中分水闸3207座,车桥650座。

3.永丰滩井灌区

新、改建农渠203km,新、改建建筑物12393座,其中分水闸10363座(单向6871座、双向3492座),车桥2030座。

(六)水库上游灌区规划任务

新、改建农渠155.12km,新、改建建筑物1155座,其中分水闸1155座(单向1002座、双向153座)。

四、实施方案

古浪县灌区农田灌溉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根据近年来我县末级渠系配套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规划编制的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为今后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县各区域的特点,按区域布局,可分为大靖河灌区、古丰河灌区、古浪河灌区、景电古浪灌区、古浪县纯井灌区、水库上游灌区。

各项目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渠、路、林、田规划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农业、科技保证措施。

因此,本次基本沿用原有体系,对项目区农、毛渠进行改造。

本次规划不再扩大灌区灌溉面积,对现有的农、毛渠进行衬砌防渗,新建农、毛渠,发展工程节水灌溉面积,通过田间末级渠系配套建设以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增加保灌面积。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灌区行政区划、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按照渠系进行划分,渠系配套建设工程改建设计,仍维持现状工程位置不变,将工程改建与利用充分结合,以降低工程造价。

本次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2015年,分五年完成。

2011—2012年重点解决金大通道沿线未级渠系配套,以古浪河下游和永丰滩、黄花滩纯井灌区为主,着力打造渠灌节水样板工程,为全县实现未级渠系全配套奠定坚实基础。

五、投资概算

(一)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依据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物价局颁发的甘水发〔2009〕424号《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等完成工程概算编制。

2.编制依据

(1)定额依据

建筑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1996颁发《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概算定额》,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采用水利部1992年颁发(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2)材料、设备、施工机械价格编制依据

①主要材料价格确定:

材料原价及来源按2011年三季度价格水平确定,运杂费按汽车运费0.451元/t·

km,装卸费5.00元/t,采购保管费2.5%。

①砂石料价格确定:

按工程所需粗、细骨料从附近就地购买,按当地市场价加运杂费计算,砂子为65.00元/m3,石子50.00元/m3,块石55.00元/m3。

③设备费价格确定:

启闭机以出厂价为原价,另加运杂费,采购保管费计算。

④施工机械价格:

按1996年甘肃省水利厅颁发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中机械台班费定额,一类费用在原定额基础上增加15%,二类费用根据当地实际价格计算。

⑤人工工资:

依据甘水发〔2002〕608号文规定计算,风、水、电单价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及有关规定计算,成果详见下表

人工工资(元)

(元/m3)

(元/度)

土方工程

石方工程

砼、安装工程

27.31

29.13

30.80

0.18

1.40

0.78

(3)投资概算方法

项目总投资由各单项工程的建筑工程费、金属设备及安装工程费、临时工程费、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等部分组成,取费标准如下:

①直接费:

基本直接费按施工方法选用相应的定额计算;

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分别为4.5%、5.0%计取。

②间接费:

按小型工程计取。

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砼工程、安装工程、其他工程分别按人工费的16%、20%、46%计算。

③计划利润:

按7%计取。

④税金:

按3.22%计取。

⑤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按实际计算,其它临时工程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的1.5%计取。

⑥其他费用

建设管理费:

按建安工程费1.5%计取。

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建安工程费1.0%计取。

勘测设计费;

按工程基本投资第一至三部分合计的3.5%计算。

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费:

按建安工程费0.1%计取。

⑦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的3%计算。

(二)总投资估算

古浪县末级渠系配套建设规划估算总投资71611.93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65281.31万元,临时工程1958.44万元,其他费用2354.98万元,预备费2017.20万元。

1.古浪河灌区

估算总投资10257.92万元。

建筑工程9351.31万元,临时工程280.54万元,其他费用337.11万元,预备费288.96万元。

2.大靖河灌区

估算总投资2694.82万元。

建筑工程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